1、第18章 生物群落,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种群增长与种间关系 第三节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第四节 主要陆地群落类型 第五节 群落动态,第一节 :植物类群特征与环境植物分类概述 一、分类原则:物种间的演化进程与亲缘关系自然分类系统 二、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转原核生物,目录,地衣: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分类: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图片,返回,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苔藓植物:1、特征:(1)形态与结构 (2)繁殖:1)生殖器官2)受精过程3)世代交替特点2、分类:苔纲和藓纲,返回,二、蕨类植物:1、特征:(1)形态与结构 (2)繁殖:1)生殖器官2)受精过程3)世代交替特点
2、4)离体的繁殖体2、分类:,种子植物,返回,返回,转被 子植物,第四节 植物群落,目录,什么是植物群落,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外貌; 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不同类型群落的生活型谱比较。 植物群落的季相,植物群落 的外貌与结构一、植物群落的外貌:,二、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一)垂直结构(1)层(2)层片(二)水平结构:(1)种群分布的空间结构:均匀型、集群型、随机型(2)种间镶嵌性,热带雨林和山地雨林:25004000m2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200m2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00m2 东北针叶林:400m2,(二)物种多样性 diversity(1)种的丰富度 richness(2)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3、 eveness 物种多样性指数:例:辛普生(Simpson)指数:总个体数为N,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为ni, Pi=ni/N,假设N100,共2个物种,n1=50,n2=50, 则:P1=1/2, P2=1/2, L(P1)2+(P2)20.5 假设 n1=1,n2=99, 则:P1=1/100, P2=99/100, L(P1)2+(P2)2 1,(三)植物区系成分,二、植物种群特征: (一)种群静态特征 1、多度 : 多度;相对多度; 密度;相对密度 2、盖度: 投影盖度; 基盖度;郁闭度;显著度相对显著度 3、频度:频度;相对频度 4、重要值(IV)(RD%+RF%+RP%)/3 5、生
4、物量 6、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二)种群动态特征:种群增长类型: (1)内禀增长(J型增长)(2)逻辑斯谛增长,三、生态位与种群间竞争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压缩、生态位释放用生态位概念来阐述高斯原则(竞争排斥原则) 四、 群落成员型 优势种、共优种、建群种、共建种、伴生种偶遇种、标志种,植物群落功能 植物群落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一)生物生产和能量流动:生产、第一性生产、总第一性生产量、净第一性生产量生物量、生产量 (二)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植物群落的动态 一、植物群落的波动: 二、植物群落演替:(一)演替的类型:1、按时间:
5、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2、按主导因素划分:群落发生演替、内因生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3、按基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4、按演替的方向:进展演替(顺行演替)、逆行演替5、按演替起始裸地的性质:原生演替、次生演替,(二)演替实例: 温带淡水中的演替系列: 沉水植物群落阶段 浮水植物群落阶段 挺水植物群落阶段 湿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 木本植物群落阶段 (三)演替顶极(1)单元顶极论 : 美 clements(2)多元顶极论 : 英 tansley(3)顶极格局假说: 美 whittaker,植物群落分类 一、关于植物群落性质的争议 1、整体性说(有机体学派、准有机体学派)(1)群落的整体性(有机性)
6、(2)植被的不连续性 2、个别性说(连续性观点、个体学派)(1)种的独立性(2)植被的连续性,二、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 我国采用 植物群落学 生态学原则分类依据: (1)植物种类组成:主要采用优势种原则(2)外貌和结构(3)生态地理特征(4)动态特征,三、植物群落的分类系统:英美学派、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苏联学派 我国植被的分类系统:1980年中国植被 分类单位:三个基本单位;九级分类制,植被型组 植被型 植被亚型群系组 群系 亚群系群丛组 群丛 亚群丛,1、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群落外貌、形态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我国1980年版中国植被共分了10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7、草原和稀树干草原荒漠、冻原、高山稀疏植被、草甸、沼泽、水生植被 2、植被型:是在植被型组内,建群种生活型一、二级相同或相近,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我国植被共分为29个植被型。 如在针叶林植被型组下有5个植被型:寒温性针 叶林(如兴安落叶松林);温性针叶林(如华 山松林、油松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暖性 针叶林(如马尾松林);热性针叶林(如台湾 松林),3、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以建群种命名。如马尾松林群系。 4、群丛:是植被分类的主要基本单位。层片结构相同且各层片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命名:列出各层的优势种如: 马尾松 杜鹃 铁芒萁群丛马尾
8、松+细叶青冈 杜鹃 铁芒萁+里白群丛,植物和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一、指示的可靠性:可用2*2联列表来判定。,指示植物 + ,指示对象,+,a bc d,a + bc + d,a+c b+d,F=a+b+c+d,二、指示作用分析:1、植物的指示作用2、植物群落的指示作用,第五节 世界植被地理,一 世界植被类型 二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显域植被(地带性植被):气候 Walter气候图谱 隐域植被(非地带性植被):土壤、水文、地貌、人为等,一、显域植被: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二、隐域植被: 草甸、沼泽,第五节,热带雨林,环境特征,分布区域,植被特征,季雨林,环境特征,分布区域,植被特
9、征,稀树草原,环境特征,分布区域,植被特征,红树林,环境特征,分布区域,植被特征,1. 热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及特征,(一)、热带地区,热带雨林 : 1、环境特征:高温高湿、恒温恒湿2、分布区域:图示(1)美洲雨林 (2)印度 马来雨林(3)非洲雨林3、植被特征(群落学特征)(1)群落外貌(2)结构:藤本、附生、绞杀、寄生植物(3)种类组成 (4)特有现象:板状根现象; 茎花现象,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温带草原,苔原,泰加林,夏绿林,季雨林 : 1、环境特征:高温、有季节性干湿交替2、分布区域: 不连续地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雨林外围地区, 成块分布以东南亚面积最
10、大,发育最为典型。在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均有分布。 3、植被特征(1)群落外貌(2)结构:藤本、附生、绞杀、寄生植物,稀树草原 : 1、环境特征:终年温暖,但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每年都有较长时间的干旱季节2、植被特征(1)群落外貌(2)结构(3)种类组成 3、分布区域:图示大体分布在热带森林和荒漠之间。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南美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 东部和北部,北美的墨西哥和亚洲的印度、缅甸等地,红树林 :,1、环境特征:热带海滩。2、分布区域: 东方红树林:亚洲、大洋洲两岸和非洲东海岸 西方红树林:美洲、西印度群岛两岸和非洲西海岸 3、群落特征及其生态适应(1)支柱根(2)呼吸根
11、(3)胎生现象(4)盐生适应 4、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价值,Video :红树,常绿阔叶林,环境特征,分布区域,植被特征,常绿硬叶林,环境特征,分布区域,植被特征,竹林,环境特征,分布区域,植被特征,1.亚热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及特征,(二)、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 : 1、环境特征: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比较干燥寒冷。春秋温和,水热同期。冬季降水少,但无明显干旱。2、植被特征(1)群落外貌(2)结构(3)种类组成 3、分布区域:图示分布于南北纬2540度之间的地区。除欧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但以我国的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典型。北起秦岭淮河,南到两广,西至四川和云南 的大部分区域,竹林 : 1、竹林:
12、由竹类植物组成的单优势种群落2、生活型特点:以地下茎漫延和繁殖3、分布:各大洲都有,以亚洲和美洲分布最多。我国南自海南、北至黄河流域,东起台湾,西至西藏的错那地区都有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都有;但以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常绿硬叶林 : 1、环境特征:地中海气候。2、植被特征(1)群落外貌(2)结构(3)种类组成 3、分布区域:图示地中海地区沿岸;各大陆西岸,荒漠地区,1、环境特征:干旱、风沙、盐碱、粗瘠温差大、植被稀疏2、植被特征(1)生长稀疏(2)植物具旱生与强旱生适应特征(3)常见沙漠植物: 3、分布区域:图示,1.温带地区夏绿阔叶林,(三)、温带地区,1、环境特征:温带湿润及半湿润地
13、区。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植被特征(1)群落外貌(2)结构(3)种类组成:山毛榉属、栎属、桦属、杨属、榆属、椴属、槭属、柳属等。 3、分布区域:图示北美大西洋沿岸 ;西欧和中欧海洋性气候的温暖区域;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温带湿润地区。,2.寒温带针叶林(泰加林):由松柏类构成,(三)、温带地区,1、环境特征:夏季温暖潮湿,冬季漫长而严寒。2、分布区域:图示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从大陆东岸一直分布到大陆西岸。2、植被特征(1)种类组成(2)结构(3)群落外貌:明亮针叶林:落叶松林、松林暗针叶林:冷杉林、云杉林,.温带地区的草原植被,(三)、温带地区,1、环境特征:
14、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年降水量较少,多集中于夏季降落。为中等程度干燥、较冷的大陆性气候区。2、植被特征(1)种类组成:禾本科草本为主,尤其针茅属植物最丰富。其次,为菊科、豆科、莎草科及藜科等。(2)群落外貌(3)结构 (4)植物生态特点3、分布区域:图示各大洲(除南极洲外)都有分布,欧亚大陆( 斯底帕) 和 北美(普列利)中部分布面积最大。,(四)、寒带的植被:苔原(冻原),1、环境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降水少,但相对湿度较大。2、植被特征(1)群落外貌(2)结构(3)种类组成 (4)植物的生态学特征3、分布区域:图示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1)、草甸:,典型草甸、高寒草甸、沼泽化草
15、甸、盐生草甸,(2)、沼泽:,富养沼泽、 中养沼泽、贫养沼泽,草甸和沼泽植被,二、隐域植被:草甸和沼泽植被,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一、世界植被的分布规律(一)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二)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三)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夏雨气候的湿润地区:由南向北: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林、寒温带针叶林、极地苔原(之间有过渡类型冬雨区以常绿硬叶林代替了常绿阔叶林) 经度地带性:森林草原荒漠,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台湾玉山(西北坡):从山麓向上:130600m, 热带雨林600900, 山地雨林9001800, 常绿阔叶林18002400 ,常绿落叶 阔叶
16、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24003000,暖温性针叶林300036000,亚高山针叶林及山顶矮林、36003950, 亚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长白山(北纬420,东经1280,海拔2744m)300500m,落叶阔叶林5001000m, 针阔叶混交林10001600m, 山地针叶林16001900m, 山地矮林19002744m,山地苔原带,天山北坡(北纬约42o,东经86o,海拔3800m)5001000m,荒漠带10001700m, 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17002700m, 山地针叶林带27003000m, 亚高山草甸带30003800m,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终年冰雪带,垂直带与水平带的关系: (1)基带: (2)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3)在干旱气候区的垂直植被: (4)同一植被带的出现高度: (5)与水平带的主要差别:,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二、植被区划原则:依据:单位:中国8个植被区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