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山西省技工院校教师讲课(说课)竞赛组织办法(试行)为了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地评价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讲课水平,规范教师日常教学和讲课行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达到以赛促学、促教、全面推动加强全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组织办法(试行) 。一、课程分类根据技工院校课程特点,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术技能课、一体化课程四类。二、竞赛形式、环节、内容要求根据四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竞赛按照讲课、说课两种形式进行:(一)讲课。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可比性原则,竞赛的主要内容以知识讲解为主,讲解环节分别要求如下:1.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的主要讲课竞赛环
2、节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含德育目标、知识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等)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新课导入、内容讲解、课程小结。其中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讲解时间为 5 分钟;新课导入、内容讲解、课程小结以讲课形式呈现,时间为 25 分钟。2.技术技能课的主要讲课竞赛环节为:课题说明、场地及设备的准备说明、教学目标(素养目标、技能目标) 、技术技能知识点讲解、课程小结、课程点评(课后评价) 。其中课题说明、场地及设备的准备说明、实施步骤、课时说明、课后点评采用说课形式,时间为 10 分钟;技术技能知识点讲解、课程小结采用讲课形式,时间为 20 分钟。3.一体化课
3、程的主要讲课竞赛环节为:任务描述、教学目标(综合职业能力) 、场地及设备准备说明、班级人数、分组情况、实施步骤、课时说明、知识点讲解、知识小结、课程评价。其中任务描述、教学目标、场地及设备准备说明、班级人数、分组情况、实施步骤、课时说明、课后评价采用说课形式,时间为 10 分钟;知识点讲解、课程小结采用讲课形式,时间为 20 分钟。(二)说课。根据四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说课形式呈现。教学设计以一个章节、一个训练课题或代表性学习任务为基本单元设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时间控制在 20 分钟左右。1.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主要说课竞赛环节为: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含
4、德育目标、知识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等) 、重点、难点、新课导入、教学组织过程及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板书设计、课程小结等。2.技术技能课、一体化课程主要说课竞赛环节为:课题(任务)描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班级人数、分组情况、教学场地、设备准备、教学流程与活动(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时分配、教学评价等。三、竞赛组织方式及流程(一)竞赛方式。参加讲课(说课)竞赛的教师根据本人所承担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向竞赛组委会提供教材,竞赛内容为评委指定的五个章节中现场随机抽取一个章节。参赛教师抽取竞赛内容后,统一在规定场所集中备课,备课场所配置统一的计算机及软件,并具备上网功能,允许上网查询资料。备课时
5、间为 4 小时。(二)竞赛具体流程。指定地点报到 抽签 进入备课场地备课 进入讲课场地 课前准备 自我介绍 讲课或说课 现场评分 计分员亮分 评委点评。四、竞赛场地设置按标准化教室(场地)要求设置,应配备的设施和用具如下:多媒体投影(含计算机)一套、遥控激光笔 1 只、白色粉笔 1 盒、彩色粉笔 1 盒、木制三角板 1 套、圆规 1套、黑板擦 1 个、讲桌 1 张、评委席 3-5 个,计分员席 1个,以及其他必要的器件。五、竞赛相关要求技工院校教师在竞赛中应体现职业、专业、敬业要求,基本要求如下:(一)着装1.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教师应着正装,符合礼仪规范,穿休闲装及奇装异服者不得分;2.技
6、术技能课及一体化课教师应着与本专业工种相匹配的工装,符合礼仪规范,不穿工装竞赛者不得分。3、体育课教师应着运动装。专业理论课教师也可着工装。(二)教案内容教案要能体现整体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教学内容、时间分配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馈、教学评价设计、作业布置等。(三)语言表达竞赛教师要求统一用普通话。(四)教学准备参加竞赛的教师,依据竞赛内容及形式,必要的实物、教具及挂图应在课件中充分说明、体现。(五)教学时间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恰当,时间把握合理。(六)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专业发展需求。
7、(七)竞赛内容1.指定的竞赛内容要与参赛教师的职称相匹配,要难易适中,能够代表本教材章节中的关键知识、技能要点;2.教师实际竞赛内容应与专业实际紧密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八)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优先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九)教学效果1.授课过程完整,思路清晰,课堂紧张活泼,组织有序,与学生互动性强,教师言行举止自然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2.板书设计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图线醒目。3.教学容量、难度、强度分布恰当。4.教学效果完全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体现可测量性。(十)教学课件1.逻辑推理性较强的课程不主张单纯的课件教学,要将板书与课件有机结合,完整呈现推理过程。2.辅助课程教学过程的课件素材资源,可由教师提前准备,以 U 盘、硬盘存取备用,也可通过网络下载,形式不限。要求课件设计内容与教学主题相结合,设计新颖、直观生动、内容准确、能有效利用文、图、视频、动画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六、竞赛评分标准技工院校教师讲课竞赛评分标准(参考)及说课竞赛评分标准(参考) ,详见附件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