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神病学.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897842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神病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神病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神病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神病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人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反应。知觉: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应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3 每一种精神症状均有其明确定义,并具有以下特点:a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b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c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d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损害5 感知觉障碍分为: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

2、 感知觉综合障碍 6 感觉障碍:a 感觉过敏 多见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 b 感觉减退 感觉阈值增高,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c 内感性不适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7 知觉障碍:a 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多见于器质性精神谵妄状态 b 幻觉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长于妄想合并存在(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8 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9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10 幻觉是临床上

3、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11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想幻觉和假性幻觉12 按幻觉的产生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反射性、入睡前和心因性幻觉。13 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14 反射性幻觉: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15 入睡前幻觉:此种幻觉出现在入睡前,患者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形象,多为幻视16 心因性幻觉:实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17 感知综

4、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常见:a 视物变形征 b 空间知觉障碍 c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d 非真实感18 思维障碍临表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 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常见的症状如下A 思维奔逸 :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患者健谈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记忆随环境而改变 多见于躁狂症B 思维迟缓 :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困难 。患者变现语言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 多见于抑郁症。C 思维贫乏 :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5、 。患者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 回答简单 多见于精神分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神经发育迟滞D 思维散漫 :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表现联想松弛 内容散漫 缺乏主题 说话东拉西扯E 思维破裂 :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患者说话书写内容各句含义互不相关 言语支离破碎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F 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的过分的详尽的累赘的描述。 见于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G 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 表现说话时突然停顿 片刻之后又重

6、新说话 内容不同患者有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则称作思维被夺 两症状均为诊断精神分裂的重要症状H 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思维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若患者体验到强制性的涌入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 精神分裂症I 思维化声:患者思考是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都能听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J 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旦出现,即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为思维扩散。如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广播出去,为 思维被广播。 精神分裂症 K 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

7、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能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L 语词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 多见精神分裂症青春型M 逻辑倒错性思维:特点是推理缺乏逻辑性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狂等N 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按哦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见于强迫症。(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妄想特征:1 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2 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益有关 3 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4 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妄想分类:1 被

8、害妄想:最常见的一种 患者坚信他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2 关系妄想: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主见精神分裂症3 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患者感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4 夸大妄想:认为自己有非凡才智、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可见于狂躁症和精神分裂症及某些器质性精神病5 罪恶妄想:又称自罪妄想,坚信自己犯了错误、罪恶,应受惩罚。主要见于抑郁症,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6 疑病妄想:坚信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和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围绝经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碍7 钟情妄想:坚信自

9、己被异性钟情。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8 嫉妒妄想:无中生有的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有外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围绝经期精神障碍9 被洞悉感:内心被揭露,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不一定描述清楚。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19 注意障碍的表现:1 注意增强:为主动主义的增强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围绝经抑郁症2 注意涣散: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多见于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障碍3 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多见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 4 注意转移: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

10、换。可见于躁狂症5 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见于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患者20 记忆障碍:1 记忆增强:主要见于躁狂症和偏执状态患者 2 记忆减退:可见严重痴呆患者与正常人 3 遗忘: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界限性遗忘 4 错构:多见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5 虚构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作柯塞科夫综合症又称遗忘综合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神经神障碍。21 智能障碍:1 精神发育迟滞 2 痴呆(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的功能,反映的是个体在认识活动方面的差异,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于解决

11、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22 痴呆:一种综合征,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人格的全面受损。包括 1 全面性痴呆,可见于阿尔兹海默病和麻痹性痴呆 2 部分性痴呆 3 假性痴呆,包括刚塞综合征,童样痴呆,抑郁性假痴呆23 定向力: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知能力。双重定向:对周围环境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的判断或解释。24 情感障碍:在精神疾病中,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三种形式,即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波动性的改变及情感协调性的改变。(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a 情感高涨 b 情感低落 c 焦虑 d 恐惧(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a 情感不稳 b

12、 情感淡漠 c 易激惹性(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a 情感到错 b 情感幼稚25 意志障碍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常见的意志障碍有以下几种:a 意志增强 指意志活动的增多 b 意志减弱 意志活动的减少 c 意志缺乏 意志活动缺乏 d 犹豫不决 26 动作与行为障碍(一)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动作和行为增加 a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多见于躁狂症 b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分裂症 (2)精神运动性抑制 指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减少 a 木僵 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见于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

13、质性精神障碍 b 蜡样屈曲 空气枕头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c 缄默症 癔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d 违拗症 患者对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而且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 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3)刻板动作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4)模仿动作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5)作态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27 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当意识障碍时精神活动普遍抑制,表现为 a 感知觉清晰度减降低、迟钝、感觉阈值升高 b 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性遗忘 c 思维变的迟钝、不连贯 d 理解困难,判断能力降低 e 情感反应迟钝、茫然 f 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 g 出现定向障

14、碍 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有:a 嗜睡 功能性及脑器质性疾病 b 意识混浊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c 昏睡 d 昏迷 脑部疾病及躯体疾病的垂危期 e 朦胧状态 癫痫性精神障碍、脑外伤、脑缺氧及癔症 f 谵妄状态 以躯体疾病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g 梦样状态 感染中毒性和癫痫性精神障碍28 自知力 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神分裂症定义: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因:遗传 神经发育 神经生化临表:(一)前驱期症状 a 情绪改变 b 认知改变 c 对

15、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d 行为改变e 躯体改变(2)显症期症状a 感知觉障碍幻听、视、嗅、味、触均可出现,幻听最常见 b 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核心症状 (1)思维内容障碍 主要表现是妄想(2)被动体验 (3)思维形式与思维过程障碍c 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及外界刺激不相符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d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甚至缺乏e 定向、记忆、智能与自知力 轻微减退临床分型1 单纯型 多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以阴性症状为主症极少有妄想或一过性幻觉妄想。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孤僻离群,被动退缩,生活懒散,对工作学习的兴趣日益减少,缺乏进取心,本能欲望不足。2 青春型 a 青

16、年期起病 b 表现为思维破裂,言语零乱,话多,内容荒谬,情感不协调,喜怒无常,多变,表情做作,好扮鬼脸,傻笑,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动作杂乱多变 c 本能活动亢进,意向到错,可出现生动幻觉。3 紧张型 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表4 偏执型 5 未分化型 6 残留型 7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以下几种病程类型 1 单次发作,完全持久的缓解 2 单次发作,不完全缓解 3 两次或多次发作,间歇期完全或基本正常 4 两次或多次发作,间歇期残留部分症状5 首次发作后即表现为持续的精神病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结局大致有以下五种形式 1 完全持久的恢复 2 病情多次复发,间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 3 社会性缓解

17、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 4 维持在慢性状态 5 逐渐衰退药物治疗:一般原则 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高剂量时应密切评估药物的治疗和不良反应并给予合理调整。选药原则:应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副作用大小,长期治疗计划,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等而定。药物治疗程序与时间 治疗程序包括急性治疗期(至少 6 周) 、巩固治疗期(36 个月)和维持治疗期(一年以上)合并用药 联合用药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原则上不宜

18、合用。安全原则:开始用药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和血糖,并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偏执型精神障碍是一组病因未明,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病程演进较慢,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疾病。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长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轻重程度不一,轻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轻,重者可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19、对社会功能影响较重;多为间歇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临表:(一)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三高”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1 情感高涨 是躁狂发作的基本症状 2 思维奔逸3 活动增多 4 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 5 睡眠需求减少 6 其他 可有食欲曾加、性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等(2)抑郁发作 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可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等。1 情绪低落 2 兴趣缺乏 3 快感缺失 4 思维迟缓 5 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6 焦虑 7自罪自责 8 自杀观念或行为 9 精神病性症状 10 躯体症状(3)双相障碍 临床特点是

20、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有是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发作期间通常完全缓解。最典型的形式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4)持续性心境障碍 1 环性心境障碍 2 恶劣心境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是锂盐 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包括锂盐和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抑郁的治疗以抗抑郁药为主 1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氟西汀 2 5-HT 和 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文拉法辛 3NE 和特异性 5-HT 能抗抑郁药(NaSSAs) 米氮平 4 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 丙咪嗪 5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吗氯贝胺 6 其他安非他

21、酮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则 1 个体化和合理用药 2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服药依从性,停药应逐量减量,不要骤停 3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用足量4 如足量仍无效,换同类另一种药或另一类药 5 尽可能单一用药 6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 7 倡导全程治疗 8 用药时密切观察诱发躁狂或快速循环的可能。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的共性 1 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2 症状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3 患者对疾病体验痛苦 4 心理社会因素、病前性格在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恐惧症原称

22、恐怖性神经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恐惧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伴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恐惧症分为三类 1 广场恐惧症 2 社交恐惧症 3 特定恐惧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焦虑、紧张明显,患者常体会到频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发作后常迅速终止。诊断要点:1 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特点。2 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 4 项 a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心境,发作不可预测 b 在 发作间歇除害怕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c 发作是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23、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D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是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3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4 一个月以内至少有过 3 次惊恐发作,或者首次发作后因害怕再次发作而产生的焦虑持续一个月。5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惊恐障碍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改善期待性焦虑和回避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开始应告诉患者惊恐发作是生理和心理障碍的结果,其躯体症状通常不会 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有效的。1 药物治疗 BZD SSRIs TCAs2 认知行为治疗 第一步让患者了解惊恐发作和发作的间歇性及回避过程 第二步是内

24、感受性暴露 第三步是认知重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为泛化且持续的焦虑,不局限与特定的外部环境。症状高度变异,主诉常见:总感到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出汗、头重脚轻、心悸、头晕、上腹不适。临表:1 精神性焦虑 2 躯体性焦虑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 其他症状:疲劳 抑郁 强迫等药物治疗:1 BZD 2 抗抑郁药 SSRI 和 SNRI 三环类抗抑郁制剂。强迫障碍的基本特征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的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

25、摆脱。临表:(一)强迫观念 1 强迫思维 2 强迫性穷思竭虑 3 强迫怀疑 4 强迫联想 5 强迫回忆 6 强迫意向 (二) 1 强迫检查 2 强迫洗涤 3 强迫性仪式动作 4 强迫询问 (三)回避行为 回避行为可能是最突出的症状 (四)其他 焦虑 抑郁 神经系统软体体征和精细运动协调障碍 诊断要点:1 应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标准。2 患者至少应具有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症状中的一项症状,或具有强迫思想和强迫强迫行为症状同时存在的混合情况。3 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4 患者的强迫症状至少持续 3 个月。5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或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核病变的继发强迫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反

26、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接受医师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病变基础的再三保证。临表:1 躯体化障碍 2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3 疑病症 4 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 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6 其他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性障碍 疾病共同的特点是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正常整合。临表:(一)分离性障碍 1 分离性遗忘 2 分离性漫游 3 分离性木僵 4 出神与附体 5 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二)特殊表现形式 1 多重人格障碍 2 Ganser 氏综合征 3 情感爆发 4 集体性癔症 精神药物在传统上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分为:1 抗

27、精神病药物 2 抗抑郁药物 3 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 4 抗焦虑药物 5 精神振奋药 6 脑代谢药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 氟哌啶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四类 1 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2 多受体作用药 氯氮平 奥氮平奎硫平 3 选择性多巴胺 D2/D3 受体拮抗剂 氨磺比利 4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 阿立哌唑 不良反应:1 锥体外系反应 a 急性肌张力障碍 出现最早 b 静坐不能 c 类帕金森症 最为常见 d 迟发性运动障碍 2 其他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a 恶性综合征 b 癫痫发作 3 自主神经的副作用 4 体重和

28、代谢内分泌的副作用 5 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6 其他副作用 7 过量中毒 抗抑郁药分为四类:1 三环类抗抑郁药 2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3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4 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不良反应:1 抗胆碱能副作用 2 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3 心血管副作用 4 性方面的副作用 5 体重增加 6 变态反应 7 过量中毒 目前常用于临床的 SSRIs 有 6 种 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 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心境稳定剂又称抗躁狂药物,是治疗躁狂以及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而且不会诱发或抑制发作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锂盐和某些抗癫痫药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碳酸锂是

29、最常用的心境稳定剂。可焦虑药:苯二氮卓类 1 抗焦虑作用 2 镇静催眠作用 3 抗惊厥作用 4 骨骼肌松弛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症、各类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有焦虑、紧张、失眠、恐惧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型抑郁的辅助治疗。癫痫治疗和酒精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物依赖、妊娠头 3 个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等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禁用。副作用:最常见的是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等。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 主要用于各种神经症所致的焦虑状态以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还可用于抑郁症的增效治疗。电抽搐治疗 适应症 :1 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行为者,以及明显自罪自责者 2 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 3 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 4 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禁忌症:1 脑器质性疾病 2 心血管疾病 3 骨关节疾病 4 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形 5 有视网膜脱落潜在危险的疾病 6 急性的全身感染、发热 7 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 8 利舍平治疗者 9 老年人、儿童及孕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