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目标解析(五)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课程目标的三个问题-课程目标解析(五)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松散的知识形不成智慧,零散的技艺构不成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力,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可持续性,以及对学生发展过程影响的充分性。常态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关注本课程的目标问题。五年多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表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课程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表层化与经验化等局限。我觉得,要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切实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价值
2、,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妥善解决课程目标的三个问题。一、克服课程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力求课程目标明晰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指导教师在指导方案中,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 丰富学生的经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等。至于这些目标达到何种程度、可分解为哪些具体子目标、在不同学段或不同年级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在不同活动阶段实现哪些目标等问题,一概没有清晰的表述。这说明在具体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存在着随意性与模糊性的问题。课程目标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往往表现为缺乏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可情景化的个别化的目标,缺乏对活
3、动主题的目标的具体预设以及目标规划,任务感和方向感不强,缺乏对目标的质性的具体设计。课程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影响主题实践活动的发展价值。活动主题的目标不清晰,或者比较随意、模糊,容易导致实践主题活动过程的随意性,使得教师在指导过程及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方向感。随意的、模糊的课程目标,往往是过分地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导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但这并不等于课程目标是随意的、模糊的和不清晰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并不等于没有目标的规范和预设。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看,生成性是指对预设目标的创造性实现,是对预设目标的动态实施、有效拓展,是将
4、预设的公共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是预设课程目标的情景化、个别化达成的过程,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一般性目标在特定活动主题中具体化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实质是目标预设与目标生成的关系问题。目标预设是对主题活动对学生发展作用的一种期待,是一种规划,目标生成是预设目标情景化、活动化。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目标预设,是难以达成目标生成的。目标生成并不等于目标的随意性和模糊化。因此,中小学在校本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要尽可能根据具体的活动主题,设计清晰的活动目标。具体地说,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阶段性的活动任务
5、和行动目标。比如,要求学生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展开调查活动,就应该要求学生明确调查的具体目的,包括:设计一份简要的调查问卷、明确调查对象的数量、通过调查了解问题的哪些具体内容、调查结束后用一到两种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一种以上的调查结论。这些具体要求,就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目标。依此类推,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种核心的活动方式都应该提出相应的具体目标,从而达到目标的具体化。不能仅仅提出:通过调查活动,尝试进行调查研究。否则就会出现目标模糊的局限。二、克服课程目标的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追求课程目标结构化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少内在的知识序列和逻辑联系,人们往往忽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
6、连续性、整体性和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课程目标松散、分散,各种活动主题之间、各年段或各年级之间活动主题的目标之间缺乏连续性,从而导致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缺乏结构化的课程目标,以及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课程目标的零散、分散、非连续性,容易消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影响力和发展力,容易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停留在“学生兴趣” 取向的层面和“学校应景”的状况。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倡导实践学习、活动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活动反思个人经验,内化“公共知识” ,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兴趣,但它并不是完全由学生的兴趣来决定的一门课程,而是需要学校有效规划、教
7、师有效预设与引导的一种课程。如果它的课程目标缺乏体系化的规划与预设,仅仅表现为学生的“临场发挥” ,是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的。要克服实施层面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学校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时,对不同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予以整体规划和初步预设。学校在目标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基础性目标,又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注重目标的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个学段目标的整体性(学校在校本开发学校层面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时,可参考我在前面几篇短文中所涉及的目标维度)。同时,尽可能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基本目标由“
8、普遍性取向” 走向校本化的“ 行为取向”和“ 表现性取向” 的具体发展目标,并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努力形成学校特色。三、克服课程目标的表层化与经验化,提高课程目标的发展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取向的课程,它强调丰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强调实践学习,注重重组和提升学生的经验。但这种“ 经验” 如果仅仅是一些生活事件、情景细节、简单外化动作的集合,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就极易导致表层化和简单经验化的局限,目前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已经呈现出这种倾向。为什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中会呈现出这种表层化和经验化的局限?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缺少了实施过程中对“ 经验的
9、改造与改组” ,缺少了对经验的发展意义的提升。杜威曾经指出,经验对学生的生长意义实现具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理性对经验的参与和经验之后的反思。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的深化,即从感性经验转化到理性经验,是对零散的、情景化和个别化的经验的深化过程,通过深化过程达到“个人知识” 的层面,杜威把这一过程称为“ 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二是区分 “教育性经验”和“ 反教育性经验”。杜威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具有正向的生长意义,在学生的经验的改造与改组过程中,学校的作用就在于对社会环境和学生经验进行“净化、选择和平衡”。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果为了经验而经验,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表层的。因此,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因发挥学生理性思维和反思活动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二是有低年段到高年段逐步提出对经验加工的深度要求和技术理性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一做” 、“看一看”、 “过一过 ”的层面。三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引导,增强问题解决过程和程序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