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接产物的转化,1、puc19质粒用HindIII和EcoRI酶切,线性化;,2、目的片段用HindIII和EcoRI酶切,线性化;,3、回收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片段,定量,连接;,一 实验目的掌握细菌转化的一般技术和原理。 二 实验原理在基因克隆技术中,转化特指将质粒DNA或以其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体内,使之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一种方法。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之一。使受体细菌从周围介质中吸收外来DNA分子,从而获得新的遗传物质的过程就是转化。通常所用的受体是大肠杆菌。用于转化的细菌被称为感受态细胞。,所谓的感受态,即指受体(或者宿主)最易接受外源D
2、NA片段并实现其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它是由受体菌的遗传性状所决定的,同时也受菌龄、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细胞的感受态一般出现在对数生长期,新鲜幼嫩的细胞是制备感受态细胞和进行成功转化的关键。Ca2+处理的感受态细胞,其转化率一般能达到5x1062x107 转化子/ug质粒DNA,可以满足一般的基因克隆实验。如在Ca2+ 的基础上,联合其它的二价金属离子(如Mn2+ 、Co2+ )、DMSO或还原剂等物质处理细菌,则可使转化率提高1001000倍。,大肠杆菌的转化常用热激法,该法最先是由Cohen于1972年发现的。其原理是细菌处于0,CaCl2的低渗溶液中,菌细胞膨胀成球形,转化混合物中的DNA
3、形成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经42短时间热冲击处理,促使细胞吸收DNA复合物,在丰富培养基上生长数小时后,球状细胞复原并分裂增值,被转化的细菌中,重组子中基因得到表达,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可选出所需的转化子。除热击法转化细菌外,还有电击转化法,电击法不需要预先诱导细菌的感受态,依靠短暂的电击,促使DNA进入细菌,转化率最高能达到1091010转化子/ug闭环DNA。因操作简便,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DNA分子转化分以下几步:1. 吸附双链DNA分子吸附于受体菌表面; 2. 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一条链进入受体菌,另一条降解; 3. 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
4、成双链; 4. 表达一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分裂, 转录翻译,重组子的筛选,抗生素标记法:菌株为某种抗生缺陷型, 而质粒上带有该抗性基因(如氨苄青霉素, 卡那霉素等)这样只有转化子才能在含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长出。 互补法:现在使用的许多载体(如PUC系列)有含有一个大肠杆菌的短区段,其中含有半乳糖苷酸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头146个氨基酸偏码区。这个偏码区中插入一个多克隆位点。受体菌则含编码半乳糖苷酶端aa的序列。半乳糖苷酶表达, 在底物5溴4氯3吲哚D半乳糖苷(x-gal)培养基中形成兰色菌落。 而当有外源基因插入到多克隆原点,从而造成插入失活,而使lacZ基因不表达而形成白色菌斑。 通过颜色不同而区分重组子和非重组子。,实验步骤:,1)将2l连接产物与100l感受态细胞在冰上混匀,并静置30min,42下处理60sec,然后加入600l的LB(A-)液体培养基,在摇床上37摇动培养1hr。 (2)(在LB(A+)平板上涂布40l的X-gal和4lIPTG溶液)待完全吸收后,将转化产物离心后悬浮,涂平板。37过夜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