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章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6845400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四章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四章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四章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四章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四章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2,第一节 重要性,一、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可以量化)释义: 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 2、重要性的概念必须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 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4、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3,二、重要性的运用,(一)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1、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2、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运用: (1)编制审计计划时,需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 (2)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考虑重要性水平,4,(二) 重

2、要性运用的五个步骤,第一步骤:对(报表层)重要性水平作初步判断1、需要考虑的因素:(1)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2)内控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3)报表各项目的性质(4)报表各项目的波动幅度,(计划数),5,2、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确认,(1)评估基础的选用(判断基础)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6,(2)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A、固定比率法: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实务中的参考比率:净利润的5%、营业收入的0.5%、总资产的0.5%、净资产1%B、变动比率法:总资产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 变动百分比125,000,000 0.7%

3、,7,1)CPA先对每张会计报表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 (运用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等方法确定) 2)选择重要性水平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3)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选取,8,第二步骤 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分配于各项目 (表项目:确定各帐户或各类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分配对象:以资产负债表作为分配基础。 2、确定帐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的方法:可采用“分配方法”或“不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方法”:在进行重要性分配时,1)要考虑到各帐户的性质和发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这是基于各帐户本身的检查风险; (错漏报的可能性大小与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关系) 2)但在审计实务还应考虑的因素是:审计验

4、证成本的高低。这就需要在各项目之间适当调节重要性水平的分配数或比例(验证成本与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关系)为了降低验证成本,可以把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中较多的金额分配给那些需要花费较大成本才能查出的帐户,把较少的重要性金额分配给需要花费较少成本就能审出错漏报金额的帐户。从整体上看,这一方法节省了审计工作成本。(最终由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控制审计总风险)修正分配额:在执行外勤审计工作后可能会对初步估计重要性的分配有所修正。比如,应收帐款被分配的重要性水平是6000元。若验证应收帐款后只发现2000元的错误,那么可将其余的4000元再分配给存货,存货的审计成本就更低了。 3)在确定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还应

5、考虑的主要因素: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关系。,9,不分配的方法:假设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则可根据各帐户错漏报的可能性,将各帐户的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报表层次的重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帐户超过其可容忍误差,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表,若未调整的错漏报数超过100万,应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实际工作中,哪些帐户可能发生错漏报有时是很难预测的,也无法事先确定审计成本的大小,所以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专业判断过程.,10,第三步骤 估计各项目的实际错误数 抽样方法 估计的方法 某个帐户实际错误数额=(样本错误额/样本总额)

6、X该帐户总额,11,第四步骤,估计全体项目(帐户)的实际错误总数=估计各项目的实际错误数的总和,12,第五步骤,比较计划数与实际数,制定相应决策(完成外勤审计工作后,应汇总审计发现的差异,对该审计结果进行评价,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一)对审计结果的评价内容:A、发现的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为舞弊或违法行为;B、发现的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已经超过重要性水平.(二)评价时运用重要性标准的步骤:A、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漏报。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前期尚未调整的、推断的错、漏报数,并考虑期后事项应调整的数额。B、考虑汇总数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其性质是否重要。C、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7、时,CPA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单位调整。(见教材P73),13,第二节 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含义1、审计总风险Desired audit risk(DAR):指审计在执业已完成,无保留意见已作出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财务报表存在错误的可能性。2、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IR):是假定在没有内控的情况下,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的可能性。3、控制风险Control risk(CR):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能及时发现或预防财务活动中一些重大错误的可能性。4、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DR):是审计人员通过运用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重大错误的可能性。,14,二、审计风

8、险三要素的相互关系(IR、CR、DR) 从定量角度:DAR=IR X CR X DR 从定性角度:审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若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为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必须降低检查风险,因而,要在实质性测试中收集更多证据。 审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若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低,此时就可以提高检查风险,即在实质性测试中可以少收集一些证据。,15,三、各风险要素的评估,16,1、IR的评估 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 P77 固有风险评估较高的,例如: 易产生错误的帐户: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产品销售成本、其他应付款. 需要估计和判断的帐户:折旧、或有损失、无形资产摊销、存货跌价损失、坏帐准备 易挪用或易

9、遭受损失的资产 临近期末发生异常或重大交易 在正常的会计处理中易被漏记的交易或事项,17,2、CR水平的评估(1)包括初步评估、进一步评估和最终评估。(2)如果CPA将CR初步评估在高水平时,意味着CPA只能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来控制审计风险。并且在底稿中记录CR的评价结果就可以了。*降低检查风险DR的办法: 扩大测试范围 选择更多有效的审计程序 执行某些临近报表日时的审计程序3、DAR水平的评估 P75,18,4、DR评估的方法:根据模型关系CR和IR的综合水平决定CPA 可接受的DR水平。DR=DAR/IRXCR,19,四、DR评估结果的作用1、确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序、时间和范围如果可接受的DR

10、为低水平: 程序:审计以余额测试为主 时间:以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为主 范围:选择较大的样本、较多的证据 如果可接受的DR为中等水平: 程序:审计采用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和余额测试相结合 时间:期中、期末和期后审计结合运用 范围:适中样本、适量证据如果可接受的DR高水平: 程序:审计以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为主 时间:可以期中以后为主 范围:选择较小样本 、较少证据 2、决定CPA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下页),20,如果经过实施有关实质性测试后,CPA仍认为与某一重要帐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DR不能降低到 可接受的水平,那么他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21,五、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反向

11、关系。如果可容许的重要性程度提高,审计风险会被降低,反之亦然。审计人员在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时,以及考虑审计意见类型时势必注意到这种关系。思考题: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因此CPA可以提高重要性水平以降低审计风险。( ),22,第三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23,1、注册会计师承办审计业务,应当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并合理运用国家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 2、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真实的,则表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也是真实的。( ) 3、A注册会计师担任某项审计业务的外勤负责人,如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无法胜任,则应要求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 )。 A.聘请

12、相关专家 B.改派其他注册会计师 C.终止该审计业务约定 D.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4,4、下列各项中,符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 )。 A.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以降低收费方式招揽业务 B.会计师事务所为争取更多的客户对其能力作广告宣传 C.会计师事务所允许有条件的其他单位以本所名义承办业务 D.会计师事务所没有雇佣正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25,5、当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偷税、漏税行为时,最有可能导致其解除业务约定的情况有( )。 A.被审计单位偷税、漏税金额巨大 B.怀疑被审计单位最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偷税、漏税行为 C.被审计单位拒绝采取必要措

13、施纠正偷税、漏税行为 D.注册会计师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26,6、甲公司将2002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则其2001年度会计报表存在错误的认定是( )。 A.总体合理性 B.估价或分摊 C.存在或发生 D.完整性 7、被审计单位当年购入设备一台,会计部门在入帐时,漏记了该设备的运费。则被审计单位违反的“认定“是( )。 A.存在或发生 B.完整性 C.估价或分摊 D.表达与披露,27,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中的存货项目时,能够根据“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的审计目标有( )。 A.存货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相符,金额的计算正确 B.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

14、净值时,已调整为可变现净值 C.年末采购、销售截止是恰当的 D.存货项目余额与其各相关总账余额计数一致,28,1答案: 解析:承办审计业务应当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并“合理运用”会计准则。因为会计准则是会计行业的规范,审计业务中不能遵循,也无法遵循。 2答案: 解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真实,说明注册会计师履行了审计责任,但这并不能替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所以,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真实的,并不能表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也是真实的。 3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个人不胜任不表明整个会计师事务所都不胜任。,29,4答案:AD 解析:依据职业道德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不能对其能力进行广

15、告宣传(包括如实的宣传),不能选B;不能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借用本所名义从事审计业务,不能选C。 5、答案BC 解析 当注册会计师怀疑被审计单位最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偷税、漏税行为,注册会计师若继续审计将面临非常大的审计风险。当被审计单位拒绝采取必要措施纠正偷税、漏税行为时,其严重的违反法规行为还会继续,并导致会计报表反映严重失实。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解除业务约定。 6、答案:C 解析:2001年度将并不存在的收入挤入了会计报表 7、答案:BC 解析:固定资产在确定入帐价值时,漏记了运费,表明该资产的总值估价不正确,不符合估价或分摊认定。,30,8、答案 ACD 解析 A属于估价目标,C属于截止目标,D属机械准确性目标,而“估价“、“截止“、“机械准确性“均与“估价或分摊“认定相对应。B的提法违反了“历史成本“原则。事实上,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被审计单位应计提跌价损失准备,但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由于历史成本原则所限,企业不可象B那样自行“涨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