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10/15,1,第六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1,2018/10/15,2,理解审计计划的概念、种类和步骤 理解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和应用 理解审计风险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 本章计划3学时。,学习目的,2,2018/10/15,3,课程内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重要性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运用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审计风险,3,2018/10/15,4,一、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一)总体审计策略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应注意事项(1)确定审计范围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审计工
2、作涵盖范围、母子公司的控制关系、业务性质、外币业务核算方法等(2)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时间安排、所需沟通(3)确定审计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客户所处行业性质等影响因素,以确定工作方向。,2018/10/15,5,2、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1)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 (2)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 (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 (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一、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5,2018/10/15,6,(二)具体审计计划1、风险评估程序的具体计划是指注会按照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
3、定,对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的安排。,6,2018/10/15,7,2、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具体计划是指注会按照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的规定,对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的安排。包括:(1)控制测试的具体计划;(2)实质性程序的具体计划。(3)其他审计程序的计划(三)审计过程对计划的更改,7,2018/10/15,8,(一)重要性的含义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二、审计重要性,8,20
4、18/10/15,9,对该定义的理解: 第一,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而言的; 第二,重要性是针对错报金额和性质而言的; 第三,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具体环境; 第四,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9,2018/10/15,10,(二)重要性水平的含义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金额的大小而言的。 错报的金额大,即为高水平;错报的金额小, 则为低水平。理解:1、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站在报表使用者角度考虑能够接受的错报金额;2、重要性水平要视不同规模的企业而定。,10,2018/10/15,11,(三)重要性性质的含义是指某些错报金额虽不大,但情节、后果严重,就是重要的。以下四种情况属于性质
5、重要的错报: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11,2018/10/15,12,(一)对重要性评估的总体要求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发现金额重大的错报和确定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证据越多。重要性评估的总体要求,是要从错报的金额和性质两方面考虑。,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运用,12,2018/10/15,13,(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分两层次确定)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计算基础(判断基础)一般为: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
6、额和净利润等。合理选用计算基础应考虑的情况:1)净利润接近于零时,不应选用净利润;2)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时,不应选用当年净利润,可用近几年平均数;3)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应选用资产总额和净资产;,13,2018/10/15,14,(2)计算方法:主要有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1)固定比率法:即用选定的计算基础乘以一个固定百分比.,计算重要性水平参考数值,14,2018/10/15,15,2)变动比率法:原理是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错报金额的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公式如下:重要性水平 = 基数 + 系数超过下限的部分,15,2018/10/15,16
7、,(3)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如果同一期间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计算损益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元,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是200万元,则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应为100万元.,16,2018/10/15,17,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也可单独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1)分配法。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例如A公司的资产构成如下表,注册会计师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资产总额的1%,为140万元。现按这一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资产账户,如下表:,
8、17,2018/10/15,18,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上表中,甲方案是按1%同比例分配,不合理,应进行修正。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故分配较高的重要性水平,以节省审计成本。假如审计存货后,仅发现错报、漏报50万元,且认为所执行的审计程序已足够,则可将剩下的20 万元再分配给应收账款。,18,2018/10/15,19,(2)不分配的方法。例1:假如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则可根据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漏报的可能性,将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账户或交易的错漏报超过这一水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
9、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表,如未调整的错漏报超过100万,就建议再调整。,19,2018/10/15,20,例2:首先规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为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1/61/3。假设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90万,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为其1/4,存货为1/5,应付账款为1/5,则其重要性水平分别为22.5万,18万和18万。,20,2018/10/15,21,(三)重要性运用1、审计计划阶段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2、审计实施阶段如果注册会计师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应选用以下方法控制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1)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追加测试程序;(2)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
10、性测试程序。3、审计报告阶段即: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处理,21,2018/10/15,22,(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CPA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四、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处理,22,(二)错报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1、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影响可能重大,为降低审计风险,应采用两种措施:一是扩大审计程序范围;一是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2、任何情况下,都应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报表。3、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报表,或扩大审计程序范围后,结果不
11、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23,2018/10/15,24,(三)错报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的处理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由于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采取二条策略:一是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一是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24,2018/10/15,25,(一)审计风险及其组成要素1、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CPA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2、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属于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分为二个层次,即财务报表
12、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又分为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CPA无法控制,只能对其评估(判断)。对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CPA既可对二者进行单独评估,也可以对二者进行合并评估。,五、审计风险,25,2018/10/15,26,3、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CPA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理解:(1)检查风险是指CPA能够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2)由于CPA不是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检查,也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所以CPA无法将检查风险降低为零。,26,2018/10/15,27,4、三者关系:审
13、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或AR=RMMDR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重大错报风险呈反向关系。CPA对重大错报风险无法控制,只能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对其评估,并根据评估的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别采取应对措施。(见后) 审计风险评估只是一个判断,不可能对风险精确计量。,27,2018/10/15,28,(二)重大错报风险两个层次的评估 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它主要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联系,它影响多项认定,通常 与控制环境有关。它可能与由舞弊引起的风险特别相关。 2、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CPA应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可
14、接受的检查风险 水平,计划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三)检查风险的控制 1、CPA可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水平。 2、CPA可以通过控制检查风险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3、CPA根据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可接受的 检查风险。,28,2018/10/15,29,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的关系,(一)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例如:存货账户的重要性水平分别设为10万元和5万元,在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5万至10万之间的错漏报可以忽略不计,也即不需收集5万
15、-10万之间错漏报的审计证据;而重要性水平为5万元时,意即超过5万元错漏报的审计证据必须查找出来,否则,就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可见,重要性水平在10万元时所要收集的证据比重要性水平在5万元时要少。,2018/10/15,30,(二)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 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可以从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推理出来。,2018/10/15,31,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审计风险及其要素之间关系,本章重点、难点,31,2018/10/15,32,1、审计计划工作的步骤有哪些? 2、如何理解重要性的概念及重要性水平。 3、简述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4、在计划阶段,如何确定会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5、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如何考虑?,思考与练习,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