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844751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目标: 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功能、原则、内容、方式与途径。,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健康是一个整体、全面、综合的观点。因此,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

2、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教材,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的三项原则: 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 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适度 (三)意志健全 (四)人格统一 (五)人际关系和谐 (六)社会适应良好 (七)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三、学生心理健康的

3、问题与影响因素,(一)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1、学习和升学方面的心理问题 注意分散、记忆障碍、思维障碍、考试焦虑、学习兴趣贫乏、厌学等。2、品行方面的心理问题 偷窃、说谎、斗殴、逃学、退缩行为以及各 种不良习惯等。,3、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焦虑、紧张、压抑、抑郁、孤独、恐惧、冷漠以及因突发性事故(亲人亡故、天灾人祸)所产生的情绪、情感骤变。4、人际关系和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 交往中的胆怯、自卑、内向、孤僻、自负,以及由恋爱、失恋等而产生的问题。,5、个性与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怯懦、固执、嫉妒、狭隘、专横、自私 、残忍、破坏等。6、特种心理障碍问题 失眠、口吃、遗尿、夜惊、梦游、神经性厌食、偏

4、食、异食等。7、严重心理失常问题 强迫症、轻度精神疾病、自杀、性变态(窥阴癖、恋物癖 、露阴癖等)及反社会情绪等。,(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生物遗传,社 会,个体心理,家 庭,学 校,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

5、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1、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有利于学生形成统一人格 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2、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 有利于学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有利于学校进行创新教育,3、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团结,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

6、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 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直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三)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学校

7、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五)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 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 的片面性。,(六)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要顺应学生 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七)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八)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 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障。,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学习问题的心理辅导 (二)生活问题的心理辅导 (三)生涯问题的心理辅导,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一)全面渗透 (二)开设课程 (三)个别咨询 (四)小组辅导 (五)建立网络(连接家庭、学校、社会),思考题:,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