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一、重大意义(一)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发展机遇。二、总体要求(三)指导思想。(四)基本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发展,推进转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国家扶持,自力更生。(五)战略定位。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六)发展目标。三、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凝聚振兴发展民心民力(七)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
2、。(八)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九)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十)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四、大力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十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十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十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振兴发展支撑能力(十四)建设赣州综合交通枢纽。(十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十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十八)积极推动优势矿产业发展。(十九)加快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二十)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二十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十二)推动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七、加强生态建
3、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三)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二十四)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二十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八、发展繁荣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十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十七)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十八)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二十九)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三十)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三十一)创新体制机制。(三十二)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三十三)推动开放合作。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十四)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三十五)财税政策。(三十六)投资政策。(三十七)金融政策。(三十八)产业政策。(三十九)国土资源政策。(四十)生态补偿政策。(四十一)人才政策。(四十二)对口支援政策。十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四十三)加强指导协调。(四十四)强化组织实施。(四十五)弘扬苏区精神。国务院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