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物学院综合测评细则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我院实际制订本细则。一、综合测评的原则综合测评坚持定性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动态记实与静态评议测评相结合和民主与集中测评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学生在校表现和各方面素质的评定和评价,科学合理的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对水平。二、综合测评的内容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评价,其内容主要由德育成绩(主要指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诚信表现和日常行为表现)、智育成绩(主要指教务部门记载的各门考试、考查课程成绩)、实践与创
2、新(主要指能力和基本技能、科技创新和第二课堂等方面的表现)、体育成绩(主要指体育课、体育达标成绩和早操、课外体育锻炼等方面的表现)等内容构成。三、综合测评的标准综合素质测评总成绩=智育成绩70%+德育成绩10%+综合能力15%+体育5%。智育成绩(权重 0.7)智育成绩就是教学大纲要求的一年内必修课成绩及选修课成绩的加权平均分,公选课计入加权平均分内,任何一门挂科者不能参与评奖学金。智育成绩=所修课程的加权平均分=(各门课程的实际得分该门课程学分数)/总学分数。德育成绩(共 100 分,权重 0.1)德育成绩由思想素质成绩、诚信成绩和日常操行分成绩和社会活动成绩四部分组成,采用基础分和动态加分
3、两种形式组成。德育成绩思想素质成绩30诚信成绩30日常操行分30社会活动分10。1、思想素质成绩(共 100 分,权重 0.30)(1)思想素质成绩基础分(80)+动态加分(2)动态加分:对取得突出成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或者好人好事,按下列各项加分。但因同一原因获得不同的荣誉称号或表彰、表扬的,只计最高分,不累加计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加 1 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生活加 1 分(包括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党校学习(党校结业证书只在当年综合测评中生效)加 1 分。学生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等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学院以上组织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的,或受到学校、学院通报表扬
4、的,按表二加分:表二:先进集体评分加分对象 国家级 表彰 省级表彰 学校表彰 学院表彰(一等奖) 学院表彰(二等奖) 学院表彰(三等奖) 零挂科 班级主要学生干部 10 8 6 3 2 1.5 42其他学生干部 8 6 4 2 1.5 1 3成 员 5 3 2 1.5 1 0.5 2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学院以上组织表彰的先进个人(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按表三加分:表三:先进个人评分项目 国家级表彰 省级表彰 学校表彰 学院表彰分数 10 8 5 2党员及预备党员表现突出受到党支部表彰的,按下表加分: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分数 3 2 1 02、诚信成绩
5、(共 100 分,权重 0.30)诚信测评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诚信品质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内容包括基础分和动态成绩两部分构成。计算公式如下:诚信成绩基础分(80)+诚信动态加分动态加分:1、 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加 2 分,因此受到国家、省(市)或学校表彰的,分别加20、15、10(按最高项加分,不重复加分) ;2、 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社区服务、资助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事迹突出,得到大家公认的,加 2 分,受到国家、省(市)或学校表彰的,分别加 20、15、10 分;3、 按期缴纳学费,还款付息(贷款包含在内,给予加分)
6、 ,加 3 分;恶意欠缴学费,扣 10分/次;4、 国家或学校财产遭受损失时能挺身而出,受到国家、省(市)或学校表彰的,分别加20、15、10 分;5、 弄虚作假骗取各类困难补助或奖金,扣 20 分/次。3、日常操行分(共 100 分,权重 0.30)日常操行分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一种考核,基础分为 60 分,下限为 0 分,包括纪律、学习、卫生三部分的内容。(1)纪律类:减分项:1、上课或校、学院各种大型活动(包括升旗) ,迟到者每人每次扣 5 分;2、上课或校、学院各种大型活动(包括升旗) ,早退者每人每次扣 7 分;3、上课或校、学院各种大型活动(包括升旗) ,旷课或无故不到者每人每节扣
7、8 分;4、辅导员抽查上课或校、学院各种大型活动,旷课或无故不到者每人每次扣 10 分, 三次以上,基础分为零分。5、课堂被老师点名批评者,每人每次扣 5 分,顶撞老师者加倍扣分;6、被校、学院通报批评者每人每次扣 3 分,受学校警告处分者每人每次扣 5 分,受到学校严重警告处分者每人每次扣 7 分,受学校记过处分者每人每次扣 9 分;7、违反校、学院、班级其他规定的,每人每次分别扣 3 分、2 分,1 分;8、无正当理由请假者,每人每次扣 0.5 分。加分项:每月全勤者加 2 分。(一学年按 8 个月计算)(二)学习类:减分项:1、考试作弊的,根据学校给予的处分,依纪律类第七条处罚。加分项:
8、1、因为在学习上的突出表现,获得学校各类优秀称号者,每人每次加 5 分;2、因为在学习上的突出表现,获得学院各类优秀称号者,每人每次加 3 分。(三)卫生类:3减分项:1、若被评为校、学院卫生不合格寝室,寝室成员每人每次扣 3 分,舍长扣 5 分,若被全楼栋通报批评,每人扣 5 分,舍长扣 7 分。加分项:1、本学年内(每学年仅有两次评校优胜寝室的机会),寝室被评为学校、学院优胜寝室,寝室成员每人每次加 5 分,舍长加 7 分;2、本学年内(每学年仅有两次评校文明寝室的机会),寝室被评为学校、学院文明寝室,寝室成员每人每次加 3 分,舍长加 5 分;4、社会活动分(共 100 分,权重 0.1
9、0)各类社会活动的参加者每人每次加 2 分,主要工作人员加 4 分。各类活动应附加活动策划方案和总结。纯娱乐性活动不可计算在内,如:烧烤,农家乐,各类晚会的参观者(院内委派参加的晚会、报告会除外)等。社团活动归于此类,需出示社团证明;同种活动,不可累计,献血除外(需献血证书);学院委派参加的活动,归于此类;回访母校,归类于社会实践,此项中不予重复加分。注:参加本院青协的福利院探望老人活动需要一学年两次以上方可加分。关于学生会各部门的各类活动,在进行活动前要把策划发给组织部进行留底,活动结束后要把具体参加人员的名单、活动总结发给组织部,以便综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综测时若组织部无存档,则严格不加分
10、。实践与创新能力成绩(共 100 分,权重 0.15)实践与创新能力由科研创新能力、技能特长、组织管理能力、文体特长、社会实践和学业规划执行能力、第二专业学习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测评分满分 100 分,基础分为 40 分,实践与创新能力总成绩为基础分加各项能力素质测评之和,超过 100 分者,按 100 分计。具体得分标准为:1、科研、创新能力(1)发表(采用)论文、作品得分标准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有 CN 或 ISSN 登记号)发行 被学术会议采用得分项目论文作品类型核心刊物(含国家级)省级或本科院校市级或专科学校国际性全国性省级市级学术类 25 分 15 分 5 分 30分15分10分8
11、分其他 20 分 10 分 5 分注:同一论文被多家刊物转载或多次学术会议采用,按最高等级加分。 发表作品需要本人是核心作者方可加分。 (2)获奖成果等得分标准注:1、非课程类正式竞赛才能加分2、院级活动可根据情况对一、二、三等奖,分别加 5,4,3 分。(3)发表新闻稿件、文学作品得分标准国家级 省级 市级、校级 获奖 级别竞赛种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他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他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他奖学术类、教学类30分25分20分15分25分20分15分12分15分12分10分 5 分思教类、知识类等25分20分15分12分20分15分12分10分12分10分 7 分 5 分4得分项目作
12、品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全国性报纸省级报纸校报、湖大青年校新闻网学院刊物、网站文学作品 20 分 18 分 15 分 12 分 8 分 4 分 2 分 1 分新闻稿件 10 分 9 分 8 分 6 分 4 分 2 分 1 分 0.5 分注:校内新闻稿件以宣传我院为目的的方可加分。(4)SIT 项目得分标准:项目类别 国家级项目 省级项目 校重点项目 校一般项目得分标准 10 7 5 32 、技能特长取得技能证书、资格证书得分标准证书级别证书类型A 级 B 级 C 级 D 级计算机等级证书 7 分(四级) 5 分(三级) 3 分(二级) 2 分(一级)英语等级证书 7 分(六级) 5 分(四级
13、)裁判员证书 7 分(一级) 5 分(二级) 3 分(三级)日语等级证书 7 分(一级) 5 分(二级) 3 分(三级) 2 分(四级)英语口语证书 5 分 3 分 2 分普通话等级证书 7 分(一甲) 5 分(一乙) 3 分(二甲) 2 分(二乙)健美操证书 5 分 3 分 2 分驾照 5 分托福 10 分(105 分) 7 分(100 分) 5 分(95 分) 3 分(90 分)GRE 10 分(325 分) 7 分(320 分) 5 分(310 分) 3 分(300 分)雅思 6.5 分以上,加 10 分注:1、重考英语四六级者不再加分;2、VF,VB,C,C+,Java 等归类于计算机
14、二级,可累加;3、健美操证书加分为非选健美操为体育课才予以加分;4、GRE 采用 2011 年 8 月的新计分方式考查。3、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干部共分三个等级,第一级干部为主席团成员、各部长、年级长、团总支,第二级干部为副部长、班长、团支书,第三级干部为班长团支书外的班委、学生会干事;(1)第一级学生干部满分为 20 分,测评分为三个部分1、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分,含 5 分,测评时成立测评小组,测评小组由第一级全体干部组成,由测评小组投票表决每个人是否加分,投票只设赞成票与反对票,不设弃权票,投票表决时,本人不得参与投票,得赞成票超过 2/3 的给予加分;2、本人达到零挂科者,加 5 分;3、工
15、作态度与成效分,含 10 分;(2)第二级学生干部满分为 15 分,零挂科加 5 分,其余 10 分由该年级年级长,团总支和主席团成员共同商议按工作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加分;(3)第三级学生干部满分为 10 分,每班 7 人中,按照优秀 2 人,良好 2 人,一般 3 人由年级委 6 人共同商议评定,其中,优秀加 10 分,良好加 7 分,一般加 3 分;(4)对学院、年级、班级造成极坏影响的予以扣分,对于扣分项,一级干部不得超过 15分,二级干部不得超过 10 分,三级干部不得超过 7 分。注:1、在校学生会担任部长以上级别的学生干部同于院第一类学生干部。社团会长加分等同于第二级学生干部;52、
16、参加各类会议无故迟到 3 次或缺席 2 次的干部,只能被评为合格;3、学生干部任职满一年者方可加分。寝室长不属于干部类别;4、有考试科目不及格的干部不参加评奖评优;5、同时任多个职位的干部,不予累加,取其最高类别干部项;4、文体特长(一)体育竞赛获奖得分标准(同一项比赛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获奖级别 破纪录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参赛者国家级 50 分 35 分 32 分 30 分 28 分 26 分 24 分 22 分 20 分 10 分省级 35 分 25 分 23 分 22 分 20 分 18 分 16 分 15 分 14 分 7 分校级 18
17、分 9 分 8 分 7 分 6 分 5 分 4 分 3 分 2 分 1 分注:新生杯比赛归类于校级体育竞赛。(二)素质拓展、艺术、设计类比赛获奖得分标准(同一项比赛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获奖级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胜奖国家级 30 分 28 分 25 分 22 分省级 25 分 23 分 22 分 20 分校级 10 分 7 分 5 分 3 分院级 3 分 2 分 1 分 0 分注:回访母校调查报告获奖归类于校级优胜奖5、社会实践 6、学业规划执行能力 根据学业规划执行情况评定的等级进行加分。评定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分数 10 8 6 07、第二专业类学习能力参加第二专业、辅
18、修专业、第二学位学习,按取得的课程学分乘以 0.2 计算得分。(四)体育成绩 (共 100 分,权重 0.05)体育成绩计算采用百分制,由基本分和平时体育锻炼成绩组成。计分方式为:一、二年级体育科成绩及格者及三、四年级体育达标者记基本分 60 分,否则按原始成绩计算基本分;平时体育锻炼成绩由班级组织体育活动加分,每周至少一次,每周只能加一分。四、综合测评的步骤国家级 省(市)级 校 级 院 级负责人 30 分 28 分 9 分 7 分成 员 25 分 20 分 7 分 5 分三下乡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积极分子 30 分 28 分 9 分 5 分撰写调查报告、实践报告获奖 25 分 20 分 1
19、5 分 10 分担任新生班主任 10 分优秀青年志愿者 5 分勤工助学 4 分回访母校 8 分61.各班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小组,由 6 人组成,除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外,其他 3 人由学生投票产生,班长和团支书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该小组负责本班同学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诚信评价体系、日常操行分中各项加减分的记录工作,填写各类表格,做到资料公开、汇总及时,保存完好。各班级综合测评记录情况向本班同学公布,无异议的,报所在学院备案。2.各项成绩计算方法依据本细则有关公式执行。3.综合测评每学年总评一次,学期综合测评成绩平均值为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做为评定各类优秀学生称号的主要依据。五、
20、综合测评的要求1.各年级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的领导,要成立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并建立健全各项考核管理制度,做到测评工作有章可循。2.学生自我测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测评前,各年级应在学生中进行一次动员,切实端正综合测评的态度;测评中,要教育学生正确估价自己和他人,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既肯定成绩,又承认不足。六、结果应用综合测评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七、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学院负责解释。 生物学院2010 年 12 月 13 日生物学院综合测评注意事项1、各年级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的领导,年级成立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并建立健全各项考核管理制度,做到测评工作有
21、章可循。2、综合测评分为学生自评、班级民主评议和年级审核三个环节。学生自评就是自我检查,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各班要成立班级综合测评工作小组,成员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及两名普通学生组成,班级民主评议必须要做到公开、公正,评议时各年级要委派年级综合测评领导小组成员到班上进行监督;年级审核由年级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完成,将对各班所上报的情况进行核查,确定最终成绩。3、测评前,各年级应在学生中进行一次动员,切实端正综合测评的态度;测评中,要教育学生正确估价自己和他人,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既肯定成绩,又承认不足;测评后,各年级要将综合测评成绩进行公示。4、学生自我测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 5、各级组织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