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关系(对)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物质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3、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A、B、D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交规律C、物质的普遍联系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4、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对)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对)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对)8、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不同步,社会存在落后于社会意思(错)9、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水平(错)10、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错)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对)12、邓小平理论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13、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对)14、市场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错)15、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相同的规律,机制和原则(对)16、交换价值是使用由使用价值决定的(错)17、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对)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19、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ABCD)A、产权明晰 B、权责明确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