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徐文兵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闹元宵。元宵为什么如此热闹?元宵节中有哪些养生保健的门道?我们现在过元宵节,家家都吃着元宵,可是要是问起来“宵”是什么意思、宵和夜有什么区别,大家可能就没有吃元宵那么在行了。所以今天我就先来说说元宵的“宵”。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觉得宵就是夜,其实它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看看甲骨文的宵,它上面像个飞鸟,下面是个月亮,象形也会意,意思是月光明媚的晚上,夜宿的鸟儿也飞了起来,正如曹操诗中描写的那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大家都知道月亮的阴晴圆缺对地球上海洋的潮汐有很大的影响,但您可能不知道,月亮对动物、植物的气血运行也有影响。每当十五月圆的时候,人的心情会有
2、莫名欢悦和喜乐,所以才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良宵盛会喜空前” , “春宵一刻值千金 ”等等意境和诗句。相反,夜专指没有月亮的晚上,有月黑风高夜的说法,暗夜、黑夜的时刻,氛围和心境都会差一些。我们都知道一般在月末和月初的时候见不到月亮,所以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黎明前,我们称之为除夕夜,要吃年夜饭,要放爆竹烟花驱除阴霾和晦暗。而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的时候,所以称之为元宵,元是第一个、首先的意思。因为北方很多时候会在正月十五下雪,见不到月亮,民间就放灯点火,应和天象,就有了传统的上元灯节和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景象。元宵节,各地的庆祝习俗也各不相同。哪些活动能够强身健体?怎么吃元宵有利于消化
3、吸收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与农历的春节前后相差不过几天,而正月十五肯定是在立春以后了。经过了冬藏的生物要在春天生长迸发,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庆祝上元节的重头戏就是闹元宵,包括耍杂技、耍社火、踩高跷、舞狮、舞龙、扭秧歌等。相对于这些娱乐活动,流行于北方的正月十六“走百病”则更具养生保健特色。这一天晚间,妇女们会成群结队地出游,她们还要过桥,据说过桥者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 “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而“走百病”以祛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四处游走,
4、天长日久,形成传统习俗。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的人们大都营养丰富甚至于过剩,过元宵节我建议您少吃几个元宵,意思到了就行了,吃完了喝碗元宵汤溜溜缝儿,原汤化原食。要是能用醪糟煮元宵,那就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了。过元宵节就得吃元宵,这和过中秋节吃月饼一样,寓意团团圆圆和圆圆满满。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元宵的外皮以糯米粉为食材。糯米含较多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的人、老年人、小孩子,在食用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另外,吃元宵要当心“烫口”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溃疡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5、的患者,最好不要吃太甜的食物,以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 伤寒论特别嘱咐说,当人大病初愈,或者病刚刚好的时候,应该“忌生冷黏滑”,所以病人不宜多吃元宵。国际气象节2气象与中医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和天气预报员一样,能够“预测”疾病的医生才是最好的医生。一名优秀的医生是如何预知疾病发展的呢?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和预报预测天气一样,医生的工作不能仅仅是救死扶伤,更要能及早、及时、准确地为大众发现、诊断疾病。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医生不仅能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更能挽救人最宝贵的生命。在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中,我们就看到了扁鹊“预测”疾病的神奇。扁鹊初见蔡
6、桓公,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回:“ 寡人无疾。 ”扁鹊说君有疾,而不是说君有病,这是因为疾和病的程度不同。疾是病字框,里面有一个矢,就是一个箭头。本意是指急性病和外伤,一般说来,疾病在初期,或在浅表的时候,称为疾。这时候邪气盛,正气也足,发病快、病势急,但是往往好得也快。好比外感病,起病突然,高烧体痛,但是汗出以后自然就会痊愈,来得快,去得急,所以称为“疾”。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意思就是说,最好的大夫、最高层次的大夫,能够及早地发现疾病,为病人解除痛苦,而早期发现的疾病,也是很微小的,这样的医生才是最好的医生。等过了十天,扁鹊复见,
7、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再过十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这时候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 疾”了。病的发音从丙,含义也相同,丙是指物质成熟、成就,而丙加上病字边,就是病了,是指那些在外有明显症状、体征,在内有器质性变化的慢性、严重疾病。所以这个时候桓侯的疾病已经深入到了肌肤、肠胃、骨髓。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可救药了。春季话养生高明的医生能预知疾病的发展,那么中医是如何预知疾病的?又有哪些小方法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隐患呢?按压指甲,回血慢,说明肝气不充足。嘴唇煞白、干裂脱皮,说明脾吸收功能差。中医有句名言叫做“治病求本”,意思是在治疗疾
8、病的时候要从根本上入手。反过来说,诊病要求末。意思是诊察疾病的时候要注意细枝末节。人的头脑、身躯是根本,四肢是末梢枝节。就像树木有病先从枝叶末梢上表现出来一样,人体的疾病早期会在四肢末梢或者是头发指甲上表现出体征。所以中医特别重视观察人的手脚耳朵上的血脉和皮肤腠理纹路,很好的中医能够很早很准确地预测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两个透过末梢体征来预知疾病的小方法。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指甲,中医讲指甲跟人肝胆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气血充足不充足,是通过指甲表现出来的。判断人的肝血足不足,就按压一下自己的指甲,然后很快地放开。如果你的血色能够很快恢复,说明肝血比较充足,而当你按压以后放开很久,
9、还是煞白的颜色,这就是说你的肝气很弱肝血很虚了。肝的气血虚到一定程度的人还会出现指甲变得很软很脆,很容易开裂或撕裂,到这个时候,大家就不能局限于观察指甲,而应该从根本上找到肝脏和胆腑去治疗内在的疾患。另外我们中医通过观察人的嘴唇的颜色,来判断脾的气血是否充盈。看到一个没有化妆的人,嘴唇煞白或者干裂脱皮,能够猜想到他内部的脾吸收的功能就差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不能造气生血的话,这时候人的嘴唇就是白色的。希望大家都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做一个先知先觉的明白人。春季饮食中医的饮食原则强调,人们要根据季节、地域、体质的不同来合理选择调配饮食。春天适宜吃什么,又忌讳吃什么呢?现在春天来了,按照中医
10、五行理论,春天是生长发育的季节,枯木逢春,是肝胆之气生发的时候,我们应该吃一些具有升发之性,味道偏于辛辣的食物,以鼓舞肝胆之气,化解冬3天储藏的能量,发散到体表,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提供充沛的能量。在北京,立春这一天有吃春饼“咬春”的习俗。所谓春饼,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的主角就是豆芽,有绿豆芽、黄豆芽或者黑豆芽,其他的菜还有绿叶菠菜和嫩黄的韭黄、白色的粉条。这其实就是给身体一个信号春天来了,该萌动苏醒了,快跟上咬住春天的步伐吧。讲究的、正确的吃法是这么吃。但是有些人胡乱加调料,非要在春饼里面放肉,其实这是错误的,春天不是吃肉的
11、季节。因为滋补了一个冬天,刚过完年吃了一肚子的油水,到了立春应该开始消肉化积。春天少吃肉,避免酸寒食物,多放辛辣、芳香、发散的调料。春天不吃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春天不是杀戮的季节。很多动物都是在春天产仔、哺育,为了顺应天地的生生之气,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在春天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即便是处决罪大恶极的罪犯,也不是在春天执行死刑,而要等到秋后问斩。杀人三千自损八百,杀戮动物的同时,也在扼杀自身的生机。所以春天的食谱应该是多吃素少吃肉。春天除了要少吃肉,还应该避免吃什么味道的食物?什么食物最适合在春天吃呢?健康的人在春天应该避免吃喝酸寒的东西,因为酸的味道有抑制、收敛作用,不利于肝气的
12、宣泄生发。很多人在开春吃饭点菜要酒水的时候,还习惯要一杯果汁,这要是在秋天点果汁再合适不过,可是在春天就不合时宜,特别是对于那些手脚冰凉的人们。春天应该喝一些辛香的花茶、香浓的咖啡,或者烫一壶黄酒,烫黄酒最好不加话梅加点姜丝,甚至还要少喝一些白酒,这都有利于鼓舞生发之气。另外,在五谷之中,小麦对应肝胆,所以春天应该多吃面食,吃面条的时候要少放醋多吃蒜。随着天气逐渐变暖,以后大家还会吃到香椿芽、蒜苗、豆苗、榆钱、柳叶等等食物。我们在做饭的时候,也该有意识地多放一些辛辣、芳香、发散的调料。大家都知道豆子补肾,冬天的时候我们多吃豆腐、喝豆浆,可是到了春天就要改吃豆芽了。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生豆芽的
13、方法:煮豆芽的水味道鲜美,吃素的人都用它来调味,简直就是素高汤,这比单纯放什么味精、鸡精要好多了。先准备一个有漏水空的容器,盆盆罐罐都可以。把豆子挑拣一下,去掉那些干瘪、碎裂、爆皮的。把豆子放到碗里先用冷水洗净控干,然后用开水快速浇烫,再用冷水浸泡。然后把处理过的豆子放到罐子里面,上面盖上湿布,每天浇 12 次冷水。大约 1 周的时间,豆芽长出 23 厘米的时候剥去外皮就能吃了。春困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天本应是万物生发,为什么人们还会在这个时候感到困呢?让我们为您揭晓春困之谜。现代医学认为春困是由于人的机体不能很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因为冬季气温较低,
14、血管收缩,内脏器官和大脑的血流量增多,大脑的氧气供应也随之增多。而春天气温回暖,大脑供氧量随之减少,于是人容易犯困。而中医则认为,所谓的春困其实与季节无关,而是与人的精气不足有关。春困是冬天没有休息好、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到了春天需要能量生发出来的时候,精气就不够用了,出现了春困。在冬天的时候,人们应该早睡晚起,少活动,适当进补,静心,以贮备能量,以备来年之用。因此,春天容易犯困的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是不是疲劳过度了。人们应该适当调整生活节奏,避免过度疲劳,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求助于医生。我们说冬天的时候应该早睡晚起,那么春天应该如何安排作息呢?4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
15、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与五脏中的肝相对应,主生发和疏泄。和绿意盈盈的植物一样,人在此时也处于生长的状态,通常精神都比较好。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早睡早起,而且要外出运动,不能晚睡晚起。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却是更喜欢晚睡晚起,甚至有一些人从来没在夜里12 点以前睡过觉,殊不知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还有很多人有“补觉” 的习惯,认为晚上睡少了,白天可以多睡会儿补回来。可事实并非如此。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放纵自己睡十几个小时,睡醒后还是觉得迷迷糊糊,甚至头还会疼痛不已。这是因为睡眠的数量并不能代替睡眠的质量。而且中医还认为“久卧伤气”,久卧会造成人体新陈代谢下降,气血运行不
16、畅,经脉僵硬不舒,身体亏损虚弱。随季节调整自己的起居作息时间,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才会对缓解春困有帮助。人体的阳气从子时生发,到正午时分达到高峰,然后阴气逐渐生发,到午夜达到高峰。白天阳气运行,使人体表现出各种功能;晚上阴气运行,使人体得到休息,补充能量。这样周而复始,达到阴阳平衡。子时,又名夜半、子夜、中夜,也就是半夜 11 点到凌晨 1 点;午时,又名日中、日正等,指上午 11 点至下午 1 点。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所以,在子午阴阳相交的时候,都应该休息。也就是说,除了夜里,午时觉也非常重要,这时候也应该处于睡眠状态,让身体自行修复自己的能量。所以,中午补一个小觉是必要的,哪怕打个盹也行,让阴阳
17、之气顺利过渡。睡觉的时候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向右侧卧位,不要压迫心脏;要穿宽松的衣服,不要穿紧身衣,祼睡其实是一个好习惯;睡前不要看恐怖片,当参加了一些剧烈活动或者兴奋的聚会之后,回家应该首先要静坐,心情平静之后再睡觉,不然兴奋过头,反而容易睡不着;不要思虑太多,困了就赶紧睡,不要透支自己的体能,困过劲了之后,反而无法入睡。另外,我们还可以在饮食上做一些调整,缓解“春困”。一般来讲,春天应该吃助阳醒脾的食物,如辛、辣和适量的酸类食物;少吃滋补、味甜、肥腻的食物,以免生湿生痰,造成痰迷心窍。痰湿体质的人往往整天昏昏沉沉、浑浑噩噩。冲泡燕麦粥或做面片汤,加香菜、姜片、砂仁、桂皮等。下面我
18、就推荐一个生发肝气、祛湿健脾的食疗小方法:春天的早晨最好是冲泡一碗燕麦粥,或者是揪一碗面片汤或者面疙瘩汤,加一点稍微辛香的有助于肝气生发的食材,如香菜,再加入一些有香味的调料,比如姜片、砂仁、桂皮,还可以加入少量有助于春天生发的羊肉或鸡肉。这样吃一顿早饭,能够保证你一天精力充沛,缓解春困。失眠、早醒古诗云“春眠不觉晓” ,可现代人往往受到失眠、早醒的困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早醒?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失眠呢?春天里,万物都在复苏萌动,人体的生物钟也会随着天气时令的变化而调整。这个时候人们要从冬天早睡晚起的状态,逐渐过渡到早睡早起。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健康的人在春天和清晨
19、往往是踌躇满志、生机勃勃、跃跃欲试。而不健康的人则不然,早晨被闹钟闹醒之后又接着昏睡到中午,睁开眼,满脸愁苦,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新的一天。还有的人不是彻夜不眠,就是在半夜或凌晨早早醒来,思前想后,焦虑担忧,怎么也睡不着,眼巴巴盼天亮。等起来上班开始工作了,困劲儿又来了,眼睛干涩,嘴巴焦苦,可是又没机会躺下,或者躺下又变得十分清醒。根据我的临床统计,目前失眠的病人当中,以早醒为主的越来越多。而早醒的症状得不到5解决的话,随之而来的就是更为严重的焦虑、抑郁、躁狂等问题。那么为什么早醒的人会越来越多呢?根据中医理论,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血舍魂。也就是说当人睡着以后,多余的血液会被肝脏储藏起来。肝
20、脏在五行里面属于木,木曰曲直,能屈能伸。健康的人在白天肝脏会释放能量气血,而到了晚上会收敛储藏气血。不健康的人,肝脏就像枯槁的树木失去了弹性,白天不释放气血,人显得昏昏沉沉,晚上又收敛不住,人睡眠不实,要不多梦,魂不守舍,要不就早早醒来。现在很多人都把睡到自然醒作为幸福的标准之一,早醒的人们也是自然醒,但却是不健康的表现。治疗早醒,要从身心饮食几方面着手。首先,想让肝脏伸展舒张释放气血,就要多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葱、蒜、花椒、酒等等;而想要让肝脏收敛储藏气血,就要多吃一些酸寒的食物,比如水果、乌梅、醋、大米、山药、莲子等等。鉴于早醒是因为肝脏不能收敛闭藏,所以我们应该少吃刺激辛辣的
21、东西,适当增加酸味的食物。另外,羊肉、鸡肉性热,分别能刺激心火和肝火。尤其是鸡肉,最能煽动心肝之火,使人烦躁多动,不能沉静安睡。鸡鸟等飞禽醒得最早,闹得最欢,所以经常吃鸡肉,而且加上辛辣的作料吃鸡肉,最容易导致入睡困难和早醒。如果您已经出现了睡眠困扰,又非吃鸡肉不可,最好用小鸡炖蘑菇吃,因为蘑菇的阴寒性质能够制约鸡肉的热性和躁动。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饮食以外,早醒的朋友还要注意对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愤怒情绪的调整。有郁积的怒气不得宣泄的人,容易早醒。我向您推荐一个穴位,就是在脚上大趾和二趾之间的太冲穴。经常向下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消除上冲的怒气,缓解绷紧的神经,帮助睡眠。入睡困难春天
22、,人们应该将作息时间调整为早睡早起,然而有些人即使早早躺在床上,却仍然无法入睡。在这里讲讲入睡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我们先来看看“睡眠” 这两个字。睡和眠都带着“ 目”字边。睡,是眼睑下垂,它讲的是眼睛闭上了。眠字是一个目字边加一个民,把嘴唇合上叫抿嘴,把眼睛合上叫做眠。所以古代人把失眠叫做“不得眠” 。除了“ 不得眠”,还有一种情况叫做“ 不得卧”,就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焦虑、烦躁的状态,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中医治疗这种入睡困难,首先要找到病因,再对症治疗。总体来看,病因大致分为四种。第一,是因为兴奋过度,心火太旺。就是我们说经过了大喜、大乐的兴奋,大的刺激以后导致这个人心气或者说是心火特别亢
23、奋,使得自己躺在那儿浮想联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整夜睡不着觉。这种心火过旺的人表现为舌头特别红,有的舌尖特别红,甚至上面还长了一些红点,中医叫“芒刺” 。这种情况就要降降心火,建议他们睡觉前揉搓一下自己脚心的涌泉穴。因为在五行中心是火,能灭火的只有肾水,而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我们睡觉前揉揉脚心,把心思和意识往下引一引,这样心情就能相对地平静一些。另外,心情老这么激动亢奋的人要少吃咸的东西,包括少吃味精;可以多吃一些相对苦的、寒性的东西,比如说苦瓜;还可以煮一点莲子芯茶来喝,把心火平抑一下,有助于睡个好觉。第二个原因同样是心火导致睡不着觉,就是我们讲的“虚性亢奋”。刚才我说的第一种病因属于“
24、实性亢奋” ,他可以通宵不眠,去泡吧,去喝酒,严重的人可以连续几宿都不睡觉,这属于心火太旺,是实火。而这第二种病因是虚火,它的表现是躺在那儿就烦,睡不着,起来又做不了什么事情;或者不停地想事,把世界各地的事都想一遍,但这些事跟他又没有关系。这种人还表现为手脚心发烫,并且他们的舌头伸出来也是红的,但是他们的舌头6上没有舌苔,中医叫“地图舌”,比较严重的虚火把他们的*都熬干了,伸出舌头,一点舌苔都没有,像镜子一样光亮,这种我们叫做“镜面舌”。这种情况属于虚火,不应该去泻火,而应该去滋阴,滋补一些阴血。我们用一些相对来说寒性、凉性的滋补药,比如鸡蛋黄、阿胶,还有黄连、生地这些药去给他们服用。把鸡蛋黄
25、不要煮得太熟,搅在刚出锅的药或水里面喝下去,起到滋补益阴的作用。另外,可以给这些人炖一些鳖汤,也就是王八汤,也有滋补心阴的效果。导致入睡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食火,就是吃多了。很多人晚饭吃得很饱、过晚,甚至加餐吃夜宵,然后就睡不着觉,跟烙饼似的,翻来覆去,肚子里胀得慌,憋得慌。老百姓管这叫“压炕头饭”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 ”治疗这种睡不着古代有一个方子叫“ 半夏秫米汤”,秫米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粗粮高粱米,用这种半夏秫米汤能够帮助消化食积和寒痰。没有办法弄到半夏、秫米的人,可以在睡不着的时候喝一点大麦茶或是吃一点饭焦,消食化积。最后一种就是我们说的肝火,肝不藏血。这种人往往是吃了一些
26、比较辛辣的东西,喝了一点小酒,没有喝醉,只是喝得有点兴奋,睡不着。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吃一些酸性的东西,比如酸性的水果,或者是熬一些酸性的、帮助收敛肝气的粥,比如说山药粥、莲子粥。熬莲子的时候要注意心火不是太旺的话可以把莲子芯去掉。入睡困难是很折磨人的,所以当出现入睡困难、失眠的时候就应该尽早从自己的情绪、生活习惯上去找原因。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以前睡觉;另外不要总是在困的时候喝咖啡,或者某种功能饮料,让自己兴奋、亢奋。经常这样刺激会导致身体机能失去弹性。调整情绪,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子时入睡。多梦除了早醒和入睡困难,睡眠的另外一个常见问题是多梦。很多人入睡没有问题,躺下就
27、睡着了,可是一宿都在做梦,并且情节生动、故事连贯,醒来之后觉得特别累。梦境有这么几种,一个就是白天发生的事,故事情节也没什么离奇,很正常,就是那些琐事。就说明这些人没有处于深度睡眠,意识层面还在活动。中医讲“脾主意”,做这种梦的人,一个是消化功能,也就是胃的功能不好,另外一个就是脾的吸收功能不好。大家都知道,我们睡着了以后,大脑的某些区域是休息的,也就是中医讲的魂休息了,但是魄还在工作。这时候你的胃肠还在蠕动,还在消化、吸收。很多人这方面的功能比较差。也就是说光靠魄的工作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所以他还要调动起本应该休息的魂帮助它工作,这样就让自己产生了一系列的梦境。梦里的事历历在目,全能回忆起来
28、,这种人睡觉时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会流口水,这也是脾功能不好的一个表现。所以针对这种消化不良导致的多梦,我们应该帮助他提高自己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也就是提高魄力,这样他晚上消化食物的时候就不用扰到自己的魂,梦也就会少一些。这种类型的多梦相对好一点的情况是,第二天早上起来知道自己做梦,但是已经忘了梦到什么。多梦的第二种情况是老做梦,而且老做一些离奇的梦,这种梦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梦到的事情连自己都觉得莫明其妙,这种梦我们管它叫做“神游物外,魂不附体”,跟肝脏的功能有关系。以前我们讲过人睡着了应该是“肝藏血,血摄魂”,魂在里面好好休息。而这些人就是收不住血,也藏不住魂。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用一些滋补肝血的
29、方法,帮助他收摄魂魄,安心睡。中医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方子,叫“酸枣仁汤”,现在被一些药厂开发出来叫“酸仁安神液”。酸枣是酸的,但是酸枣仁并不是酸的。我们一般把酸枣仁炒熟以后用它煎汤煮水,加一些反佐的药物,来共同组成一个方子。其中还有一个药是我们经常用的茯苓,7茯苓又叫茯神,本身就有安神的作用。第三种情况是做怪梦、做噩梦,梦见自己从高楼上摔下来,或者被人追杀,或者梦到一些血腥的场面,或者是被狗咬、被蛇咬,还有他们老梦见一些死去的人,或者梦到自己掉到一个肮脏的地方。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肾的问题,肾是人体主惊、恐的,如果人的肾气或是肾精受到伤害的话,往往会做一些比较惊恐的梦。一般做这些梦的人都有过一些失
30、精或者是受惊吓的经历,或者是家庭、亲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变故。对于这些人,首先我们要帮助他们祛除体内刺激自己的阴寒的信息、能量或物质,比如说瘀血和寒痰,有这些物质基础在,就会产生邪气,导致人在睡着的时候做噩梦。我们一般用热性的药物祛除这些寒痰和瘀血,另外我们加一些矿物药。中医认为矿物药比较重,能够祛怯,就是让自己的胆怯、心里害怕等感觉消除。一般我们选择的矿物药有龙骨、牡蛎,还有磁石。如果梦境特别惊恐,我们会用一些朱砂,但是朱砂里面有重金属,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中病即止,含量要小。当把寒痰瘀血去掉以后,这些梦会自然消失。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梦到一些很可怕、很丑陋的东西从自己的体内出去,吐出去或是打喷嚏打
31、出去,反正就是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北京有一个著名的小吃叫茯苓夹饼,我们建议这些平常一闭眼就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的人可以去买一些茯苓夹饼吃,或者是到药店买一些枣仁来煎汤喝,有助于缓解这种肝不藏魂的多梦。庄子说过:“真人无梦。 ”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讲,应该是一闭眼就是一觉,不会觉得那么累。所以当我们出现失眠或者多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自己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应该自我调理或者去找医生来调整。睡眠呼吸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打鼾并不是一回事。很多人打鼾,但不见得有这个病;很多人不打鼾,但是会被诊断为有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睡觉时憋着不出气,不吸也不呼,有的人会憋很长时间,甚至有人
32、就在憋的过程中发生猝死。患者往往入睡并没有困难,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鼾声如雷,在打鼾的过程中就有呼吸的停顿,一憋气停顿就醒了,然后再睡过去,再憋再醒,也可能翻身,也可能不翻身,患者自己觉得就是一晚上折腾没睡。别人看他呢,睡得很香,鼾声如雷。这些患者由于头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无精打采,不停地打哈欠,嗜睡,甚至有人在开车的时候就睡着了,这很危险。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这种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因为在白天昏睡导致的交通事故。所以,美国对于客车或者货车司机都有定期的睡眠检测,看他们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保证行车安全。从中医理论来讲,人睡着以后,一部分心神停止工作去休息,魂藏到了肝脏里面
33、。这时候谁出来工作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魄,肺藏魄。到晚上人睡着以后,肺的功能应该是正常的。而打鼾呢,正是一种呼气和吸气不利的状态,说明这个人魄力很差,肺的呼吸功能差。很多人以为,是因为自己胖,下巴短,小舌头也就是悬雍垂大,堵塞了气道,就去做手术,但事实证明,手术以后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造成吃饭呛嗓子。打鼾的表面原因是人的咽喉组织出现了肿胀、水肿;深层次的原因是痰阻气道,多余的痰堵在咽喉部、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里,阻碍了正常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白天醒着的时候,人可以自然地把堵着的痰液黏液咳出来,但是睡觉以后这个功能就没有了,痰液堵在里面就会造成阻塞。我们建议这种患者,晚饭不要吃得太饱,另
34、外不要吃过咸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吃些粗粮,带有糠和麸皮的食物可以消食化积。睡前喝点萝卜汤,或者生吃一些白萝卜,带皮吃,特别有助于黏液的排出。刚才说的是痰液阻滞造成的打鼾,进而导致呼吸暂停;除此之外,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血脂8过高,包括患有脂肪肝的人。大家知道,人吸入氧气以后,是靠红细胞携带氧气,由血红蛋白分布在人体内来完成氧气的交换。而当人血液中油脂的含量增高,血红蛋白相对的含量就会减少。这时候,即便你吸入了氧气,也一样会导致心脑的供氧供血不足,直接影响人的睡眠质量。这种血脂过高属于更深层次的病,治疗起来也相对要慢一些。除了少摄入或者不摄入过多的油脂以外,还需要身体提高“化”的能力,把体内多余的脂
35、肪燃烧掉、化掉。怎么去化这些油脂呢?首先要提高小肠的温度,提高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血脂高的人不能吃水果、不能喝冷饮。要培养喝红茶或砖茶的习惯,煮砖茶喝,稍稍加一点盐,别加奶。或者喝些熟普洱茶,这都有利于降低人的血脂。少吃油炸的东西,多吃一些烤面包片、烤馒头片,这都有利于血脂的转化。橘络就是橘子皮和橘子肉中间的白色的网状的东西,药店也有卖,自己家里吃橘子剥下来的橘络也可以焙干了留着用。我给大家推荐一个降血脂的药茶,就是每天橘络 5 克代茶饮。睡眠姿势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站如松,卧如弓”,也就是说睡觉的时候要侧卧。古人说曲肱而卧,就是把胳膊弯起来垫在头下,这是个很舒服的姿势。侧身睡最佳的方位是右侧卧
36、位,当然左侧卧位也可以。左右侧卧睡不堵气道,并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侧卧按压在足少阳胆经上,胆作用的时间正好是子时,半夜 11 点到凌晨 1 点。这时候侧卧睡觉正好是对胆经的自我按摩。有人说右侧卧位好是因为胃的幽门开口是向右的,有利于胃里食物的排空。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因为胃的开口是个括约肌,括约肌的力量远比侧卧造成的重力要大,如果朝哪边睡,食物就往那边流的话,大家整天站立,肛门冲下,大家都应该大小便失禁。而仰面躺不好,仰面睡的时候,悬雍垂也就是小舌头容易下降,堵在咽喉处,造成呼吸不顺畅。只有一种仰卧的姿势有助于缓解失眠,叫做仙姑睡懒床。怎么做呢?正卧仰面朝天,两臂上举,就是四仰八叉的姿势,也就
37、是婴儿出生后,在学会侧卧、趴着睡之前睡觉的姿势。这是心神回归、安宁的状态。人自打学会直立行走以后,两臂都是下垂的,而以前作为猿猴在森林中攀爬藤萝时,他的两臂是经常扬起来的。两臂扬起来的好处在哪儿呢?我们中医讲的心的经脉是从腋下的极泉穴出来,沿着手臂,经过肘窝,到小指的指甲内侧,这是手少阴心经。双臂老是下垂的话,就容易造成心气的瘀闭,或者是郁结,莫名其妙地人就觉得不高兴、没意思。这时候,做个检查就会发现,腋下有明显的触痛和反应点,一摸就疼甚至碰不得,这些人睡眠都有问题。想要让这些内心比较压抑或者拘束的人睡个好觉,唯一的方法就是打开他们的心结,两手举起来去睡觉。很多人刚开始适应不了,一会儿手就麻了
38、,手越麻就说明问题越严重。当心的经气走不到小指末端的时候,心脑的供血都会有问题。很多人举一会儿手,不是肩膀酸疼就是手麻,还有的出现手凉、手上冒凉气这种情况,这些都不用害怕,这是人体自我疗伤、自我治疗的过程,慢慢地学会适应就好了。很多人睡不着觉,就告诉自己放松,还去数羊,所有这些都没有用,与其那样,还不如学我说的这个姿势。我们就把手举起来,默默地数自己的呼吸,去听自己的心跳,通过数息、听心跳能睡着是最好的。至于睡着了以后姿势会变成什么样,那就是身体的自我调节了,睡着以前可以这么做。我教给大家一个穴位,安神、宁神的穴位。所谓安神,就是让自己的心神觉得安全,没危险;所谓宁神,就是让心神回到自己心中,
39、不要心神外越,在外面瞎跑,就像开门把孩子接回家。这个穴位叫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和输穴,位置在我们的手腕上,手一握9拳,我们的手腕上就出现了一条肌腱,肌腱的内侧拐角与掌腕横纹第一道线交叉的位置,在这个窝里,手放进去能感觉到动脉的跳动,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去点一点这个穴,感觉到酸麻胀痛时,效果最好。最后,我们说一说床摆的方向,关于这个问题,现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北半球,只有一个方向是不能睡,就是头朝南、脚朝北的方向,其他都可以。原理是什么呢?有人用磁场来解释,有人用形象来解释,我也不做什么解释,因为这是中医的师承,我的老师就是这么告诉我的,而且我也有亲身实践
40、过。健康的人头朝哪儿都能睡着,头朝下也能睡着,但是那些睡不着觉的比较敏感的人,一换这个方向就睡不着,换成其他方向就能睡着,这也就验证了中医传承的这个观点,这个意见供大家参考。卧室与卧具如果每人每天睡 8 个小时,那么人们一生睡觉的时间就占去了 1/3。由此说来,睡眠对人体非常重要,而卧室和卧具的选择更是保证睡眠质量的硬件条件。我们该如何布置卧室、挑选卧具呢?先说卧室。卧室的选择应该是以小,以让人感到安全、舒适为首要。所以我们购买房子,选择卧室的时候,应该注意保证自己的私密空间。因为人睡着了以后,人的气,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卫气都收到体内了,而不是像醒着的时候它是发散于体外的,这时候人就会觉得冷,
41、就会盖被子。所以当人的卫气收敛于内的时候,如果睡在一个空旷、比较大的房间里,人的内心也就是心神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在南方的一些家里,虽然卧室比较大,但是架子床一到时候就能把布幔放下来,这时候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小的密闭空间,这样有助于人体的睡眠。卧室除了大小的问题,还要注意物品的摆设。卧室里应该摒除一些滋扰人心神的东西。睡觉时关手机、闹钟,不看电视。第一影响人睡眠的就是电视机。很多人家里在卧室放着电视,看到自己困得不行了才昏昏睡去。有的人看着电视睡过去了,还在不停地做梦,做梦的情节也跟刚才看的电视内容有关。这样的睡眠质量很差。电视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和图像,它会煽动和影响人的情绪。很多人看了悬疑
42、的电视剧,脑子还在不断地想破案的情节;看了悲剧,悲悲切切;看了喜剧就兴奋、欢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一些恐怖片又吓得睡不着觉。所以电视在卧室里面其实是个陌生人,应该把这个陌生人从卧室里面清除出去。和看电视相比,听着广播睡觉相对要好一些,但是听广播的内容最好应该有所选择,节目应该舒缓,比如一些有催眠作用的歌曲或者是讲座。但是我也不建议这种方式,睡觉时最好达到一种宁的状态。另外一个要从卧室里清除的东西就是手机和座机。很多人习惯 24 小时开机,在本来即将入睡或是熟睡当中被电话铃声惊醒,很容易伤害自己的心神。所以我建议我的很多病人或者朋友,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关手机、拔座机,天大的事情明天再说。还有一个
43、问题就是闹钟。长时间被闹钟惊醒会伤害自己的心神。我建议大家慢慢养成自我沟通、自我交流的方法,就是每天睡觉前默默地跟自己说“明天我要几点钟起”,开始可能不管用,慢慢地建立起这种沟通机制以后,比如说你对自己说我明天要六点起,人会很自然地在快到 6 点的时候醒了。这种自然醒是人体在自我状态下的一种自然恢复。这样醒来人会很舒服。关于卧具的选择,就是睡床。在北方一些地方可以睡炕,炕很硬,可以给骨骼一个支撑,使肌肉和肌腱放松,第二天觉得很解乏。睡炕有一个讲究就是屋子冷,炕要热,这时候人睡在上面会觉得不难受。但是现在的大城市里,屋子很热,炕就不合适,只能睡床,所以床的选择就是要硬一些。10检验硬的标准就是在
44、床的另一边放一杯水,人躺下去,水不会洒出来。另外一个重要的卧具就是枕头,侧卧的时候枕头的高度应该正好是自己的肩膀到脖子之间的高度。传统的荞麦皮做的枕头透气性好,另外荞麦皮本身有一种弹性,柔中有刚,睡觉的时候,它会随着你头的变化做出调整。最后,还要把绿色植物清除出自己的卧室。晚上没有阳光,植物同样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就会和人争氧气。另外,有绿色植物就会浇水,潮湿,导致空气的湿度增大,也不利于睡眠的质量。春捂秋冻“春捂秋冻”是一句民间谚语,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之道。 “春捂”的含义就是说立春以后,不要着急忙慌地脱掉厚厚的冬装换上轻盈薄透的春装;所谓“秋冻”,就是说秋季天气转凉时,不要过早地
45、穿上厚厚的棉衣,把自己捂得太严实。秋天为什么要冻呢?就是要让人体慢慢地适应寒冷,给身体一个信号严寒快来了。这时候要贴秋膘,吃点肉,增加一下皮下脂肪,逐渐增强自我保暖和御寒的能力。否则,如果过早地把自己捂上的话,身体并没有感觉到冷,它也不会把吃的营养物质转化成皮下脂肪去保温,这是秋冻的道理。到了春天,为什么要春捂、不急于*服呢?春天万物生发,树的能量和营养液要从根部通过枝干向末梢枝叶输送。人也一样,经过了一冬的养精蓄锐,冬季进补储存的营养物质,到了春天以后,也是从骨髓、从内脏开始往外表输送。这时候,毛孔慢慢地张开,人的思维也开始从“若有私意” 的那种封闭状态转向立志要奋斗、要外出、要出游。但是,
46、刚开春有这么个特点,气温变化无常。尽管是春来气温逐渐回升,风也是吹面不寒了,但还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过早地开放自己的体表腠理,刚刚萌发的生机就会被扼杀,人的身体就容易受到伤害,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冬天藏精不够的人,春天过早地宣发,就容易透支。所以中医有句话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说冬天储藏的能量精血不够的话,到春天,一开春,你又过早地*服,就会得一场温病。这种温病不是伤寒,是以发热、出血、自汗为特点的一种流行病或者传染病。春捂不光是说不要过早暴露,同时也是说不要过于封闭。我看到很多人为了体形美,穿紧身衣,把自己箍起来。在秋冬可以这么做,但是在春天,这完
47、全不对。因为春三月是一个舒张、开放、宣泄的季节,应该让人无拘无束,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应该这样。黄帝内经说到春天可以早点起来, “被发缓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平常我们都是把自己的头发束起来,以约束自己的心性。而到春天这个季节,可以早上起来把头发随意披散下来,让自己感到自如,感到无拘无束,所谓“缓形”就是说让自己的身体无拘无束,不要被箍着,感觉到身心的愉悦和放松,这时候“广步于庭”,迈着大步在院子里散步,人就会从内心涌动出想做事情的愿望, “一年之计在于春”嘛。而我们看到的很多人在春天穿个紧身衣,非要把自己箍起来,其实就是阻碍了自己气血的流动,约束自己。约束身体的结果,就约束了内心。这些人往往
48、觉得有郁怒、有憋屈发不出来,表达不出来,甚至有人会出现乳腺增生、卵巢囊肿,这是由气的郁结导致的器官组织的郁结。所以在开春的时候,我奉劝大家不要过早*服,另外不要过分地勒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预防春天感冒和花粉过敏症的小方法:按揉迎香穴。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外缘的中点旁。早上起床,先把双手搓热,用大拇指的掌侧或大鱼际上下按揉迎香穴,每日按揉 50 至 200 下,长期坚持可以预防感冒,对鼻炎也有辅助的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热手按揉,冰冷的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烦春天为什么很多人会感到莫名的心烦?心烦的原因在哪里?究竟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问题?11烦躁是春天常见的一种不良情绪。
49、如果赶上多风少雨干燥的天气,烦躁情绪覆盖的人群就会更多,表现得就会更加激烈。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如何认识和应对烦呢?烦的本意是火上头,发热、头疼。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发烧,头疼脑热。火气上冲头,起初可以出现发热、头疼,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情绪、情感、精神。后来人们逐渐把让人为难、头疼的情绪也称为烦,不过一般都说心烦,用来区别生理上火气上头的烦。烦是会意字,从页(xi),从火, “页”是人头,比如颈项,还有繁体字的頭、憂都是用页作为偏旁部首。烦是怎么出现的呢?原因分内外两种。先从内因说起:五行之中,心与心包属火,是阳性的,肾属水,是阴性的。人与天地相应,正常的状态应当心火下降,肾水蒸腾,就像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往复循环。这就是易经中所谓的水火即济,天地交泰。相反,如果人体产生郁结就会导致上下隔绝不通。这些郁结有的是无形的邪气,有的是痰饮,有的是瘀血,久而成患。而郁结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脉上,有的在咽喉,比如梅核气;有的在胸中,比如胸痹;有的在心下,比如虚痞、结胸;有的在脐周,比如水气病;有的在小肚子上,比如奔豚。这些会使火气不降反升,熏灼头脑,寒水无法蒸腾,凝滞于下,热者愈热,寒者愈寒。在易经中,这是火水未济、天地不交;在中医里面,这种状态就造成了火上头,就是烦。易经把这种天地、阴阳不交的状态称为否,中医把否加了个病字边,把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