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复句专题复习教案 一、什么是复句典型的单句是主谓句,它的直接成分是主语和谓语;复句的直接成分类似单句,通常称之为分句。分句之间没有主谓、动宾等句法关系。所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复句当中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例如下边有三个句子:我国目前还有不少文盲、半文盲。我们要加强基础教育。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和都可以组成复句:我国目前还有不少文盲、半文盲,所以要加强基础教育。我们要加强基础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不能组合成复句,如果说成“我国目前还有少文盲、半文盲,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就不明确了。分句的主语相同,主语一般在第一分句出现,2后边的
2、主语承前省略。例如:我们愿在真理面前低头,不愿在权势面前拜倒。分句主语相同,有时并不省略。例如:你要人家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人家。这里的主语重复出现,加强了对比意味。前边分句的主语也可以蒙后省略。例如:11 没有音乐和诗歌,我们将失掉生活的乐趣。分句主语不同,通常不宜省略。例如:12 人家是说了再做,他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他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二、分句之间的关系和关联词语的运用运用关联词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关联词语的位置使用“不但而且”、“一方面一方面”等关联词语,如果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如果分句的主语不同,应放在主语之前。例如:他不但会写诗歌,而
3、且会写剧本。不但他会写诗歌,而且3我也会写。小李一方面工作,一方面学习。一方面胆子要大,另一方面心要细。2、关联词语的搭配成对的关联词语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有多种,根据搭配的情况不同,可以加以区别。3、关联词语的省略复句有不需用关联词语的,有必须用关联词语的。前者如某些并列关系的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语,分句间的关系十分明确。天下雨,我不去。说话的时候,如果正当倾盆大雨,就宜加上“因为所以”去理解。说的话如果是一种预测,比如说话的时候晴空万里,说话人打算明天出门,那么,就得加上“如果就”去理解。这里之所以能够省略,是因为有语言环境的帮助。有少数句子,
4、不需要语言环境的帮助,也能省略关联词语。例如:好(虽)是好,恐怕时4间来不及。这种句子形成了固定的格式,“是”的两头用的词相同,省略了“虽”,听话的人不会误解。三、复句的类型根据复句中分句和分句的不同情况,可以归成若干类。常见的是下列各种。1、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例如:深入不容易,浅出也难。(用“也”表示两件事有类似之处)我们是教师,又是学生。(用“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一方面要战胜困难,一方面要战胜自己。(用“一方面一方面”表示两者并行不悖。)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两事并列,不用关联词语,不用关联词语跟使用关联词相对而言,也属一种表现形式
5、。)2、承接复句。5分句依次说出连续的事件。例如:你们先了解情况,然后发表意见。(用“然后”指明事分先后。)他机警地向四周扫视了一下,把手一挥,命令大家快进屋去。(不用关联词语,分句依次排列,表示先后次序。)安徽有个含山县,县城北面有座褒禅山。(分句按照从旧信息到新信息的次序排列。)3、递进复句意思层层递进。例如:真正美的东西不但跟自然一致,而且跟理想一致。(用“不但而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音乐不但能使人快乐,而且能陶冶性情,甚至能移风易俗。(用“不但而且甚至”层层推进。)老将总是心系沙场的,更何况听到鼙鼓之声呢。(末句用“何况”表反问语气,使意思推进一层。)4、选择复句选择复句的分句分别说
6、6明几种可供选择的事项。例如:11 从上海到北京需坐火车,或者乘飞机。(两项之中只能选择一项。)12 出入校门的时候,必须佩戴校徽,或者出示工作证。(要求选择一项,但也可以两项合取。)13 与其坐火车,不如乘飞机。(事理上是可以选择的,但是主观上已经选定了后者。)14 宁可坐火车,决不坐飞机。(事理上可以选择,但是主观上已经选择了前者。)5、因果复句因果复句的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有说明因果的,也有推论因果的;有的先因后果,也有先果后因的。例如:15 因为生命是以时间为尺度的,所以浪费时间等于残害生命。(用“因为所以”说明因果。)16 他一直开顺风船,以致不能成为好舵手。(用“以致”说明因果,带
7、有惋惜意味。)17 既然知道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就不要相信“一劳永逸”的话。(用“既然就”推论因果。)718 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可见“一劳永逸”的话不可信。(用“可见”推论因果,强调主观判断。)6、转折复句转折复句根据转折意味的轻重,可分重轻与轻转两种情况。例如:19 虽然时间给任何人二十四小时,但是每个人得到的并非都是二十四小时。(用成对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前边分句暗示后边有转折,这属于重转。)20 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可是他是容易纠正错误的人。(单用“可是”,属轻转。)21 他虽然十六岁了,但是仍像个孩子。22 他虽然十六岁了,但是已经像大人了。使用转折复句,一般地说
8、,说话人的心目中有一种预设。比如 21,说话人心目中的预设是:十六岁已经是大人了。而 22,说话人心目中的预设是:十六岁仍旧是孩子。所谓转折,指的就是说出的话跟某种预设相反或不尽相合。7、条件复句8假设条件复句表示的条件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三种。例如:23 只要改进操作技术,就能增加生产。(用“只要就”表示前一分句是后一句分的充分条件,着重说明的是习见的情况。)24 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做好工作。(用“只有才”表示前一分句是后一分句的必要条件,着重说明的是习见的情况。)25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灰心丧气。(用“不论”表示无条件,无条件也是一种条件。)8、假设复句26 屈原如果不被
9、放逐,就不会写出离骚那样的作品。(用“如果不就不”表示前一分句是后一分句的必要条件,着重说明的是假定的情况。)27 如果我牺牲了,请把这份材料交给党组织。(用“如果就”表示前一分句是后一分句的充分条件,着重说明的是假定的情况。)9、让步复句9让步复句前一分句承认某种情况,但后一分句并不产生相应的结果。例如:28 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29 纵然山有虎,也向虎山行。四、复句的紧缩:比较短的复句在口语中常常出现紧缩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分句之间的停顿不明显了。例如:你愿意去就去。谁来我都欢迎。是“如果你愿意去,你就去”的紧缩形式,是“无论谁来,我都欢迎”的紧
10、缩形式。复句的紧缩形式可称为紧缩句,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单句,不能作单句的结构分析;它没有语音停顿和书面标点,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句。紧缩句介于二者之间,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紧缩句,有的保留了成对的关联词语。如:虽吃点苦还值得。不论好坏都算过去了。10有的没有成对的关联词语,只用一个起关联作用的副词:您老人家有钱就拿出来。没理也要强占几分。你们已经跑了还怎么处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有些紧缩句已经形成一些格式。例如:不不(我们不打不相识。)非不(语言非下苦功夫学不成。)11 再也(狐狸再狡滑也斗不过好猎手。)12 不也(道理不说也懂。)13 一就(决议一通过就得实行。)14 越越(你心里越怕越有鬼。)用这些固定格式造成的句子有几个特点:第一,整个句子只出现一个主语,另一个主语省略了。第二,分句之间没有明显的语音停顿。第三,分句之间有假设条件或让步的关系,须通过“如果”、“即使”、“无论”等去理解。连续用两个紧缩句充当 分句,可以构成一个复句。10如:15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