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饭前点心.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676152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饭前点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饭前点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饭前点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品味家乡饭前点心家乡的吃饭是比较讲究的,一般来说有这么一些程序:客人一进门,要递上一杯茶,同时邀请到桌面吃点心,这种点心一般叫茶点,也叫饭后点心。然后吃饭时等菜上了桌,主人再请客人洗手,再邀请入席,斟完酒不喝,先吃饭前点心。然后开始吃菜喝酒。吃饱后再上饭后点心,同时再奉上一杯茶。在做建房迁坟等事业时,还有上午茶和下午茶,则用的是饭前点心。饭前点心统称叫米果,为什么叫米果呢?我的理解就是用米做成的果子一样的东西。当然,也有例外。第一种,是由粘米和糯米各一半,先把米泡胀后,再把水沥干,用石磨(现在也用机器磨了)磨成粉泡过的米磨成粉,那粉是极其细腻的,也不容易扬尘。再用开水掺到米粉当中,揉成米粉团。

2、揉到非常有韧性时,再分成一小团一小团,大约每个就金桔大小,揉得个圆溜溜的,再放到蒸茏里蒸熟。这种米果因为有一半粘米一半糯米,所以吃起来香粘松软,又不粘牙。因为隔水蒸熟的,所以形状完好,美观大方,冬天可以放置三四天一个星期不会坏。吃的时候装在碗里,再蒸热,在上面洒上白砂糖。一般是在做建房迁坟等事业时有几桌客人时做饭前点心,当然也当上下午的茶点。好看,好吃,又耐饥。在端午节时,青艾长出了嫩苗,这时到处都可看到摘青艾的女人们,把青艾的嫩芽采下来,用开水一煮。煮的时候技巧非常重要,能煮到青青的不发黄又煮烂了。加入米粉揉成米果。青翠碧绿的。煞是惹人喜爱。吃起来有一种青艾的香味,是非常受欢迎的季节米果。这

3、东西好像其它地方也有。不过不叫米果,叫青团。第二种,是全部粘米,放在锅里炒,炒出香味,炒出金黄色,炒得干巴崩脆。然后再用石磨磨成粉,也用开水和成团,因为没有那么强的粘性韧性,所以吃起来香味足,而口感就比第一种差些。第三种是全用糯米做的,也叫落水泡。做法和第一种差不多,只不过不是隔水蒸,而是放在开水里煮。因为全是糯米,所以滑溜松软,非常好吃。但因为是在开水里煮的,所以刚上来比较烫,小心嘴巴。再就是软了,不太成形,粘性太强,放了糖进去之后,基本要求一次性吃完。吃不完的下顿就不好吃了。所以都用在一次性的招待。在春节这样的时间就就比较少吃到。第四种叫油炸米果:做法前面和第一种差不多,只不过,不要揉得溜

4、圆,考虑到要熟得均匀,都做成扁平状。外观形状多变。而粘米与糯米的比例也不同,一般来说糯米占七成粘米三成左右。放开水的量也比较严格,水多了,炸的时候容易变形,并且外面焦了里面还有很多水份,不利于保存。水少了,米果容易开裂,开裂后用油一炸就容易爆花。不仅不好看,也有可能让热油溅出来烫伤了人。特别是开水一定要开,要不开,那一炸就非得油花四溅,那是会吓死人的。做好后,再用茶油或菜籽油一炸!在家乡。茶油是高档油。当然,现在在城里也是。我们那没有花生油,也没有芝麻油或豆油。而猪油一冷就凝固,不适合炸食品。油炸米果香味足,吃之前,装在碗里,放在甑里蒸软,放糖。一般在春节待客用。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大家对油炸米

5、果没有那么感兴趣了。就有人为了发扬这个油炸米果的传统,在里面掺入红薯,这样就更加松软了。当然量要控制得好,否则,红薯水份比较饱,容易形成“烂肚米果”就是里面太软了,太稀了。第五种叫箬叶米果。家乡有一种箬竹,竹子只有筷子大小,叶子却大得很。长有一尺五左右,宽大约有五六寸。大概有两三片就相当一片荷叶了吧。呈长条形,韧性十足。摘下来后,入在碱水里煮熟。然后把揉得非常有韧性的米粉团切成长条包裹在里面。一般一张箬叶可以包两到三个米果。每个米果大约有二三两种。和这种米果的开水必须是加了碱的,这样米果就会有一种碱香。不过加碱的方法并不一定。有的直接加食用纯碱,有的加入一种叫“布惊柴”的植物烧成的灰,也有的加

6、稻草灰。总的来说,加“布惊柴”的口味最好,香味自然清新。而加稻草灰的次之,加食用纯碱的最差。包好之后,放入大甑蒸,一般都用专用大甑,一蒸就是一百多斤。蒸就蒸一个晚上,起码四五个小时。这是家乡每年过年的大事,只有杀猪的日子,过小年(腊月廿四)和“补土” (就是搞卫生,大扫除,这些天可以给房间里填土,清理屋前屋后沟渠)可以比拟。一般是和油炸米果同一天进行,同一天进行的还有炸薯片,炸豆子等饭后点心一起做。所以那天一家人基本上是从早到晚,都是非常兴奋的。也是非常累的。稍后讲到饭后点心的制作时,还会讲到很多细节。箬叶米果如此隆重,自然是春节的重点,所以就是春节待客的标准饭前点心。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喜

7、欢弄了。原因是太麻烦。而现在的人口味又更刁了。家家都吃这个,就开始有人开始变革,比如,在里面包上糖。或是放上干花等香料。更多的人则废除了这一习俗,以后就不用再备用大甑,也不用备用大灶了。因为用电来蒸花的代价太大了,而用煤的和气的都没有如此大灶。慢慢的。芋仔米果逐渐有了取代箬叶米果之势。严格上来说,芋仔米果不叫米果,因为里面是一粒米都没有的。主要成分就是芋仔和红薯粉。这里所说的芋仔,和一般说的芋头要区分,就是当年生的没有长过苗的芋,在我们家乡,长过苗的叫芋头,没有长过苗的叫芋仔。芋是一种由一个芋头边上长出很多小芋来繁殖的,每一个芋仔都可以长成一颗苗。一株芋一般只有一个芋头,即使是长出了几个苗,其

8、它的也是当年生的。这当年生的和头年留作种的虽都长出了苗,当年生的煮熟后就是浆糊状的,而老芋头怎么煮都不会成糊状。这和现在的香芋也不一样。香芋吃起来跟吃红薯似的,而芋仔吃起来却是滑不溜嘴,粘乎乎,滑溜溜,香气清新自然。红薯粉必须是精粉。其实在家里的都是精粉了,因为没有谁会无聊到把薯渣掺进去。具体做法就是把红薯打成浆,装在布袋中,挤出其中的汁液,并不断的在一个水缸中把布布浸下去,再把里面的水挤出来,直到红薯里的淀粉都渗出来了。然后让水静止,三四天之后,把上面的水倒掉。底部沉淀的就是红薯精粉。把结成膏状的红薯粉一块块挖出,晒干,研细。就成了上好的红薯粉,可以保存一年两年不坏。芋仔剥干净皮毛,煮熟,捣

9、成糊状,注意,手脚要快,趁热捣烂,不要怕烫,要不然,水份比例就会把握不准,捣芋仔时可以用工具,我们一般是用一大把筷子。然后赶紧加入研细的红薯粉,用手揉匀,一定要用手弄,否则揉不匀。为了让芋仔米果更加松软,可适量加入米酒。在锅里把水烧开,用手把芋仔糊握住,挤压,从虎口挤出,用汤匙接住,放入沸水中去煮。这时,汤匙可能会接触到芋仔糊的部分要求全部浸入在水中,这样,下一个就不会粘着了。等所有的全部形成一个个米果团从开水中浮起来时,用漏勺捞起,用另一个锅放入汤料拌匀,一般就加油、盐、大蒜、水就可以装盘入席。总得来说,制作起来没有那么麻烦。现做现吃,也体现了主人对待客人的足够看重,除了在春节吃,其它时间也

10、大量采用。比如秋天收完稻子做“禾了”的时候。重阳节的时候。还有家乡建房子一般集中在秋收后,那段时间如果建房也大量用这种饭前点心。最为精美的叫包圆,形状就像饺子一样,是捏成形的,比饺子大。但皮却是芋仔和红薯粉做的。因为要求把皮擀成很薄的皮,所以芋仔绝对是精选中的精选,如果有冻坏了的芋仔,可能会有一块一块不能捣成糊状,那是坚决不用的。还有长出土面上来的的,长过苗的。都不能用做包圆的皮。而馅就更讲究,一定要有新鲜竹笋,还必须是冬笋(没有拨节,没有空心的) ,鲜猪肉,必段有肥有瘦,不能有骨头,软骨也不能有。香菇、大蒜苗,全部剁成泥。肉必须是肥肉与瘦肉分开,先把肥肉放锅内炒,炒出油,不能加别的油。把油熬

11、到四成干时,加入准备好的其它料一起炒。炒到香味四溢时起锅。放在碗里自然冷却。这样猪油就会凝固。就可以包起来,不会漏油。包包圆绝对是技术活,要把皮擀得很薄,但我们家乡没有吃饺子的习惯,没有擀面的手艺,一般就是用手捏。要光滑。整齐,捏好后放在蒸茏里排好。蒸熟,趁热吃。香气四溢。那香味就不仅仅是鼻子闻着香,吃到嘴里更香。因为不能储存,不能隔夜,手续繁琐。一直是款待上宾的吃食。如果饭前点心是包圆。那说明主人对这些客人是非常重视的。另一种比较难得吃到的饭前点心是薯包。薯包是用佛手瓜做成。我不知道书名叫佛手瓜的是什么样东西。反正我们家乡都叫那叫佛手。是一种爬藤植物,不结果,只长块状根茎,而这薯也不像一般的

12、薯,是长成扁平的手掌形状,还有开叉伸出来,看起来就像是手指。外面包着褐色的表皮,还有很有韧性的根须,里面是脆脆的肉,滑滑的很多粘液。在秋天成熟。等大家的稻子都收回仓了,佛手的苗也开始枯萎了,就可以收成了。佛手瓜产量很低,一棵顶多也就一斤多重,即要花五六个月来生长,且不适合套载其它植物。薯包因之所以难得吃到到,就是因为难住,而不是因为难做。做法简单得很。把薯打浆(或磨浆)后,加点糯米粉,随便揉成团。放到油锅里一炸就得。因为都是现炸现吃,不要求什么油。但炸的火候要掌握严格些,最好是外面焦脆,里面松软,那样,就色香味形俱佳了。因为只有这时才有得吃。所以一般在做“禾了”的时候才吃。还有很多其它的点心,一时也难以尽述。随着时代的改变,许多事情都变得和开始时不太一样了。也许,不久的将来。许多都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毫无疑问,这些饮食上的东西让铜鼓人演绎出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