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美容发展综述.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675686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美容发展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美容发展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美容发展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美容发展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美容发展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中药美容发展情况综述摘 要:中药在对病人施治的时候,最讲究整体的效果,即统一性和完整性,内病外治,外病内调的方式很多,在这一过程中对皮肤病和机肤养护也有一些治疗的方法,并流传至今。于是中药美容便应运而生。本文结合相关理论,首先论述了中药美容发展情况,其次论述了中药美容的主要分类,最后做了总结。关键词:中药美容;发展现状;综述引言中国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极的经验和智慧结晶。中药在对病人施治的时候,最讲究整体的效果,即统一性和完整性,内病外治,外病内调的方式很多,在这一过程中对皮肤病和机肤养护也有一些治疗的方法,并流传至今。于是中药美容便应运而生,后来逐渐

2、发展为中药美容。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男女,越来越注重美容,并且通过中药美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于是,人们在中医理论下,通过一些中药配制的美容制剂,比如粉类、溶液和膏类等,从而达到祛斑除皱、养颜驻容、延缓老化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就中药在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中药美容的发展通过研究有关我国中医美容的文献资料,我国中药在美容中的应用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31.1 第一阶段,诞生萌芽期据文献资料记载,我国从远古的时候,就有了中药美容的记载。从远古到秦汉三国这一时期,是我国中药在美容应用的诞生萌芽时期。有记载显示,先秦时期,原始人已经开始使用石子、贝壳、兽牙作

3、配饰。据专家考证,湖南的马王堆出土的一些战国至秦时期形成的医著,已经有关于面部皮肤的一些治疗方法和诊断方法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黄帝内经 ,就是一部我国最早的中医方面的论著,中医在美容上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部论著,提出了人的五脏六腑、经络脉象、气血精津、病因病机的理论,就是美容理论的基础 1。另外一部著作神农本草经则更详细记载了一些美容功效的中药,中医在美容上的应用,就此开始。1.2 第二阶段,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拓展期从两晋、隋唐五代、宋到明清这一时期,我国先后有许多的医学著作形成,比如肘后方 、 备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诸病源候论 、 外台秘要 、食疗本草等

4、,这些著作各有千秋,也说明了这个时期中医美容学的理论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晋朝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将中医美容作为专题论述并介绍了有关验方。这些都说明两晋和隋唐人对中医美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2。为以后中医美容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宋代著作太平圣惠方 、 圣济总录中,总共收载中医美容方 300 多个,其中对损害容貌的若干疾病的病因治疗更加丰富详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3。还有元代 御院药方 、明代鲁府禁方 、明代的普济方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清代的医宗金鉴 , 张氏医通 、 医方集解等也收集了大量的美容方,堪称中医美容之集大成者 4。这个时期中医美容品种更多更

5、丰富,对美容的要求也更高,促进了美容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近代的中医美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 第三阶段,中医在美容应用的崛起繁荣期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开始了中医在美容上的崛起繁荣。在这个世纪,中医美容蓬勃发展,出现了雨后春笋欣欣向荣的景象,出版了各种有关中医美学和中医美容学的著作。如中医美学 、 中医健美 、 实用传统美容法 、 中医美容大全 、 针灸美容 、 中医美容学等。同时各种有关中医美容的专业机4构的相互成立。如 1989 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1997 年“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等机构就为中医美容在新时代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2002 年

6、卫生部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确立了中医美容的学科地位。同年在北京“第二届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学术大会”的召开,是中医美容开始和世界交流的开端。2011 年召开了“中医美容养生技术国际交流大会暨国际中医药联盟中医美容养生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 ,会议专家云集,特色纷呈,国际化指向推优彰先。上述这些都展示出中医学美容学在新时代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从而促进中医美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使其更好地为大众的健美服务。2 中药美容的主要分类中医美容是在中医学及美学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主要类型有中药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气功美容药食美容等方法。和现代美容方法例如整形美容相比,中医美容具有中医特色,又

7、具有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廉验,没有手术切割痛苦,副作用更小的特点。2.1 中药美容中药是中国古老文明传承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多的是积累了古代人们的经验和实践,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武器,在实践中发现不少药物具有补五脏,补气血,强筋骨,乌髭发,悦颜色,防裂、去斑、除皱等美容作用。其中效果最佳美容药物如:何首乌、地黄、枸杞子、桑葚子、人参、黄芪、山药、灵芝等。这些补血补气的药品都是天然生成的,与合成的化学药品相比,毒副作用相对较少,而美容功效却非常显著 5。例如黄芪,是临床常用补气药 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效,提高细胞内过氧化酶的活性,焕发皮肤透明度,提高皮肤自净能力。故

8、黄芪在临床上可淡化色素沉积,提高血液循环,消散黑眼圈,提高机体防御能力。2.2 针灸美容针灸美容讲究的是整体观念,用以施针的方法通过对皮肤和局部穴位的刺激 使一些皮肤性疾病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伤害小、效5果颇佳、无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特点。 难经说:“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 , “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 ;“血雍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 。 6在实际病例中,针灸对美容的效果也是较显著的。例如:针灸对于痤疮有独特的疗效。一般多选用肺经,脾经和胃经的穴位,如:肺俞、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迎香、人中等。手法用泻法,留针 20 分钟,左右交替,

9、10 天为一疗程。另外 也可以选用肺、神门、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等,耳穴疗效也不错。2.3 推拿和气功美容疏经络,调脏腑,行气血,可保持机体阴阳平衡,是推拿美容和气功美容的最明显的特色。推拿和气功美容不仅是一种纯自然的、顺应人体生理,发挥人体自身潜力的美容方法,而且有确实的效果 7。气功对运行气血的作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和健美,推拿对人全身起着不可忽略的联络和沟通作用,使人成为一个整体 起到中医美容内病外治、内调外美的基础。这些方法都是中医学独有的保健美容法。2.4 药食美容药食美容,以中医学基础为理论指导,选用具有药食两用的中药添加到食物当中,达到以巩固和治疗机体一些损美性疾病的一种方法 8

10、。具有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养胃生津等特点,因此在中医美容上是被广泛推崇的一种美容方法。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首乌煲乌鸡,就有乌发养颜的功效;银耳煲猪脚具有滋润及增强皮肤弹性的功效。这些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足以说明中医药膳美容已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健康药食和美容的结合,在未来人们的生活中将是不可阻挡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9。3 中医美容的未来发展在一片崇尚自然的声浪中,生药制剂、生物制剂乃是人们用药追求的目标,美容界亦是如此 10。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讲求时尚与需求。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中医药学,美容的时尚性迎合了广大女性的爱美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可观的效益。中医的辨证

11、论治的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人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质,使美容效果得以长久;通过美容这一概念,和广大人民6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使人民群众更加具体地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而不只是言传中的“慢郎中” 、 “老中医”的形象,从而提高了中医影响力。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美容产品中药配方将转为综合复方散发自然美。由于经历了化学化妆品的只停留在表面修饰及其所引起的副作用的尴尬,随着全世界爱美消费者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纯天然制品,这样使得中医美容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据统计平均每年以 30%的速度增长 11。4 结论女为悦己者容,在如今,世纪的今天,女人不单只为悦己者容,更多是

12、为自身而美丽。选择合适的美容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很多美容方法是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或者伤害的,而中医美容的美丽方法本身就是:以中医为主、内外兼顾、简便易操作、效果确切、防治结合。将来中医美容的发展趋势不容低估,因为中医美容已经和世界接轨,未来中医美容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7参考文献1 吴宁. 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 江苏中医药. 2006,12(11):92 任韵龄. 中医美容 育容时代主角J. 中国保健营养. 2009,7(07):123 杨岚,沈静,许婧,王玉梅,伍景平. 前景广阔的中医美容学 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6(05):11124 许明

13、辉 . 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9(23):9105 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末来的思考J. 亚太传统医药. 2009,7(08):12136 黄黎珊. 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运用 J. 福建中医药. 2008,8(3):11127 苏美銮. 中医诊治黄褐斑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7(4):14178 石海. 中医药膳在不同体质人群中的应用A. 2011 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 2011, (9):23259 饶伟文 . 全息胚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6(8):161710 王莲芝. 中医保健美容研究J. 光明中医. 2010,9(1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