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治疗与营养咨询,心理治疗和营养咨询有什么关系,这是以前很少有人重视的问题。其实,营养和心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常见的有饮食心理学、身心相关疾病中的营养问题、营养治疗中的心理配合治疗等方面就是营养和心理治疗密切相关的例子。营养师如果在营养咨询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心理治疗配合营养治疗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节 与营养咨询有关的心理学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学习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习得的。学习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可以矫正问题行为,治疗和预防疾病。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铃声食物 胃液分泌铃声 胃液分泌,大脑 铃声 食物,口腔,味觉中枢,听觉
2、中枢,唾液,经典条件反射的意义:正常行为的建立和异常行为的避免或消除。经典条件反射的操作:强化、泛化、消退,(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S(刺激1) R(反应/行为) C(结果/刺激2)强化操作条件反射的特点重视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任何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 操作条件反射的意义塑造期望行为,纠正不良行为。 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1、正强化 2、负强化 3、消退 4、惩罚,(三)班杜拉的示范学习 1、注意阶段 2、保持阶段 3、行动阶段 4、强化阶段 示范学习的特点地位高、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最易被模仿,受奖行为比受惩罚性为更易被模仿。
3、 示范学习的意义 培养社会称许行为,避免不良行为。,二、认知理论 (一)埃里斯的ABC理论 accident belief consequence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治疗方法是合理情绪疗法。 (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情感 认知 行为,三、人本主义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但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成为激励工具;2、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顺序,从基本到复杂;3、当人的某一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需要的层次: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意义:利用需要激发动机,影响行为。,
4、(二)罗杰斯的自我论1、自我发展的过程:婴儿出生 自我概念 自我实现趋向激活保持/回避 产生经验(包括价值条件) 内化和异化 防御机制 适应/障碍2、现象学方法: (1)通过自己身体内部的参照系统来获取文化知识; (2)以别人的观察来核对主观知识以取得客观知识; (3)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取得的人际知识。,3、心理疗法 :来访这中心疗法。其基本要义是:秉持人本主义观点,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视为咨询员为来访者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其治疗目标是:将原本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掉,找回属于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模式,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4、教育观点:教育能够培养健全
5、的人格,使人发现自身的目标与价值,“教人”比“教书”重要;促进学习的关键是师生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具备三种品质:真实、接收、理解。,四、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1、意识 是与语言有关的,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它是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外界各种刺激。一是保持个体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感知,对人的适应有重要作用。,2、无意识 又称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内容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
6、去的事件。无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几乎是各种精神活动的原动力。无意识精神能量的分配和转换构成了人类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3、前意识 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通过自己集中注意力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二)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1、本我(id) (1)位置:存在于无意识深处。 (2)意义: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libido)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3)原则:快乐原则 (4)心理过程:非理性 2、自我(ego) (1)位置:大部分存在于意识
7、,小部分存在于前意识。 (2)意义: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保持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 (3)原则:现实原则 (4)心理过程:理性,3、超我(superego) (1)位置:大部分属于意识 (2)意义:类似于良心、良心、理性的含义。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来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是人格达到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 (3)原则:至善原则 (4)心理过程:最具理性以上三者共同构成人格。自我如无法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平衡,就会产生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人格形成阶段:1、口腔期:0-1.5岁 2、肛门期: 1.5岁-2岁 3、性器期:
8、3-5岁 4、潜伏期:6-12岁 5、生殖期:青春期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早期的经年和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在每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生人格的三部分冲突,解决得不好就可能产生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一、系统脱敏疗法通过渐进性暴露于恐惧刺激的方式,使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消失,以治疗心理障碍或行为障碍称为系统脱敏疗法。二、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指用惩罚性强烈的刺激去消失已建立的不良条件反射的疗法。厌恶疗法常用来戒除不良行为,即消除已建立的不良条件反射。如用于戒烟、戒洒、戒除同性恋和各种性变态等。有时也用此方法治疗恐惧症、强迫症等。 (一)化学性厌恶疗法 (二)橡皮筋厌恶疗法,第二节 营养咨询中常用的
9、心理方法,三、奖惩法、惩罚法相结合的行为疗法目前,美国流行这种行为疗法。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行为医学学家介绍如下五个步骤:1增强健康信念,增强改变不良行为的动机:写出改变不良个性和不良行为的理由给病人,使其理解为什么要改变,不改变对自己的健康有什么后果或其他后果。告诉与病人有关的人,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写出具体改变不良行为的目标、日期,增强信念。2保持记录:不良行为(如饮酒量/日)程度,目前怎样改(饮酒量的减少情况,量日), 心情、环境如何等,全少每周记录次。,3明确具体目标:营养师不能笼统的告诉饮洒者不要饮酒或少饮酒,而是要具体规定本周每日饮酒量、每周饮酒减少量,做不到时的惩罚手段,做到
10、时的奖励手段和方法。对肥胖患着不能说要减体重,而要明确规定每周减多少克,每天进食量,并明确规定奖励什么、惩罚什么, 以用奖励来增强健康行为,用惩罚来削弱不良行为。,4采取行动:即监督或令患者主动地改变不良行为为健康行为。采取行动时要注意:(1) 回避引起不良行为的扳机点:如引起其酗酒的扳机点多为与好友边吸烟、边饮酒、边聊天,或在宴席场合表现自己,或借酒消愁等等,这些扳机点应尽量回避。(2) 寻求一种新行为或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与旧的不良行为竞争。如对酗酒者,每当想饮酒时时立即以练气功、散步或其他行为代替,使酒意逐渐减弱。(3) 打断旧的不良行为链中的环。如酗酒行为中可能有多个环节:扳机点-饮酒-醉
11、酒-醒酒-扳机点,如此循环不断,设法在这些环节中的点或多点予以阻断。,(4) 每当改变不良行为时应奖励自己,每当又患不良行为时应惩罚自己。(5) 将改变不良行为的总的计划,分成若干小步骤来完成,以求每一小步骤都能按时完 成。如对酒瘾者不能一下要求立即戒除,可从减少饮酒量、饮酒次数开始。(6) 调动主观意志,用坚强意志来帮助自己改正不良行为。(7) 取得其他人的帮助。如家人、小孩、朋友、同事的帮助、监督。这综合疗法基本上是建立在操作式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的。,(四) 标记奖励法是指用阳性的奖励性刺激(代币或标记)来增强病人的正常反应,并用不强化的方法使 已建立的不良条件反射逐渐消失,最后使新建立
12、的正常条件反射取代旧有的不良条件反射。例如对于一个偏食患者,可以告诉他,每当她主动进食他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就给她若干 代币,患者可用此代币换取她喜欢得到的物品或看电视、电影或外出划船、娱乐。这样病人 就逐渐地改变了偏食、调食的习惯。这疗法属于操作疗法。,(五)示范法指通过电影、录象和社会模特(如模范人物,体育和影视明星)等于段,让人学习标准行为,来改变其不正常行为,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疗法治疗儿童异常行为效果较好,也可用于紧张性检查和治疗(如手术)前对病人的心理准备中。,1自我监督 所谓自我监督就是要求病人每天仔细记录自己的行为情况,包括体重(早晨空腹)、热量摄入(折算成热卡值)、进食方式(时
13、间、地点、方式、感觉)、躯体活动量、积极的思想、消极的思想、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的摄食的因素(如社会因素、身体状况)等,称为行为日记。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张行为监督表,其中重点是热卡摄入记录和体重曲线图。病人在开始对往往觉得行为日记太麻烦。但是据观察,他们往往会在几周后就乐于填写,而且能理解这是整个治疗过程中很有用的一步工作。,2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就是刺激控制。由于不良行为是在长期环境刺激作用下逐渐形成,这些环境将会激发不良行为。例如在本例中,食品、厨房、饭店、食品点、餐桌等外部刺激都可以引起病人的食欲,某些特殊的因素如思想冲动、特殊感受等内部刺激也可以引起饮食欲念,因此都必须加以控制。病人必须尽力
14、回避和控制能引起食欲的外部环境刺激,例如将喜欢的高热能食物放入冰库,使之不能不立即进食,并严格控制吃的次数、地点和与之相关的活动(如边进食边谈话、边看电视)。如果多食行为与情绪反应有联系,则应改造情绪环境条件。,3个人行为调节 通过对摄食的行为作个人调节,可以促进过量进食者对摄食的过程的觉醒,使摄食的过程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具体的内容有:放慢咀嚼速度、体验“吃”的过程的放松感和舒适感,以及改变其他吃的方式等。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过量进食所致的肥胖者经常伴有快速进食以及在紧张情绪下进食的习惯,因此往往在尚未产生饱足感时即已经摄入过量。,对这种情况,要指导病人放慢咀嚼速度,小口、细嚼、慢咽,甚至可
15、以计算进食时间,使之养成缓慢地有序地进食习惯;进食时应集中注意,慢慢体验其中的快乐,养成从进食中得到享受的习惯;使用浅碗、小盘、低热量大体积食物、进食完毕立即离开餐桌、要为了怕造成浪费而多吃等等。根据科学研究,细嚼慢咽对于减轻体重效果明显。环境控制和个人行为调节应在病人认识其重要性并自觉执行的基础上进行,每日的控制、调节情况应记入行为日记。,4对行为结果的奖励和惩罚 利用强化原理,对每日的行为结果进行操作。如果行为结果符合减肥要求,包括体重减轻、刺激控制和个人行为调节完成情况良好等,即及时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正强化);如不符合,则给予惩罚。具体的奖、惩手段应事先统一。(1) 订立合同法:有一种
16、合同规定,病人将一定数量现金存在医生或营养师手中。根据病人行为日记,如果每周减肥12磅,则在定期会谈中从医生或营养师处取回一定数额的现金,使节食的结果得到正强化;否则,没收一定数量的现金,给家属保管。因为现金数额不大,实际上主要起了代币的奖惩作用。,(2)自我奖惩:在认知行为改变的基础上,要求病人根据自己行为日记进行物质的或想象的奖惩。例如以自我安抚、看电影、文娱活动为奖励;以厌恶想象、取消文娱活动为惩罚。(3)社会奖惩:家人或朋友如能配合执行上述“合同”,例如利用鼓励、注意、参加集体活动等进行奖励,用批评、冷遇等进行惩罚,也同样有助于病人行为的改变。但应该注意到,奖惩一旦掌握不当,例如在来年
17、搞好行为出现时反而无意中给病人以不良刺激或惩罚,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通常要求家人也参加一定的治疗培训。,5认知重建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如果没有认识上的彻底改变,不良行为的矫正是困难的,即使暂时矫正了一些,维持时间也有限。在行为矫正治疗中的认知重建包括帮助病人改变各种不正确的认知和态度,特别是帮助矫正自我失败思想。,对减肥病人的认知重建主要解决以下5个方面的自我失败思想:关于体重减轻,“我已经挨了许多饿,可体重减轻却如此慢”:关于能力,“我这个人缺乏意志力,肥是减不了的”;原谅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太忙,我应该早已减肥了”:合理化,“今天我的时间紧迫得很,所以这个面包吃得快一些”;对实际
18、事物的欲望,“如果我能尝一下冰激凌该有多美”。针对上述项自我失败思想,营养师应引导病人建立起相对抗的正确认识:“何必计较体重减轻多少,我的目的是改变行为!”。针对上述项的思想,对抗性的认识是:“看我这个人都在想些什么!一个面包就是一个面包,罗马城不可能一天之内建造起来!”。其他些自我失败思想也应该以同样的认识重建方法加以纠正。,认知重建经常会有反复,往往要在多次反复以后才能最终使体重减轻。关于这一点,应事先使病人认识到。认知行为矫正方法用来减肥需要几个月,可以取得比较巩固的疗效。门诊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复诊,营养师随时检查治疗进展情况,及时对病人进行认知矫正和行为指导。6、解决认知不协调7、领悟疗法8、启发调动,方法的整合与顺序认知分析咨询的两条基本线索需要 动机 行为 事件 认知 行为,人本,行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