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标准起草小组2016 年 8 月- 2 -一、任务来源和项目承担单位本标准制定来源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批准下达 2012 年广东省服务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 ,立项标准名称为网络招聘服务规范 ,项目承担单位为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通人才” )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智通人才听取了行业协会及同行的意见,并征求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意见,该标准主要是规范人力资源网站提供的网络求职招聘服务,原名称涵盖内容较广,与规范内容不符,因此建议将标准名称更改为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 。
2、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一)人力资源服务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14 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 ,首次对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做出全面部署;同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人力资源服务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重点发展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力资源服务业将由粗放式服务向精细化、标准化服务转变,其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产业链条将趋于完整,行业将全面进入一个现代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时期。(二)人力资源服务规范化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
3、速度,影响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因起步较晚,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严重滞后,导致行业内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内容不规范、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流程不科学、服务机构质量评估无标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发展。而我省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处于我国前列,但这些问题同样存在,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部分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打法规和政策的擦边球,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正当竞争甚至侵害求职者、用人单位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已严重制约了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三)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已成为招聘服务产业链中
4、的主力军:随着网络应用环境的成熟和个人电脑的普及,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据统计,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6.68亿人,手机上网用户达15.36亿户。网络求职已位列增长最大的互联网应用前三甲之一。2015年中国线上招聘求职者规模达- 3 -到1.15亿,预计在2017年达到1.5亿。日益庞大的网民数量、强大的就业压力、求职成本低覆盖面大、可以满足异地求职的需要等几个主要因素,直接推动网络招聘行业的快速增长。目前,网络招聘已成为人力资源市场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全国现有的招聘网站已经超过2200 家。如今,网络招聘行业正向专业化、地域化、高质量化趋势发展。人力资源网站提供的不仅是简单的在
5、线求职、招聘、发布信息这些单一的功能,而是通过单位的需求、人才的需求、求职者的变化等来改进服务,做到更加专业,更加有特色、有质量。(四)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发展迅猛,服务亟需进一步规范:据统计,网络招聘产业集中分布在华南、华北、华东地区,其中我省与北京、上海三地网络招聘市场占据全国网络招聘市场的三分之一。而现行互联网信息法律的缺失,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与标准的缺位,网络招聘求职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与安全隐患,例如: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各地服务程序和方法不一致,影响人才的就业择业;假招聘网站、假招聘信息现象泛滥,影响人力资源网站的公信力;网络立法滞后,网络诈骗的立案法律依据不足等。 。要解决
6、这些问题就需要制定一个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三、标准制定的意义(一) 通过省地方标准制定,可以规范人力资源网站服务的各个业务环节,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招聘、求职需要能够顺利对接,提高招聘、求职效率,同时提升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的服务质量,通过电子化、信息化更好地位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二)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将有效遏制网络恶性事件的发生,规范我省网络招聘行业市场,同时将全面提升我省网络招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全面推动其专业化水平、行业专注程度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我省人才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促进就业效率。(三)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的制定
7、将进一步健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推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其良性快速的成长。四、标准制定的依据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1 年 9 月 11 日发布 2005 年 3 月 22 日修订 人- 4 -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 4 号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 年 9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292 号互联网 IP 地址备案管理办法2005 年 2 月 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 第 34 号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2004 年 11 月 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 第 3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
8、条例 2000 年 9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291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 年 2 月 1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14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6 年 2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195 号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等二十三项法规的决定 2012 年 7 月 26 日 广东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 85 号五、标准编制过程2012 年 9 月 11 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下发关于批准下达 2012年广东省服务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一
9、批)的通知 ,智通人才正式获批承担广东省网络招聘服务规范的制定工作。在此之前,智通人才组建了标准起草小组,小组成员由各单位决策层领导,招聘网站运营、客户服务及技术骨干,市场调研及标准化建设骨干人员组成,拥有丰富的在线招聘专业知识及服务经验,其中部分成员还多次参与国家及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熟悉标准的技术要求及流程。除组建专业的标准起草团队之外,智通人才还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黄敏担任标准技术顾问,全面指导标准制定工作。在标准起草过程中,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主管部门及东莞市标准化协会也为标准制定提供了专业的指导。2012 年 10 月,智通人才组织标准起草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结合前期
10、的对标准名称开展的调研论证,经参会成员反复讨论,原名称涵盖内容较广,与规范内容不符,明确将 网络招聘服务规范改为人力资源求职招- 5 -聘网站服务规范 ;确定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原则和框架结构,明确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制定主体内容及附件材料两大部分,其主体内容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服务条件、服务流程及内容、网站安全保护、服务质量控制共 6 项内容;附件材料包括招聘信息审核内容及要求、个人简历审核内容及要求共 2 项规范性附录;制定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制定的工作流程及进度时间表。并正式成立标准起草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明确各模块任务分工,
11、标准内容质量及完成时间要求。2012 年 11 月-12 月,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各类渠道对首次会议上确定的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规范主体内容及附件材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归纳了需要参考的国家、广东省法律法规,同时以智通人才经营的“智通人才网”作为服务原型,梳理了人才网站服务需具备的条件、服务流程及内容、网站安全保护、投诉及质量控制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组成调研组,赴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等珠三角地区就标准涉及的技术内容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并全方面搜集广东省内人力资源服务商开展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的业务情况。2013 年 1 月-4 月,标准起草小组多次召开研讨会,针对市场调研过
12、程中获得的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信息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分析,经标准起草小组成员的反复讨论、分析、整理、选优、验证等工作,最终确定了适应于广东省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的标准框架与技术内容,并形成了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2013 年 5 月,智通人才作为标准起草主导单位,针对标准草稿组织召开了评审会议,并邀请各方专家出席会议,会议上,与会成员对标准关键指标要求及条文细节的拟制基本达成一致,会后标准起草小组还就标准起草单位与会代表及专家提出的反馈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2013 年 6 月-7 月,智通人才在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
13、,正式面向全省 21 个市质监局、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广东省标准化研- 6 -究院、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同行等单位广泛征求了意见,截至 8 月,标准起草小组已经收到了来自各个单位的反馈意见表。2013 年 8 月,标准起草小组针对各单位反馈的意见逐条梳理,并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2013 年 9 月,智通人才召开标准专家座谈会议,会议邀请了标准技术专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资深专家出席,听取专家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标准修订稿。2013 年 10 月-2016 年 3 月,智通人才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的指导在,多次向同行、协会、主管部门、个人、企业等征求意见,并
14、根据反馈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2016 年 4 月-8 月,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标准化工程师的指导下,根据服务业标准制定的要求,对标准框架和内容作了细微的调整,形成送审稿。六、标准主要条款编制说明本标准包括 7 个章节和 2 个附录,主要条款编制说明如下:(一)范围本标准以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为范畴,旨在明确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专业术语及定义、服务内容、服务条件、服务流程及要求、保障机制、服务质量控制,为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的标准化运作提供指导。 (二)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根据网络招聘求职的性质及习惯,将为招聘、求职提供网络空间以及技术和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定义为人才网站。针对
15、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的两项主要业务,网络招聘和求职进行了定义。以上定义经参与标准制定的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人员、标准化专家及顾问确认无异议。(三)服务内容本标准明确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的服务内容,包括网络会员制服务、雇主广告服务、网络求职及信息服务。(四)服务条件本标准从经营资质、设备设施、从业人员、技术方案、数据库等五个方面对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服务条件,规范了人力资源求职招- 7 -聘网站服务的秩序,有效保障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其中设备设施要求参考了人力资源网站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及北京市人才服务规范 第 7 部分 人才网站地方标准。(五)服务流程及要求本标准
16、明确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流程及要求,同时对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档案、审核用人单位网站注册信息及发布的招聘信息、开通单位会员权限、服务提供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服务要求,对求职者个人简历注册及简历审核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了服务流程图,这些都从操作层面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给予了指导,同时从服务层面确保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的质量。(六)保障机制标准要求了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应建立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指引,确保提供规范化的网络招聘、求职服务。特别针对用户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应建立的制度建议,能够有力地控制网站技术故障及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七)服务质量控制服务质
17、量控制是每一个企业不容忽视的环节,在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服务领域,服务质量就是网络招聘、求职服务效果的问题,也就是网络招聘、求职成功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仅要组建网站客服组,处理投诉,同时要通过自身持续的创新及各方服务评价不断改进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为用人单位及求职者带来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体验。(八)附录本标准给出了 2 个规范性附录,附录 A 为招聘信息审核内容及要求,附录B 为个人简历审核内容及要求,这两个附录均为规范性附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旨在通过对信息的监控,确保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站信息真实、有效,规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求职者简历信息,为用人单位及求职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招聘、求职环境,同时为审核招聘及简历信息提供依据。七、标准性质推荐本地方标准建议以推荐性标准进行发布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