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_导入: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诗中描绘了春天孩子们放学后忙着去放风筝的情景。师:很好。诗的后两句让你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春中的哪句话?生: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师:是啊,早春时节正是孩子们争相到户外活动的时候,放飞美丽的风筝,也正是放飞了自己的好心情。可是,文学家鲁迅先生看到天上飞舞的风筝,却感到“惊异和悲哀”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风筝来共同研读。(教师书写课题)二、 自学课文,把握内容1 复述课文
2、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字,通读了课文,有谁能够为大家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生: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看到北京天空飘飞的风筝,想起了小时侯自己不喜欢放风筝也不让小兄弟放,把小兄弟偷做的风筝毁坏了。中年之后,他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认识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非常后悔,找机会向兄弟道歉,可是他的弟弟已经忘记了,这让他的心情更加难过。师:你的复述非常完整、准确。2 分析人物形象师: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集中在哪些段落?生:第 3、4 自然段师:请仔细地阅读 3、4 自然段,思考: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 名学生朗读、自学 5 分钟,教师点拨生:从第 3 段可以看出小兄弟身体瘦弱。生:从第 3 段“
3、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中可以看出小兄弟天真可爱,特别喜欢放风筝。生:从第 4 段中可以看出小兄弟心灵手巧。生:从第 3 段中可以看出鲁迅独断专行。生:从第 4 段中“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的几个动词可以看出我特别冷酷,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师:“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生:“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师 :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生:“我”是为了小兄弟好,是爱他。师:我小时侯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不让他放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有出
4、息,多年之后发现这是错的很自责,而弟弟已经忘却了。体现了我对弟弟的手足之情。师:刚才的自学大家完成地非常好。文中还有一些蕴涵深意的句子需要我们理解,下面我们进入自主提问、合作学习环节。三、 自主提问、合作学习1、将课前小组未能疏通的句子、疑难问题提出来(1)生: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2)生:“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怎样理解?(3)生:“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什么?(4)生:兄弟的忘却为什么使我“心只得沉重着”?(5)生: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6)生:“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为什么说是“不幸”的?2、小组
5、讨论 8 分钟,教师巡视辅导3、师生交流,逐一解决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不必拘泥于问题的顺序。 生:“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的是“我”不顾弟弟的喜爱,粗暴地将风筝踏扁。师:不过是毁坏了一个风筝,怎么能称为“精神的虐杀”?生:因为这么做伤了弟弟的心。生 :还有,放风筝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鲁迅这么做,使弟弟不能从中得到这些好处。师:可以看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生:后悔、难过。师:这能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生:知错就改。生:我想分析第 6 个问题。当年我认为自己的作法是对的,可是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自己错了,所以说是“不幸的” 。师:你分析得很好。请继续。生:第 2
6、个问题我来分析。因为作者离家多年,所以说是“久经诀别的故乡” ,也因此看不到故乡的春天,如今北京天空浮动的风筝让他想起了故乡的春天。生:第 1 个问题,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浮动的风筝让“我”感到“惊异” ,着让“我”想起了小时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所以说“悲哀” 。生:我来解决第 4 个问题。 “我”本希望小兄弟怨恨“我” ,可是他忘却了,可见小兄弟并不认为这是精神的虐杀,认为兄长当年做的是对的,我为他的不觉悟而感到更加难过。师过程大家分析的都很好,有谁愿意解决第 5 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要“躲”到严冬中去?生:因为他不想回忆过去的事情。师:那为什么有说“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
7、和冷气” ,这仅仅是指自然环境吗?生:不是,是说大家都没有认识到玩具对儿童的意义,都受封建思想的控制,认为要“有出息” ,就不能玩。师:是啊,人们的不觉悟让人不寒而栗。四、 探究主题本文的思想主题是多方面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1)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2)深刻的自我反省(3)对像小兄弟一样的人的不觉悟的感慨五、 拓展及作业师:你喜欢哪种游戏?如果家长反对,你会怎么做?生:我喜欢打篮球。如果家长反对,我会告诉他们打篮球可让我精神放松、锻炼身体。生:我喜欢玩布娃娃。如果家长反对,我会对妈妈讲,我为娃娃作衣服可以培养我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对我是有好处的。六、 总结这篇文章思想深邃,我们既
8、可以读出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请,也可以看到他接触了科学之后时时的反省自己,也可以品出他对“被虐杀者”不能自我醒悟的感慨。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长于捕捉素材,勤于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风筝教学设计参赛教师:57 中杜凤昌参赛时间:2005.10.28.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矛盾冲突中也有亲情;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教学难点:品读文中富含深意的句子,理解文章思想内涵一、 导入、村居高
9、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春天,孩子们放学后去放风筝的快乐场景)这让你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春中的哪句话?(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是啊,早春时节正是孩子们争相到户外活动的时候,放飞美丽的风筝,也正是放飞了自己的好心情。可是,文学家鲁迅先生看到天上飞舞的风筝,却感到“惊异和悲哀”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风筝来共同研读。教师板书课题二、 自学课文,把握内容1 复述课文(请 1 至 2 名学生进行复述,教师适时进行纠正)2 请仔细地阅读 3、4 自然段,思考: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10、印象?学生自由朗读、自学 5 分钟师生交流(要求学生走入文本,从具体语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请)小兄弟可爱、体弱多病、喜欢放风筝、心灵手巧;而我粗暴、野蛮的阻止小兄弟放风筝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我小时侯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不让他放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有出息,多年之后发现这是错的很自责,而弟弟已经忘却了。体现了我对弟弟的手足之情。三、 自主提问、合作学习a) 请将课前小组未能疏通的句子、疑难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怎样理解?精神的虐杀
11、这一幕具体指什么?兄弟的忘却为什么使我“心只得沉重着”?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教师随机将学生的提问打在电脑屏幕上,如果提问较多允许学习小组至少讨论 4 个以上的问题)b) 小组讨论 8 分钟教师巡视辅导,与各学习小组交流c) 师生交流,逐一解决(不要求按顺序,对哪个问题有见解,就谈哪个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适时点拨)四、 探究主题本文的思想主题是多方面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1)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2)深刻的自我反省(3)对像小兄弟一样的人的不觉悟的感慨(学生未必面面俱到,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五、 拓展及作业你喜欢哪种游戏?如果家长反对,你会怎么做?六、 总
12、结这篇文章思想深邃,我们既可以读出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也可以看到他接触了科学之后时时的反省自己,也可以品出他对“被虐杀者”不能自我醒悟的感慨。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长于捕捉素材,勤于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板书风筝鲁迅我 :蛮横 粗暴;内疚、歉意 手足之情小兄弟:可爱 爱玩;忘却 深刻反省风筝教学反思教材解读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是鲁迅先生写于 1925 年 1 月 24 日的一篇散文,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由于时代久远,加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实际的局限,要初一的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反封建性是有较大困难的。我决定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关于童年游戏心理的描写以及“我”因童年时曾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懊悔和悲哀的情感的描写入手,逐渐把握文章的内涵。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至于本文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应是对作品中一些语意含蓄而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只有突破了这些句子学生才能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