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610621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总纲) 课程编号 05002301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类各专科专业学时数 48学分数 4执笔者 赵磊编号日期 2013 年 9 月建议适用教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缪代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年 4 月建议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二版) 尹伯成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微观经济学教程黄亚钧、姜纬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9 月宏观经济学 袁志刚、黄亚钧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并在 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替代传统的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一门新设课

2、程和试点课程,该课程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1 理论方面( 1 )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2 )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市场价格理论( 3 )熟练掌握和应用弹性原理( 4 )理解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与条件( 5 )领会生产理论、成本理论( 6 )理解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 7 )了解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 8 )理解国民收入

3、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9 )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0 )理解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11 )领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特征、种类及其手段2 实践方面( 1 )能够对一个企业的决策如价格决策、产量决策作出解释( 2 )能够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薄利多销” 、 “规模受益 ”等( 3 )能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是一个开放的、统一的、竞争的市场( 4 )能够对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5 )能够分析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影响( 6 )能够根据政府的政策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或者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推断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二)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

4、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1 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2 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3 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 要重视图示工具的运用,并适当运用数学

5、工具。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表各章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章次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讲课 作业 讨论 试验 合计绪论 绪论 领会 3 3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掌握 5 1 6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 3 6第三章 厂商理论 理解 5 1 6第四章 市场理论:竞争与垄断 理解 3 3第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品 掌握 2 1 3第六章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掌握 5 1 6第七章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掌握 2 1 3第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理解 3 1 1 3第九章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开发经济 熟悉 3 1 3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 理解 5 1 6合 计 48 课时注:

6、 * 内容根据课时和学生学习情况机动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高等数学。所以该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最为合理。经济现象错作复杂,经济运行是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经济模型十分系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数学工具尤其是微积分知识作为学习该课程主要基础。该课程又是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注重经济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解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消费行为学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五、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是考试课。既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考核,又应注重理

7、论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经济学基础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占总成绩的 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期末考试为标准化题型。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学习目标: 1、理解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 2、掌握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3、领会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4、了解各种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的方式; 5、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8、对象和基本内容; 6、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7、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差异; 8、了解经济学的表述方法。 考核知识点: 1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 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3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5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内容与结构: 1 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学 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主要成分。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经济学的定义;机会成本的概念。经济体制的定义与分类;资源使用的效率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3 经

9、济学的基本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经济学的图形表述方法 4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3 、学习西方经济学有何意义?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教学目的与要求 : 微观经济学用价格机制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其核心内容是价格决定理论。均衡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本章在介绍需求与供给一般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应用,树立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供求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影响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 2、掌握需求与需求函数以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3、掌握供给与供给函数

10、以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4、理解市场均衡理论以及引起均衡数量的决定; 5、熟悉市场均衡理论在经济中的应用; 6、熟悉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含义; 7、了解决定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因素; 8、了解弹性理论在经济活动中应用。 考核知识点: 需求的表示: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供给的表示: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规律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均衡价格理论的简单应用 弹性原理 内容与结构: 1 需求理论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 供给理论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

11、动与供给的变动 3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变动;政府对价格的控制 4 弹性原理 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复习思考题 1 运用供求定理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 2 政府为什么要干预市场价格?干预市场价格会导致什么后果?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学生了解两种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学习目标: 1、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熟悉总效用与边际

12、效用的关系; 3、熟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的理解与应用; 5、熟悉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的含义与特征,理解它们在消费者均衡分析中的作用; 6、能运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及其需求曲线的推导。 考核知识点: 效用的含义和效用的测量: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 边际商品替代率 价格消费曲线 内容与结构: 1 基数效用论 效用、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律。 2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3 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

13、均衡的影响 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收入 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价格 消费曲线、需求曲线) 。 第三章 厂商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生产函数是厂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生产理论是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理解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生产规律。成本理论给出了有关成本的概念,通过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学习以及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学习目标: 1掌握生产的含义、生产要素和生产目的; 2了解在经济分析中

14、,厂商生产目的假设的意义 3掌握生产函数的内涵以及短期和长期的划分 4掌握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必要条件 5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6熟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规模收益。 7掌握成本的含义和种类;8掌握短期成本的分类和短期成本函数; 9理解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10掌握长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曲线; 11理解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考核知识点: 1 生产函数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曲线特征。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 生产的三个阶段及可变要素的最佳合理投入区域 5.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等成本方程的表示和等成本曲线的

15、特征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6成本的概念 7短期成本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 8长期成本 内容与结构: 1 生产与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不变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短期与长期、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固定技术系数与变技术系数, 2 短期生产函数 定义与函数形式,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定义、曲线及其相互关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3 长期生产函数 函数形式,等产量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有组合;生产扩展线 4 规模报酬 定义,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5 成本与成本函数 成本的定义、正常利润、明显成本和隐含成本;成本函数及其形式 6 短期成本函

16、数 函数形式;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定义、曲线及其相互关系; 7 长期成本函数 函数形式;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章 市场理论:垄断与竞争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本章阐明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情况,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并对不同的市场结构进行比较。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建立一个开放的、竞争的、统一的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市场概念的内涵; 2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 3熟悉不同市场结构中实现厂商均衡的条件; 4熟悉不同市场结构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5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7、考核知识点: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线 3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4垄断市场的特征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线 5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 内容与结构: 1 市场的类型 市场的定义,市场类型的划分 2 完全竞争市场 特征,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 3 完全垄断市场 特征,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 4 垄断竞争市场 特征,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歧视理论 5 寡头垄断市场 特征,古诺的双头垄断模型,折弯的需求曲线理论 第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教学目的与要求 :

18、在以上各章中,我们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证市场机制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与产品产量中的作用。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调节人们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对于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称为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垄断、以及不完全信息。本章将就上述几种情况,以及政府的微观调节进行讨论,以便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垄断产生的原因; 2了解政府应对垄断的微观经济政策; 3领会公共物品的特点; 4掌握外部性的含义; 5熟悉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 1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2垄断的行业管制与反垄断法 3公共物品导致市

19、场失灵的表现 4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5外部经济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6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 7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内容与结构: 1 垄断 垄断存在的原因、垄断导致效率度缺失,反垄断政策与反垄断法 2 公共物品 特性、公共物品的最有供给量 3 外部经济影响 外部经济影响与经济效率、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经济政策 第六章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教学目的与要求 : 从本章开始进入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而衡量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是国内生产总值。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 GDP 的核算、通货膨胀及其衡量、失业及其衡量。学习目标: 1熟悉各种宏观经

20、济总量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3了解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4了解 失业及其衡量 考核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核算方法 通货膨胀的衡量与价格指数 失业的衡量 内容与结构: 1 经济活动的价值:GDP 的核算 GDP 的含义;衡量 GDP 的三种方法;与 GDP 相关的几个概念 2 通货膨胀的衡量与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价格指数。 3 失业的衡量 充分就业与失业; 失业率。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 GDP?GDP 的衡量方法哪些? 2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率? 3什么是价格指数?常见的价格指数有哪几种? 第七章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

21、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总需求、总产出、消费函数、乘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学习目标: 1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概念与构成 2掌握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及其关系 3领会 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4理解乘数原理及其应用 考核知识点: 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3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与图示 4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内容与结构: 1 总需求和总产出 总需求及其构成;总产出和均衡产出。 2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22、 3 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消费函数与收入的决定; 储蓄函数与收入的决定 ;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4 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5 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6 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第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失业、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交替变化,产生的原因等。 学习目标: 1 能够知道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的基本含义; 2 能够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 3 理解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4 了解通货膨胀

23、的原因及治理; 5 知道什么是就业、失业率; 6 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考核知识点: 内容与结构: 1 失业的形式与自然失业率 失业的概念;失业的形式;自然失业率;奥肯定律 2 通货膨胀及其成因 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种类;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变化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交替; 菲利普斯曲线 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失业?引起失业的原因是什么? 2 什么是通货膨胀?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3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如何交替变化的? 第九章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开放经济 教学目的与要求: 经济增长理论试图解释,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条件和决定因素。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24、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熟悉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含义;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要求; 3、领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理解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5、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6、熟悉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类型; 7、了解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考核知识点: 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与含义 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与含义 内容与结构: 1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的含义 ;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2 两个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基本假定、基本公式、模型含义。新古典增长模型的

25、基本思想:基本假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 3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 凯恩斯主义以前的经济周期理论 ; 经济周期原因的其它解释;资本产出比率的含义;乘数加速原理模型;政府对经济的调节。 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工具、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效应的时滞性特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极端情况和政策组合。学习目标: 1、熟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2、了解西方的财政制度; 3、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特征、手段及其效应; 4、了

26、解西方的货币银行制度; 5、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特征、工具及其效应; 6、理解财政政策的基础效应 7、了解财政政策的类型 8、了解货币政策的类型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领会政策的各种组合 考核知识点: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财政政策及其手段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商业银行的性质 货币政策及其手段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 货币政策的效应 政策组合内容与结构: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2 宏观财政政策 需求管理 ; 西方财政制度;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3 宏观货币政策 银行体系简介;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创造与

27、货币供应的关系;货币政策及其手段。 4 增加就业与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 指数化政策;收入政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 政策选择与政策的不确定性 政策选择与改变政策的可能性边界; 政策的不确定性与政策效应的时滞 6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的类型;货币政策的类型 7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8 货币政策的效应 货币政策的效应与 IS 曲线的斜率;货币政策的效应与 LM 曲线的斜率 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10 政策组合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复习思考题 1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2 简述增加就业和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 3 你怎样理解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效应的时滞 。 4 、什么是挤出效应 ? 5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6 、请举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