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按直径大小分类:根据辽史,正式行用的辽钱鼓铸时按大小分五个档次。即:小平钱,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钱。计五等。为了庆贺登基,改元,战争胜利等重大事件,还铸造了一些大于折十的特大型钱币。到目前,从笔者联系到的各地辽金钱币爱好者及收藏家的收藏来看,可以肯定的说:大辽九个皇帝,二十二个年号都铸造了各自的年号币。大部分年号也铸造了带序号的年号钱以及国号年号钱。即使在大辽灭亡之后建立的西辽,北辽,后辽等,也大多铸造了各自的年号钱币,如:延庆,甘露,咸清,崇福,建福,天佑,神历等等。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辽钱中小平钱直径在 23-24 毫米左右;小的直径只有 21-2 毫米(大安,助国)重只有 2.3
2、克左右。折十大钱一般在 40 毫米上下。特大钱中有中一枚神册通宝镇库大钱,直径达 104 毫米,重达 461.2 克。第三。按铸钱用的金属材质分类:辽朝的钱币一般用金,银。铜,铁四种金属铸造。金、银币的钱模和铜钱的钱模是一样的-即所谓的同模铸造,这一点和大宋的做法不同,宋朝的银钱和铜钱所用的母钱不同。有的大小文字都有所区别。下面是同模的三枚统和通宝钱照。上图是金统和和银统和的背面。可以说辽朝是铸造金质钱币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的王朝。下面是大辽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帝在保大年间铸造的年号钱-小平保大金钱和铜钱,在大辽的二十多种年号钱中,发现银钱的已占一半以上,按大小-银小平,银折三,银折五,银折十等都有发
3、现。本文第一部分的那个大辽天显银折十直径达 43 毫米,重达18.3 克。笔者今年五月份上手一枚特大型天禄通宝银钱,直径近三寸,重量达 356 克,(当时拍了照)。发现的金钱的据笔者统计(包括网上发表并有照片的)已接近十种。从金小平到折三,折五都有。铁钱:据说大辽也铸造了铁钱,网上也时有所闻。实际笔者经手的到目前只有一枚“大辽天庆”铁折十(图在(一)文中)。据几位钱商讲,发现的铁钱不多,而且都“烂”(锈蚀)得不行了,他们都没留。辽代也偶见铅钱,但很少。综上所述,对一般辽钱的的称呼可称作:“钱文”+“材质”+“外径大小(等级)”。如上图金钱,称为“保大通宝金小平”;对铜质钱可以省略铜字。如 “大康通宝折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