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一 熟悉 Visual Basic 6.0 编程环境1目录实验一 熟悉 Visual Basic 6.0 编程环境 1实验二 Visual Basic 语句基础 14实验三 顺序结构 23实验四 选择结构(一) 28实验五 选择结构(二) 35实验六 循环结构(一) 41实验七 循环结构(二) 48实验八 循环结构(三) 53实验九 循环结构(四) 59实验十 一维数组程序设计 63实验十一 二维数组程序设计 72实验十二 过程程序设计(一) 83实验十三 过程程序设计(二) 92实验十四 窗体和常用控件(一) 102实验十五 窗体和常用控件(二) 113实验十六 用户界面设计(一) 12
2、6实验十七 用户界面设计(二) 133实验十八 图形操作 138实验十九 文件操作 146附录 VB 语言开发的应用软件 .153实验一 熟悉 Visual Basic 6.0 编程环境1实验一 熟悉 Visual Basic 6.0 编程环境【实验目的】(1)熟悉 VB 集成开发环境。(2)掌握建立、编辑和运行一个 VB 应用程序的全过程。(3)掌握窗体、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控件的基本属性及其设置。(4)掌握窗体、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的应用。(5)掌握每个控件的常用事件和方法。【实验内容】用事例介绍在 VB 集成环境下操作的整个过程。【1-1】用 VB 设计一个应用程序,用鼠标单击窗体显
3、示文字“欢迎使用 Visual Basic 6.0!” ,运行程序的结果如图 1-1 所示。图 1-1 程序运行结果操作步骤:(1)建立工程选择“文件”菜单的“新建工程”命令,打开“新建工程”对话框,界面如图 1-2所示。图 1-2 “新建工程”对话框实验一 熟悉 Visual Basic 6.0 编程环境2选择“新建”选项卡,再选择“标准 EXE”,最后单击“打开”按钮,新建一个默认名称为 Form1 的窗体,如图 1-3 所示。图 1-3 VB 窗口的布局(2)设计界面在属性窗口中,参照表 1-1 设置窗体 Form1 各个属性的值。表 1-1 窗体属性的设置对象名称 属性名 属性值 说明
4、Caption 第一个 VB 程序 设置窗体标题Width 5000 窗体的宽度Height 4000 窗体的高度BackColor “VB 程序设计课程学时数为:“ “人员“, “名单“ 用逗号分隔PrintFontName = “隶书“ 字体类型FontSize = 16 字体大小Print Spc(5); “姓名“; Tab(14); “ 年龄“; Tab(23); “职务“; 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Print Tab(32); “单位“; Tab(40); “籍贯“Print实验三 顺序结构24PrintPrint Space$(5) Spc(4); “科长“; Tab(23); “25“
5、; Spc(6); “劳资科“;Print Space$(3) a, b, c, dPrint “4 个数的和为:“; sumPrint “4 个数的平均值为:“; averEnd Sub【3-3】用 InputBox 函数替代文本框实现【2-1】中的“考试姓名” 、 “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数据的输入,本题的功能与【2-1】相同。程序运行结果如图 3-3-4 所示,其中包括一个 PictureBox 和一个 Command。该工程项目的名称为 “3-3”。实验三 顺序结构253-3-1 “考生姓名输入框”对话框3-3-2 “考生成绩输入框”对话框3-3-3 “考试成绩输入框”对话框3-3-
6、4 运行结果界面源代码:Option Explicit 强制显示声明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实验三 顺序结构26Dim zonghe As Single, ps As Single, ks As SingleDim xm As String, strs1 As String, strs2$strs1 = “请输入考生姓名“ + Chr(13) + Chr(10) + “然后单击确定 “ Chr(13) + Chr(10)回车换行strs2 = “请输入考试成绩“ + Chr(13) + Chr(10) + “然后单击确定 “xm = InputBox(strs1
7、, “考生姓名输入框“, “ 王晓明“, 100, 100)ps = Val(InputBox(strs2, “请输入平时成绩 “, “90“, , 400)ks = Val(InputBox(“考试成绩输入框 “, , , 300, 200)zonghe = ps * 0.2 + ks * 0.8Picture1.Print Tab(5); “姓名:“; xmPicture1.Print “考试成绩:“; ksPicture1.Print “平时成绩:“; psPicture1.Print xm Format(23456, “#“),实验三 顺序结构27Print Spc(10); Form
8、at(23456, “00000000“)PrintPrint Spc(10); Format(234.56, “0000.00“),Print Spc(10); Format(234.567, “#.#“)PrintPrint Spc(10); Format(12345.67, “#,#“), 不输出小数Print Spc(10); Format(12345.67, “#,#.#“) 千位分隔符不可以放在小数点和第一个字符的前面PrintPrint Spc(10); Format(12345.67, “#,0.0“),Print Spc(10); Format(123.4, “$#.00“)
9、 在数值前加$PrintPrint Spc(10); Format(123.4, “-0000.#“), 在数值前加“-”号,注意输出时小数位数Print Spc(10); Format(0.123, “0.00%“) 数值以百分数形式显示PrintPrint Spc(10); Format(12345.6, “0.00e+00“) 数值以指数形式表示Print Format(123); Format(123) 比较这两行输出结果Print Str(123); Str(123)End Sub(2)在运行下面程序时,先后在两个输入对话框中输入 456 和 123,则输出结果及数据类型是_【1】_
10、源代码:Private Sub Form_Click()a = InputBox(“输入第一个数“)b = InputBox(“输入第二个数 “)Print a + bEnd Sub(3)假定有如下窗体事件过程,程序运行后,信息框标题栏中显示的信息是_【1】_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a$ = “Microsoft Visual Basic“b$ = Right(a$, 5)c$ = Mid(a$, 1, 9)MsgBox a$, 34, b$, c$, 5End Sub实验四 选择结构(一)28实验四 选择结构(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分支与双分支条件语句的
11、使用方法。 (2)掌握多分支条件语句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1、尝试编写下列程序【-1】编写一个程序,程序初始界面如图-所示。程序运行时,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如图 4-1-2 所示的对话框,要求用户任意输入一个整数,程序自动判断其奇偶性,程序运行时,界面如图-1-3 所示。图 4-1-1 程序初始界面 图 4-1-2 “数据输入”对话框图 4-1-3 程序运行结果源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s$a = Val(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整数“, “数据输入“) 可以省略 Val 函数If a / 2 = a 2 Then 或 a/2=i
12、nt(a/2) 或 a mod 2=0s = “整数“ & a & “是偶数“MsgBox s, 65, “奇偶数判断“ 65=1+64,即显示“确定” 、 “取消”按钮和消息图标ElseMsgBox “整数“ & a & “是奇数“, 65, “ 奇偶数判断“End If实验四 选择结构(一)29End Sub【-2】任意输入两个数,从大到小输出。运行结果界面如图 4-2 所示。图 4-2 运行结果界面源代码:Private Sub Form_Load()Text1.Text = “ 文本框内容清空Text2.Text = “: Text3.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x%, y%, t%x = Val(Text1.Text) 将文本框中输入的字符转换为数值赋给 x 变量y = Val(Text2.Text)If x y Then t = x: x = y: y = t 两个变量内容交换Text3.Text = “x=“ & x & “,“ & “y=“ & yEnd Sub【-3】任意输入 3 个数,比较其大小,并输出其中最大值。执行结果界面如图 4-3。图 4-3 运行结果界面源代码: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