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求平均数教案.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604268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平均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求平均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求平均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求平均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求平均数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教案求平均数老厂中心小学 杨绯飞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42、43 页例 1、例 2;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 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3、 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4、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具学具: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1) 、口算。488= (25+31)4= 96(100-94)=364= (78+20)7= (2+3+5)2=(8+3+2+7)5= 5044= 666=(2) 、口答。说一说 488 与 364 分别表示的

2、意义。(二) 、探究新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2、光明小学在一次冬季运动会上有一个投篮比赛的项目,比赛规则是这样的:2每人投三次,每次投十个。三年级三位同学参加了这次投篮比赛,他们的比赛成绩是这样的。课件出示每次投中5 个小林 小刚平均每次投中 4 个平均每次投中 4 个小强(1) 、想办法让小林每次投中的个数一样多?可以怎么办?小刚的呢?(同桌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2) 、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他们三个人的投篮情况吗?(3) 、小强每次投中 5 个,能不能说成小强平均每次投中 5 个?为什么?在描述小林和小刚的投篮情况时,平均两个字能不能去掉?为

3、什么?师小结:小强每次投中 5 个是实际值,但小林和小刚平均每次投中 4 个只是我们移多补少后的一个虚拟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3、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用移多补少这种实际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比如求两个高矮不同学生的平均身高,我们并不能把高个的身高截到3矮个上,这是不实际的。那么刚才的例子,我们能不能通过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呢?(小组讨论,分别请不同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黑板板书)小林:(3+5+4)3=123=4(个) 小刚:(3+7+2)3=123=4(个)总结求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师小结:平均数作为反应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

4、,是统计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但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它并不表示实际值,比如我们三(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是 87 分,并不是说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考了87 分,她只是根据全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的一个虚拟值,用来评价我们班的总体考试情况。4、那么这次冬运会上谁赢了?5、平均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多,你能举例说说吗?(如坐公交车时,身高 110 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110 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平均身高求出的)6、教学教材 42 页例 1。(1)出示主题图,分析图意。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

5、回收了 14 个、12 个、11 个、15 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回收了多少个矿泉水瓶?(2)组织学生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4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收集相同个数的值。学生甲:用“移多补少”的思想,从小红的 14 个里取出一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 个里取出 2 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四个都相等的瓶子个数,13 个。学生乙:可以用公式计算法,相加求出收集到矿泉水瓶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数。列式计算:(14+12+11+15)4=524=13(个)7、学习教材 43 页例 2。(1)出示主题图及统计表,了解图意

6、及相关信息。欢乐队单位:厘米王强 谢明 李雷 王小飞 刘思148 142 139 141 140开心队单位:厘米杨洋 周小杰 陶晓 卢浩 蔡志144 146 142 145 143(2)说一说,你能从表中得到哪些信息?(3)猜一猜,哪个队的平均身高最高?5(4)算一算。提问:怎样比较两个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学生:如果一个一个的比较非常麻烦,且不容易比较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5)自主完成计算过程,交流计算结果:欢乐对平均身高:(148+142+139+141+140)5=7105=142(厘米)开心队的平均身高:(144+146+142+145+143)

7、5=7205=144(厘米)比较两只球队的整体身高:142 厘米144 厘米由此可见,开心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进一步明确: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课堂练习设计1、这是一位演讲小选手演讲后评委的打分情况,请帮他算算最后得分。评委序号 1 2 3 4 5 6分数 84 70 88 94 82 86生 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 。 (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生 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6(84888286)485(分) ,这样才公平、合理。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平

8、,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2、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 126 厘米,小丽身高 134 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2)指名说说(3 个)(3)学生评价。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 126 厘米高,可能比 126 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 126 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1)小强身高 130 厘米,一条小河

9、平均水深 100 厘米,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2)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 3 本。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 3 本书。(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160cm。 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 155m。 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 160cm 的队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板书设计。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72、公式计算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七、 教后反思。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数学教学

10、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联系了生活实际,我例举学生平时喜欢的体育活动为例子,这堂课我借助生活情景,统计三个同学投篮比赛情况,直观感知自然引出平均数,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案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求平均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提出问题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争论起来就更有兴趣。但是整个教学过程,我对课堂把控过多,放手让学生探索的过程偏

11、少,使课堂受到局限,同时限制了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二、求知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比如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在上课时创设情景时,我觉得我的课堂设计缺乏启发学生产生思维矛盾,寻找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而是进入了一个教师带领学生思路解决问题的模式。课后经过指导老师的建议,我从名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作为刚入行的新人,我觉得我需要不断观摩资深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先从模仿入手,理论8结合实践,探索教学方法和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