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口语交际之佛脚招数,1.简介,2.素材来源 1).衣食住行 2).日常生活(邮局银行锻炼等) 3).人际关系(赞美批评同学上下级等) 4).学习与工作 5).娱乐消遣,解题原则,1) Section A 完成对话,(1).交际中前后语法应一致 A : 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 tonight ? B:_.I went to the party. I go to the party .I will go to the party .I am going to the party ./Yes , I am.,E.g. 07/2 08/2 09/4 11/4,(2).
2、回答句中前后意思应一致A : Do you mind if I smoke here ?B : No , not at all . I dislike smoking .(前后意思不一致) e.g. 11/2.3,(3).交际中不能答非所问A : You look pale .B : Oh , my daughter was ill yesterday and I took her to hospital .*You look pale ,too . A : Are you going to the concert tomorrow ? B : The concert yesterday wa
3、s great .,(4).合情合理原则选出的答案应是比较积极、健康向上、善解人意、包容、遵守规则的选项 A : Jane , I feel very tired recently . B : Oh , darling , you 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 *Im more tired than you . e.g. 10/5,(5).答案应符合西方人交际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 A: Tom, can you lend me 400 dollars? B: Oh, sorry. I only have 200 dollars.Id love to, but
4、 Ill discuss with my wife.(中国人思维习惯),2) Section B 对话理解,(1).第二人答语,往往是命题着眼点;而第一人所说的单词和短语往往用作干扰项。 e.g. 2008年第6题 2007年第8题 2005年第6题 2010年第6题,(2).替换原则第二个人说话中的关键词,其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即为答案。 e.g. 2005年第7/8题 2006年第7题 2008年第8题 2011年第8题,(3).两个选项意思相近或相反,往往其中一个为答案。 e.g. 2006年第7题 2007年第7题 2009年第7/9题 2010年第7题,(4).中庸选项往往优于绝对化选项 e.g. 2009年第6题 2011年第6题,(5).第二个人说话中,假如其表达为肯定句,答案往往为否定句;反之亦然。 e.g. 2006年第6题 2007年第7题 2008年第9题 2009年第7题,(6).短语/成语理解题-该短语/成语表达的言外之意即为答案(出现该短语/成语表达中的词汇越多的那个选项越不是答案) e.g. 2006年第8题 2008年第6/10题 2009年第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