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600951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 摘要:针对当前广大教师对教材的使用问题,从两种不同的课程观出发,对新、旧教材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教材与时代发展的适应性,进而提出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作用。本文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地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意义,也为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词:新教材;结构功能;课程观自从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以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全面推进,使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逐步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而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教材的改革,新教材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它关系到我国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如何挖

2、掘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就成为了各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教材使用至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其评价有褒有贬,这里面存在着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和教师对新教材的领会和把握的问题。一、两种不同的课程观1.“以学科为本”的课程观“以学科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所开设的各门学科。课程就是一种指令,教材就是圣经,教学过程则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师生纯粹的外在于课程。 ”它关注学科知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和记忆、理解和掌握,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因此,导致学生只会解程序化的习题,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不知道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

3、用,动手能力差,那么这种课程观下的教材显然不符合时代的需要。2.“以人为本”的课程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种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教学过程不只是课程知识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内容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师生应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切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我们目前使用的新教材,正是“以人为本”课程观编写出来的教材,它打破了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的体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教材提供的素材,例、习题,都有其作用。因此,充分挖掘教材的功能作用是每个中学数学教师首要的任务。二、新教材的结构功能分析新教材图

4、文并茂,联系实际,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出了大量有趣的、富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让学生参与、合作、主动探究,使学生增长知识面,提高数学素养。以下是对新教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课本) 的各种栏目素材的教育功能作出分析。1.每章内容引进的功能分析新教材每章的章头,都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再配以精美的图片,把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都选择有现实背景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通过思索、探究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因此,

5、教师应注意章头引入的教学,对此部分加以有效地利用,便能对本章内容的教学过程起到一个启发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做一做”功能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在新教材中设置了“做一做”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突出知识获取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估算能力。 因此,广大教师在充分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下

6、,给予正确的引导,发挥“做一做”的作用,用活动、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学习方法,改变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标的要求。3.“议一议”的功能分析传统的教学只是教师“讲” ,学生“听” 。而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交流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且认为数学交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思想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2)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学会与人合作。(3)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新教材里设置“议一议”给了学生很大的交流空间,它揭示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主动探求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获取数学结论。对于某些

7、问题,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思想进行启发教学,此外,学生通过“议一议”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耐心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并学会如何与人交流的方式等。 “议一议”的教学倾向于结果的发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发挥“议一议”的教育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4.“读一读”的功能分析新教材的“读一读”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数学史料或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数学的应用及其延伸的介绍等,教材花了较大篇幅穿插阅读素材,缘由何在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编者的用意,在教学中“读一

8、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有“情感催化剂”的功能,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使教材的内容具有完整性、综合化。由此可见, “读一读”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教育性于一身,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开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内容。所以,教师如果不加区别地采用让学生自行阅读的方式,必不能取得良好效果。5.“回顾与思考”的功能分析此栏目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它的意图在于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去梳理所学的知识,这样减少了对知识点简单重复的罗列,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更多的空间,教师可以借此了解

9、学生的学习状况,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此环节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三、挖掘教材中实验素材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因此,在新教材中设置了适当的实验素材。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 这里带有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所以在教学中若能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得出结论,发现新知识,则更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此外教师若能在实验后把其知识引伸到实际生

10、活中,则充分体现了生活处处都有数学的价值。四、挖掘新教材中例、习题的作用新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都是教材编纂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典型的题目。“它隐含着一些学生尚未发现的“奥秘” ,而这些“奥秘”又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拓展引申的关键。因此教师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上的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向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去联想,纵横引伸,把所学知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归纳、演变、使知识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网络,使例、习题中的方法形成一个更加灵活的能够举一反三的钥匙方法。 ”教师用好用活教材中的例、习题,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外延,发挥其价值。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得到有效

11、的提高。在人才竞争激烈的 21 世纪,新课标给数学教育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新教材给师生提供了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那么,作为 21 世纪的教师,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新课程、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素材的教育作用,才能用活用好教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素养,才能让那些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光彩。参考文献:1张丽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第一初级中学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不只是单纯交给学生知识,

12、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后进生“不是补习,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多读能提高理解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逐步地独立获取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学生没有阅读课本的能力和习惯,自己不会读书,教师的课讲得再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不十分理想的。从长远来看,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特别是走上社会后获取知识,主要是靠自己阅读书籍。学生养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具备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将会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在日常的

13、教学中要逐步让学生转变看法,懂得阅读数学课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数学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是有意无意的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课本理应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凭借)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不是教数学,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给学生

14、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使学生会读数学课本,读懂数学课本,从小养成认真读书、仔细思考的良好习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数学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是有意无意的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课本理应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凭借)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不是教数学,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给学

15、生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使学生会读数学课本,读懂数学课本,从小养成认真读书、仔细思考的良好习惯。一、激发学生,我要读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卡通、漫画、童话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对孩子们来说动画的西游记比有名演员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更有吸引力。由此可见,创设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提高阅读效果。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表述单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创设问题情景时,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

16、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二、加强指导,我会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 “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指导学生看书学习,为了提高读书效率,对课本中比较抽象且难度较大的内容,一般水平的学生阅读时钻不进去,又跳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内容,对学生既要“扶”还要“放”使学生能够在老师指导下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进行自学。(一) 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解决新课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条理性。如“方程的概

17、念”课前出以下思考题:1、什么叫方程? 2、什么叫方程的解?3 、什么叫解方程? 4、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不同?5、你能总结出解方程的步骤吗?6、方程有几个特点?7、请你解个方程。根据这几个问题,学生读书、思考。等到全班同学看完一遍课文后就提问,前三个问题同学们可读书回答。第4题指名回答,有的学生说方程的解是“X= ?”有的说解方程就是计算这个方程,有的说就是求“X=?” 。通过争论使同学们弄清了方程的“解”是名词,解方程的“解”是动词 。像5 、6 两题也是通过讨论得出的答案。提问第7题时,老师出几道题请几个学习较差一点的同学扮演,结果有计算错的,有格式不对的,有忘记写“解”的,课堂集体批

18、改订正。 (二)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以有的知识出发解决新问题,鼓励他们自觉地探讨新知识。如学习“异父母分数加减法”时,启发谈话是:“异分母分数怎么加减呢?”(只要把它们变为分母相同就可以相加减) “如何使分母相同呢?” (需要通分) “通分的根据是什么?通分的方法又是什呢?”让同学们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数学课本。这样也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是连贯的应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去学。三、质疑问难,我能问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并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学生读起来就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设疑就应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

19、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么叫做整除?强调的是“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和商都必须是整数。 ”粗读第一遍时可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首先被除数、除数和商都必须是整数,其次除数不能为0。 ”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 “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和商都必须是整数”? 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两个数相除,商没有余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最后精读第三遍,让学生边读边想,并举3个

20、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65=1.2 ;1.53=0.5 ;124=3。通过以“疑” 导读,学生不仅明确了整除的概念,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四、找准联系,我会用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 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

21、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的是 3/4块,而不是1/4 块。这时,我们就可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 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流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有条件,应把阅读教学向课外辐射,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由一本教科书的学习带动几本、几十本乃至几百本优秀课外数学读物的主动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大的增加,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相

22、信,通过课内外的大量阅读将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无疑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会有一群优秀数学阅读者飞翔在数学世界里。综上所述,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要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使学生重视数学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数学阅读研究,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参考文献:1.皮亚杰发生认识原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612.人民教育 ,余文森,2002, (11)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数学课本既是教师的教学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要培养学生

23、的自学能力,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 ,最后过渡到“会学” 。因此,在一、二年级教学新知识时,课堂上我创设自学氛围,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像例题旁边的提问、想的内容,便让学生细读,领会其用意。有些需要填写的内容,便让学生独立填写。还有些例题,下面有“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我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本还包括阅读习题,这时,我便引导学生从看懂图示入手,进行仔细阅读。中、高年级时,我把课堂上自学课本的步骤延伸到预习。只要学习新知识,我就提前一个晚上布置预习作业,具体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核心、重点的地方或

24、自己认为较难理解地方打个星号。同时,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例如,对学习一般的学生,提出明白教学内容的大致含义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能模仿课本自编一些练习题,甚至借助课外书编制一些拓展题的要求。在课堂讲解新知识前,我一般都先安排学习小组交流汇报,说一说,预习时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然后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对新知识的想法和解题经验,集思广益,互帮互重视课本概念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课本知识有的难以读懂以外,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也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的讲,满满黑板的写,使学生产

25、生了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运用文字的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重视阅读数学课本,首先要教师引导,特别在新知识学习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闭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的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对书中的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它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

26、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防止因口误、笔误所产生的概念错误,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外或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列出读书提纲,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 圆周角一节,我拟了以下读书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圆周角的定义中,有哪几个条件?缺少其中一个,行吗?举例说明。它与圆心角有何区别?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有几个?所对的圆周角有几个?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何要分三种情况证明?根据什么来划分的?为什么?在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

27、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中,能去掉“同圆或等圆中 ”吗?为什么?为何前一句不加上“同圆或等圆中”?推论1实际可得到哪几个结论?能画图说明吗?能证明吗?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课本隐含知识的挖掘,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中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点的抽象性和隐含性比其它学科显得更为突出。数学中的知识点要通过想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才能揭示,由于学生受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限制,以及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数学教材看不懂,不理解。为了完成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

28、点挖掘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例如,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个,而学生往往忽略其中一个,解答类似“一条弦分圆为1:4两部分,求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两圆相交时,有两种情形:两圆心在公共弦的同旁和不同旁,但学生往往考虑不周到,解答类似“两圆半径分别为6cm 和8cm,公共弦的长为4cm,求圆心距”就会出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农村乡镇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发挥普遍较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会自学。这个问题主要表现的特征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数学课本。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数学教研组经过研讨,实施了针对“培养学生阅

29、读数学课本能力”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很好的成效。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我校具体的实施策略。一、抓“三读”指导学生过阅读关一般地,学生有阅读语文、朗诵英语的习惯,但是很少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即使在拿到课本进行学习时,也存在抓不住知识重点、似懂非懂、领会不深等问题。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即“粗读” 、 “细读” 、 “精读” 。“粗读”就是先通读要学习的章节,大致了解所要学的内容,不要忙于思考和解答具体的问题,而是要把各个知识点搞清楚,把主要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用标记注明,其中不明白或不懂的地方也要重点标注。“细读”就是具体细致地逐句阅读。要弄明白章节中

30、的各个问题,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其中,难懂的地方要反复思考,对比它与旧知识的异同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识记。: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过程包括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搜集资料、书写教案、课前反思等环节,其中解读教材是其他各个环节的基础。解读教材要坚持尊重、开发和扬弃的指导思想,整体把握教材的结构,大胆创新备课的形式。众所周知,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是备好课。笔者在日常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照搬现行教案上课,重教学的形式和方法,重练习的结果,忽视对教材编排结构、呈现形式和实质的深度解读,忽视数学思想方法和习题功能的挖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解读数学教材的水平,笔者

31、建议要注重以下三点:一、坚持对教材特征的定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 准对教材特征的定位,也是对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宏观引领。为此,教师在解读教材中的定位应是尊重、开发和扬弃。1尊重教材。教师要尊重教材的权威性与指导性。教材是由专家和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发展水平精心编制而成的。它虽不是金科玉律,但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编排体系,以及每个内容的具体教学要求,还要能够走 进教材,与编者在字里行间进行深层对话,反复揣摩教材中的每幅插图、每句话、每道习题,甚至每个词语或符号背

32、后所蕴含着的丰富内涵,力争达到读透教材。2开发教材。现行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某种程度上说,教材只是一个样本或引子。就小学数学教材而言,教材上的内容是面向全国的,城市和乡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必然存在差别,而且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教材,就会使数学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开发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教材原始文本的二次开发。指不改变教材原有的教学内容,仅对其板块结构、呈现方式、先后顺序等方面作相应的改变,继而在尊重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二是超越教材原始文本的二次开发。这是指基于教材原

33、始文本的二次开发有时不能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对问题情境重新设 置、教学范例重新选择、反馈练习重新安排、教学内容重新创编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无论从哪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都必须对原有教材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反复解读,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前提下进行二次开发,不能随心所欲,丢掉教材,另起炉灶,绝对不能破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逻辑性的特点。3合理扬弃。课改的实践证明,每一轮改革都是对传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完善和提高,而不是全盘否定。教材改革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在尊重教材的同时,也要善于吸取老教材的长处,弥补新教材的某些不足,达到合理继承和批判创新的统一。例如,实践

34、在一线的数学教师有时感到新教材注重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规律的结论处往往都留下空白,这样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思维的时空,但却没有准确严密的数学结论作为标准。为此,建议教师适当阅读课改前的老教材,借鉴其知识体系严密、方法介绍全面、结论表述明确的优点,以解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某些困惑。二、坚持从教材结构上深度解读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教材结构。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是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知识、原则的罗列和拼凑,也不是各部分数学知识的简单求和,而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

35、识网络。教材编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把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有关内容,由浅人深、螺旋上升地编排到各册教材中,有目的、有系统地将数学知识结构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1要通览教材。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至少应把小学阶段所任学科的教材全部浏览一两遍。开学初拿到新教材后,第一件事是分析本册教材各个单元的编排特点和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重点、难点等,这样,可以瞻前顾后,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2要问为什么。小学教学教材一般由正文、例题和练习题三个部分有机地组成。教师在解读具体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要尽量弄清编者的编排意图,注意多问几

36、个为什么。例如,在解读例题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学习素材?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什么数学规律? 在表层知识背后隐藏着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力争达到想编者所想,思编者所思。又如,在习题教学中,对每道习题都要充分研究,细心揣摩每道题的教学、教育功能。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教材上的习题是怎样设计的?习题的内容和形式都能为巩固和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服务吗?每一道题的作用是什么?练习设计中还有哪些不足,如何进行改造和补充?3要抓好知识点的分析与研究。数学的知识点是指概念、公式、性质、法则、定律等。这些知识构成了小学学科结构和教材结构体系。有经

37、验的教师在解读教材时,都能紧紧抓住知识点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思考。例如,知识点的表达形式、形成过程、重点、难点和应用等,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对知识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抓得不准;有的虽然抓到了知识的重点、难点,但突破的办法不多;有的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思考、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意识不强,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4要挖掘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思想。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使学生终身受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演绎过程,因

38、此,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着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同步产生的,只是呈现的方式比较隐蔽,不像概念、公式、性质、法则、定律那样显露在字里行间,不易被学生发现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教材时潜心挖掘,有意识地将转化、对应、集合、函数、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加以渗透,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改变传统的检查评价备课的方式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步骤,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长期以来,教育行政人员检查、评价备课的方式主要看教案的格式是否规范,书面文字、课后反思的数量多少等,很少关注内在质量。因此,评价不够正确,导致教师将较多的精力花在写教案上,深层次地解读教材的精力

39、相应地减少。为此,应改变传统的检查、评价备课的方式,引导教师提高解读教材的水平。1少看备课笔记,多进课堂听课。上课是教师钻研教材、分析学情、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情况的综合反映。听课者要善于从教材意图和教学效果出发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不要游离了教材泛泛而谈。2加强说课的研究。说课是上世纪90年代创造的教研形式。它是在备课的基础上,口头叙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重点、难点内容和学情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己对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以及制订上述目标或选择方法的理论根据。说课能帮助教师从理性角度审视教材,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此,说课不能削弱,应结合教研课、公开课和日常听课、评课等活动有机地进行。3教案不求规范求创新,不求形式求实用。教案要根据教师教龄的长短、教学经验丰富的程度作适当规定。不搞一刀切,不搞固定格式和框框,取消统一的文字量的要求,取消统一的点评、反思的数量要求,注重解读教材、改进教法等方面的实效性的研究。4保证教师业余进修的时间,不断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目前,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对所任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够,学校应安排适当的时间,让教师进行业余进修,通过进修熟悉小学数学内部的知识结构,钻研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数学视野,提高驾驭教材、运用教法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