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一、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原始的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生产力发展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二)、关于“土地兼并”问题需理解掌握:,1、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主要表现 2、土地兼并的根源:,生产力的进步 土地私有制和买卖制度的存在,3、土地兼并的后果:,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恶化农民的生存条件,阶级矛盾激化 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中国:封建政府实行均田制;农民的均田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世界各国
2、: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拍卖;法国的君主立宪派的赎买和雅各宾派的小块分期付款出售;俄国的赎买;美国的宅地法;日本废除土地买卖禁令。,4、古今中外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二、古代的赋税制度,1. 春秋后期: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 “初税亩” 2. 秦汉:编户齐民制度 3.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4. 唐朝后期:两税法 5. 北宋中期: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6. 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 7. 清朝前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8. 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一)、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二)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1、标准: 2、地租形式:3、征收种类:4、征税时间:,人丁为主 土地为主 实物为主
3、货币为主 繁杂 简单 不定时 定时,5、必须服徭役、兵役 可以代役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思考题:,我国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维护统治,必须调整生产关系 农民的反抗斗争 土地兼并,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1、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调整生产关系,缓解阶级矛盾。 3、扩大国家税源,增加政府收入 。 4、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 5、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学了古代的赋税制度, 你有何认识、启示?,高考题展示,1、(2000年春季招生): 下列各项作为奴隶
4、制开始瓦解的标志的是:A 使用铁器和牛耕 B 鲁国实行初税亩 C 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B),2、(2001年全国卷):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 B.土地利用率提高 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C,3、(2002年全国): 下列各项,属于人头税的是: 算赋 口赋 调 租 A B C D ,A,、(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一直延续到北宋,B,、(2005春季文综)唐初规定:“凡水、旱、
5、虫、霜灾,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调制 D.地丁银制,C,6、(2005年上海卷) 中国历代都有丁税 (每个成年男子必 须缴纳的人身税)。 清代丁税征收出现 了变化,参照右表, 判断以下表述正确 的是: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A,7、(2005天津文综)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A,200
6、2年全国高考卷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回答: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6分),答案要点:(10分) 秦朝的暴政;(2分)文景之治。(2分)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3分)轻徭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