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1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课件:近代史3.20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川教版九年级上).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57139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课件:近代史3.20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川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0-1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课件:近代史3.20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川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0-1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课件:近代史3.20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川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0-1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课件:近代史3.20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川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0-1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课件:近代史3.20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川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沙俄历史上,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 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 去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但历史已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亚历山大二世面前,迟一天解决,问题就更严重。那么上文中的“潘多拉魔盒”指的是( ) A.外敌入侵 B.国家的分裂 C.落后的农奴制 D.黑人奴隶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亚历山大二世迟一天解决,问题就更严重”,可推知选C。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但是落后的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使俄国远远落后于主要欧美国家。1855年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弊端,更是加剧了国内的矛盾,要求通过“自下而

2、上”的革命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更加响亮。,2.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尽管他 (如右图)的改革不彻底,但终使 俄国步入了资本主义门槛,推动了 历史的进步。那么他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大帝 C.尼古拉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通过对题干的分析,由关键词“使俄国步入了资本主义门槛”,可推知是亚历山大二世。通过图片也可知是亚历山大二世。,3.亚历山大二世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的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为好。”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3、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本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俄国,由于受到农奴制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各地暴动此起彼伏,农奴制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被迫于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4.世界近代史上,某国法令明确规定:农夫们要花钱赎买份地才能实现“有田同耕”的梦想。这个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荷兰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题干信息“赎买份地”可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4、内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不但使农奴获得了自由,而且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5.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1861年改革 C.美国独立战争 D.中国洋务运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还能赎买一块份地。所以有了题干中的新变化。,6.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 A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

5、的家庭 B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罗斯拥有一块份地 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地主卖到另一个农庄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861年颁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7.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 )A.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 B.解放了黑人奴隶 C.废除了农奴制 D.实行了五年计划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图表资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表中的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的变化,判断出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所学可知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劳动力。,8.(2009盐城中考)学生甲

6、: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所以对这次改革应以肯定为主。学生乙:这次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所以应予以基本否定。你的正确判断是( )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待任何事物都要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但同时亦应看清其主流。1861年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所以总体上应当予以肯定。,9.如果你要向同学们介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你不能采用的材料是( ) A.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

7、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这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D符合题意。,10.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2)为什么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上述材料说明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一历史事件对俄国的发展

8、有什么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实质的理解。通过知识回顾并结合材料内容,先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明确了这一点,第(2)、(3)题也容易作答。 答案:(1)俄国1861年改革。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而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3)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掠夺。 (4)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11.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发展,但速度缓慢,农奴

9、制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当时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有近40%是农奴,生产效率极低,农奴制还影响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继续发展。 材料二 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力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却占用了大批的劳动力,而且南方要求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西部新增土地上,对此,北方坚决反对。,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19世纪中期,俄、美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各是什么? (2)俄、美两国是怎样扫除各自障碍的? (3)俄国在解放农奴、美国在解放黑奴方面有什么不同?其共同意义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农奴和美国南北战争中黑奴的有关问题。材料一主

10、要讲述的是俄国农奴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材料二讲述的是黑奴制成了美国南北方矛盾的焦点问题。在理解材料一、二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有关内容即可解决各个问题。,答案:(1)俄国:农奴制。美国:黑人奴隶制。 (2)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美国:通过南北战争。 (3)不同:俄国农奴获得自由是有条件的,即以高价赎买一块份地;美国黑人奴隶获得解放是无条件的。共同意义:解放农奴和黑奴都推动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2.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就会发现他的改革相当不彻底,这也是导致俄国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原因。假设时光能够倒流,重演这段历史,让你做沙皇,你会从哪些方面实施这场改革,让保守的沙俄也步入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本题以假设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只要学生能够围绕题干,提出发展经济的措施即可。 答案:(1)给农奴以充分的人身自由,在获得自由的同时,无偿地分给农奴一份土地。 (2)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给资产阶级以政治上的优势地位。 (3)废除封建的专制统治,建立由资产阶级掌权的政体形式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