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 要 :阿甘正传 不仅成为票房之最 ,而且成为阿甘现象 ,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阿甘身上体现的美德是美国清教传统价值观的再现 。该影片的导演用隐喻的手法 ,在镜头安排上看似漫不经心 、不动声色 ,却意味深长的埋下了圣经意义的伏笔 。关键词 :阿甘正传 圣经隐喻 基督教 传统价值观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是根据作者温斯顿 格卢姆 (WinstonGroom)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 。 电影荣获 1995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等 6 项大奖 。 这部弘扬美国主旋律的电影 ,叫好又叫座 ,仅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年里美国加拿大两地市场票房就达到
2、6.7 亿美元 ,据 2008 年统计的全球票房排行榜仍占据第 41 位 。说明全球观众对于电影中所肯定的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观是普遍认同的 。圣经及其基督教义对西方社会的制度 、文化 、价值观 、文化观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基督教关于人要 “爱上帝 ”和 “爱人如己 ”这两大诫命对整个社会文明和价值取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美国浓厚的基督教文化传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 人们习惯于用基督教思维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这部影片中也洋溢着浓厚的基督教色彩 ,多处具有圣经的意义 。一 、好奇的乔治 圣经记载 ,当门徒进前来 ,问耶稣说 :“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 ,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3、 ,说 :“我实在告诉你们 :你们若不回转 ,变成小孩子的样式 ,断不得进天国 。所以 ,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 ,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马太福音 18 章 1-4 节 )当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 ,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 ,门徒就责备那些人 。 耶稣说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 ,不要禁止他们 ,因为在天国里的 ,正是这样的人 。 ”(马太福音 19 章 13-14 节 )电影中 好奇的乔治 是阿甘妈妈读给阿甘的睡前故事 。 也是珍妮教阿甘识字时读的故事 。是阿甘的行李箱里随身携带唯一的一本书 。一片羽毛飘落在阿甘的脚下 ,他拾起夹在这本书里 。小阿甘第一天去上学也带了这本书 。这本书描写
4、了乔治 -这只好奇简单小猴子在大都市里的历险记 。乔治是一只来自非洲的小猴子 。他被一个带着黄帽子的人带到了大都市 。 他总是很好奇 ,因此惹下了很多无心的麻烦和错误 ,令人忍俊不禁 ,最后都能够化险为夷 。这本书作为整部电影阿甘随身携带的仅有几件物品之一 ,在电影中只有几个一带而过的镜头 ,但是却伴随阿甘一生 , 暗示着这本书具有重大的隐喻意义 。 这本书是写给孩子的童话书 。而阿甘从童年到成年一直带在身边 ,说明阿甘始终具有孩子般的童心与单纯无邪的美好心灵 。 阿甘就好像乔治一样 ,总是充满了童心 。 阿甘的人生也像乔治的历险一般 。 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著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 ,如猫王
5、 、披头士乐队 、种族问题 、越战与反战 、水门事件 、乒乓外交 、爱滋病 (AIDS)等等 。 正是因为阿甘具有无邪的童心 ,当他与靠政府救济过活的丹中尉一起过圣诞节时 , 丹中尉问阿甘是否找到耶稣 , 阿甘一脸茫然的回答说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去找耶稣 , 然后阿甘又说 :“我会去天堂 。 ”阿甘的这两句简单并看似矛盾的台词 ,其实具有圣经隐喻的意义 若不回转 ,变成小孩子的样式 ,断不得进天国 。 电影导演安排颇具匠心 ,这两句看似矛盾的台词 ,恰恰体现了童心无邪的阿甘是上帝所喜悦的样式 。二 、智商阿甘的智商只有 75, 他的智慧不足以理解成人世界里的很多事情 。 然而圣经中说 :主叫有智慧
6、的 ,中了自己的诡计 。 阿甘 ,一个智商只有 75 的美国小伙 ,看似愚钝 ,从小到大 ,别人总是嘲笑他愚蠢 ,然而却在所有的人生大事中表现出大智慧 ,从未做过一件蠢事 。如顺利进入大学 ,参军 ,在越战中抢救自己的好友及中尉 ,信守承诺买下捕虾船 ,成为亿万富翁后捐款建医院教堂 ,获悉母亲重病第一时间赶回家中 ,得知珍妮重病仍然与之结婚并照顾她到死等等 。 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 3 章18-20 节 :“人不可自欺 。 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 ,倒不如变作愚拙 ,好成为有智慧的 。因这世界的智慧 ,在上帝看是愚拙 。如经上记着说 :“主叫有智慧的 ,中了自己的诡计 。主知道智慧人
7、的意念是虚妄的 。”有智慧的人 ,如电影中的肯尼迪总统兄弟 、尼克松总统 、猫王 、约翰列侬等政治家 、演艺界名人等 ,虽有辉煌的人生却常常死于非命 。三 、登月事件在电影中有多次提到美国宇航员及登月 。 第一次是阿甘在军队中打乒乓球的时候 ,电视中正播放着美国宇航员登月的新闻 。阿姆斯特朗对着全球观众说出了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第二次是在酒吧中 ,阿甘说要买艘捕虾船做船长 、兑现对巴伯的诺言时 ,丹中尉用嘲弄的语气大声说 ,如果阿甘当上了船长 ,那么他就成宇航员了 。第三次提到是在这样的镜头中 丹中尉残疾后居住的旅馆房间内 ,地面上摆放着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插美国国旗的
8、登月照片 。 第四次在阿甘的婚礼上 , 丹中尉对阿甘解释自己的魔腿是用制造宇航船的材料太空铝制成的 。电影用一种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多次的提到登月事件 ,这是导演的精心安排 。自美国人登月以来 , 许多太空宇航员都看到了神创造宇宙的伟大和奇妙 ,重新认识了上帝 ,有不少人辞职去神学院深造 ,并做了牧师 ;另有许多人决心从事传播福音的工作 。 阿波罗 11 号宇宙飞船的指令长 、科学家阿姆斯特朗教授 ,不但信仰天主 ,成为天主教的虔诚神父 ,还开始研究宗教 ,先后到 20 多个国家 (包括到我国上海佘山修道院 )进行访问和讲学 ,让人们分享他由登月而感受到的思想变化 。他说 :“我是一
9、个科学工作者 ,对一切事物都需要用科学方法来论证 。 我从小不信神 。 这次登上月球 ,我亲眼看到并惊叹大千世界的壮丽宏伟 ,我感到人类智慧的渺小 。从所观察到的错综复杂 、千奇万妙 ,有条不絮的秩序中 ,我凭良知推断 :没有创造者 、统治者 、统筹规划者 ,是不可能的 ,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我不得不抛弃没有神的成见 , 坦率地承认宇宙有它的创造者 天主 。 ”丹中尉在影片中总是反复与宇航员联系在一起 , 暗示着丹中尉也像那些信仰经历重大转变的美国宇航员一样 ,在重大事件之后 (对于宇航员是登月 ,而丹中尉则是失去自己的双腿及家族荣誉 )经历了自我传统价值观的崩溃与重建 ,在阿甘的帮助下 ,终
10、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失去双腿 、 处于极度消沉的丹中尉不相信将来有一天他也可以进天堂与上帝同行 。在他靠美国政府救济为生时期居住的旅馆房间里 ,有一副美国宇航员登月照片 。圆茶几的底座上放着一本红皮的圣经 。丹中尉的鞋悬在电视的上方 。 电视中美国退伍老兵在一起唱着庆祝耶稣诞生的平安夜歌曲 。 美国总统说 :“上帝保佑美国 。 ”在见到阿甘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并被电视台采访后 , 丹中尉讽刺的说 :“上帝保佑应受诅咒的美国 。”然而阿甘却完全翻转了丹中尉的生命 。在捕虾行业成功后 ,丹中尉谢谢阿甘挽救了他的生命 , 并纵身跃进大海里游泳 。 阿甘说 :“我想 ,丹中尉已经与上帝讲和了 。 ”电
11、影中丹中尉与阿甘及巴伯首次见面的几个镜头 ,譬如从他敦促属下去领取军需用品 ,叮嘱阿甘和巴伯保护好自己的脚等细节 ,就能看出丹中尉是个很有管理天赋的人 。然而在失去双腿及荣誉后 ,他一度自暴自弃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 但阿甘的行为 , 使丹中尉重新认识到自己在商业方面的才能 , 成为了一个商业精英 。 不仅如此 ,丹中尉还找到了生命中的真爱 。影片结尾的苏珊是丹中尉的亚裔未婚妻 。 出现在阿甘婚礼上的这个女人 ,身着浅紫色木棉花裙子 ,有着一张亚洲人的面孔 。 苏珊与丹中尉象征着丹中尉终于放下了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狭隘 , 明白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不是为了家族与国家的荣誉 ,不是为了集团利益而去毁灭生命 ,而是为了爱人如己 。 正如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 13 章 4-8 节所言的 :“爱是恒久忍耐 ,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 ,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 ,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 ”电影 阿甘正传 中的圣经隐喻解读杨惠 珺 叶志德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