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心理学上讲,所谓爱情这种热恋的感觉,其实是婴儿期的一个物化的追求。某个瞬间,在两个人完完全全向对方敞开,没有任何预设心态的情况下,突然被接通了。这是人们最渴望的,因为它能够完全打破小我的孤独的存在感,就好像疆界都不在了,两个人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多么令人着迷,可是这种能量接通的持久度很短。随着关系的继续下去,这种感觉一定会消退,接下去就是折磨和磨合的过程。-胡因梦 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 一定不是别人,是胡茵梦 - 李敖胡因梦说:“在我看来,李敖和我的母亲都是我的人生中重要的两个助缘。他们充满挑战性,帮助我成长。” 导
2、语:她是个桃花劫不断的人。每一次缘分来临,她都快速地投入,又警觉地抽离。遇上李敖是她此生最大的因缘,结婚、离婚、三年官司,几乎耗尽生命的能量。自此之后,她打开了另一道门,往自己的内心,渐渐走下去。心理月刊:在许多人眼里,您是一个很美丽的女人,对于您来说,美丽是一种负担吗?胡因梦:是。有时我就非常羡慕我的好朋友韩良露,一个有名的星座学家。她很胖,但她可以进入到一个极为流畅的不必在乎外表的能量的展现,比如吃东西吃得哩哩啦啦,满嘴都是,她都可以不管,特别自在。可是如果你被冠上了美女的名号,你就不能不注意自己的外表, 心理月刊:曾有大师赠你一个外号叫“面条”,你很喜欢,为什么你会接收这样一个名字来形容
3、自己?胡因梦:他的意思是,这根面条细细长长,很滑溜,很多人想夹住她,却夹不住,被她溜掉了。他的观察真的很正确,他看到了我在人际互动中,永远有个清醒度在那里。即使在一个亲密关系里,我也还是会冷静地去看,不会轻易地认同一个情境,一个人或者一种状况。 心理月刊:你不会觉得这是遗憾吗?因为在亲密关系里,你身体里的那种驰骋的一泻千里的感觉会因此受到阻碍,没有办法和对方有充分的融合。胡因梦:在亲密关系里,这种驰骋的东西还是会出现,但在出现的同时,我的冷静观察仍在那里运作,永远在那里。 心理月刊:和爸爸的相处,对你日后在处理两性关系上有怎样的影响?胡因梦: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带个礼帽,拿着 STICK,气质和
4、外表都令人羡慕,我因为爸爸而感到光荣。而且他有种很能够和小孩子亲密的能力,他会拉着我的手走在台中的大街上,然后用上海话大声地讲:你是不是我的好宝贝呀。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你得宠,知道有个人百分百地疼爱你、宠你,给你所有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从小就有着不折不扣的恋父情结。 心理月刊:大学时,有个师兄给你看手相,看出你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特质,在两性关系上,你也是这样吗?胡因梦:我有这样一个特质,缘分来了,我不太会去思考这个缘分好不好,该不该进去,我一定会因为感觉产生了而进去,这是我感性的一面。但进去之后,理性那一面就发挥作用了。我会细心观察,如果看到对方有些不善的动机或者做法,我会因为害怕受伤害立
5、刻跳出来。所以之前的很多两性关系都是进行到一年半就结束了。 心理月刊:您现在处理两性关系的方式是怎么样的?胡因梦:后来我发现,两性关系是需要长时间地去磨,磨到两个人“阴影层(SHADOW SIDE)”的问题全部显现出来,被彼此意识到,然后才能通过自我转化达成真正具有成熟品质的关系。我和我现在的这个男朋友已经九年了。他特别单纯,给了我很无条件的接纳,而且价值观和也我一样。我们一起翻译书、办工作坊、演讲。在家里,他扮演女人角色,买菜,进厨房,打字,而且做得很高兴,我则是对外的,扮演一个男人的角色。 心理月刊:他给了您这种单纯的支持性的关系,而您自己很理性思辨的人,您会觉得有时候他到不了您所拥有的高
6、度吗?胡因梦:在研究深度占星学之后,我就知道了每个姻缘的安排都有攻克在里面。被安排在我们身边可以长期相处的人,往往是互补型的,彼此的特质非常不一样,沟通语言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做事方式也不一样,每个人在这种互补的关系里都觉得很辛苦,但就是从这件事上面在磨,在不同的特质下去包容、接纳对方并给予尊重。后来,我甘心情愿接受了这个“磨”,也慢慢了解到,在两性关系上,爱情和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心理月刊:为什么这么说?胡因梦:从心理学上讲,所谓爱情这种热恋的感觉,其实是婴儿期的一个物化的追求。某个瞬间,在两个人完完全全向对方敞开,没有任何预设心态的情况下,突然被接通了。这是人们最渴望的,因为它能够完全打
7、破小我的孤独的存在感,就好像疆界都不在了,两个人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多么令人着迷,可是这种能量接通的持久度很短。随着关系的继续下去,这种感觉一定会消退,接下去就是折磨和磨合的过程。所以爱情那部分难以琢磨又无法不让它产生变化的能量和真正能给予的爱是不一样的,我也因此慢慢克服了对爱情的向往。这种连接的状态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时空一变,连接可能消失不见。所以这种热恋的感觉不一定要那么被强调,只是人类历来在文学和电影中一再地歌颂它,人就自然而然地陷溺在对它的无尽渴望中。但我现在充分地明白,那个东西不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心理月刊2007 年第三期所作活在当下,就是要训练自己发展出对复杂意识活动的洞见一种
8、不被烦恼牵着鼻子走的自我透视力,这更是回归到我们原初的真实本性中。探索情绪与烦恼的本质时,无可避免地必须从终极真理的层次去追根究底,而这势必会牵涉到“高层心理学” 的佛学概念。如果采用这种现代心理学语汇来解释佛家所谓的“苦”之源起,或许应该说人的痛苦主要是源自于追求生存保障、安全感与慰藉而虚构出了种种趋乐避苦的对策,继而建构了一个奠基于心智活动的虚拟世界,并因此丧失了与真实本性连结的可能性。这里所谓的“真实本性” 指的是一种宁静、清明而又全然敞开的状态,其中没有任何自保需求(包括明显与隐微的自保倾向) ,而且因确知自己的存在本质乃是究竟圆满的,所以无需再汲汲营营地证明自己的价值了。换句话说,真
9、实本性里面是不具备“自我”结构的。但人类的吊诡性就在于既拥有一个虚拟出来的自我,同时又拥有一种圆满无缺的真实本性。从表面的层次来看, “自我” 是积极进取的, “真实本性”则是消极无为的,但是从根本的角度来看, “自我”却是一个不断在顽强抵抗解脱、疗愈与究竟圆满的消极份子,因此正确的认知应该是:在消极无为之中便存在着最积极的解脱成分。由于人类错把追求自保当成了积极的行动,所以意识活动里才不断地进行着一些期待、要求、评断、衡量及规划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底端都带着细微的焦虑、匮乏、自我怀疑与低价值感;这些思维与情绪活动极难被察觉到,因为运作的速度太快,太容易被认同,而使我们信以为真。上回在专栏里提
10、到的“正念”训练,就是要发展出对这些复杂意识活动的洞见一种不被烦恼牵着鼻子走的自我透视力,然后学会与底端的焦虑、低价值感等等的情绪能量共处。我在三十八岁那年花了十个月的时间专注于正念上的实验,当时我切断了一切外缘活动,不看报、不看电视、不接电话、不与人交谈,只是专注地反观内在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十个月下来,我有了非常清晰的体证,我发现任何一个念头的生起,都涉及到心底的某种细微的情绪能量,譬如乏味、孤独、想要找点乐趣、觉得自己不够完整或不够理想等等。换句话说,自我或大脑意识总想制造岀一些活动来脱离“当下”与过去或未来无关的空寂实相。荣格曾经用“难以忍受的静止点”(The unbearable
11、stillpoint)来形容这个人人都在逃避的状态。但空寂为什么这么令人难以忍受?脑子好不容易空了,不是很解脱吗,为什么又会生起想要逃避它的驱力呢?上述的这些问题,克里希那穆提在我翻译的点亮自性之光(内地将其合并在爱的觉醒里)这本书中,做了以下的观察,他说:你的脑子就是整体人类的头脑,它历经长时间的演化,一直受到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活动和社会制约的局限。这样的一副脑子截至目前为止从未停歇过,而且已经在永不停息的活动里找到了安全感。如果你对脑子说:“只贮存切合生活所需的知识,其它一概不存档。 ”那么你的头脑一定会顿然失去方向,因为它的运转就是从安全感的需求出发的。除了想藉由念头及情绪活动来确保安
12、全感之外,头脑或自我还有一种很奇特的倾向不想安住在身体里面,心理学称之为“身心分家”倾向。在那十个月的闭关期间,我察觉到只要长时间保持静止不动,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身体的许多部份是阻塞的,神经质一点的人会被这种阻塞感搅扰而产生不安,于是就不由自主地想转移目标,寻求种种方式的纾解与慰藉。但闭关的目的就是要逆转这种趋乐避苦倾向,况且已经选择了自囚,也不好意思再往外乱跑了,情势就这么逼得你必须去面对“身心分家”的惯性。等到一掉回头来开始面对身体上的各种感觉,才赫然发现原来站起来喝茶、幻想将来要到西班牙旅游、甚至扭动身体抓抓手,基本上都是一种挣扎与不安,一种无法与阻塞感共处的习惯反应。许多采纳正念训练的心
13、理治疗师都认为,让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以及身体上,是大部分人最不容易做到的事,其困难度远甚于一切的心智活动及生产活动,但若是能扭转这些惯性,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体验这些紧、酸、痛等等的阻塞感,就可能把具体的威胁化为热、压力或振动的能流。这时我们便真实地体证了“一切无常”、 “没有任何现象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定期为心理月刊写专栏的施莱伯教授不是说过吗, “注意力是一种能量,它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 ”而量子物理学的根本定律也已经阐明次原子是以所有可能的状态存在着,直到观察者集中注意力于其上才凝固成一种实有的。因此,正念修持的确像是内在的炼金术,它以接受火炉里所有杂质的平等性(或称为静定功夫),
14、将情绪及念头焠炼成一种精纯而清明的存在状态。若想把正念运用在日常生活里,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否则这些习惯势必会支配我们的认知,令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及一切应对变得复杂难解。换句话说,我们随时随刻得留一部分的注意力在身心上面,其它部分的注意力则放在与人事物的互动上面,并且要留意搅扰的念头之中埋藏着何种情绪,而这情绪又是从什么样的根深柢固的早期信念里产生的。摘自心理月刊 (2007 年 9 月)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 ,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
15、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在人际关系中,怨怼可以算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之一,展现的方式可能是抗拒、批判、抱怨、故意令对方不舒服,也可能是冷漠以对、维持表面的互动,却不提供真正的情绪能量给对方一种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报复方式。平日里心中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怨怼的形式,我们的身体立即会产生紧缩反应,这种反应一旦变成惯性模式,生命能量就会因长期代谢不良而导致自毁。因此,怨怼在本质上乃是一种自杀炸弹客的行为模式。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并不能清楚地察觉自己已经落入此种模式,因为怨怼其实是一种深层的自保机制我们借着这种紧缩反应来避免再度经验童年的受创感,虽然这只会令创伤更为加重。当我们年幼的
16、时候,母亲对我们的哺育与照料是否周全,是日后人格健全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她充满关爱,时时留意我们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我们就会在内心形成“好母亲”的形象,反之则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挫败感、强烈的愤怒,甚至会形成毁灭性的情绪。这种“坏客体”(The Bad Other)的感受,往往会在幼儿心中逐渐分裂成正邪对立的倾向,成年后则会将其投射在伴侣身上,总觉得对方无法如实接纳我们,随时有可能背叛或伤害我们,或者永远无法符合我们的理想标准;此即亲密关系之所以会反目成仇的理由之一,也是人们在婚后仍试图发展其它异性关系的动力所在。心理学家们由此而发现,人格的成熟度往往取决于正邪两极对力感的减低。换言之,我们越是
17、能接纳身而为人的不足,就越能包容内心的爱恨交织倾向,理解“重要关系人”的善恶反应之原由,如此才能逐渐拓展出成熟的人格。这些观点看似不难办到,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举个例子,我们通常只接受伴侣的正向赞美与肯定,对于负面的语气或批评则十分敏感,甚至带点神经质式的过度反应。我们只要一听到某些微词,心中的那个“坏客体” 立即冒了出来,然后不由自主便封闭住了原本敞亮的心胸,开始缩进一种不悦的沉默氛围里。而当我们察觉自己对伴侣竟然怀着深沉的敌意时,往往也会试图压抑、逃避或否认这股令人不安的能量,如此一来反倒令怨怼的情绪拖延了下去。转化怨怼的关键,就在于潜入这股令人不安的情绪底端,去体尝深埋于其中的哀伤与母体
18、失去连结的失落感。因为没人教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早期的伤痛,所以我们从未彻底揭露过它们,也不了解该如何发展出正向的承受力,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否认式的自动化反应。若是能藉由当下的觉察来逆转这种自动化反应,我们就能释放那些锁在体内的失落感与哀伤,而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怨怼情绪里,然后才能充分代谢掉令身心紧缩的低频率能量;这便是透过“自我揭露”技法来达成通经络效果的秘方。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每一股怨怼的情绪都是起源于“自恨”,因此“坏客体”与“坏自我”本是一体的两面。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 ,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
19、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 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 ,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在关系中学习“自爱” 有十几项准则,它们分别是:(一) 切莫太快进入亲密关系,以免落入上瘾症。(二) 勿过度理想化对方、随即又感觉幻灭失落。(三) 勇于说出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将需求藏在埋怨的背后。(四) 学习面对孤独,克服独处时的茫然不安,并发展出默观自省的能力。(五) 在自我实践以及对关系的投入之间取得平衡。(六) 永远不要为了取悦伴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特质。(七) 花“过多”的时间在外表上,是一种严重的不自爱举动,因为目的只是为了“取悦”他人。(八) 要明辨什么样的行为是在“物化”自己,譬如
20、藉由伴侣的名望、地位与财富来壮大自己的荣耀感。(九) 要懂得区分“配合”与“牺牲” 的差异,因为前者能带来双赢,后者则会制造 “相互拖累”的关系。(十) 要深入体认自我防卫也是一种“自恨的形式” ,虽然表面上看来像是“自爱”。(十一)诚实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乃是提升自尊的重要方式。(十二)学习有创意、果决而适度地表达愤怒,而非漫无目的地唠唠叨叨。(十三)不再依靠爱情或别人来追求完整的自我;在自己的内在找到阴阳两面的统合。(十四)快速释放掉恼人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幻想,全神贯注地活在当下。(十五)学会照顾及满足身心的需求,而且是不假外求的。深入地体认和实践了上述的十几项准则之后,才能领略最根本的“自爱”乃是我早已具足的那份信赖感。回顾年少时的生命展现,我们都曾具备过不设防、一派天真敞亮、任人汲取能量的慷慨特质。但这种特质是跟世俗的自保性回然相左的,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里,我们势必会以惊骇的眼神和情绪反应,被迫深入地去体验以及熏染人性中的种种恐惧与不足。借着这种深刻化的成长历程,天真会转为受创,从受创中自然会生起痛苦与避世的渴望,逐渐地,这些退缩的反应又会借着自我疗愈而化为真正的接纳,然后你才有能力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继而发展出悲悯、柔软与谦驯的精神质量。这一切都是“自爱”成熟化的必经过程,最后你终将发现, “自爱”与“爱人”本是同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