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胡因梦 世界就在你心中(1)http:/ 2008年 09月 08日 18:21 胡因梦从北京到上海看到朋友们在生活上面的享受越来越富裕,生活物质化的复杂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看到人内心对于这件事情的困惑,环境跟空气、跟生态的问题也同样的越来越严重。所以人与整个地球之间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不从透彻的根本去了解,跟着西方社会物化文明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喜乐、圆满的内心境界,也不能带来高层意识的发展。其实我们中国人最根本哲学的基础,20世纪 60年代已经变成西方人追求的主流文化。也就是说,西方人 60年代物质享受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极致,此时西方就开始转变了,朝着东方的佛道思想寻找人的依归和解脱的
2、方向。我生存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了,你拥有了一些东西后就会感到内心深处非常大的茫然。我有目标追求的时候会觉得很踏实,会觉得有一个清楚的轨道可以走,有一个依皈。但是当我们一个个的理想达到了,追求到了,实际上从心理学来看,它就是人生幻灭的开始,理想的达到就是幻灭的开始,幻灭的开始就是觉醒的起端。人追求欲望的满足,然后达成了目标之后,幻灭了以后,才能探究心灵深处的奥秘,才能找到生命最重要的根基。我从 33岁左右开始对真理这件事情产生探索的兴趣,不断地在2西方世界、在东方世界寻找老师,阅读经典,然后从西方的结合佛道的出版品中间进行了 20年的翻译工作,通过翻译的工作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让这些思想内化到我的内
3、心深处,这个工作本身就是修行的过程,我把这些文字完全消化吸收了之后,翻译给我的朋友们分享,一做就是 20年,到今天已经翻译了 20多本书。我们眼耳鼻舌由向外的倾向转到向内以后,我们的生命形态就改变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观察到一些事情,人的耳朵、眼睛、鼻子、嘴,所有的五官开口都是向外的,没有一个开口是向里的,所以眼睛是往外看的,耳朵是听外面的,鼻子是吸收外在的空气,我们的食物是要从外面进到我们的嘴巴里面去,所以五官的设计就是要面对外在的世界,这个设计的目的是要应付生存,应付未来的危机,让我们心里产生一个非常快速的反应,能够应付这些外在的东西。这个设计的本身就没有让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是向内关照
4、的,可是每一个向外的活动到最终都会发现它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就是说金钱、物质享受、地位、权利、情感追求它不见得能够带来内心里面的圆满,知足常乐、喜悦,或者是爱,或者是一种内心非常宁静祥和平静的心境,也不见得可以带来人与人之间生命的和解、连接、合作、交流、沟通,所以这些向外设计的感官的活动其实在某一个层面来讲,其实都是在逃避内在的状态。当我们开始意识到回归心的生活,那我们就要探讨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当你进行这样思考的时候,当然心在哲学上面很多的解释方式,但是实际这个心就是我们能知能觉的本能,它的作用、意义就是能知能觉,能够思考,能够感受,3能够体验,能够经验。这个心的本能如果不断的都是在注意外在
5、的现象,我们就会忽略到内在的根本,回归到心的生活的时候,势必要把向外追求的倾向拉回来向内,去关照,反观自照,知觉自己,觉照自己。那么这个有什么重要的呢?它的重要性就是说当我们能够反观自照的时候,其实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然后才能观察到人存在在世界的真相。我们往下探索的时候会发现真相,第一个会发现到在外追求的这些活动中,包括到百货公司去买东西,上海这个地方还有很多的娱乐活动,昨天晚上我们到新天地那边,晚上的街道有很多西方人、台湾人、香港人在那里喝酒、喧闹和享受,但是你可以意识到那个比较吵的氛围,这个在某个程度就是会忽略自己内心的活动。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就是身心分家的。地球上 60多亿人口追求的活
6、动只是脑部活动的满足,包括我们的科技文明,我们今天蓬勃发展的物质文化,全部都是由我们的大脑精心的规划、设计和发明出来繁荣的表象。但是这个繁忙的活动在某一个底层来讲,它是逃避的一个网络,我们是在逃避一个非常深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非常深的孤独感。我们每个人当你安静下来,面对自己内在的时候就会发现除了孤独之外,我们内在有一个很深的焦虑,这个焦虑它很细微。当我们精神状态还算好,不会太困倦,不会太疲惫,如果把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去跟自己相处,安安静静的坐在家里,也不去刻意的联络朋友,也不上网,也不打开报纸阅读,也不开电4视,也不打电话,我们就是非常安静跟自己共处的那个时段里面就会发觉当我们
7、安静下来,把我们的知觉拉回到身体,跟身体安静共处的那一刻和那个时段,我们会发现没有跟自己共处多久就会感到莫名的不安,莫名的焦虑,还有莫名的孤独寂寞,这些感觉再延伸下去就会产生一种无所事事,无聊、乏味、不积极,没有任何事情在进行,这样一个空空洞洞的感觉,这种空洞的感觉就造成我们很想立刻要把这个填满,于是我们就会很快的把电视打开,制造一些声音,要不然我们就赶快拿份报纸或者是一本书阅读一下,让我们的脑子可以活动,然后我们进入到文字的内容里面跟写作者的思想能够相应,然后我们好像在跟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时候我们就不孤独寂寞了,因为我们有办法。所以孤独、寂寞、无聊、乏味、空洞、无所事事,可以说是全
8、人类都在企图逃避的一个状态,其实这些状态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而这些状态在从古至今悟道者的心中,这些状态里面确有人类最深的智慧,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学会把外在各种娱乐活动,或者是一些文明文化发展出来复杂的向外追求活动,我们如果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放下,把心拉回身体,让身心合一,回归到内在的空虚、空无的状态,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发展内心深处最深的智慧和奥秘。 胡因梦 世界就在你心中(2)http:/ 2008年 09月 08日 18:21 5这个就是从古至今智者在每一个阶段要唤醒我们重要的精神内涵。这样的唤醒如果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开始慢慢的去学会把外在的活动安息下来,然后安静地跟自己的身体共处,
9、我们能够把觉知拉回到我们的内心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情绪,我们每分每秒升起的感觉,这些感觉和情绪全都跟外在数十亿的人所相信的价值观,所相信的意识形态,所抱持的伦理道德的准则,还有思考的知识,累计起来的概念和观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际上我们的脑子里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我们通过受基本教育里面所有的古文、历史、地理,各种科目的学习把知识截取之后灌输到人脑里面,然后打开报纸有很多的消息回到我们脑子里,上网之后有无数的东西可以截取。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我们观察自己内在活动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思维活动和情绪和感受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通常我们认同的大部分是我们的思维活动。就是
10、说我们没有办法非常深地关照到私人活动底端的深层意识,驱动这些念头产生的动力是什么,因为念头太复杂了,速度很快,而且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很少会出现空档。我们修炼的方式就是要用特别的方式,把我们逼到一个没有办法用逻辑思考解答的状态,那么我们就突然落空,落空的一刹那跟我们真实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的无形无相的,没有任何属性和条件的本体,这样才可能看见。如果没有办法进入、体会的话,我们通常都会被心念活动牵着走。换言之,心念活动主宰了我们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为自己人生做主,但是心念的思想和欲望从来没有研究过,我们6不断地研究政治经济,研究外面的名人,政治人物他们的事情,他们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去研究他们、批
11、评他们,可能要去驳倒他们,但是我们很少研究自己内在的真相是什么,所以我们永远会被念头和欲望、情绪、需求牵着鼻子走。某种程度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自己的主人,因为这些念头和欲望的产生,它最底端的动机是什么你并不了解。我们这些愿望的产生是非常奇怪的,我们在这里好好的时候很自豪,很骄傲,觉得不缺什么。但是坐了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欲望,欲望可能是在这里比较无聊,我要出去买一杯咖啡,或者今天要到哪个餐馆去吃上海美食,这些想法产生的时候我们觉得都是根本的食欲,并不是值得研究的念头。但是我们看看这个食物念头的时候,其实我们并不是饿了才会想去吃,是心中有一股莫名的匮乏感,所以才促使我们去满足食欲。我们打开衣柜看有很多
12、的衣服,绝对不缺任何一件衣服,但是我就会莫名坐在那里想要去买一个当季流行的服装,所以这种跟风和跟随时尚的欲望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探究的时候也会发现这个愿望的本身可能是深度心理上的自卑感,或者是某种的自我怀疑,驱动她买这些衣服。再延伸发现世界上很多人都想达到某种成就、地位,或者是想做善事,要做一个我们所设定的利他主义的善事来满足我们心中的价值感。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可以调过头向内观察最深层的动机,我们也会发现当我们不去进行陈旧的追求,以及完成利他主义的善事,我们心中仍然有一7种对自己的否定和匮乏,所以这些最深层的匮乏、自卑、焦虑促使我们向外追求各种物化活动和精神性的活动,我们是被这些没有经过探
13、索、思索和研究清楚的这些意识活动的内涵牵着鼻子走。智者提醒我们说,其实我们大部分的人并没有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我们大部分人是跟着别人一起思考的,步着别人的后尘进行有规则的活动的,或者是从已知的资讯当中进行思考。换言之我们从来没有把已知的东西抛在一边,从未知的状态下手进行对自己的观察。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真相,所以我们回归到心的生活的环节上面,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把过去所有被灌输的知识、信念、意识形态、价值观、概念全部放空了之后,然后我们进入到一个没有任何东西的状态,就是不依赖于任何的规则、方法或知识,放空我们的心进行对自己每一时每一刻内在活动的观察,这个就是智慧的开始,这个就是佛家讲的般
14、若智慧。原始佛法里面称为如实正观。 胡因梦 世界就在你心中(3)http:/ 2008年 09月 08日 18:21 就是每个当下内心产生欲望的时候,我有办法不从心理学的态度去看自己,也不从宗教的教义看我自己,我是完全的如实的关照自己内心发生的事,如果这么做的话就会有很多的发现。我们就发现确实不能做主,因为我们都被内心莫名的、匮乏的感受在驱动着不断向外忙碌。心理学有一个学派是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8里面有一位著名的理论家,他的名字是阿玛斯,这位心理学家在早期设立过非常多的生物反馈的实验,东方佛道的训练,还有西藏密宗向内的训练。他把这些理论结合出来观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空洞理论。这个理论就
15、是告诉我们说大部分人在小时候由于受到不当的教育,所以不断的在内心里面累计很多的空洞和意识形态。每种意识形态都带着负面的情绪。小的时候我们接受父母的教育,接受师长的教育,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童年就会发现,这些权威人物教育人的时候灌输的观念多半都是说我们必须要考好,考不到什么分数就是不好的,我们的表现如果不符合大人的规范我们就是不乖巧的小孩,或者我们将来进入到社会之后,我们的地位没有办法攀升到某一种程度的话那么就是失败的。这些观念都会在心底深处暗示很多东西,比如说愤怒,达不到我们的理想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愤怒。当没有跟人家一样的资源就会感到自卑,或者是生命当中没有办法拥有某种情感,或者是父母对我的爱,
16、我们心里有很深的哀伤和不安全感,甚至是深层恐惧的匮乏感。所有这些负面的情绪我们统称为自己心里的空洞,这些空洞都在我们意识的底端,我们带着一生的空洞跟这个世界共处,我们永远不停想要物质的享受和别人的支持、鼓励和肯定,或者是世界对我们的赞美来补内在的洞。当你们用如实的方式探究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这些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对自己的不满意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愤怒的能量感受起来是那么的具体和强烈,但是我们发现愤怒的能量也是瞬息万变的。9所以我们所设定内在的匮乏和不足,空洞的情绪从我们的层面来看都没有实质性,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会认同自己所感受到的强烈的情绪,因为我们对这些强烈的情绪和感觉有人认同,有人当真,有人认
17、可之后就会具体解决这些感受。当我们哀伤的时候,我们就企图用某些方法解决哀伤,愤怒的时候就想用方式解决我们的愤怒。解决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是让这些情绪宣泄出去,用宣泄到别人身上的方式解决它。有的人选择是压抑的方式,或者是忽略的方式,或者是逃避的方式,或者是用一些理性来跟自己对谈,合理化它,用一种理性的逻辑把这些情绪能量让它稍微安抚下来。有些人可能会直接面对,然后去探究,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但是各种反应当中只有一种方式是最正确的,就是我刚才讲的如实,我们必须要学会向内观察深层情绪能量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观察之后就会发现它绝对跟我们的人生经验有关系,也和父母给我们的人生价值观有问题,还有主流思想当
18、中完美主义的倾向和理想主义的倾向有关系,就是一切要求我们变得更好的想法成了我们的引领导向,这个导向就会造成我们深层这些心理的情绪,这个情绪会一生跟着我们,很少有人彻底地解决过它们。我们一边盲目,一边赚钱,一边追求成就地位,一边在这里跟我们心中深层的哀伤愤怒、不满足,自卑、不安全感、恐惧等等东西共处,就是没有把转化这些问题当成重点,大部分人还是把追求外在任何设立的目标当成自己的重点。这样就有问题了,我们即使追求知识,累积了一亿人民币,有10了不得了的权力地位,有了世人羡慕的条件,但是我们内心的空洞能量和负面情绪没有转化,没有达到身心的祥和的话,其实所有外在的服务或者是物质享受意义都不大。因为我们
19、没有跟心共处,我们身心的小宇宙太复杂了,所有的空洞、情绪能量和中国人所说的经络、脉轮有关系。愤怒跟肝脏有关系,亢奋根心脏有关系,恐惧和肾脏有关系,这些复杂的情绪能量强烈到不可支撑的,没有办法去消融掉这些情绪能量,实际上这些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我们就是跟着经络里面的能量体在做。一个有抑郁症的人看到的世界和感到的世界是灰蒙蒙的,不可能有任何的喜乐,也不会有美和爱的感觉,因为它是通过身体在感受这个世界。佛陀在 2500年前讲过一句话,说人类从来没有把生命的重点放在身心的根本上,所以我们要必须回归到我们的身心,这个才是存在的基础,我们要留意自己当下的真相是什么。要想转化这些深层的能量,实际上宗教修持真
20、正就是转烦恼为菩提,转五毒为五智。所谓的烦恼用现代心理学来解释其实就是情绪,所以现在 EQ这个名词非常发达,全世界都在谈 EQ。EQ 的作者是受到东方文化影响非常深的西方作家,他提出 EQ的管理,他是受了很多东方的训练之后才察觉到,要达到情绪管理一定要学会如实正观自我觉察的功夫,如果欠缺这个功夫,我们就无法在能量升级的当下进行对自己的了解,如果不了解自己,而且不能够在当下看到自己的真相,我们就不可11能达到真正的转化,这个转化就是真正身心的转化。也许我们在 20岁的时候,或者 30岁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处在极度不平衡的状态,很焦虑,很愤怒,或者是带着很深莫名的沮丧和哀伤。如果在我们这个漫长的生命
21、历程里面没有办法察觉到每一个当下哀伤的能量是怎么升起的,当 30年以后,到 40、50 岁以后开始退化了,我们这些早期已经累计的情绪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到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是非常顽固的,因为我们没有在身心上下功夫,这些习性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固化。年纪越大,转化的可能性就越小。我们要让上一代改变确实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要在年纪很轻的时候下工夫。人最重要的就是觉察,觉察一定要在当下这一刻来进行。当下这一刻是我们真正存在的基础。刚才进入演讲厅之前跟我们的一位女记者讲,我说我这一生到现在有一个很深的体悟,发现 20岁的时候设定了目标,要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前卫的艺术,然后穿最时髦的服装,跟这个世界上最
22、有才华的人相处,我 20岁的时候到纽约达到了这个目标。我进入影坛之后也设立了一个目标,就是拍非常好的电影。在 40多部电影里面也许只有一部电影达到了这个理想。30 出头的时候又设立一个目标,就是我要预见真理。花了 20年的时候达到成果了。但是 53岁的今天,我回顾所有的目标,以及我认为曾经有一个目的地可以达成,设定在未来的某一天达成,但是现在我发现我仍然在原地踏步,就是说我们所设定所有的目标基本上都是脑子虚拟出来的,一个虚构12而已。我们认为自己追求到了,得到了满足这个也是虚构,当我们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再虚拟出一个理想去追求它仍然是一个虚构。所以等到我们自己虚构出来的东西都达到理想和幻灭的一天
23、,我们就会发现从来没有脱离过当下这一刻,就是说我们的存在根本只有这个当下,我们实际上永远都是回归到这个当下。从你诞生的一天到现在这一刻,我们的过去在哪里,我们未来在哪里,我们过去是不是已经变成了记忆储存在我的脑子里,我们的未来是不是还没有发生,它也不过就是念头模拟出的规划、憧憬和期望。我们生命的存在,就是说我可以听到,闻到,感觉到的存在只有当下这一刻,因为我不可能听到过去,也不可能听到未来,我不可能闻到过去,我也不能闻到未来,我不可能看到过去和未来,所以我们的知觉组成了我们的存在感,这个存在感实际上只有当下有。可是人脑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倾向,脑子的活动绝对不喜欢这个当下,当下我喝茶的时候,我不喜
24、欢用我所有感官的觉知品尝这杯茶,我们在吃饭的时候通常都要聊天,讲话,我们吃的饭随着我们脑子的繁忙进入到我们的嘴里。我们跟心爱的人相处,我们跟对方交谈的时候,我们的心没有完全放在对方的身上,我们一边谈,一边想等下想要做的事情。所以脑神经系统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喜欢单独在当下,喜欢瞻前思后。如果我们生命的过程永远都是在瞻前思后的话,那么我们的感官就没有体会过,品尝过和体验过当下存在的现象。如果这样的13话我们的生命不可能活出任何品质,因为品质跟知觉有关,但是跟思想没有关系。我们生活的品质是靠着非常澄明的、清澈的、敏锐的、敏感的觉知,这样我们的生命体才能发展出来。比如说我们在安安静静的阅读一本书,我们在
25、读这本书的时候怎么样进入到跟这本书最密切的关系,我们势必要专注。比如说跟一个人在互动,我们怎么可以跟这个人达成真正的联接,还有产生真正的关系。我们势必要把我们的心完全放在当下,然后全神贯注的。有这样一句话,全神贯注的本身就是一种爱和展现,我们能不能随时随地完全全然的觉知和全然的关注,这个就是决定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活出一种爱。当我们看到一盆花,欣赏大自然。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蓝天,美丽的花草和树木,我们的心怎么才能回归到生活艺术,我们从来没有安静下来!知觉和感官从来没有敏锐清晰过,过程当中我们其实没有办法活出生命的艺术和生活的艺术,其实生活的艺术品质才是真正的重点。 如果我们能够将像艺术家的一种特
26、质发挥到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会了解到智者提出来的观点重要性。比如在我们走过梧桐树时,我们的感官告诉我们梧桐树的一片落叶旋转着飘落下来,落到地上的那个美感。如果我们感觉到这个美感,那么他当时就和梧桐树产生了最密切的关系。污染下面还有一些蓝天,我们可以感受到蓝天色彩的美,我们忙碌走过一个街道的时候,我们的心会稍微宁14静下来感受到蓝天的美,我们和蓝天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到达目的地的过程里面,我的心永远放在到达那个目的地才算我的终点,我们忽略周围的一切,那么我们就没有这个过程,等于忽略了这个过程。我们在车中可以观察司机的心态,开车是不是很疲惫,是不是处在一个很烦乱的状态,还是可以悠闲地跟我们讲话
27、,聊一下上海市的市容和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和司机有了亲密的关系,也和车子里面的温度和氛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际上我们跟万物的关系都有机会进入,但是我们经常会忽略到这个小小人生的过程,总是急忙的要达到我们的目的,这时候我们所有的生活艺术就不见了,我们的感官可以感受到美好的品质也不见了,所以回归到心的生活深度的蕴含就是在有没有物质的条件下都可以活出生活艺术。我们的主体和任何一个人事物的个体产生最亲密的关系,这个就是爱。我们会很清楚地知道,实际上在人生的历程里面没有任何事情比爱这件事情更重要,因为如果即使有了很多的财富,很高的成就和地位,只不过就是一个工作,是通过工作达到的,而工作通常跟人际没
28、有直接的完成,实际上是控制中的人际互动。但是人很容易变成物化导向,我们每个人从小受教育是为了要找到一份工作,因为工作就等同于谋生,如果我们把工作和谋生当成我们存在最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始终都是停留在动物的层次,就是说我们人性高层的面向不可能透过这样的活动发展出来,所以人性高层次的爱、15慈悲、同意、合作、尊重、交流、沟通,美感、真善美,所有宗教的创始者提出对生命高层的境界的观念,其实都是在关系当中才能发展出来,而不是谋生和工作当中可以发展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关系当成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面我们在每一时每一刻把我们心放在当下上面,我们怎么把这个关系对上目标,这个是最重要的。有一个很奇
29、怪的现象,我们会学会做人的方式,就是大家在浅浅地互动,不要太深的互动。我们通常讲一些跟内心最真的感觉没有关系的话,比如说谈一下天气,谈一下工作,谈一下母亲的同事怎么样,或者老朋友怎么样了等等。我们其实都是在避免深入的交流,人如果没有办法跟人谈心,没有办法把心中最深的东西拿出来谈,没有太多避讳的谈,我们就会感觉到孤独,我们需要跟对方交心。人怎么样才能把所有设定的危机意识,我们的防卫机制,还有我们设定的不能够列举的跟人交心,这种倾向我们要放掉,真正进入到深刻的聆听跟讲出来的话都可以触及到深刻的感受,我想这个是人类社会里面还没有办法看到的,还没有办法变成普遍的现象。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看到言语的交流
30、都是浅浅的,我们只能跟身边最重要的伴侣来进行较深的交流。但是即使是这些重要的关系人,跟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也会发现,进入到最深的交流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可能跟一个人相处 20、30、40 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始终不知道他内心里面最深处在想什么,心底深处到底在进行什么活动,对我们来讲始终是一个谜,我们还是看不到对方的某种表情。所以,这个就是人非常大的遗憾,那么这个遗憾是16怎么形成的?多半我们都有很大的面子问题,有一种很强的护卫自己的本能,就是说我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面向,我们的真相是不愿意被自己看到,也不愿意被别人看到。我们不愿意揭露内心最深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心理学的训练,没有这些深层的
31、灵修训练,我们就会跟自己处在异化的状态。因为对自己异化疏离一定会跟别人异化疏离,这样就会造成内在深层的不满足,在关系当中无法达成心与心的默契,那么我们就会有不满足。所以我们要训练自己,去正确的觉察内心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在每一个当下跟我们的亲密伴侣互动的时候,对方的一些作风,他们的形式风格和习惯会勾起内心深处很深的不满,或者是非常深的排斥和批判,当我们产生排斥和批判的时候,我们会不会研究一下自己,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为什么必须要有一个局限,希望对方可以跟我的风格一样,这个掌控性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掌控性是不是来自深层和不安全,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掌控对方,改造对方,我们就觉得对方总是不跟
32、我们配合,然后跟我们会有一个独立性,这种感觉通常都是我们不会面对的,我们都是希望对方可以跟我们同一个鼻孔处气,可以有共鸣,和我们的行事作风都是可以吻合的,这个就是对于情感的依赖性。但是这样的依赖性和掌控的欲望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少机会可以进行观察,但是我们察觉到了内在有这么大的掌控性,其实最后我们什么都掌控不了。掌控的本身就是一种不知不觉的习性,因为它是底端很深的不安全感驱动的,所以我们立刻就想找对方。但是察觉到掌控性底端的深层的不安全感,我们学会承认自己17有不安全感,学会面对这个不安全感,跟这个不安全感祥和共处,同时要把不安全感放下、转化,那么我们就是在进行真正的改造自己的心灵革命。其实,心
33、灵的革命,改造自己的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唯一的一种革命就是内在的革命,其他的革命都是假的,其他革命到最后什么命也没革,因为每个人内在实际上都没有变化,仍然是掌控性过高,仍然是自私自利,仍然是自我中心,仍然是自以为是,仍然是充满着恐惧、焦虑。所以在日常生活里面,在每一个当下透过关系互动这面镜子去观察到我们在这一时,这一刻以为对方的某些形式产生了某些反应,我们怎么把这些反应化成安详自在,自由解脱的状态,这个就是生命最重要的功夫。这个功夫要能够落实到生活中是极不容易的,而且可以说是世间最难的一件事。我们今天可以发明最精良的武器消灭另外一个国族,可以进行无数种的科学实验,但是我们要转化它比登天还难。所
34、以一个真正的勇者,它要做到的事情就是面对自己,转化自己,这样就会回归心的生活。这些事情又平常,又无序,又乏味,而且不带着任何的神秘色彩,它是这么的理性,这么的平常,然后需要自己下一些功夫,所以这些都是大多数人不感兴趣,也不会把它当成重要的学问来研究,我们宁愿研究天文地理,或者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但是如实的观察自己,研究自己,认识自己是我们在逃避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所以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烦恼。 18昨天晚上新天地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大家坐在一起,坐下来一谈大家会说某某人正在面临抑郁症的问题,某某人认为生命的压力和情感的纠葛,目前正处在不想见任何人,想要关着门不想面对自己
35、的状态。有很多东西深入坐下来谈的时候,表面看起来是很好的样子,但是一谈之下就发现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自己造成的负面后果。再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过程。认识自己当中有一个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学会不逃避。这个不逃避就是把我们每个人能够观察的作用力,和被自己观察的现象,要让它逐渐的从一种对弈的状况慢慢变成融合,就是我们不断的在观察自己,我们也在观察别人,我们有一对外在的眼睛,我们也有一对内在的心眼,我们能够看到别人的状态,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状态,我们进行觉察和观察的时候,其实永远都有一个能够观的功能,也有一个被观察的对象,所以这两个现象是对立的。当我产生非常大愤怒的时候,我观
36、察到了我的愤怒,我能够观察的知觉和被我观察到的愤怒是对立的。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我能够观察的作用力和被观察的愤怒是完全紧贴的,没有任何隔阂的。当我们观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不是压抑它,逃避它,否认它,辩解它,我们要用理性思考把它安抚下来,所以一定有一个脑部意识活动跟我们所观察到当下的内在现象产生对立的。但是这个对立就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并不是烦恼的问题。你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因为这些反应都只不过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愤怒是一股能量,哀伤是一股能量,焦虑是一股能量,在我们没有把这些能19量灌上焦虑的名词和担忧的名词之前,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他们没有形成思维活动和意识活动之前,其实
37、这股能量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能流而已。但是当我们辨认出我有愤怒,然后我把这个愤怒灌上一个称号,我称它为愤怒,这时候就会联想到,瞬间立刻有一个辨认能力产生,而且联想是立刻会产生的,它的速度是快到没有办法思议的。我们从小到大已经累计了记忆,就是愤怒是不好的,所以我们会立刻对愤怒产生批判,压抑,否定和合理化,有各种跟它对抗活动的产生,这时候愤怒就被我们复杂化了。愤怒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它可以在当下用正确的方式很快的转变,但是我们联想了之后就把愤怒复杂化了,同时我们把哀伤、焦虑和不对劲的能量都复杂化了,复杂化了之后就看不到它的原貌,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只有脑子里面的念头活动。我们要学习如何回归到情绪的原貌,
38、我们要学会把观察的作用力和被观察的现象能够让它不打仗,就是不逃避、不压抑,就是用一个非常安静的心去感受,我们的愤怒,去感受我们的哀伤,去体验我们深层的焦虑,这就是修行的功夫。这一点是不容易做的,因为愤怒可能会立刻变成念头和外在的举止,我们训练自己当愤怒起来的一刻,你要有能力让愤怒焕然的呈现。地球上大部分的人从来没有 100的愤怒过,也没有 100的哀伤过,也没有 100的焦虑过。当这些要发生的时候我们立刻就找一个出口,然后就把它拉向了一个思维活动,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和体验到内心的这些能量,100让它呈现出来其实它就会进入到随观随化的境界,就是立刻可以看透它,化解它。我们会认同它的那个愤怒总2
39、0是做事情的时候不注意小节,比如说洗澡盆那圈肮脏的污垢他从来不去洗,我们每次看到这一圈的时候就会升起极大的愤怒,我们把眼睛可以看到的剧情完全当真了,我们忽略掉了真正面对的是产生愤怒的反应。就是说实际上当我们对对方产生愤怒的时候,我们折磨的人其实是自己。我们不断产生的这些情绪,而不知道怎么化解的话,就会有能量体的堵塞,我们负面情绪的累计会造成身心的病。在能量医学里面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肿瘤癌症是由能量的日积月累,我们的身体本来是一个能量的问题,不是骨肉之躯,因为我们有气,我们精炼到大部分的气还是外气,其实我们还有更细的内气,这个内气现代医学称为量子的引动,我们身体实际上就是一个量子的运动。
40、当这些量子的运动由于不断情绪的关系,不知道怎么转烦恼为菩提的时候这些情绪就会挤压下来,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变成郁结的形势。所有的病痛开始都是能量的郁结,最后具体化了。我们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会察觉在生活当中观察自己念头的关系,随时随地不落入剧情的限制,不把剧情当真,要善待自己。我们不去要求改变,用最仁慈和快速的方式和这些情绪能量共处。我最善待自己的方式就是可以立刻把愤怒消解掉,然后达到新的平衡,那么我们就能够真正的保持身心的健康。其实很多人不甘愿这么做,因为我怎么可以放过他,我一定要让他改变,所以我们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改造别人的欲望,但是最后伤害的是自己。我们没有一个人喜欢被人家改造,一定会抵抗,会
41、产生很强大的反应,他会极力的维护自己的正确性,所以就会造21成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当我们看透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们就学会了真正的善待自己,就是说随时随地要进行对自己的观察,然后化解自己内心的情绪。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大隐于世,不必出家,也不需要参加任何的宗教组织,我们就是在我们互动关系里面随时随刻,留一部分在自己的内在世界,然后随时化解这些波动和烦恼,达到身心的祥和宁静。当人的身心开始学会随着处在祥和和宁静,而且要接受这个宁静。人与人相处习惯性就是要讲话、交流,有很多的活动,所以大家在一个空间相处的时候一个人很安静,另外一个人就会觉得不对劲。大家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如果有人很安静,就会觉得氛围很尴
42、尬。有超过差不多十秒的安静,大家就会赶快找话题讲。如果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像僧侣那样,他也很安详,不一定要讲话。就是大家安静的四目相对,能量其实更能凝结。但是人很害怕和陌生人四目交汇产生连接。因为人的行为已经产生一种模式,就是不能和不熟的人这样连接,但是实际上那个连接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有很多观念要突破和改变,我们和陌生人要有眼睛与眼睛的交流,在这个交流过程当中会产生更多进一步的关系。人类的问题是说当我们产生一个美好情感的交流,过着美好当下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断的重复。我今天跟他有这么深刻的交流,我希望这个感觉可以再重复,有一天还希望可以进入这么深的交流。或者看到大自然夕阳的美景,拍完了就不能说算
43、了,就放下了,我们要进入另外一个方向,就是22把上一刻钟放下,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我们会明天再来看这个夕阳,希望这个夕阳不会消失掉。因为想要重复美好的经验,我们就会产生对于不能再度拥有这个美好经验的内在恐惧和失落。我们曾经有过很亲密的水乳交融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慢慢淡掉了,我们就想再制造那个情景,如果没有进入那个状态就觉得不对劲。我们还是要训练自己学会当下是什么,接受是什么。所有大师不断的鼓励自己进入当下的境界,美国有一个很重要的日本禅师,这位老禅师过世了,20 年前他还仍然活在世界舞台的时候,曾经有弟子就问他,精神修为最重要做到的事情是什么,他说只有我接受,我就全然接受当下的状况,
44、这个就是最高的解脱境界。这个解脱的境界不需要你去练打坐功夫,一层又一层的往上升,当下是什么,如果我们完全接受,当下就是解脱,这个就是把禅宗思想最高的境界放到日常生活里面了。如果我的心对当下可以接受,不去产生挣扎和对抗,我的心就会接受这个当下的状态。如果当下空气非常闷,我的心可以接受空气的闷,随意我很清楚辨别出来空气确实很闷,但是我的心接受了它,那么闷的空气对我就没有威胁。这就是最少最低的阻力,不产生阻力,其实就是道家思想中无为的观念,我们要把强烈的挣扎,和要不断改善的欲望放下,这样就会被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思考的人认定为消极。我们说是不是当下是什么我们就接受,是不是这个世界就不会发展了。我们现在说
45、的是心灵的健康而不是文明的进步,就文明而言,我们确实不断的改善,但是就心灵而言,我们必须学会在每一个当下不去对抗我们面临的情景。这就23是目前在西方身心健康中最新的自我调节的精神,如果可以做好这一点,就会很好。但是这个非常的不容易,我在前几天演讲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在抖脚,我发现大陆人有很多喜欢抖脚,其实抖脚代表了内在的焦虑感,我们随便这样一个微小的东西都代表了内在的焦虑,实际上这样的焦虑是对抗现状,其实就是无聊嘛,你看机场服务的小姐,她的工作是很无聊的,抖脚其实就是自娱。抖脚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内心在对抗我们的心态。所以进行禅定的训练,他就是要训练你在那里一动不动,那是很折磨人的,你外面
46、不动的时候,心就大动,那你心安静的时候,你非常非常的安静,完全没有任何的波动,你的外在举止,他会慢慢的和心达成一种统一的安详。为什么人安静的坐在那里心会大动,你可以自己检查一下,你盘坐在那里的时候,第三天就像地狱一样,非常的不舒服,因为你坐下来就知道,常年你的身体都从事追求名利、金钱的活动,已经把身体伤害到某一个程度了,我们安静下来就会发现身体那里也不通,这里也不通,我们就会觉得麻或者是紧或者是酸。我们坐下来安静打坐的时候,如果感觉到痛就是非常严重的不通了,如果我们通体舒畅,完全舒畅没有紧的感觉,甚至可以松到不存在的状态,那就是非常的通畅。如果有紧的感觉存在的话,你就会有神经系统紧张的反应,你
47、会想到逃,如果可以真正的安详的面对身体的话,实际上我们就不会有抖腿的动作,我们也不会有神经质的反应。今天有很多读者在扇扇子,其实扇扇子也是某种程度的挣扎,因为我们在和热挣扎和对抗,要达到这样的精神,说完全不挣扎和不对抗24真的很不容易,我想这个精神修炼,在我们内地的污染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练习我们的心不污染,外面环境会污染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的心不污染,我们的心会回到不动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如实正观,是什么就是什么,你接受它,这就是最上层的如如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参加任何的宗教组织,我们就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观察自己,愤怒的时候,我就全盘的接受,让愤怒从我的能量中枢完全的剥离,当
48、时就可以见光死,那就非常的理想了。我们从生活中我们可以了解,每一次释放情绪能量你的脉络就会通一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心理学会让你说一下童年遭遇,会让你大哭一场,让你觉得身心轻松,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能量体就在你的经络中,让它出来你就舒服了。我们从小到大我们面对的是非常残酷的世界,真正仁慈的人很少,真正以敏感的心来对待别人,以爱心对待别人是寥寥无几的,不但是我们的朋友,就是连我们的父母能够仁慈对待我们的也不多。而且大部分是身体上的虐待,苛求否定,这样的情况很多,所以我们说家庭会伤人。曾经有人观察了非常多的家庭里的孩子,每一个人受创的开始都是从家族开始的。我们一定会在过程中累积非常多的创伤。而中国
49、社会又不强调疗伤,可能强调更多是平反。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学会怎么疗伤,怎么把这些日积月累的情绪和感受释放掉,然后真正的达到身心的轻松和祥和,仁慈的对待自己,以后才可以仁慈的对待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才有真正的祥和而言。我们现在迎接世博会,有文明的口号,文明是内在的,每一个人的内在可以有一颗柔软的心,25仁慈的心才是文明的表现。我们的社会可不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观察了这么多年的台湾,我觉得不但没有,而且越来越不好,你打开电视没有一丝的善意,要么是讨论某个明星的隐私,而且他们以此来赚钱,或者是这个党和那个党的人互揭伤疤,人类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犬儒社会。我到了内地我看到了有希望或者是正向的一种状态,就是我们国内的,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人还没有因为过度的犬儒主义丧失善意,我们还是可以普遍的看到的。真的是非常希望这样的善意可以继续的维持下去,也希望一个人也可以开始了解到,全世界先进的社会,我们在跟着先进社会文明文化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但是我们学习到的东西不应该是别人已经抛弃的垃圾,而是别人真正的精髓、精华,真正最新的,最权威的,是通过诸多的社会过程,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我今天的演讲给各位提出来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帮助各位了解西方从 60年代开始,就是身心的活动,我们叫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