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一下斜视、弱视引起的双眼视觉异常及其处理第一节 斜视、弱视引起的双眼视觉异常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若某种原因引起:单、双眼形觉剥夺(monocular or binocular。form depriration),包括:屈光不正、上睑下垂及影响成像清晰度的各种屈光间质异常;异常双眼相互作用(abnormal。binocular interaction),包括:屈光参差等影响双眼成像的比例、清晰度平衡,及斜视等影响视觉投射方向的眼病;神经肌肉异常造成眼球运动障碍,都将会影响双眼视觉发育,并出现一系列视觉异常。斜视弱视引起的双眼视觉异常主要包括:复视和混淆视,视觉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注视异常,融合
2、和立体视异常等。复视和混淆视将在非共同性斜视中介绍。一、视觉抑制yon NoordIen(1985)认为抑制是机体内部的主动反应,视觉抑制包括正常视觉所需要的生理性抑制,和视觉矛盾状态下产生的病理性抑制,它不仅与视中枢、视器官及视通路有关,而且在上述各部位都有解剖生理学基础,并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视觉抑制(visual su:ppression)是视觉活动中视网膜功能出现抑制,或部分甚至全部被另一只眼压抑的现象,主要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视觉抑制。(一)生理性视觉抑制的机制 生理性视觉抑制存在于正常单、双眼视觉活动中。单眼生理性抑制既可突出所注意的视觉信息,又能降低环境干扰;生理性双眼间抑制则是对
3、单眼物像的主动性抑制,又称为双眼竞争抑制(binocular rivalry suppression),表现为交替主眼及一眼瞬时抑制。1.生理性单眼抑制 主要表现是侧方抑制(。lateral inhibition)。侧方抑制是视网膜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与周围感受器发生横向抑制而使兴奋局限。借以增加单眼接收的刺激信号的“边界线”两侧的对比度,使物体轮廓更清晰。具有复眼的“鲎”(节肢动物),每只单眼都与人眼视细胞大小相似,当向鲎单眼 A 投光时可用微电极记录到该细胞的神经冲动,但是此时再向靠近 A 的单眼 B 投光时却记录不到 B 兴奋;若给 A、B 同时投照光,发现 A 或 B 轴索上记录到的兴奋强度均比单独光照 A 或 B 时均低,这说明互相接近的单眼视细胞间存在相互抑制。A、B 距离越近抑制作用就越强,反之则越弱,这一现象称为侧方抑制。 其机制是:视细胞接受到的兴奋经双极细胞兴奋性突触传递,同时还经抑制性突触来抑制邻近视细胞兴奋,淡化其周围物体轮廓,突出和增加被视物体清晰度,因而在单眼视觉活动中,侧方抑制是保证最佳中心视力及精确固视能力的基础。人类的这一现象可以用著名的马赫带现象(Mach band)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