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1. 税收收入2.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用收入、其他收入。4.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5债务收入,2,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收费,预算内收入纳入国家预算统计、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预算外收入: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预算外收入在性质上属于财政性资金,但不纳入国家一般预算的统计、管理和统筹使用,而是另外编制基金预算,专款专
2、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3,狭义的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广义的财政收入:即宽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全部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目前政府公布的财政收入是狭义的财政收入。我国公布的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为11.72万亿元,财政赤字为8502亿元,占GDP大约为1.64%。,4,5,三、我国主要的财政收入: 1、税收收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 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 2010中央财政收入.d
3、oc,6,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其他社会保险等基金收入。 3、政府性基金收入 其中向社会征收的基金31项,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民 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 其他来源的基金12项,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政府住房基金等。 属于中央收入的基金9项,属于地方收入的基金20项, 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基金14项。,7,7,四、我国部分财政部分预算外收入,1、政府基金(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 2、行政收费排污费、治安费、过路费、各种证
4、照 3、国有资产收益类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国有企业利润 4、特许经营:如烟草专卖、出租车牌照 5、事业单位的收费(1)社会公益事业型:学校、医院、体育等单位的收费。 (2)社会服务型单位:技术监督、会计、审计、评估费。(3)资格管理型:各种考试机构收费。,8,五、介绍几项政府基金:,(1)铁路建设基金由铁路运输企业征收,由铁道部汇总至财政部。专门用于铁路建设。基金1991年开始征收。收入全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自2004年4月1日起执行。按国内航线按运输收入的10;国际及地区航线按运输收入的46收取。基金由民航总局征收,收入全额纳入中央
5、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3)港口建设费由现交通运输部征收,向进出对外开放口岸港口辖区范围水域的码头装卸的货物征收,专项用于港口建设。收入全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9,(4)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是用于中西部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设立的政府性基金。1992年,国务院决定全国用电加价0.3分钱/千瓦时,1994年,按每千瓦时征收0.4分钱。1996年起,在三峡工程直接受益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十六个省、直辖市每千瓦时征收0.7分钱。 2010年1月1日起,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停止征收,但电价附加不取消,以新设立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名义征收。该基金截止日为
6、2019年12月31日。该基金由省级电网企业代征,并由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按月征缴。,10,(5)旅游发展基金收入,基金征收:从乘坐国际和地区航班中出境的中外旅客缴纳的机场管理建设费中提取,每次每位旅客20元。该基金纳入国家中央财政收入,纳入国家旅游局部门预算统一管理。用于旅游行业发展研究、项目补助等支出。(6)散装水泥专项基金 基金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国库, 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政府性基金专用票据。基金收入缴入国库: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第16款“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财政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第
7、16款“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11,(7)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规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按照规划审批确定的建筑面积以及每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0元的标准,预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基金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建设工程或技术改造项目。 由单位提出可行性报告;经批准拨付。,12,(8)文化事业建设费,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应缴费额=应纳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的营业额3%。对中央单位征收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全额上缴中央金库;对地方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全额缴入省级金库。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
8、政预算管理,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13,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政府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29397亿元,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1. 4%。收入的使用:用于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近年来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社会上称为“土地财政”。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人口众多,土地稀缺,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土土地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土地出让以及土地出
9、让收入使用的规定,制止为了肆意出让土地攫取财政收入的短期行为。,14,七、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我国94年实行新税制,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没有上缴国家。企业所得税和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性质有和不同?它们的征收依据分别是什么?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是否上缴财政?2007年开始对部分高利润的国有企业实行上缴利润制度。上缴比例为10%、5%。后提高到15%、10%、5%三档。,15,15,第二节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经济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1、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多,则财政收入总额相应较大。2、技术进步促使生产速
10、度加快,产品质量提高,同时使物耗比降低,经济效益提高。财政收入和GDP的数值回归模型(1980-2002年)GmtabGDP , Gmt=0.1448 GDP+31.42003807 (单位:亿元)R=0.920975,16,(二)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利润上缴政策、工资、企业成本列支等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用以公式表示:F=M/N F/M我国财政分配政策经历的变化:(1)改革以前:计划经济,财政高度集中。(2)改革初期1996年:减税让利,政府收入比重下降。(3) 1997-目前:逐步提高两个比重,逐步上升。财政收入占GDP的.xls,16,17,(三
11、)价格变动的影响,产品价格上涨造成财政收入增加,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确定。物价上升造成财政收入的名义增长。通货膨胀税:政府赤字财政政策,增加货币发行,导致通货膨胀,政府财政收入相应增加的现象。问题:政府增加货币发行能否增加财政收入?,17,18,二、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略),( 一)1978-1995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1、 财政收入慢于GDP增长,财政支出快于GDP增长,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2、各部门正常的公共需要和公共投资难以满足,各种收费和基金项目增加,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3、财政收入增量向地方倾斜,中央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
12、导致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下降。4、居民储蓄急剧增长,银行代替了部分财政职能。,19,(二)“九五时期”(1996-2000年),实行了分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开始回升,提出只有具备适度财政支出的规模,才能使国家财政解脱左支右绌的“困境”,提供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的较大空间,确立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财政在市场经济下的应有职能。以推动经济增长,并带来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仅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而且带来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这是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十分可贵的经验。”,20,三、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
13、平的分析和评估,(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90年美国为34%,法国为46.3%,英国为44. 4%,泰国为21. 3%,1987年印度为20. 5%,1992年韩国为18. 5%。按狭义财政收入口径进行比较,我国目前仍处于偏低水平,明显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持平。按全口径财政收人来估算和衡量,当直前我国财政收人规模水平已经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较低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判断,我国当前的财政收入规模继续提高的空间和余地已经不大。因此,应研究符合我国实际的适度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并采取有效调节措施。,21
14、,(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3、保证预算内财政收入比重。 4、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税收政策。 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 6、用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的合理制约财政收入的规模。,22,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构成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没有纳入一般预算。我国的非税收入也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对比表7-4和表7
15、-5可知,预算内收费的比重较小,收费主要是预算外收费。 应严格控制预算外收费的增长,并加强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23,(二)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税收和收费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是专项收入,应专项使用。2、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3、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 全国性收费一般纳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收入,但要按预算程序管理。4、税收的法治性和规范性强,有利于立法监督和行政管理,而收费的法治治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容易诱发滥收费现象,应避免收费项目过多,并力求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