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20读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有感今年我偶尔读到了王福重先生所著的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这是一本能够带来思想快乐和阅读快乐的经济学通俗读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的知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多数人会觉得经济学于我们而言是遥不可及而且深奥难懂的,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原理是晦涩难懂的。它以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为背景,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叙述方式,准确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原理。它用流畅生动的语言,把经济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古往今来的有趣故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清晰透彻,妙趣横生,使读者既有知识上的莫大收获,又有非常的阅读享受。好似一幅经济学的长卷抖开在你的眼前,让你不仅可以从中游览经济学的奇妙世
2、界,而且能洞见中国社会百余年来的变迁轨迹,特别是可以体察最近 30 多年,中国社会得以实现巨大转型的背后推动力以及诸多严峻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本书将中国人身边的事中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述了出来。比如第三章对“生产什么” 、 “如何生产” , “为谁生产”的实例讲解,使我了解了“资源配置” ;以生活中的吃饭,追星以及“水与钻石的价值”为例,使我不仅知道了何为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效用极大化,还懂得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意味着什么;再比如,作者以中国农民种植大豆、生产并安排粮食的用途等例阐述了边际产量递减原理和规律和任意夸大劳动作用及无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带
3、来的惨痛教训。从机票打折之谜到家喻户晓的脑白金广告再到北方城市的牛奶战争,分别反映了商品市场的类型;海盗分金的例子告诉我在思考问题时,靠直觉是不可以的,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和方法。本书使我了解了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懂得了何为单一价格、歧视价格及博弈论在市场经济中的稍许作用。本书还从市场失灵、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金融等方面清晰透彻地讲述了经济学原理。本书把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甚至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近了。读本书之前也许会觉得经济学术语和概念晦涩难懂,但是读后就会发现它们原来很简单,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国人的思维
4、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公众而言,学经济学并不是要掌握深奥的理论或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问题并做出决策。正如书中所说:让你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必须学好经济学这门课。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确的思维方式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中的理性经济人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使用方式的一门科学。经济学包括纯理论和理论应用。前者包括微观、宏观以及国际经济学;后者包括财政、金融、国际贸易、数量经济、统
5、计、投资等学科。知识极其丰富复杂,门类繁多。本书只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入门学习,介绍的仅仅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工具、方法和理论。虽然有助于我们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思考和分析各种现实问题进而使我们作出更加理性的决策。然而这只是我们步入经济学科学圣殿的一个起点,生活现实问题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因此,要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多读一些经济学著作和教材,多关心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研究,按照经济学学习难度的三个层次,扎扎实实地打好理论基础,才有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其次必须加以实践运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把理论带到实践当中去检验
6、,从而指导实践的过程。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习经济学并不是要用现成的理论去套现实问题,而是要学会一套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现实问题又多了一种思考的方法:更多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现实生活问题,尤其要从一些常见的、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去发现更为深刻的内涵,用成本、效益等经济学方法去安排和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最后学会的同时,还要防
7、止片面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家在研究许多问题时,都假设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包括自然人、厂商,是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的。许多定理、论断都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出的。然而我们做每一20 20件事考虑的不只是经济利益。如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比较,物质利益(收入)与精神利益(愉悦)的比较。若学经济学的只强调经济,学历史的只强调过去,而不愿关心与之紧密像联系的政治、文化等,不知道事物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思维方式往往会走向片面的误区。经济学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学派、观点,正是经济学全面、联系地对待客观事物。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应当用联系的观
8、点全面地去把握它。 总之,经济思维本身是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这本书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介绍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全面,但切入点不同,组织与写作的方法也不同,让一般读者读起来更容易,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同时又拓宽了我们思维的方式。读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有感 编辑日期:(2010-10-28)点击: 131 来源: 按照国电集团公司党组“赠书促学”活动要求以及国电新疆公司开展以“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为主题的读书学习活动,我有幸拜读了王福重先生所著的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就好像交了一位好朋友,相信任何一个阅读了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这本书的读者,都会佩服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入浅出
9、、引人入胜的功夫。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经济学这个名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许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拼搏的人都意识到掌握一些市场经济规律、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但到头来扪心自问:什么是经济学?依然说不清、道不明。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缺少通俗易懂的、与社会实际乃至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经济学基础性读本。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这本书,作者以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为背景,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叙述方式,用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经济学的深刻原理与特有思维方式,让读者能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全貌,而文字却非常通俗易懂,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公式和模型,就好像有人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与你拉家常,双方越谈越投机,不知
10、不觉中,你就了解并熟悉了那些经常在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术语。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的内容,是用中国人身边的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比如,作者在书中对“生产什么” 、 “如何生产” , “为谁生产”的讲解,使我了解了“资源配置” ;以生活中的吃饭,吃爆米花、水果等为例,使我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效用,如何实现效用极大化,也明白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为何物,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懂得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意味着什么;再比如,作者以中国农民种植大豆、农民生产了五袋粮食,安排这五袋粮食的用途等例子,阐述了边际产量递减原理和规律,任意夸大劳动作用,无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带来的惨痛教训。谈到从北京到重庆
11、的机票打折到“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个家喻户晓的脑白金广告,关于经济学家常说起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所起的作用;从五个海盗,劫掠了 100 两金子,需要抓阄分赃的例子,告诉我在思考问题时,需要方法论,靠直觉是不可以的,必须依靠方法,依靠逻辑的力量。从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这里,我既了解了市场的不同类型,即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又懂得了什么叫单一价格,何为歧视价格;同时,对博弈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略知了一二。作者在本书中还从环保、保险、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金融等方面清晰透彻地讲述了经济学原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从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
12、的各种术语和概念,让其他行业的人和普通百姓敬佩之余,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这本书,把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甚至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近了。也许在这之前,我会觉得经济学术语和概念晦涩难懂,但是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这些术语和概念,原来很简单,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结构调整,使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断在发生变化。对公众而言,学经济学并不是要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20 20问题,而是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正如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所说:让你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那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观
13、察和思考呢?我的内心感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多观察、勤思考,首先必须学好经济学这门课。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确的思维方式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活动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使用方式的一门科学。经济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纯理论,一部分是理论应用。前者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后者包括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投资学等。知识极其丰富而复杂,同时门类繁多,通过平时的读书学习,已经领略到了它的博大精深, 写
14、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中只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入门学习,蜻蜓点水而已。所以,要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这本书仅仅介绍的是经济学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工具、方法和理论。虽然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各种现实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作出更加理性的决策。然而,在读这本书以后我也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我们步入经济学这座科学圣殿的一个起点,一个入门,而生活现实问题往往又是十分复杂的。因此,要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多读一些经济学著作和教材,多关心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研究,按照经济学学习难度从低到高所包括的三个层次,扎扎实实地打好经济学的理
15、论基础,才有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二是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还必须加以实践运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再把理论带到实践当中去检验,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学习经济学并不是要用现成的理论去套现实问题,而是要学会一套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我通过对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现实问题又多了一种思考的方
16、法,那就是更多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现实生活问题,尤其要从一些常见的、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去发现更为深刻的内涵,用成本、效益等经济学方法去安排和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一句话,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三是在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的同时,还要防止片面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家在研究许多问题时,都假设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这个人不但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厂商,是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比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的。许多定理、论断都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出的。然而,我们难道做每一件事,仅仅只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吗?这里就有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
17、益的比较,物质利益(收入)与精神利益(愉悦)的比较。如果学经济学的只强调经济,学历史的只强调过去,而不愿关心与之紧密像联系的政治、文化等等,不知道事物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思维方式往往会走向片面的误区。经济学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学派、观点,正是经济学全面、联系地对待客观事物。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应当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去把握它。 总之,经济思维本身是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这本书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介绍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实,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全面,但切入点不同,组织与写作的方法也不同,让一般读者读起来更容易,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同时又拓宽了我们思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