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基础夯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1.反映了大自然的( )色彩美 动态美 声音美 形象美A BC D解析:选 C。这 首诗有色的描写:翠柳、青天,有动的描写:上、含、泊,有音的描写:鸣。2012 年 2 月 4日,甘肃拉 卜楞寺举行了盛大的晒佛节(如下图所示),其体现了( )2.A色彩美 B形象美C民俗风情美 D书画艺术美解析:选 C。晒佛节为藏族的风俗,体现了民俗风情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主要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3.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朦胧美解析:选 B。该诗句反映了秋季枫叶的色彩美
2、。下列有关峨眉山审美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4.“峨眉天下秀”强调的是峨眉山绿树碧水的色彩美峨眉山作为一种自然旅游景观,只具有形象美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和谐的 形象美峨眉山“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体现朦胧美A BC D解析:选 C。 “峨眉天下秀” 、 “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都体现了形象美,除此以外, “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还体现了朦胧美。下面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最能体现“幽”这种形象美的是( )5.Aa 图 Bb 图Cc 图 Dd 图解析:选 D。幽指幽深、幽静、幽邃、清幽等,常以崇山幽谷、山间盆地为基础,辅以 铺天盖地的林木,构成封
3、闭、半封闭的空间环境。d 图体现深山藏古寺的幽静意境。下列旅游景观能体现人工美的是( )6.陵墓、民 居 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 迷离秘洞神话传说A BC D解析:选 C。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 今 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突出强调为人类所创造的。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读以下 四幅景观图,完成 79 题。7.古人赞峨眉山“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 ”,这主要描绘出峨眉山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朦胧美8.上述四地景观中,旅游景观的色彩美最为突出的是( )A BC D9.雨中游西湖,别有
4、一番风味,旅游者能深切体会“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正是旅游景观的( )A模糊美 B朦胧美C声音美 D动态美解析:第 7 题,旅游景观的自然美主要表现为形 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第1 题,题干主要描述了峨眉山的秀姿,充 分体现了其形象美。第 8 题,四川省北部的黄龙五彩池是石灰岩沉积形成的大小水池层叠而成,每逢夏季,因各水池内的生物组合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第 9 题,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在游人眼中就像一幅水墨画那样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美,凸显出景观的朦胧美。答案:7.A 8.B 9.B10.下图的海滨建筑墙壁常用白色,顶部常用红色和绿色,这反映了( )A自然美 B人工美C建
5、筑美 D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解析:选 D。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人工美,颜色采用红、绿等鲜亮色彩可与碧海、蓝天、白云相映衬,又使顶部色彩有了根基,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能力提升11.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1:黄山,1985 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1990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2004 年 2 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缥缈,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嗅,可饮可浴。材料 2: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
6、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1965 年董必武笔书“慈光阁” 。海拔 1340 米的半山寺有刘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 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另外还有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均有突出的美学特征。(1)黄山奇、青城幽、峨眉秀、华山险。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这些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_。(2)黄山景观中,地貌的逼真造型构成_美;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_美;流云飘烟、海浪波涛构成_美。其中_是最为显著的 美感特征。(3)下列美感特征中,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明显的是( )色彩美 形象美 动态美 朦胧美A BC D(4)下列关于黄山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美和
7、人工美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B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呈现出的人工美,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起到了渲染作用C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只是为了欣赏D古典园林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和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解析:第(1)题,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地貌。第(2)题,无论自然奇景还是人文胜迹,无不蕴涵着美。在旅游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之大成,具有形象美、动 态美、色彩美、朦胧美等多种美感类型。作答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判断。第(3)题,阴晴雨雪的天气变化会导致自然景观的色彩变化,烟雨云雾的朦胧美也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第(4)题,A 选项自
8、然美往往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人工美 很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B 选项名人轶事、民间传说不属于人工美;C 选项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不仅有审美意义,更有实用性。答案:(1)地貌 (2)形象 色彩 动态 形象美 (3)B (4)D12.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不仅山水景色差异大,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也都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成为近几年新的旅游亮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燕赵文化副区和黄土高原文 化副区是古代都城集中分布的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燕赵文化副区的_,黄土高原文化副区的_等都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的_ 价值尤为突出。(2)
9、内蒙古文化副区的传统民居是_。该地区旅游景观主要具有自然美中的_和_。除自然美外,_也是该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3)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非凡性和独特性,随着_的建成通车,这里已成为重要的旅游通道。解析:据图可以判定:燕赵文化副区,包括京、津等地;内蒙古文化副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地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燕赵文化副区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等,黄土高原文化副区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平遥古城等都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内蒙 古文化副区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该区除美丽的自然景观外,丰富
10、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是该区重要的旅游资源。青藏铁路的通 车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答案:(1)明清故宫、长城等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平遥古城 历史文化(2)蒙古包 形象美 色彩美 风俗民情(民俗风情)(3)青藏铁路13.读下面诗歌、现象或图片,说明其体现了哪些审美特征。(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_。(4)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_。(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_。(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_。(7)唐代雕刻昭陵六骏 _。(8)_。(9)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景观各种美感的区分。
11、旅游景观审美形态从总体上分为 两大类:自然美和人工美。自然美又主要表现为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听觉美等,人工美包括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雕塑艺术美等。答案:(1)色彩美 (2)色彩美 (3)形象美(4)动态美 (5)听觉美 (6)色彩美(7)雕塑艺术美 (8)古建筑和古遗迹美(9)雕塑艺术美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房屋的出现 ,都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因此,房屋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地房屋建筑的不同,也构成了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西南边陲的竹楼就是一个例子 。在我国西南崎岖的山林里,人们常会见到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独
12、立楼房竹楼。竹楼的底层用二三十根柱子架空,四周敞开,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杂物。楼层分堂屋、卧室、廊和晒台四部分。堂屋中间有火塘,用来煮饭和夜间照明。廊上常铺席设椅,供坐卧乘凉。(1)请解释西南边陲竹楼的结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竹楼具有_美,属于该类中的_。【答案】(1)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各式各样的房屋必然与地理环境相适应,西南自然环境气候湿热,地处热带地区,多竹林分布,高脚竹楼建筑能够起到防潮、防虫、防洪、凉爽通风的作用以适应当地湿热环境。(2)人工 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思路剖析】该题通过竹楼考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西南边陲气候湿热,而高脚竹楼有防潮、防虫、
13、防洪、凉爽通风的作用。竹楼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其独特的结构蕴涵着丰富的人工美。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3)四幅景观图中,从形成原因上看属于断层一侧抬升形成断块山体的是_。【答案】(1) (2) (3)【思路剖析】该题通过四幅景观图反映了旅游景观的自然美, “华山天下险”主要展示的是形象美, “峨眉天下秀”体现的主要是色彩美, “黄山天下奇”既有奇松、怪石的形象美,又有云海滚滚的朦胧美,而瀑布景观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个性创新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
14、题。材料:在宁静的莱芒湖(又名日内瓦湖)边,雪白的勃朗峰下,坐落着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日内瓦。莱芒湖是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最大湖泊,面积达 580 平方千米,湖水清澈湛蓝,其出口处为罗纳河,清澈的流水流经日内瓦城市中心。许多精美的建筑散布在湖边。日内瓦拥有极为优越的气候条件,阳光明丽,天清气 爽,四季宜人。因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为中立国,从未受到战争的威胁,故日内瓦被视为极为安全的世外桃源,在此设有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及其众多附属机构,此外还有 150 余个世界组织的总部。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大量的国际性会议,日内瓦因此又是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1)分析材料中所描述的内瓦主要表现出哪些审美特征?(2)房屋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的房屋既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又无不渗透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从旅游审美的特征看,欧式建筑具有_,属于建筑中的_。解析:日内瓦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自然美有阿尔卑斯山的形象美,日内瓦湖及勃朗峰的色彩美,罗纳河水流的动态美。各世界组织都在瑞士设立总部的同时也会建设一些具有各国特色的建筑,其呈现出很高的美学价值。答案:(1)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自然美主要有阿尔卑斯山的雄壮(形象美),勃朗峰、日内瓦湖的湖光山色(色彩美),罗纳河的水流(动态美)等;人工美主要是指瑞士有许多知名国际组织的建筑景观所呈现的美学价值。(2)人工美 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