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基础巩固+语言应用练习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6864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基础巩固+语言应用练习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基础巩固+语言应用练习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基础巩固+语言应用练习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基础巩固+语言应用练习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基础巩固+语言应用练习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课 囚绿记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 涸辙(g)炎热(yn) 公寓(y)B纤细 (qin) 嫩芽(nn)婆娑(p) 蕈菌 (xn)C幽囚 (qi) 固执(zh)葱茏(lng) 猗郁(y)D娇弱(jio) 触动(zh)攀缘(pn) 烽烟(fng)答案:C解析:A 项中的“涸”应读 h;B 项中的“纤”应读 xin;D 项中的“触”应读 ch。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苍绿 沧桑 攀缘 淅淅沥沥B镶嵌 猗郁 婆娑 欢渡佳节C繁密 烦燥 瞥见 急不暇择D抑郁 黯淡 留恋 流恋忘返答案:A解析:B 项渡度;C 项燥躁;D 项流恋忘返流连忘返。3依次填入下

2、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疲累于_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_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_,变成_,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A阴暗 牵进 嫩黄 柔绿B灰暗 拉近 嫩黄 柔绿C阴暗 拉近 柔绿 嫩黄D灰暗 牵进 柔绿 嫩黄答案:D解析:阴暗:暗;阴沉。灰暗:(光线或色彩)暗淡;不鲜明。应用“灰暗”修饰“都市的天空” 。下文中有“屋子里来” ,所以应选“牵进” 。说叶子逐渐失去生机,应选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柔绿” “嫩黄”

3、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我的小屋便照进太阳 ,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B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向这病损的枝叶可怜。C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D离开北平一年了。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 ,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答案:C解析:A 项,陈述对象不一致, “我的小屋便照进太阳 ”应改为“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 ;B 项,介词使用不当,应为“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D项,

4、成分残缺,在“怀念着”前面添加主语“我” 。5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B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C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D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答案:C解析:C 项为拟人,A、B、D 三项为比喻。此外,A 项还有排比修辞,A项与 B、D 两项均采用了比喻,从最佳选项的角度来说应选 C。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久久地凝目审视那绿萝修长的藤蔓,绿莲蓬一簇簇地攀绕在花架上,_。_,_。_,_,_,有着一股不达理想境地誓不罢休的毅力和精神。似

5、龙蛇般抖擞的头颈枝蔓青瘦而坚挺,叶片柔嫩而坚韧又好像在欢快地鸣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在微风的轻抚下,它们似乎在向你招手生机勃勃地向前攀缘它那坚韧的身躯A BC D答案:B解析:从语境方面考虑,横线前面写的是“藤蔓” ,紧接着的应该是写“枝蔓”和“叶片” ,故句应为首句。根据“似乎” “又好像”可以判定句相连,且句在句前。句“生机勃勃地向前攀缘” ,与横线后面的“毅力和精神”照应,句应放在最后。故选 B。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囚绿记 作者_,是现代著名的_、_,浙江天台人。(2)囚绿记 是一篇_散文,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_。文章以_为线索,情节跌宕多姿。答案:(1)陆蠡 散文家 翻译家(2

6、)咏物抒情 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对绿的感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

7、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

8、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8文中加点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自私”的?答:_答案:“自私的念头”是指将常春藤牵进“我”的屋子。说“自私”是因为“我”要牺牲别人的自由生活来装饰自己。9怎样理解画线语句的含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这句话采用了排比手法,极写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写它的变柔绿、变嫩黄、变细瘦、变娇弱形成反衬,揭示了“囚绿”对生命造成的损害。10第段中写“我”原来在乡下居住时对床下嫩芽的爱护,似乎与上下文都不衔接。这段文字能不能删除?说说你的理解。答:_答案:这段文字不能删除,这是作者采用衬托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11绿枝条日见憔

9、损, “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答:_答案:文章写绿枝条的憔损过程非常细致逼真,用“我”的“魔念”衬托“我”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 “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偏执的较为阴暗的心理。12仿照画线语句的结构和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写一个类似的句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答:_答案:(示例)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血烤热了。我欢喜看草青,我欢喜看花艳。我疲惫于空旷的冬季的

10、萧条和秋季的灰死,我怀念着绿色,如同干枯的苗期望着甘霖!我如饥似渴的心情即使一叶之青也如获尺璧。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句必须与原句运用的修辞一致,句式基本一致,表达类似的情感。画线处多用短句和对比手法。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班级_姓名_分数_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新概念作文”常常被质疑为空洞无物。赵长天昨日奋起辩护: “现在的学生,生活中能有多少内容呢?他们已经被读书逼得没有多少生活了。 ”B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C短短几日,对海南的

11、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 WTO 之后,我们的祖国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D在九命七羊中,王蒙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对中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也津津有味。E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 ,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答案:DE解析:A 项,空洞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或不切实际; B 项,东鳞西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也说一鳞半爪;C 项,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D 项,津津有味:形容兴味浓厚。可改为“娓娓道来” ;E 项,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使用对象不当。

1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 分)( )A有学者认为,当“网生代”的观众成为决定电影市场权力支配者的时候,应防止不要过度娱乐走向低俗的偏向,避免出现伦理虚无主义,制止美学的粗鄙化现象。B虽然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没有被明确定为校训,但是对之后北大较长时间的办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C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将于 12 月 7 日在郁达夫故乡富阳举行,同时本届获奖作品名单、得票数及最终评委评语将在明年第 1 期江南杂志和相关网站上公布。D3D 打印机可以使用数字文件打印出实际物品,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进入普通家庭,将极大地改观人们的生活。答案:C解析:A

13、 项, “应防止不要”否定不当,去掉“不要 ”;B 项,语序不当,应将“虽然”放到“没有”之前;D 项, “将极大地改观人们的生活 ”动宾搭配不当,将“改观”改为“改变”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 分)( )在一般人看来,_脂肪减少_起到减肥效果,_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减肥方法:植入脂肪。_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其中白色脂肪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_棕色脂肪的功能是促进白色脂肪分解并释放热量,实际上是帮助减肥的,_人体内棕色脂肪含量不高。研究人员利用白色脂肪的干细胞培育出了一种米黄色的脂肪,其功能与棕色脂肪类似。 A 只有 才能 但 / 而 只是B 只要 就

14、能 然而 因为 所以 /C 如果 那么 / 但是 同时 因此D 虽然 / 不过 不但 而且 可是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讲述美国研究人员发明的新的减肥方法,之前主要说明一般人的看法,这与后一句形成转折,比较四个选项,A 、B 均可,C、D 不连贯,可排除。紧接着一句讲人体内存在的两种脂肪,这两种脂肪功能恰好相反,所以处应用表示转折的词语,故排除 B 项。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4 分)( )春天总是最先叩响园子的竹门,然后,将去年熄灭的火把,一束一束点燃。这时候,独守空房的冬天就像一匹凄厉的狼,在骤然而来的火焰里弃阵而逃。_,春天的力量逼它夹着枯槁的尾巴,一步一步退缩。A

15、火焰使它孤独的目光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B火焰使它孤独的目光无所适从,它迷失在大地的花裙子里C它孤独的目光在火焰中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D它孤独的目光在火焰中无所适从,它迷失在大地的花裙子里答案:A解析:使用“使” “让” “逼”三个动词,运用同样的句式“使(让、逼)它” ,让“冬天”做受事者,更能表现出冬天的被动退缩和逃亡。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9 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一旦报废被丢弃后,_。卫星亦是如此,当其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后,就成了无用的太空垃圾。当然,_,太空垃圾还包括发射时火箭

16、脱落的碎片,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外出作业时丢弃的工具以及卫星肢解或相撞产生的太空碎片等,其潜在危害主要表现为碎片撞击损坏航天器及坠落地面伤人两种情况。_,已成为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颇感棘手的挑战。答:_答案:就成了生活垃圾 除了报废的卫星之外 如何消除太空垃圾这一公害解析:由后文“卫星就成了无用的太空垃圾”可知,处应填手机报废被丢弃后的状况“就成了生活垃圾” 。由后文“太空垃圾还包括”可知,处应指出前文所提及的卫星这一太空垃圾。由前文所谈到的太空垃圾的危害可知,处所填的应是“各航天大国颇感棘手的挑战”的内容,即如何消除太空垃圾。6下面是“需求侧三驾马车与供给侧四大要素”图示,请写出与标题有关的主要信

17、息,并概括经济增长的途径。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主要信息不超过 30 个字,概括经济增长的途径不超过 60 个字。(8 分)答:_答案:主要信息:需求侧有投资等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等四大要素;途径:通过需求侧直接刺激经济增速,通过需求侧刺激推动供给侧改革,拉动经济潜在增速,最终实现经济增速。解析:写出“需求侧三驾马车与供给侧四大要素”的主要信息时,因字数的限制,不可直接照搬图上所标示的所有信息,只摘取重要的信息即可。概括经济增长的途径时,要看图示中指向“经济增速”的箭头:一是“需求侧刺激”直接指向过来的;二是通过“需求侧刺激” “供给侧改革” “经济潜在增速”三者之后,最终指向

18、过来的。表述时,要注意动词的选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26 分)槐树记李汉荣我小的时候,老家门前的这棵槐树也还小,比我高不了多少,我把槐树当做我的哥哥。早上起来,我首先跑到槐树跟前,站直身子,与我的槐哥比个子,我的个子自然是比不上槐哥的。槐哥呢,一点也没有因高我一头而得意忘形,只是静静地站在我面前。我喜欢槐哥的安静,安静里,有天宽地阔的心境;我还喜欢槐哥的单纯,就那么一身绿色,一身清爽,顶多还有几声鸟叫,一弯素月相伴,却怎么看怎么好看,怎么读怎么耐读。我常常把心里的话说给槐哥,他总是耐心地听。有时,他感到必须对我说点什么的时候,总是把翠绿的叶子一片片展开,把写在“手心”的每一个

19、字放在我的眼前,让我反复阅读。在他的语言里我看到的总是明亮、绿意、温柔和来自内心深处的芳香。后来,我偷偷爱上了一个名字散发着淡淡青草香的女孩。但这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大事,又是怎样神秘和圣洁的事,就如一个人赤着脚向着一片纯白色的雪地走去,既害怕踩脏了那片雪地,又忍不住走向那梦境般的洁白。在一个静静的月夜,我对槐哥说了我心中的秘密,我看到槐哥也和我一样忧郁了起来,我明白了,槐哥也愿意分担我在春天的苦涩。我情不自禁地拿出小刀子,在槐哥身上刻上了那个名字。为保密起见,我特地站在凳子上,在树的高处,郑重地,一笔一画地刻上那个美丽的名字。槐哥,成了我初恋的纪念碑。后来,槐哥就越长越高了,高出屋檐,高出屋顶,

20、高出烟囱,高出柳树,高出榆树,高出杨树,高出那本来就很高的椿树,高出我青春的心跳能够触及的那部分天空。渐渐地,我只有仰起头才能看见槐哥那高高的树冠。我知道,槐哥不愿我老是守在他旁边画一些重复的笔画,槐哥自己也看见了比屋檐和屋顶更高的天空。于是,我走出了家门。几十年后,我回到故乡时,槐哥已长成参天大树,样子也有点苍老了。面对他,我只能仰望。但他分明还是认识我的。我站在他跟前,立即就嗅到了他内心里的清香。多少年来,他一直把这纯真的香气保存在内心里,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却远远没有这样美好,我们总是在太多的污浊里游走、捕获,成熟着和成功着,渐渐忘记了我们也曾经那么纯真和美好过,

21、直到污浊将我们改造成另一种生物。此刻,我呼吸到了槐哥内心里保存的动人的清香。我在心里叫了一声:我的好槐哥啊!为我洗心,为我招魂啊!我的槐哥不说话,憨厚地站着,站在他一直站的地方,我的槐哥,已经把这片土地站成了芳香的磁场。我仰望着我的槐哥,像仰望着我越来越值得尊敬的伟大的祖父。我忽然记起了多年前我刻在槐哥身上的名字,那个美丽的名字,那个春天的秘密。槐哥,你把那个动人的名字一直藏在身上,不停地带向高处,不停地向天空奔跑,仿佛要把她放在月亮上,放在天上最坚固的“大理石”上。我终于明白,我此时仰望的已不只是一棵树,我在仰望生命中最纯洁的部分。在似乎不懂生命的时候,我们用透明的心、真挚的忧伤,创造了最初

22、的秘密和童话;那时候,我们站在世界的低处,战栗着,小心保存着自己露珠一样透明的心,它如此干净,如此珍贵,如此脆弱易碎,世上找不到任何合适的纯真器皿来保藏它,以至有多少青春的宝物都摔碎了,散落了,消失了。所幸,我的槐哥为我保存了我生命中最纯洁最无价的部分,一直把它托举在好似蓝宝石的天上。我在仰望,一个正在老去的人,如今回过头开始仰望他早年的童话。(选自 散文 ,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 “槐树”既有实在的意义,又有虚化的意义,一方面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实体,另一方面又是被赋予了特定社会意义的某种象征。B “槐树 ”既是作品的主要形象,又是全文的线索

23、,作品的主题主要就是通过它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材料也是围绕它组织的。C “初恋 ”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记忆,也是“我”仰望的“童话”的内容,对“初恋”的回忆含蓄地表达了“我”不能兑现爱情的遗憾和苦涩。D世上没有合适的纯真器皿来保藏露珠一样透明的心 ,以至太多的青春宝物失落了,可见保持着透明的心是多么难能可贵。答案:C解析:C 项, “初恋”是一个虚化的意象,表现的是生命应有的质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爱情” ;另外, “对初恋的回忆含蓄地表达了我不能兑现爱情的遗憾和苦涩”理解有误,对“初恋”的回忆只是“我”对“生命中最纯洁最无价的部分”的呼唤,没有体现出“不能兑现爱情的遗憾和苦涩” 。8请简

24、要概括作者笔下的槐树的特点。(6 分)答:_答案:安静,单纯,美好,一直保持着纯真,是“我”童年的玩伴,是“我”精神的寄托。解析:作答时,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我喜欢槐哥的安静” “我还喜欢槐哥的单纯” “他一直把这纯真的香气保存在内心里,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等概括作答。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槐哥陪着“我”成长, “我仰望着我的槐哥”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槐哥是“我”童年的玩伴,是“我”精神的寄托。9作者在文章中说:“我仰望着我的槐哥,像仰望着我越来越值得尊敬的伟大的祖父。 ”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8 分)答:_答案:如今的槐树已长成苍老的参天大树;槐树对纯真的坚守涤荡着“我”内

25、心的污浊,让“我”重新审视生命;从槐树身上, “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生命应有的伟大与崇高。因此, “我”对槐树充满了敬意。解析:从“槐哥”到“越来越值得尊敬的伟大的祖父” ,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作者对已苍老的槐树的敬意更深一层。第八、九、十段是回答本题的关键段,准确地把握住其中的相关信息,即可得出答案。10作者在文中发出了“我们人类却远远没有这样美好”的深沉感慨,并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记忆称为“早年的童话” 。你是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认识的?请谈谈你的看法。(8 分)答:_答案:(示例 1)我赞同作者的认识。树时刻都保持着自然的本色,而我们人类,在年少时期尚能拥有纯洁的心灵,保持自然的品行。但随着

26、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世俗的同化,在所谓的成熟和成功中,渐渐地抛弃了初始的纯真和美好,成了社会的而非自然的人。(示例 2)我不赞同作者的认识。树本无情,所谓精神和境界都是人强加于它的。进取是生命的主旋律,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不断地抛弃幼稚和单纯,这样才能走向成熟和成功;如果永远停留在年少阶段,人生将永无建树,社会将无进步。人在垂暮之年留恋年少时的岁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发出如作者这样的感慨,其实是对成长的一种误解。解析:从文本看,作者的感慨建立在人与槐树的比较上,建立在“成熟着和成功着”的人与青春时代的人的本性的比较上,建立在将槐树人性化的基础上,因此,如果赞同作者的认识,可以从文中归纳概括出作者发出深沉感慨的原因,即人在成熟的过程中失去了最初的纯真与美好;如果反对作者的认识,同样应从文中筛选出相应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理由,如人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