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双手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九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第 25 课。身为教育者的姜孟之通过自己不断地深入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对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教学本文时注重让学生把握文中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特征;体会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文章,学生与实际生活接触多,对此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走进作品,感情也容易触发。但真正走进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的人的确很少。而描写人物外貌,许多同学只是简单
2、的认为刻画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很少见到本文别开生面的抓住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一个人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种特有的写法可能一下子不容易接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2、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学习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的写法2、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3、掌握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教学重点:1、学习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的写法2、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教学难点:能
3、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教学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3、坚持以“读”为本,促进“说”的训练。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在教学本文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手去感觉,然后逐步引入课文中主人公的手,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张迎善的手与众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认识他的手,认识他这个人及内在的心里品质和精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一个课前活动导入本课)师生之间的一次握手,然后让这位学生谈谈握老师手的感觉,再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相互握握手,感受一下同学的手有什么特点。今天就通过我们的合作来学习课文一双手。二、整体感知课文1、放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一双 的手朗读,感知。 (1) 读准字音教师提示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惺忪 镐 老茧 垧 裹 (2) 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做上记号。(3)给张迎善同志的“手”建立一个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