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1“对偶反复排比”导学案无答案201811122134.doc--点击预览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2“比喻比拟借代”导学案无答案201811122133.doc--点击预览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3“反问设问夸张”导学案无答案201811122132.doc--点击预览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修辞4综合导学案无答案20181112213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对偶、反复、排比”李仕才【学习目标】 1.自读课本和【补充知识】 ,掌握这对偶、反复、排比的基本知识。2.深入自学,根据概念可以清楚辨析这三种修辞格。3.合作探究,能够欣赏并运用这三种修辞格。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学法指导】1.用 20 分浏览【知识补充】 ,并用红笔勾画中重点内容,辅助完成预习问题。2.用 5 分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概念、分类、作用等) ,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在我的疑问中写下自己的疑问。2.用 20 分钟完成【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并标注疑难点,留待上课质疑。【补充知识】1.对偶(1)概念:把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例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作用:结构整齐对称,节奏感强;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2.排比(1)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例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2)排比的作用:用于叙事可使语意畅达,清楚具体;用于说理,可使阐述严密透彻;用于抒情,可以增强气势,达到更好的抒情效果;并且可以使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3.反复(1)概念: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识地将同一种语言形式多次重复。(2)反复的分类连续反复: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它词语或句子。例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间隔反复: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有其它的词语或句子。例如: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3)反复的作用:强调某种情境或情感;回环往复,增强节奏感,具有音乐美。4.对偶、排比和反复之间的区别:(1)对偶与排比:对偶两个句子或词组;排比: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词组。例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排比]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对偶](2)排比与反复排比:强调结构相同或相似,一定是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词组。反复:重在强调重复部分的意义,两次以上重复出现某一部分内容,。(注意:当排比句中的相同内容也是需要突出强调的内容时,可视为排比和反复兼用)例如: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马丁路德·金《我2有一个梦想》 ) [反复兼排比] (3)对偶与反复反复:重复出现某一部分内容。对偶:上下句一般不能重复。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偶)【预习问题】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3.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 4.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 [ ]5.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 合作探究·欣赏运用1.结合《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从修辞的角度欣赏下面一节诗。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辱,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例句: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我的疑问1“比喻、比拟、借代”李仕才【学习目标】 1.自读课本,梳理这三种修辞格的基本知识。2.深入自学,根据概念可以清楚辨析这三种修辞格。3.合作探究,能够欣赏并运用这三种修辞格。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学法指导】1.用 5 分浏览【知识补充】 ,并用红笔勾画中重点内容,辅助完成预习问题。2.用 20 分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概念、分类、作用等) ,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在我的疑问中写下自己的疑问。2.用 20 分钟完成【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并标注疑难点,留待上课质疑。【补充知识】一、比喻的类型(常用):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 、 “成了” 、 “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指挥员要在战争的大海中学会游泳。注意:以下句子不是比喻句① 同类相比。例如: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她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②无喻体。例如: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厢、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二、规律总结——判断比喻的标准1.本体和喻体必须本质不同;2.一定出现喻体。【预习问题】一、浏览“‘同工’而‘异曲’ ”和【补充知识】的相关内容,辨别修辞格。1.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鲁迅《祝福》)[ ]2.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 ]3.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鲁迅《拿来主义》) [ ]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5.它们(蚂蚁)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刘易斯·托马斯《作为生物的社会》) [ ]6. 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老舍《龙须沟》 ) [ ]7.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 ]2二、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相关内容,辨析下面的词语或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格。1.根据修辞格将下面的句子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3(2)它不但翻译过泰戈尔,而且翻译过歌德。(3)朝避猛虎,西避长蛇。(4)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A.(1) (3)︱(2) (4) B.(1) (2)︱(3) (4)C.(1) (4)︱(2) (3) D.(1) (2) (4)︱(3)总结借喻和借代的区别:2.辨析下面两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1)战犯们在狂吠。 ( )(2)战犯们像疯狗一样在狂吠。 ( )(3)战犯们像疯狗一样。 ( )完成下面的表格,总结比喻和比拟的区别:合作探究·能力提升1. 阅读下面这首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注释】铜钲: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 2.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借代。(1)不要怕打烂家里的坛坛罐罐。(2)两个红领巾跑了过来。(3)北京应该多建几个王府井。(4)拉萨出现英语热,喇嘛也学 ABC。区别点 是否出现本体 是否出现喻体或拟体比拟比喻我的疑问1“反问、设问、夸张”李仕才【学习目标】 1.自读课本和【补充知识】 ,掌握反问、设问、夸张修辞格的基本知识。2.深入自学,根据概念可以清楚辨析这三种修辞格。3.合作探究,能够欣赏并运用这三种修辞格。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学法指导】1.用 15 分浏览【知识补充】 ,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概念、分类、作用等) ,辅助完成预习问题。2.用 10 分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在我的疑问中写下自己的疑问。2.用 20 分钟完成【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并标注疑难点,留待上课质疑。【补充知识】1.反问、设问的异同比较①反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设问是自问自答。 (疑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未知,且疑问不是修辞手法)②反问强烈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设问不是。③反问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2.夸张(1)概念为了表达的需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言过其实的描述。例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夸张的分类——夸大、缩小、超前①白发三千丈,缘 愁 似 个 长 。 (“三千丈“为 扩 大 夸 张 )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 麻 粒 儿 “是 缩 小 夸 张 )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 前 一 事 物 “出来“与 后 一 事 物 “下火“夸 张 到 几 乎是 同 时出现,是 超 前 夸 张 )(3)夸张的作用:①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②强烈表达作者的情感;③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④可以产生浪漫主义的效果。(4)使用夸张修辞应注意的事项: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地、合理地夸大。例如:百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 20,明年 18。 (违背客观事实。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太近,否则会分不清是说事实还是在夸张。③夸张的使用要注意文体特征,科技说明文和说理性文章不用,避免歪曲事实。【预习问题】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 ]27.他还没端起酒杯,就醉了。[ ]8.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 合作探究·欣赏运用1.阅读《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歌,赏析夸张手法在 9——12 句中的运用。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2.自选对象再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且构成排比。例句:燕子去了,难道没有再来的时候吗; ; ; 。我的疑问1修辞(4)综合李仕才修辞手法综合训练案(一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辨别、欣赏前三节课学习的九种修辞手法的能力。2.通过练习,提高准确使用这九种修辞手法的能力。【学法指导】1.用 40 分钟完成训练案,圈点勾画,留下做题痕迹,并将个人困惑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栏中,以便课堂质疑。【训练题目】一、阅读《林肯心中的鼓声》这篇文章,回答问题。林肯心中的鼓声木心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得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破石惊天,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还确有2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而这人必定是遒劲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骜,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我激动过分,听众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步行去的。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有删改)1.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的划线句子进行赏析。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叶声轻逐篆烟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3三、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示例: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四、请综合运用种修辞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要求:字数不限,准确运用至少六种修辞并能突出人物特点,且能寄托一定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