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 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示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很多启发。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 、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
2、的真正含义。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突破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难点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
3、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突破方法:设计语文活动: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重读绿色蝈蝈 ,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2.对话讨论。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3.语文活动
4、。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二、交流预习内容生字词的读音和词语意义。A.读准字音:朱熹(x) 彷徨( png hung) 肇(zh o)B.弄懂词义: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诚意:使自己 的意念真诚
5、、思想纯正。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辨析结构1.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圈点批注。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过渡段、过渡衔接的词语等。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以备下面的小组交流和质疑交流。2.小组交流。在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本文的思路脉络,弄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分小组进行交流,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
6、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论证。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接着,作者指出, “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
7、。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文章是按照“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四、探寻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
8、论证方法,再小组交流。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作者在课文第 4 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 11 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 12 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 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在讲道理上,课文 第 3 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 610 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 13 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2.对比论证。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
9、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3.作者现身说法。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五、质疑问难,合作交流对学生交流阅读时勾画的疑难问题,质疑、交流、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对话,通过思考交流弄明白疑难问题。在平等的氛围里积极探讨明确下列问题: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10、到知识。作者谈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 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明确: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11、作者提 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六、语文活动活动主题: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就像我们在拿一只蝈蝈在观察。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像法布尔关注昆虫一样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就是一个能够拥有创造力的人,不断地努力就会成为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结合绿色蝈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2、等文章,谈谈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认识。亮出你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谈谈怎样能具有格物致知精神,交流分享。七、布置作业作者接受过中西教育,接触过很多中国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当下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语重心长地提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视科学实验精神,发出由衷的呼唤:“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呢?语文活动: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中国人。活动方法:查找资料,阅读思考,学写小议论文。活动目的
13、:培养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体验树立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可以补充下 发以下资料:中美高中生令人震撼的“对话” (萧淑珍)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 (杨振宁) ;绿色蝈蝈 (法布尔)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格致与科学 (胡适) 。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学反思一、在学习了第一篇议论文后,该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教师的积极引领,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简单议论文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帮助学生作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积极构建对议论文的认识。由于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由学生自主积极动笔读书,圈点批注完成对课文
14、内容和思路的初步自学,探究本文的论点;回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的论证方法,努力探寻本文的论证方法 ,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知识能力的迁移运用;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二、本课的教学设计在突破难点上十分巧妙。培育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是简单的说教,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绿色蝈蝈和阅读过的昆虫记 ,像法布尔关注昆虫一样去探究身边的事物,体验“格物致知”离学生并不遥远,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意识地在学习中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中国人,这是作者的期望,也是学习本文的要义。三、本课教学设计积极地构建创设作者、学生、教师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
15、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质疑和交流中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明确倡导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启发鼓励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资料链接作者资料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 景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 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 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 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 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 1976 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
16、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在中国科学院建院 50 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 20 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 4 个故事,谈了 4 个体会。第一个故 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 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 1966 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
17、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 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 3 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 1979 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 有充分的准备。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太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 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选自 2001 年 11 月 4 日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