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863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级 九年级科目语文 任课教师 钟 毅授课时间2016、11、29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授课类型 新 授课标依据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丁肇中于 1991 年 10 月 18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作者以一名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

2、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本文对新课改下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应了解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方式:1、并列式 2、总分式 3、对照式、4、层进式知识与来源:学优高考网技能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来源:学优高考网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确定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成果 课外研究。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

3、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编号: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五、教法学法 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二、交流预习内容A.读准字音:朱熹(x) 彷徨(png hung) 肇(zho)B.弄懂词义:

4、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辨析结构1、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圈点批注。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过渡段、过渡衔接的词语等。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以备下面的小组交流和质疑交流。2、小组交流。在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本文的思路脉络,弄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分小组进行交流,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

5、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论证。1、划分文章结构,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议论文写作手法 2、复习议论文三要素,接触常见的议论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

6、说明要得到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

7、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四、探寻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小组交流。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作者在课文第 4 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 11 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 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在

8、讲道理上,课文第 3 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 610 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 13 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2、对比论证。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3、分析文章内容及内涵,给学生以心灵上的启示4、继续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3、作者现身说法。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