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31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通过学习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学习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准备:1.读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想想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画出生词,读两遍。3.和家长交流一下生字的识记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解题,理大意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揠苗助长那个, (板书:揠苗助长)读课题。2.学习生字“ 揠”,猜“ 揠”的意思,理解课题 。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来猜一猜, “揠”的意思呢?(板书:拔)理解课题的
2、意思。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大。“寓” 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 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 “则” 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3.读文。抓住重点字词(急、拔、死),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种田人急着想要禾苗快点长大,就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大,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对概括故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品 读 “着急”,感受“急”这个种田人到底有多着急呢?就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1. 交流识字方法2.学生自由读,找出句子。3.交流句
3、子。出示句子(一):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1)巴望:十分的渴望(2)天天:每天情景创设:太阳晒得火辣辣的时候,他去看了吗?刮风下雨的 时候,他去看了吗?十分繁忙的 时候,他去看了吗?是啊,昨天今天明天,每天都去看,就是 (手点住天天)天天去看,他是多么着急啊,谁能把他着急的样子读出来,自己先试试。感情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 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出示句子(二):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4、。师引读可是一天,生读后面的。(1)小朋友,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长高了)(2)种田人为什么觉得禾苗好像没有长高?(太着急)从“好像”理解,禾苗其实长高了,只是种田人每天去看,心里太急了以至于没有感受到。感情朗读指导。出示句子(三):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体会焦急,并学习生字“焦”。从焦的四点底入手代表火,感受农夫火急火燎的急切心情。三、感受“劳累”,凸显“急”1.于是他想到了,拔苗助长。请小朋友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他又是怎样拔苗助长的呢?交流:一天,他 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
5、尽。从三个方面理解:(1)急忙跑到田里(2)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3)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4)理解“ 筋疲力尽” 。通过创设情境理解“筋疲力尽”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烤着种田人,多热啊,可是是啊,还有一大片的禾苗要拔呢。他哪顾得上休息啊。拔呀拔,拔到汗水直流的时候,可是是啊,抓紧时间,禾苗就能早点长高呢。当他口干舌燥,多想喝杯水啊,可是(他顾不上喝水继续拔)是呀,他不愿浪费一分一秒,急着要让禾苗都长高,他一直拔呀拔,直到累的头上腰都腿都这时候的他呀,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筋疲力尽。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
6、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让孩子感受种田人“累 ”的基础上,体会农夫的“急” 。四、体 验 “快乐”, 显“无知”1.用朗读的方式, 读出农夫此时虽然累,但是心情却是高兴的。(设计意图:让孩子体会农夫虽然累,但是心里是快了的,从而感受农夫的无知。 )2.学习“ 喘、截”。五、感悟道理,揭寓意1.理解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2.体会种田人后悔的心情3.初步渗透语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写字指导。第二课时一、揭题引入,激发兴趣1揭示课题,朗 读正音。2老师逐字板书课题,
7、教学生字。3引导学生说题意。二、读好故事,集中 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组出示字词(带拼音),读通长句。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忽然 窜出来(读通句子:种田人忽然看 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撞 树桩(读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死了。 )又肥又大 乐滋滋(读通句子: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从此 锄头(读通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 树桩旁边等着。 )3.分组朗读生字。4.书写生字:肥、桩、守出示“我会写 ”中的“焦、费、望、算 ”。引
8、 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 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 不要写成 “住”;“算” 字中间是“ 目”不是“日” 。“费”字上面的是“ 弗”,要先写“ 弓”字;“望” 字上面左半部的“ 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教师巡视,帮助指 导学生书写,并 记录下 书写特别认真、美观,书写姿势端正的学生。三、学讲故事,明白寓意(一)了解、讲述故事的起因,随机巩固生字词语“ 窜、撞、树桩”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
9、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种田人为什么要“ 守株待兔”呢?谁能讲一讲。 (重点理解:窜 )2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事发之“巧”一只野兔从树林里飞快地窜出来,刚好有棵树桩让她撞上,刚好撞死了,又被种田人看到,你觉得这一切发生得有点儿(碰巧/奇怪/ 不可思议)3引导学生尝试复述故事的起因屏幕提示词语:忽然 窜 撞 树桩(协 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复述。 )4.继续点拨:种田人仅仅是看到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就马上有守株
10、待兔的念头了吗?学习句子:他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二)讲述守株待兔的过程和结果,随机巩固词语“从此、 锄头”。1划找课文写农夫想法的句子,并尝试复述。2.种田人这样想,又是怎样做的呢?3.“从此”就是从哪一天以后?4.理解“整天 ”:如果把“整天”一词去掉,句子的意思还一样吗?结合着学生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基础,和课文内容短小,语言平实的特点,充分放手。引导学生根据读文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三)评价种田人的行为,明白寓意1.小组内评价种田人的想法和做法。
11、(协同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有序的小组)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播。抓住“种田人急忙跑 过 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 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引导学生体会。 “白” 字。指 导朗读该 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提高了学习效益。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读氛围,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3.写话练习(情境中写字此、丢)(协同老师巡视、指导、批阅学生的写话;指导小组学习,并记录优秀发言。 )我想劝劝从此以后丢下锄头的种田人。我想对种田人说:你别再 ,赶快去 吧!我想告诉种田人一个道理: 4. 师总结寓意四、讲述故事,阅读推荐1尝试接龙复述整个故事。 (分两个学习站,两位老师分别指导)2建议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3. 阅读推荐:中华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五、学情反馈,多元 评价协同老师走到进行整节课的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