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改好.ppt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642352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改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改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改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改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改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科学选择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具有稳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和区分 豌豆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2、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4、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基本概念,人工异花传粉过程,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所得,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科学实验发现事实,严谨推理大胆想像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反复实验揭示规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假说演绎”分析,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在杂合体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分离规律的应用,1、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指导育种),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2、预防人类遗传病,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控制显性

3、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Dd,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测交:杂种第一代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自交),F1,F2,787,277,3 : 1,隐性性状,显性性状,亲代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实验结果均一样。,性状分离,用其他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可见绝非偶然,而是有规律的。,实

4、验现象的观察与统计,对实验现象的思考,1、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2、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 3、F2出现了性状分离,分离比又都接近于3:1,是不是巧合呢?如何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对分离现象的解释,DD,dd,D,d,Dd,Dd,D,D,d,d,Dd,DD,Dd,dd,P:,配子:,F1:,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 : 2 : 1,测交:,Dd,dd,D,d,d,Dd,dd,配子:,测交后代:,高茎,矮茎,1 : 1,将F1与矮茎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比例为1:1,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中高茎30株,矮茎34株,比例接近1:1,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