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 “留守学生”的共性性格特征及教育措施兴化市永丰朱严学校 翁红杰摘要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的潮流,在农村出现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孩子,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导致“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情感缺失、行为偏差等心理问题。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预防“留守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成为家庭、学校、教育部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此我主要谈谈有关留守学生的共性性格特征的问题。关键词 留守学生,共性性格,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于是,在农村便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留守孩子” 。 “留守孩子”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
2、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这种不可遏止的外出务工潮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诸多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教育”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性格畸形发展。这对留守学生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那么,留守学生的性格问题现状如何?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将如何教育他们呢? 一、调查分析 我校是农村的一所九年
3、一贯制学校。全校 1096 名学生中,留守学生 844 人,占全校学生数的 77%。其中有 618 名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占 55.9%。孩子的寄居生活在三年以上的占 48.6%,有的甚至长达 10 年以上。为了摸清这些“留守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对初一、初二年级的 469 名“留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几组数据。88.6%的学生承认跟代理监护人顶嘴,理由主要有代理监护人唠叨和不被代理监护人理解,二项合计占 79%。76%的“留守学生“在心烦时不向代理监护人诉说,选择藏在心里,或偷偷哭一场。 超过 9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寄居家庭里生活感到很孤独。
4、 82%的学生承认曾经说过谎。 二、 “留守学生”的性格健康现状分析 开学初,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对所有留守儿童的思想行为状况作了一番调查研究,研究总结了 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一些带有共性性格的问题:1、孤独冷淡,不善交际,缺乏爱心。2、花钱随意,不会计划,不懂节俭。3、我行我素,性格倔强,不受管束。4、行为偏激,容易激动,有挫折感。5、心理脆弱,自信心差,不够活泼。6、蛮横霸道、心理逆反、以自我为中心三、 “留守学生”产生性格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这是“留守学生”性格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社会发展的影响 “留守学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上个世纪
5、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频繁流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或南下沿海打工赚钱,将年迈的双亲和幼子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留守学生群体。 现代传媒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影响 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以说无孔不入,以致少数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另外,由于农村孩子缺少公共活动的场所及设施,他们既没有少年宫也没有儿童活动中心,只有电子游戏机房和网吧是向他们开放的,流连在游戏机房和网吧就成了部分孩子课余的主要生活方式。 校外同龄人的影响 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的行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社会接触,而校外正好有这么一批年龄
6、和他们相仿的一群。其实这些人也是刚从学校走出去的,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外出打工年龄较小,在家里不会也不愿种田。总之,他们没有正儿八经的事可以做,三五成群,四处游荡就是他们的形象。也有人称这些孩子为三无少年:无学上、无业就、无事做。时间一久,这些人的不良倾向就出现了,或小偷小摸,或寻衅滋事等等。这些已经成为“问题少年”的孩子们又反过来影响那些在校的同龄人,受了影响的学生,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从而在中考的竞争中被淘汰下来,被淘汰下来的这些孩子也成了“三无少年” ,进而又影响下一梯级的在校学生,如此往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家庭因素:这是形成“留守学生”性格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留
7、守学生”长期处在缺乏母爱、父爱的环境中成长,即使有一方父亲或母亲在家,但是农活、家务相对于两人在家时也一定会更多更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也很少发现,即使发现也难有很多时间去沟通、去教育,促进孩子改正。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来照顾,祖孙辈的年龄相差悬殊,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再加上祖辈们年老体衰,大多文化知识少甚至是文盲,往往只能照顾孙辈们的生活起居,无法尽到教育责任。 寄住在亲戚家中的,亲戚一般不会像对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束、教导这些留守孩子,他们认为管得太严,小孩子不理解,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冷淡粗暴,而这些孩子自己也总
8、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教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第一,说教多。表现为成天地唠叨。 “留守学生”做错事时唠叨,取得成绩时也唠叨。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第二,包办代替。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把学习之外的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 “留守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第三,溺爱。对孩子的教育多采取放任态度,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关爱有余,近于溺爱。第四,专制。代理监护人往往从安全原因出发,对“留守学生”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 “留守学生”自由活动空间很狭窄。父母缺少跟代理监护人或孩子的经常协调沟通。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老人或兄弟姊妹处,做父母的比较放心,所以跟家里的联系
9、很少。偶尔打电话来,也无非是对孩子一顿训斥,或以“不听话,回来一顿打“相威胁。 3、学校因素:这是形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又一原因 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难以赋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即便是在教师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也往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育部门因素:这是形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另一原因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机制仍在发挥着主导作用,考核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标准还是入学率一类的硬指标,因此在实践中大行其道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做法,反映在教师对待学生的的态度上,就是“带好
10、一个差生,不如培养一个好生” ,一些升学无望的孩子就在有意无意中被抛弃了,而留守学生占了被抛弃中的绝大比例。四、教育的应对措施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越积越深,各种悲剧性的事件已屡见不鲜,沉迷网吧、暴力倾向、离家出走破解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难题,家长、学校、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对留守儿童而言,学校教育的作用可能会大于家庭、社会。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1、情感教育,感受集体温暖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平时违纪、逃学,一个很大的原因:缺乏亲人(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感受不到周围的温暖。他们看到别的孩子与父母在一起亲热团聚时,就会有一种孤独感,仿佛自己受到了冷落,久而久之,便会有一种自卑感,于是将自己封
11、闭起来,进而违纪、逃学、乱花钱、上网等就是他们为了掩饰这种孤独、自卑的极端表现形式。这时,如果老师严厉批评指责,很可能会促使他的这种反抗行为加重,最终愈演愈烈。如果此时,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原谅他,主动去接近他,帮助他,引导他广泛参加集体活动,让他能够感受到集体对他的温暖和关爱,情况就会极大改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如在班里进行“父母在外我能行” 、 “让父母放心,做独立的小主人”等主题班会活动,甚至可以请留守儿童到自己或同学家里一起吃饭、过节、过生日等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沟通彼此的情感。 2、开展活动,培育竞争意识教师组织各种样的活动,是培养竞争意识的最好方式。现行
12、教育条件下,中考、高考、即使是打工,都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敢于接受竞争,并敢于参与竞争的人才可能成为强者。相反,如果畏惧竞争,逃避竞争,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例如组织体育运动会、朗诵、演讲比赛等。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特别地给予留守儿童以关照:鼓励他们勇于参加;细心地指导,提高能力,争取夺冠;赛后总结:一旦发现孩子的亮点,热情地激励,让他们得到成功的快感,树立信心;同时,没有成绩,也更细致地帮助孩子分析,吸取教训,继续鼓励孩子努力,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培养孩子的韧性与意志。经常地与孩子交心谈心,让孩子融入集体中来,释放自己的激情,忘记孤独,将会消除很多的弱点。3、倾注爱
13、心,感化心灵留守儿童中有不少的一部分,家庭较贫困。扶贫帮困,不仅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物质上的困难,更是解决留守儿童幼小心灵上的困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的温暖。目前,国家对农村学校的孩子实行免费教育,困难学生还补助一点生活费,但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进一步加大力度给予帮助。此时,我们不仅要把钱无偿地给孩子,更要教孩子管好钱,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教育孩子计划开支、合理开支,远离网吧、游戏,远离不健康的活动,将心思与精力花在学习中,努力学习、奋斗把握自己的命运,为父母争光并回报社会!在生活中,进一步教会孩子管好个人的事务,独立生活,生活零距离接触,
14、甚至将个别的孩子接到自己的家庭中来,以心感心,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4、信念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留守儿童毕竟是未成年人,具有可塑性,孩子正处在一种成长的困境中,在困境中要看到希望,孩子的未来仍然是辉煌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往往只经受得起成功的喜悦,承受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往往一陷入困境就觉得末日来临,感觉自己没有了前途,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尤其是对一些陷得比较深的孩子,我们必须在恰当的时机,给予贴心的帮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其树立信心,例如:给他们讲述名人成功的故事、分析名人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必要的时候,还应结合思品课,
15、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排除孩子心理上的疾病,矫正孩子不良的心理行为,培养他们对现实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生活中的坎坷,磨砺自己,扩大胸怀,锻炼意志,逐步树立“明天会更美好”的信念。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难点,作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繁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家庭必须高度重视,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学校要负起主要的责任,教师更要投入百倍的爱心,真情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真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新教育2004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