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安利兴生物发电有限公司锅 炉 运 行 规 程(试用)安利兴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008 年 8 月2第一章 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准备、试验与保护第一节 启动前准备和检查1 启动前的准备1.1 在锅炉装置启动前,需要对每个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每个系统都能够启动。1.2 在启动准备阶段,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处于准备就绪状态。1.2.1 通过手动操作使锅炉装置处于准备就绪状态。所有的手动阀门、挡板及其它部件都不能通过 DCS 来操作,而是通过手动设定在预定位置。1.2.2 由 DCS 控制的系统也应该预先设定,准备正常启动运行。1.2.3 锅炉装置的启动主要通过 DCS 来执行,但是,一些手动操作,如:疏放水
2、阀和空气门的开启/关闭,必须预先进行。1.3 启动准备工作必须包括:1.3.1 启动前检查相关工作票均已终结,无关人员以撤出锅炉区域。1.3.2 启动前通知相关专业,做好点火前准备。1.3.3 所有的检查(人)孔都确认已经关闭。1.3.4 各辅助系统正常,如:启动锅炉、压缩空气、仪表空气、冷却水。1.3.5 仪表的检查校对。1.3.6 投运除尘器的电伴热。1.3.7 疏水阀及空气门处于正确位置。1.3.8 锅炉中不存在影响启动的灰渣。1.3.9 耐火材料完好。1.3.10 炉前给料系统可以运行但处于停运状态。1.3.11 除渣系统可以运行但处于停运状态。1.3.12 冷渣机已注水并调试正常。1
3、.3.13 灰渣间有足够的空间储存新的灰渣,灰罐有足够的空间储存新灰。1.3.14 空气及烟气系统可以运行,调整-控制-关断挡板处于正确位置。炉排下面的所有灰渣斗清理干净。人孔和检查孔关闭。1.3.15 锅炉和烟气系统的保护设备已拆除。 1.3.16 承压部件上的阀门处于正确位置,可以运行。1.3.17 除氧器水位正常。2 仪表检查2.1 所有测量和安全系统都必须可以运行。用于压力及流量测量的关断阀都必须处于开启位置。除非系统有(检修)工作进行,否则,他们通常都处于开启位置。 2.2 差压式锅炉汽包液位计的基准管必须注水。2.3 各表计已正常投入(如水位计、氧量表、压力、温度表计等)。2.4
4、所有仪表、信号齐全,完整好用。2.5 DCS 画面上的参数显示正常 。33 疏放水和放空系统检查3.1 检查下列阀门在关闭位置:给水管道放水门;省煤器放水一、二次门;检查给水门前管道放空气;定排总门及定排放水一、二次门;连排一二次门;主蒸汽管道疏水一、二次门;减温器疏水一、二次门等。 3.2 检查下列阀门在开启位置:点火排汽一、二次门;饱和蒸汽汇集箱空气门;过热器入口集箱空气门;主蒸汽门后空气门。4 燃料系统的检查4.1 在锅炉启动之前,炉前筒仓必须注入燃料,缓冲料斗和上游的输送机以及配料机必须注入燃料。4.2 消防系统可以运行,报警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截门开启。5 灰渣系统的检查5.1 在锅炉
5、启动之前,冷渣机必须先通冷却水。5.2 位于灰渣间的分配输送机必须可以运行,且灰渣间必须有存放新灰渣的空间。5.3 在锅炉开始点火之前,灰渣系统必须启动。6 炉膛、燃烧室、风烟道的检查6.1 看火门、人孔门完整,能严密关闭。6.2 各热电偶温度计完整,无损坏现象,附件位置正确,穿墙处严密。6.3 皮带给料机出口无焦渣,二次风口畅通、完好,无堵塞。6.4 膜式水冷壁管、蒸发管束、过热器管、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的外形正常,内部清洁,各部的防磨护板完整牢固,无脱落、翘曲现象。6.5 防爆门完整、严密,防爆门上及其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6.6 调节挡板完整、严密,传动装置好,开关灵活,位置指示正确。
6、6.7 无焦渣及杂物,脚手架已拆除。7 膨胀系统的检查7.1 指示板牢固地焊接在锅炉骨架或主要梁柱上,指针牢固地垂直焊接在膨胀元件上。7.2 指示板的刻度正确、清楚,在板的基准点上涂有红色标记。7.3 指针不能被外物卡住或弯曲,指针与指示板面垂直,针尖与指示板面距离 35mm。7.4 锅炉在冷状态时,指针应指在指示板的基准点上。7.5 锅炉各方向膨胀不受阻。8 阀门、风门、挡板的检查8.1 与管道连接完好,法兰螺丝已紧固。8.2 手轮完好,固定牢固;门杆洁净,无弯曲及锈蚀现象,开关灵活。8.3 阀门的填料应有适应的压紧余隙,丝扣已拧紧,主要阀门的保温良好。8.4 传动装置的连杆、拉杆、接头完整
7、,各部销子固定牢固,电动控制装置良好。8.5 具有完整的标志牌,其名称、编号、开关方向清晰正确。48.6 位置指示器的开度指示与实际位置相符合。8.7 所有调节风门、调节挡板开关无卡涩现象。8.8 所有调节风门、调节挡板的远方电动操作装置完整可靠,开关灵活,方向正确。8.9 主蒸汽电动门及旁路门,过热器反冲洗门在关闭位置。8.10 给水入口电动门、给水旁路电动门、调整门,高压空气预热器入口门在关闭位置,减温水总门在关闭位置。8.11 蒸汽及炉水取样一次门;下降管加药一次门;给水取样一次门;所有压力表一次门(包括电接点压力表)各水位表,流量表及自动装置一次门;应处于开启位置。8.12 汽包水位计
8、防护罩应牢固,照明良好,阀门开关灵活,云母片清晰,并有正确指示标志。将汽、水侧门开启,放水门关闭,投入水位计。9 转动机械的检查9.1 所有转动机械的安全遮拦及保护罩完整、牢靠,靠背轮联接完好,传动链条、皮带完整、齐全,地脚螺丝不松动。9.2 轴承内的润滑油(脂)洁净,油盒内有足够的润滑油(脂) 。油位计完整,指示正确,油位清晰可见,刻有最高、最低及正常油位线;油位应接近正常油位线;放油门或放油丝堵严密不漏。9.3 轴承加油嘴良好,无堵塞,螺丝牢固。9.4 冷却水充足,排水管畅通,水管不漏。9.5 手动盘动靠背轮一周以上应轻快,无卡涩。9.6 电动机应符合附规中厂用电运行的规定,低压电机绝缘不
9、低于 0.5 兆欧,高压电机绝缘不低于 6 兆欧(1/kV) 。9.7 各转动机械轴承温度、振动测点正常。10 其它方面的检查(消防、照明、场地、检修工具)10.1 锅炉及辅机各部位的照明灯头及灯泡齐全,具有足够的亮度。10.2 事故照明灯齐全、完好、电源可靠。10.3 操作盘及记录表盘的照明充足,光线柔和。10.4 检修中临时拆除的平台、楼梯、围栏、盖板、门窗均应恢复原位,所打的孔洞以及损坏的地面,应修补完整。10.5 在设备及其周围通道上,不得堆积垃圾杂物,地面不得积水、积油、积炭、积渣、积灰。10.6 检修中剩余、更换下来的物品,应全部运出现场。10.7 检修用脚手架和临时电源应全部拆除
10、。10.8 在锅炉附近备有足够的合格的消防用品。10.9 上述检查完毕后,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有关的记录薄内。对所发现的问题,应通知检修负责人予以消除。第二节 启动前试验1 转动机械试验转动机械经过检修,须进行不小于 30 分钟的试运行,以验证其工作的可靠性。转动机5械试运行时,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1.1 确认转动机械及其电气设备检修完毕后,联系电气人员进行拉合闸试验、事故按钮试验及联锁装置二次操作回路试验.1.2 转动机械试运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2.1 无异声、磨擦和撞击;1.2.2 转动方向正确;1.2.3 轴承温度与轴承振动符合辅规中对转机设备的规定;1.2.4 轴承无
11、漏油和甩油现象;1.2.5 轴承冷却水畅通,水量充足;1.2.6 启动电流在规定时间内降到正常范围,运行电流正常;1.2.7 转动机械试运行后,应将试运行结果及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记录薄上。2 电动阀门、挡板、执行机构操作试验2.1 联系热工、电气人员,送上各电动阀门、挡板电源及 DCS 电源;2.2 将下列各阀门、挡板作全开全关试验;2.2.1 主给水调节门;给水旁路调节门;给水旁路调节门前电动门;给水调节门后电动门;火排汽电动门;火排汽二次门;事故放水电动门及调门;省煤器再循环门;减温水电动门;减温水电动调节门;蒸汽吹灰进汽门、调整门、疏水门;减温水至蒸汽吹灰电动门、调整门;主蒸汽
12、电动门及旁路电动门;锅炉排污门;排污罐至排污坑放水门等。2.2.2 吸、送风机入口挡板;除尘器出口烟道挡板;除尘器旁路烟道一、二次挡板;吸风机至除尘器烟道旁路挡板;高、中、低端一次风门;播料风总门;给料机出口门及逆止阀;炉前上二次风总门;炉前下二次风总门;炉后上二次风总门;炉后下二次风总门;送风机液力耦合器执行机构;引风机液力耦合器执行机构。2.3 阀门挡板及执行机构试验标准:2.3.1 试验时 DCS 上阀门开关状态正确,开度指示与实际开度和方向相符;2.3.2 各连杆和销子,牢固可靠,无松脱弯曲现象;2.3.3 电机、防护罩、伺服机良好,无磨擦和异常声音。3 漏风试验锅炉经过检修后,应在冷
13、状态下,以正压、负压试验的方法,检查各部的严密性。3.1 用负压试验检查锅炉本体及烟道的严密性, 其程序是:3.1.1 严密关闭各部人孔门,检查孔及打焦门等。3.1.2 启动吸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3.1.3 用小火把(或其它方法)靠近炉膛及烟道进行检查,如炉膛漏风,则火炬被吸向不严密处。3.1.4 在漏风部位画上记号,试验完毕后,予以堵塞。3.2 用正压试验检查风道及挡板的严密性,其程序是:3.2.1 适当保持炉膛负压20-30Pa。3.2.2 关闭送风机入口挡板,一,二次风门。3.2.3 启动送风机,并记录电流值,逐渐开大入口挡板,直至全开为止。在开启入口挡板6时,送风机电
14、流应不变。如电流增大,则表明风门挡板有不严密处, 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4 炉内动力场及炉排试验4.1 炉内动力场试验:测定炉内动力场的均匀性。4.1.1 启动吸风机、送风机,调整各风室压力平衡,4.1.2 调整送料风压力平衡,停止吸、送风机运行,4.1.3 在炉排上均匀撒厚度约 1cm 的白灰粉,4.1.4 启动引风机、送风机,缓慢增加送风机开度,调整炉膛负压,观察炉内白粉扬起情况,4.1.5 停止风机运行,观察白粉在四周水冷壁附着情况,观察炉排上白粉厚度变化情况。4.1.6 炉内白灰粉扬起均匀,炉内四周水冷壁白灰粉附着均匀,炉排上白粉厚度均匀。4.2 炉排试运转,炉料均匀性试验4.2.1
15、炉排、炉排振动电机、给料机、撒料风,4.2.2 启动吸、送风机,4.2.3 启动炉排电机,观察炉排振动情况,开启撒料风,开启给料机进行送料试验,4.2.4 炉排振动均匀无异音,水冷壁无碰击、摩擦音;送料均匀,料在炉排上沿宽度厚度均匀,炉排上料层下落不偏斜。5 DCS 操作系统电机拉、合闸及事故按钮试验试验前汇报值长并联系电气、热工人员,锅炉进行联锁试验。要求高压电机送上操作电源,低压电机送上动力电源及操作电源。5.1 DCS 操作系统电机拉、合闸试验:依次将吸、送风机、取料机、输料机、配料机、给料机、炉排振动电机、#1、#2 捞渣机、#1、#2 低压循环水泵、除尘器输灰系统电机作合闸、拉闸试验
16、;均能合闸、拉闸,画 9 面中设备状态正确。5.2 事故按钮试验:5.2.1 依次将吸、送风机、取料机、输料机、配料机、炉前给料机合闸。5.2.2 按下列顺序用事故按钮停止油泵,给料机,送风机,吸风机。每停掉其中一台,设备由运行状态的红色变为绿色,其相应的 DCS 画面上有报警闪动,并发出音响,同时 LCD上有报警显示。如不动作或误动作,或状态指示不正确,应联系电气、热工查明原因。5.2.3 分别在各跳闸设备的操作面板上点击“确定”按钮使其复位。第三节 锅炉联锁与保护一 锅炉联锁锅炉设计有总联锁、低压循环水泵联锁、污水泵联锁、配料联锁,正常运行中所有联锁均应投入。1 锅炉总联锁:1.1 当运行
17、中吸风机故障停止,联动跳闸运行中的送风机、给料机、振动炉排跳闸,给料机出口逆止阀关闭。1.2 当运行中的送风机故障停止时,联动跳闸运行中的给料机、振动炉排跳闸,给料机出7口逆止阀关闭。3 污水泵联锁:3.1 污水池水位超过高限值,备用泵联动启动。3.2 污水池水位超过低限值,污水泵跳闸。二 锅炉保护1 装置保护 总燃料跳闸 (MFT)装置保护包括大量信号:工艺区域的触发、燃烧空气系统、烟道、炉膛、水循环系统、蒸汽循环系统、紧急按钮装置启动条件或装置运行条件,这些条件被逻辑判断后的结果是“装置 FS(自动保护)的触发” 。 “装置 FS(自动保护)的触发”的失去将导致紧急停炉(总燃料跳闸) 。
18、如果发生了总燃料跳闸,只有操作人员重新设置,跳闸条件才能复位。1.1 MFT 动作条件:1.1.1 引风机跳闸。1.1.2 送风机跳闸。1.1.3 炉膛压力 50pa 延时 10 秒;2000pa 无延时 。1.1.4 汽包水位高290mm 。1.1.5 汽包水位低150mm。1.1.6 过热器汽温高于 470。 。1.1.7 给料系统保护动作。 1.1.8 手动停炉按钮按下。1.1.9 汽机跳闸。1.2 MFT 动作后联动跳闸设备:1.2.1 送风机跳闸。1.2.2 #1-4 给料机跳闸,相应出口挡板关闭。1.2.3 振动炉排停止振动。1.2.4 吹灰停止。1.2.5 一次风、二次风门关闭。
19、2 在运行中还有下列保护:2.1 汽包水位保护投入时,当汽包水位高至120,事故放水电动隔离门开启,水位升至150mm,事故放水电动调门开启。当保护投入时,若汽包水位高二值事故放水门自动打开后,此时即使汽包水位高二值信号仍存在,运行人员可点操关闭放水门。当汽包水位无高一值信号,事故放水门将被强制关闭,运行人员无法点操打开事故放水门。2.2 吸风机跳闸保护2.2.1 吸风机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 90。2.2.2 吸风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 90。2.2.3 吸风机电机轴承温度高于 130。2.2.4 吸风机驱动端轴承震动大 6.3mm/s 报警,7.1mm/s 延时 2 秒82.2.5 吸风机非驱
20、动端轴承震动大 6.3mm/s 报警,7.1mm/s 延时 2 秒2.3 送风机跳闸保护2.3.1 送风机出口风压高于 13.5kpa。2.3.2 送风机出口风压低于 4kpa。2.3.3 送风机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 90。2.3.4 送风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高于 902.3.5 送风机电机轴承温度高 130。2.3.6 送风机驱动端轴承震动大 6.3mm/s 报警,7.1mm/s 延时 2 秒2.3.7 送风机非驱动端轴承震动大 6.3mm/s 报警,7.1mm/s 延时 2 秒4 省煤器、蒸发受热面和锅炉汽包4.1 汽包水位控制 汽包水位通过串级控制器来调节,串级控制器的外回路是带比例控制器的
21、水位控制,内回路是给水流量控制。在锅炉启动过程中,锅炉的压力较低,水位控制的设定值自动减小,目的是当蒸发受热面的水开始沸腾时,减少汽包发生高水位的危险。当压力升高时,设定值慢慢地返回到正常值。4.3 连续排污控制根据化学要求,连续排污流量设定值由操作人员来设置。5 炉膛5.1 炉膛压力控制通过调节吸风机转速和吸风机入口挡板开度来控制炉膛压力。转速调节和挡板的开度调节是分区工作的,控制首先作用于挡板,然后再作用于吸风机。送风机跳闸后,炉膛压力设定值增加到最小负压值,这样可减少空气漏入燃烧区,缩短炉排燃烧燃尽的时间。6 吹灰器系统吹灰器系统压力和温度控制通过 DCS 上吹灰画面来实现。7 湿式除灰
22、渣系统锅炉负荷控制冷渣机转速。自动投入时,振动炉排振动时,冷渣机自启动。当振动炉排停止振动超过半小时,#1 冷渣机停止。当振动炉排停止振动超过一小时,#2 捞渣机停止。8 主燃料8.1 炉前料仓的料位控制炉前料仓料位作为供料系统转速设定值。当炉前料仓料位达到 90%以上,发出报警信号,料仓前的供料系统降低转速,料位达到 95%以上供料系统停止。料位低于 30%以下供料系统启动。8.2 炉前料仓出料控制取料机、盘车装置、输送机和配料机的转速是由相应的给料机的总转速成比例控制。每个装置的比例系数独立设置,为的是弥补容量上的差异。燃料分配的总转速可以减少或增加,这取决于配料机下游的工作给料机的缓冲料
23、箱料位。配料机配有三个没有采取控制措施的出口管。这意味着,如果三台相应的给料机都工作,前两个缓冲料箱总是满的,料位将升9至配料机的出口管道处。第三个缓冲料箱的料位用来控制增加或降低配料系统的转速。如果缓冲料箱的料位下降,则增加配料机的转速;如果料箱满料,这将可能导致配料机的堵塞,必须降低其转速。如果第三台给料机没有投运,则由第二个缓冲料箱的料位来控制,依此类推。8.3 给料控制负荷控制器的输出转化为每条给料线的负荷设定值。这是通过各个撒料器的负荷分配的反馈来实现的。负荷分配信号表示各条给料线间实际转速的比值,整条给料线的负荷设定值为 0 意味着该条给料线停运。在正常运行时,每台播料器的负荷与给
24、料线负荷为 1:1,但是,在给料线启动和手动操作给料线时,这就有不同。在给料线启动时,将转速调整为理想的给料负荷;在手动模式下或操作人员已经调整了给料线需要的负荷时,负荷分配的反馈确保全部给料线相应地作出调整,目的是弥补各条给料线的差别。9 送风系统9.1 风量控制由负荷决定总风量,通过调节送风机转速和送风机入口挡板开度来控制。转速和挡板开度的调节是分区工作的,控制首先作用于挡板,然后再作用于送风机。 通过调节送风系统中各个挡板来控制风的分配。9.2 一次风量控制 用三个不同的流量控制器来控制一次风量,每个控制器都由负荷决定设定值。根据炉排振动,可改变一次风量设定值。9.3 下二次风控制 炉膛
25、前、后墙下二次风量由压力控制器来调节,该压力控制器控制下二次风总管压力。压力设定值由锅炉负荷决定。9.4 撒料风压力控制由负荷决定的设定值来控制撒料风压力,以确保足够的空气进入撒料器。9.5 送风压力控制剩余的风引到前、后墙的上部风口中,通过调节送风系统的压力,即上部风口的两个调节挡板来实现。前、后墙风量的分配比值可由操作人员来调整。根据炉排的振动情况,临时地增加设定值。10 烟气系统炉膛压力控制器来调节吸风机转速。11 给水和减温水水系统11.1 给水流量控制 11.1.1 给水压力控制通过调节给水泵转速来控制给水流量。给水流量的设定值是由锅炉汽包水位调节系统产生的。给水压力通过给水阀门的节
26、流来控制。在正常运行时,给水调节阀不允许节流,必须全开。在发生下列情形中之一时采用节流:11.1.2 减温水需求量大时,减温水调节阀全开。此时提高给水压力设定值,给水门关小,10减温水调节阀开度关至正常调节范围内。11.1.3 减温水量很低时,减温水调节阀开度太小,此时降低给水压力的设定值,目的是减小给水系统的压降。11.1.4 锅炉启动时,压力很低,降低给水泵转速控制锅炉进水。若给水泵低转速仍无法维持水位,关小给水门来控制水位。11.2 减温水控制减温器的喷水调节阀由过热器温度控制器直接控制。12 主蒸汽12.1 主蒸汽压力控制 在锅炉启动时,通过点火排汽来控制主蒸汽压力。当汽轮机运行时,由
27、汽轮机的进口阀来控制主蒸汽压力。点火排汽的压力控制器仍然能起作用,但设定值提高了。如果锅炉负荷增加超过了汽轮机最大负荷值时,锅炉压力将升高,点火排汽自动开启,以避免安全阀动作。若汽轮机压力控制突然不起作用,将点火排汽压力控制设定值降低为正常值,点火排汽立即进行压力控制。13 锅炉的负荷控制锅炉负荷控制是基于运行模式“机跟炉” 。 基于主蒸汽流量的锅炉负荷控制器可以确保维持理想的平均负荷,但是,必须要预料到由于燃料的随机变动引起的负荷波动。负荷控制器和过量空气控制器的结构都是并列控制器,目的是确保在前馈和消除偏差方面的较强的适应性。13.1 锅炉负荷设定由操作人员设置锅炉负荷,逐渐加载锅炉负荷,
28、从而保证设定值在最大的允许变化速率值内。其它控制器中大量的由负荷决定的设定值是来源于锅炉负荷的设定。最重要的值如下:13.1.1 总的燃烧空气与要求的过量空气的比值。13.1.2 燃料的需要量。13.1.3 各风量分配的设定值。13.2 过量空气的控制器由于燃料成分短时间内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燃料的变动必然要导致过量空气的变化。因此,过量空气的控制器用于调节给料机的转速以达到理想的过量空气系数,而不是改变总风量。控制器的结构是三个并列的独立控制器,目的是确保在前馈和消除偏差方面的较强的适应性。13.3 锅炉负荷的控制器基于主蒸汽流量的锅炉负荷控制器可以确保维持理想的平均负荷,但是,必须要预料到由于燃料的随机变动引起的负荷波动。控制器的结构是三个并列的独立控制器,目的是确保在前馈和消除偏差方面的较强的适应性。14 疏放水系统14.1 液位控制 通过调节疏水箱下部放水调门开度以控制疏水箱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