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 学 案时间 10 月 31 日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 课时 一、课前展示(5 分钟)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 分钟)四、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26 分钟)目标一:1 什么是气温? 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2 气温观测工具是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用表示,读作摄氏度来源:Z_xx_k.Com一天测( )次(8 时、14 时、20 时、2 时的整时观测) 。来源:3 什么是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和年平均气温?什么是 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目标二:4 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在 P54 页活动中完成。来源:学。科。网5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14 时)左右,最
2、低气温出现在( ) 。什么是 气温日较差?目标三:6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1 月最低,海洋上( )月最高, 2 月最低。什么是 气温年较差?7 先认识等温线如图 3.16再知道低温中心,通常指:高原、山地。高温中心,通常指:洼地、 ( ) 。来源:学&科&网 Z&X&X&K8 分组讨论分析:气温分布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 南 向 北 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 )向( )递减9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10 讨论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有那些?(海陆位置) 、 (纬度位置) 、 (地形) 。举例说说来源:五小结:(3 分钟)学生分组互相检改学案基础知识点,没完成的把名字交给老师,扣 1 分。六、汇报展示 (10 分钟)新课程中:基础知识抢答题和中考链接提升必答题: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