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时1)同步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78482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时1)同步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时1)同步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时1)同步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时1)同步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时1)同步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时 1)同步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列举出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并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通过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从而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3、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及其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了解和认知帮助同学们树立普遍联系 的哲学观点。2、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从而理解人也是生物圈的重要一员。教学重点

2、: 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重点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教学难点:依据学情,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延伸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难点为:对生产者的理解(因为生产者不仅仅是绿色植物;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混淆) ;生物富集的过程和原因。教学方法:资料收集、调查法、讨论交流法学情分析:从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入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动物的特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延伸了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 、展示生物捕食的录像片。3、 、展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片。学生准备:生态系统成分的挂图生物富集的相关图片和资料;生物富集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3、:(一)导入新课:师:任何一种生物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生物与环境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由于他们的彼此影响、相互依存才使得我们的地球村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请同学们看屏幕(展示池塘生态系统的画面) 生:同学们立刻被精美生动的画面吸引了。(二)生 态系统的成分:师:画面中出现了哪些生物?甲生:大鱼、小鱼、小虾、蜻蜓、贝类、蝌蚪。乙生:还有螺蛳、线虫师:上述两位同学目光敏锐,几乎将池塘中的动物一网打尽。那么除了动物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生物吗?甲生:有芦苇、荷花、水池草。 乙生:水面上有睡莲等漂浮植物。丙生:还有许多不引人注目的浮游植物。丁生:动物里面好像漏了浮游动物。师:同学们观察得 真仔

4、细,非常好!生:老师 ,在池塘里还有无数凭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像真菌、细菌等。师:哇!这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下面再搜索一下这个池塘,看看有哪些非生物?生:有水、鱼的粪便、土壤 、池底的淤泥、太阳、阳光。哦,还有空气。师:下 面 请 同 学 们 思 考 一 个 问 题 , 池 塘 中 的 生 物 成 分 与 非 生 物 成 分 有 什 么 关 系 ?甲生:虾米吃污泥。乙生:芦苇、荷花的生长需要水、土壤以及阳光。丙生:那些浮游生物必漂浮在水中才能生活。丁生:池塘中的生物都要呼吸,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师: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哪么生活在池塘中的这些生

5、物,它们彼此间又有何联系?甲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生:池塘中的草鱼要吃水草。丙生:有些鱼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师:确实如此,例如莲鱼就是吃浮游植物的,而鳙鱼(我们通常称之为胖头鱼)是吃浮游动物。生:鱼、虾的粪便可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滋生。师:该同学的见解挺独到,我都没有想到。我提议给他来点掌声(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师:池塘中的生物(像鱼虾、芦苇、水草等)衰亡之后,其遗体会不会始终存在于池塘中?生:不会,它们的尸体会逐渐腐烂,不断被分解,最后消失。师:为什么 会腐烂以致消失呢?是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生: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把那些生物的遗体分解了。师:上述池塘中生物与非生

6、物是否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种生物能否独立生存。生:是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一个统一整体。师: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像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那个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师:同学们还见哪些生态系统?生:草原、沙漠、森林、长江、黄河、鄱阳湖、赣江、抚河、西湖、青山湖、象湖、生态系统天香园还有我们学校的花园。师:同学们回答都很好,确实小至一块草地,一个池塘,大到广阔的沙漠,一望无垠的草原,甚至整个海洋、陆地以及整个地球,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 统,那么,上述各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什么相似之处?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 起什么作用?下面先阅读课文P86

7、页的相关内容,五分钟后再作答,生:都有非生物成分与生物成分。师:不错,非生物成分 主要有哪些?生:阳光、空气、水、土壤。师:生物成分主要有哪几类?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师: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生: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师:各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甲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贮存着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了有机物,不仅养育了植物本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氧气的生产者。乙生: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是有机物的消费者。丙生: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及其他有机物分

8、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的无机物可再次被植物利用,因此微生物是分解者。师:总结归纳出生态系统的四种基本成分。如下: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生产者(如绿色植物)生物成分: 消费者(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人)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师:大家一定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吧,它揭示了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生:捕食关系。师:的确如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之间存在着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关系。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一段录象,感受一下生物捕食 的紧张和刺激,同时也体会一下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竟争与残酷。生:观看录象三分钟。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片中各种生

9、物的捕食关系。生:鹿、羚羊、斑马吃草和树叶,猎豹捕食羚羊,狮子捕食斑马,乌鹫捕食野兔。师:肉食动物取 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的这种取食关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可以像这样来表示一条食物链。例如:草 斑马 狮子 (请学生注意箭头的指向)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文 P87 页,分组观察并认识图中各种生物,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相互之间的食物关系。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食物链多。生 :分组观察、交流、讨论,并记录。师:待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师:同学们从众多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甲生:每条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乙生:兔子分别出现在两条食物链中。丙

10、生:老鼠也出现在了两条食物链中。丁生:鹰的食物种类最多,有蛇、兔子、鼠等。戊生:鼠会被蛇和鹰两种动物吃掉。师:从同学们发现的问题可见,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并不是彼此分离的,某一生物不只捕食一种生物,某一生物也不只被一种生物捕食,因此,许多食物链经常相互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我们称之为食物网。 (展示一幅食物网的图借此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四)生物富集及其影响师: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高。生:阅读课文 P88 页与生物富集相关的图文,理解生物富集的概念和发

11、生的过程。师:展示生物富集的浓度比例图(和课文中的富集示意图相配合) ,如右图:师:下面请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是否属于食物链中的一环。生:经过一翻讨论之后,认为人和动物都属于消费者,所以理应是食物链中的一环,而且我们人类是食物链中的最高一级。师:当我们把有毒物质排入土壤、水或大气中后,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什么后果?请分析下面一段资料。1953 年,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 “狂猫症 ”和人体 “水俣病 ”。成群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到 1965 年查明,这种病是由该市 60km 外的阿贺野川上游昭和电气公司排出的含汞废水所引起 的。一部分汞被

12、硅藻等浮游生物吸收,再转入食硅藻的昆虫体内;这些小昆虫死亡,被活动在水底层的石斑鱼吞食,汞再一次从昆虫转入石斑鱼体;石斑鱼被肉食性的鲟鱼、鲶鱼吞食,汞经过生物的食物链逐级富集。最后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 1020 mg / kg,最高达 5060 mg / kg,这一浓度比原来含汞浓度高( 110)万倍。当地人长期食用高汞的鱼和贝类,汞在人体大量积累,当脑中含量高达 20 g / g 即可能发病,出现中枢神经被破坏的水俣病症状。师:上述信息对我们有何启示?生:分析、讨论(略)师:我曾看过一则资料:杀虫剂 DDT 本来是人们用于杀灭害虫的,但有许多报告证实,定居在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也存在 DDT。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达成共识-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请珍惜环境,善待大自然。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反馈提:导 学案。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第 25 章生态系统 第 1 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和食物网三、 生物富集及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