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363695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化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化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 20112012 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 本试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请把卷 I 选择题正确答案填涂在标准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第卷(选择题 共 51 分)一、 (本题包括 1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若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2 在

2、一定条件下 A 与 B 反应可生成 C 和 D,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 A+B=C+D 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反应物的总能量 E1 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E2 一定相等D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4已知:H 2(g)F 2(g) = 2HF(g) 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分子放出 270kJB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反应生成 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kJ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

3、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 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 2 -C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mol 的氢气和 1mol 的氟气放出 270kJ 热量5.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 283.0kJ/mol,则 2CO2(g)=2CO(g)O 2(g)反应的H(+283.0kJ/mol)2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

4、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6 对已达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 2Z( 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可逆反应:A3B 2C2D(各物质均为气体)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 4 种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 ( D)0.4 mol / Ls B ( C)0.8mol / LsC ( B)0.6 mol / Ls D ( A)0.5 mol / Ls8. 已

5、知:(s)(g) 2D(g) 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9.在 101kPa 和 25时,有以下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H2O(g) H=-241.8kJ/mol,H2(g) + 1/2O2(g) =H2O(1) H=-285.8kJ/mo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H2燃烧生成 1molH2O(g)时,放出 241.8kJ 的热量- 3 -B.H2的燃烧热为 285.8kJC.O2 前面的 1/2 表示参加反应的 O2的物质的量D.1mol

6、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 44kJ 的热量10夏天,鸡没有汗腺只能依赖“喘息”调节体温。鸡过度的呼出 CO2,使下列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使农场主和超市经营者蒙受经济损失(aq 表示稀溶液)CO2(g) CO2(aq),CO2(aq)+H2O H2CO3(aq)H2CO3(aq) H+(aq)+HCO3- (aq)HCO3- (aq) H+(aq)+CO32- (aq)Ca2+(aq)+CO32- (aq) CaCO3(s)(蛋壳)澳大利亚学者经研究发现,夏季给鸡喂食下列某种饮料会使蛋壳变厚。这种饮料是A.淡盐水 B.碳酸水 C.蔗糖水 D.澄清石灰水11 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7、A.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B. 化学平衡常数较大的可逆反应,所有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大C.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D.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12一定条件下,体积为 5L 的密闭容器中,0.5molX 和 0.5molY 进行反应:2X(g)Y(g) Z(g),经 60s 达到平衡,生成 0.15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容器体积变为 10L,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以 Y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005mol /(L s)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 Y 的转化率减小D若降低温度,X

8、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13如下图所示,一定条件下将 1mol A2 气体和 3molB2 气体充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滑动的活塞的位置如图 1 所示。在恒温恒压下发生如下反应:A 2(g)+3B2(g) 2AB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活塞位置如图 2 所示,则平衡时 A 的转化率是 - 4 -A20% B40% C60% D无法确定14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3B2(g) H0 (图中 AB3为体系中 AB3 的体积百分含量, 为反应速率) 。关于该可逆反应的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A B C D15若平衡体系 AB CD,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

9、关于各物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A、B、C、D 都是气体B C、 D 都是气体, A、B 中有一种是气体C A、B 都不是气体, C、D 中有一种是气体D A、B 都是气体,C、D 中有一种是气体1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8 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 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cd17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 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

10、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 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 SiCl4为 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 QkJC反应至 4min 时,若 HCl 的浓度为 0.12mol/ L,则 H2的反应速率为 0.03mol/(Lmin)- 5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 0.025QkJ 时,生成的 HCl 通入 100mL1mol/L 的 NaOH 恰好反应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9 分)二、填空题 18 (12 分) 常 温 常 压 下 , 断 裂 1mol( 理 想 ) 气 体 分 子 化 学 键 所 吸 收 的

11、 能 量 或 形 成1mol ( 理 想 ) 气 体 分 子 化 学 键 所 放 出 的 能 量 称 为 键 能 。 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 单 位为 KJmol-1)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CF 427 C Cl 330 CI 218HH 436 SS 255 HS 339回答下列问题:(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 CBr 键的键能范围:_ CBr 键能_ (2)热化学方程式 2H2(g)S 2(g) =2H2S(g);H= QKJmol1 ;则 Q= (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O2 (g) = O+2(g) + e H 1= +1175.7 kJmol-1PtF6(g) +

12、e= PtF6(g) H 2=-771.1 kJmol-1O2+PtF6(s) = O2+(g) + PtF6(g) H 3= +482.2 kJmol-1则反应 O2(g) + (g) = O2+PtF6 (s)的H=_ kJmol-1。(4)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金刚石,s) +O2(g) CO 2(g) H=395.4 kJmol 1C(石墨,s)+O 2(g)CO 2(g) H=393.5 kJmol 1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看来碳的这两种同素异形体中更稳定的为 。19 ( 13 分)在 2L 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 2NO(g

13、)+O2(g) 2NO2(g)体系中,n(NO)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 0 1 2 3 4 5- 6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已知: (300) (350) ,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 )右图中表示 NO2 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 O2 的浓度变化表示从0 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 ;(3 )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 (NO 2)2(O 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 逆( NO)=2 正(O 2) d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4 )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14、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a及时分离出 NO2 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 O2 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5 )若将容器体积缩小至 1L,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 (填“ 增大”、 “减小”或“不变”) 。20 ( 12 分)20 世纪 30 年代, Eyring 和 Pelzer 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一是 NO2 和 CO 反应生成 CO2 和 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 NO2 和 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在反应体系

15、中加入催化剂,E 1 和 E2 的变化是:E 1_,E 2_(填“增大” 、 “减小”- 7 -或“不变” ) ,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原因是_ (2 )图二是红磷 P(s)和 Cl2(g)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图(图中的H 表示生成 1mol 产物的数据)。根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PCl5(g)分解成 PCl3(g)和 Cl2(g)的热化学方程式 P(s)和 Cl2(g)分两步反应生成 1molPCl5(g)的H 1 与 P(s)和 Cl2(g)一步反应生成 1molPCl5(g)的H 2 关系是:H 2_ H 1(填“ 大于”、 “小于”或“

16、等于”),原因是图一 图二21.(12 分) 恒容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 2A B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 0,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时间(min)实验序号浓度(mol/L)0 10 20 30 40 50 601 8000C 10 080 O64 057 050 050 0502 8000C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3 8000C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4温度 8200C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 1,

17、反应在前 20min 内用 B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 8 -为 mol/(Lmin) 。(2)在实验 2,A 的初始浓度 c2 mol/L,反应在 20 分钟内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 3,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 1(用同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 ,则达到平衡时 3 1(填、)且 c3 = mol/L。(4)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 、 “放热” ) 。(5) 800时, 反应 2A BD 的平衡常数= ,实验 2 中达到平衡时 A 的转化率= 。- 9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1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 2.A 3.A 4.C 5.B 6.C 7.D 8.A 9.B 10.D 11.C 12.B 13.B 14.C 15.B 16.D 17.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9 分)18 ( 12 分) ( 1)218 KJmol1 (1 分) 330 KJmol1 (1 分) (2)-229 (2 分) (3 )PtF 6 (2 分) -77.6 (2 分)(4)C(石墨,s) = C(金刚石,s) H = +1.90kJmol1 (2 分) 石墨(2 分)19 ( 13 分)( ) (分) 放热 (2 分)

19、()b(2 分) 1.5 10-3mol/(Ls) (分)(3 ) b c(分)(4 ) c(2 分) (5)不变(1 分)20 ( 12 分) ( 1) NO2(g)CO(g)CO 2(g)NO(g) H234 kJ/mol;(2 分)减小(1 分) ; 减小(1 分) ; 无影响(1 分) ;催化剂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改变。 (或:因为催化剂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同等程度的降低 E1、E 2 的值,则 E1E2 的差(即反应热)不改变。 ) (2 分)(2 ) PCl5(g) = PCl3(g) +Cl2(g) H+93kJ/mol (2 分)等于(1 分)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或者答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 (2 分)21. (12 分) (1)0.009 (2 分) (2)1.0(1 分) 使用了催化剂(1 分)(3) (1 分) 1.2 (2 分) (4) 吸热(1 分) (5) 0.25(2 分) 50%(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