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34566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学习目标,1.识记课堂管理的定义、课堂纪律的定义和类型。2.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群体动力的要素、课堂气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能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并说明正确对待问题行为的主要教育对策。,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内的人际关系通常分为三种:单向交往类型双向交往类型多向交往类型,单向交往类型,双向交往类型,多向交往类型,课堂内的人际关系种类,为什么要进行课堂管理?,Charlie高兴极了。他被一所中学雇用,去教社会研究方面的课程。一见面,校长Sherry就给他提了一些建

2、议:“中学生正处于他们发展中的一个困难的过渡时期。许多教师发现对这些学生的课堂管理是最棘手的问题。我知道你对如何讲课有很好的准备,但是,我希望你也能考虑一下如何管理你的课堂和你的学生。” Sherry建议Charlie参观一下学校。当他们穿过教学楼的时候,Charlie发现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竟然那么大。 他们参观的第一个课堂是八年级的语言艺术课。教师在大声地朗读和讲解一首诗,学生们本该认真听讲的,可他们却在捣乱。坐在最后三排的几个男孩在说话,并且把嚼过的口香糖扔来扔去;两个女孩在传小纸条;其他的学生漫无目的地在他们的笔记本上乱画。Charlie觉得很纳闷,那位教师竟然还在不断地念呀,讲呀,好像

3、一切都很正常似的。 他们参观的第二个课堂是七年级的社会研究课。这个课堂上的学生都在忙着记笔记、举手提问、认真的听讲,而且可以看出他们很尊敬他们的教师。Charlie再次被他所见到的课堂之间的差异震惊了。,课堂管理的功能促进和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监督式领导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的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教师的领导风格,哪种风格更好?,哪种风格更有利于课堂管理? 哪种风格更有利于学习?,班级规模,班风学风,班级的性质,定型的期望(刻板印象): 人们会某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4、,对教师的期望,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一、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群体的定义: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基本特征: 1.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 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属于群体的有哪些?,1.英语课上,同学A和B组成的口语练习拍档2.由18位初中生组成的世博会夏令营3.围观一起交通事故的十几名路人4.清晨一起锻炼的三位老人,课堂内的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实验(奥尔波特,1920年)社会情境:有4、5个人在同一房间单独情境:一个人在单独的小室 要求被试完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五种活动:从句子里抹

5、掉元音字母、辨别图形、自由联想、计算乘法题、反驳古代哲学家的语录。,实验结果:从句子里抹掉元音字母、辨别图形、自由联想社会情境下的成绩好于单独情境下的成绩反驳古代哲学家的语录单独情境下的成绩好于社会情境下的成绩,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的影响 促进?阻碍?,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正式群体的定义: 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班级、团组织、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历程,非正式群体的定义: 自发形成的,没有

6、明文规定和定员编制,成员间以喜爱、兴趣、需要等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 学生中自发形成的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小组、朋友群体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规模小,人数小;规范的无形性,较强的约束性;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核心人物的权威性;内部信息传递的通畅性和随意性。,如何协调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积极型支持和保护 中间型积极引导 消极型引导和改造 破坏型给予制裁,三、群体动力的表现,勒温是最早研究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 他从整体论、动力论的原则出发,把群体看作是一个动力整体,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这种部分与部分或群

7、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勒温群体动力学的核心。,KurtLewin,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所有这些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它可以通过成员对组织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和志趣等来说明。 群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形成认同感,形成归属感,强化行为,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谢里夫(美),从众,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

8、,在群体压力下,群体成员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阿希的从众实验,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6)在研究群体压力时,报告了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 阿希将7个男大学生被试组成一个小组,请他们围在一张会议桌周围,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编号为6的被试是真被试,其他的均为实验助手,也就是同谋者。 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卡片,每套卡片有两张。一张卡片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3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直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判断3条直线中哪条与标准

9、直线一样长。,S.Asch,实验开始后,头两轮比较都很顺利,所有人的判断都一致,真被试者觉得判断很容易。但第3轮比较开始后,虽然正确答案还是很明显,但被试的判断开始出现问题了。首先1号作出了错误回答,接着2号也作出了同样错误的回答,这时真被试有点紧张了,他端坐在椅子上,紧盯着卡片;第3号也表示赞同前两位的看法,真被试开始出汗了。“为什么是这样,这些人眼睛有问题?”他开始问自己;然后4号、5号同样也“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时真被试的立场开始动摇;轮到6号,也就是真被试判断了,结果怎样?,实验表明,数十名被试自己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但跟随他人一起判断时作出错误判断的比例平均达到37%。76%的

10、被试至少有一次迫于群体的压力,作出了从众的判断。 阿希还发现,当卡片上线段的客观差异变小时,从众的比例开始上升。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从众的比例会明显下降。,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对行为偏离的恐惧,对教学的启示?,课堂上的群体气氛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型:恬静与活跃,热烈和深沉,宽松和严谨的有机统一 消极型: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 对抗型:失控的气氛、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教师的领导

11、方式,1939年,勒温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关于“领导方式”和“团体气氛”的经典实验。 他们将11岁的男孩分成3组,由三位训练成为不同领导方式(专制、放任和民主)的教师分别担任他们的领导者,组织这些男孩的课外兴趣活动。这些男孩进行的课外兴趣活动主要是手工制作活动。 结果发现:第一,各组形成不同的团体气氛,专制型组的成员攻击性言行相当多,第五周竟达活动总次数的;民主型组的攻击言行少,仅有;放任型组的介于两者之间。第二,当变换个别成员(同学甲或同学乙),使他们处于另一个团体气氛中,其言行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同学甲在专制型团体中,其攻击性言行最高时达到,而第九周换到民主型团体中很快下降到;另一同学乙则

12、相反,在民主型团体中,攻击性言行最高时仅占,而第九周更换到专制型团体中很快上升到左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会投射到学生身上,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适度焦虑 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 精神饱满,愉快乐观,教师的情绪状态,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人际排斥是指

13、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它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为特征。,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距离的远近:容易熟悉,心理空间易接近交往的频率: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倒U型曲线态度的相似性: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的相似;年龄、经历的相似个性的互补性: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外形:好的外形易产生光环效应,对教学的启示?,合作与竞争,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适量和适度的竞争会提高学习

14、效率。,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一、课堂纪律的性质,什么是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课堂纪律的类型(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 教师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 任务促成的纪律 以个人对任务的充分了解为前提 自我促成的纪律 外部纪律控制被内化的结果,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什么是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越大,出现的纪 律问题越多 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 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 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学生座位的分配 有效维持纪律 促进正常交

15、往,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合理分配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 活动的时间 课程表的编制 将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间 文科/理科,形象学科/抽象学科交错安排 教学过程的规划,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什么是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区别以下的概念:,问题行为的类型,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课堂内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一般的行为影响技术 用非语言的信号阻止不当行为:与那位同学进行目光接触,站在离他很近的地方上课,或者走过去轻拍他的肩膀等。 向那位同学提一个问题,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过后,私下里找那位同学,告诉他你希望他上课认真听讲。 重申被违反的规则是什么,并说明当初为什么要制定这一规则。清楚地说明这一规则所规定的学生行为的限度是什么,然后进行批评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应该是针对行为而不是个人。在批评之后最好能够给以鼓励,并说明正确的行为是什么。,积极地倾听 当学生陷入自己的问题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应当专门找一个时间积极地、关注地倾听这个学生,并鼓励他将问题完全讲出来。这个技术要求对学生所将的问题进行解释,并且鼓励他去解决问题。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