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通货紧缩的内涵及其思考第一章 通货紧缩的定义及测度第一节 通货紧缩的定义通货紧缩,作为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对的经济现象,按照现在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例如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在其经济学第十六版对通货紧缩的定义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也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跌;货币主义代表人物赖德乐对通货紧缩的定义是“通货紧缩是一种价格下降和货币升值的过程,与通货膨胀相对”等,这些按照物价持续下跌来定义和判断通货紧缩的方法,基本上反应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在国内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一般意义上讲,要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需要从以下两
2、个方面来把握:第一是一般物价水平,即具有普遍意义的包括大部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任何单个的或部分的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不必然构成通货紧缩。因为一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下跌可能被其他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所抵消,甚至超过,这样就有可能出现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而包含了大部分商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并存的情况,而通货紧缩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现象,与通货膨胀一样,它也是一种宏观层次的问题,所以,只有具有一般意义的物价水平下降时,才可能构成通货紧缩。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用一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来度量。第二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若一国或一地区物价水平在某一短的期限内下降,但随后便告逆转或者是
3、由于某个原因物价偶然出现一次下降,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看做是出现了通货紧缩迹象。当然,由于各国的经济环境的不同,一般物价水平到底储蓄下跌多久才可判断为通货紧缩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应视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第二节 通货紧缩的测度既然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那么用什么指标来度量一般物价水平及物价连续下跌的幅度多大、时间多久,便构成了通货紧缩现象测度的两个基本问题。下面我们分别来对此分析。一、 一般物价水平度量指标的选择根据统计实践,测度一般物价水平的指标有很多种,如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商品售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等。从理论上讲,第一种数最全面,但由于其统计周期最长,只
4、持续到季度,不便于实时监测价格的月度变动,所以,该指标不经常被使用。对于第二种指数,由于不包括服务项目,使得其有效性大为降低,因此,一般各国都将其作为一种辅助的参考性指标。第三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第四种消费物价指数(CPI)则是在各2国实践中最经常被使用的两种指数,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其中 PPI 指数对经济的反应明显快于 CPI 指数,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但由于许多国家 PPI 统计的历史还比较短,缺乏一定的历史可比性和连贯性,所以目前各国一般都使用 CPI 指数作为测度物价总水平的首选指标,而将 PPI 指数作为一个预测性的参考指标。在确定了物价总水平的度量指标后,我们还需选择 CP
5、I 指数的计算方法,即是使用同比指数还是环比指数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同的 CPI 计算方式在对通货紧缩做出判断时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偏差。比如,有时按同比指数可判断为通货紧缩的,在环比指数情况下却又不是了,甚至还可能处于通货膨胀阶段,反之也一样。其实,两者各有所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同比指数,它具有可比性的优点,但由于缺乏月度间的比较,所以在精确度上略显不够。而环比指数则相反,它有利于研究者更好的把握物价在月度间变动的连续趋势,但月度间数据季节性影响明显,可比性较差。例如,在我国每年春节前后几个月的 CPI 指数一般较全年普通月份的 CPI 都要高,即使在发生了通货紧缩的
6、 19972000年也是如此。所以,在使用该指标之前,先要对其进行季节性因素调整,除此之外,还需将经过季节性调整的月度数据转换为定基序列,以提高月度数据的可比性和精确性,而这一点需要统计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果只是作一般性分析,同比指数就足够了,但是如果需要作进一步的专业性分析,那么最好使用环比指数,以提高精确性。二、物价水平下跌幅度和持续期限的度量在选择了物价水平的度量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后,接下来需要确定的就是到底价格下跌幅度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久才可判断为通货紧缩的问题了。一般地,从价格下降的幅度来看,只要通货膨胀率小于 1,并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就可以确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因为商品的
7、价格受产品质量提高和功能改善的影响,一般官方估计要高出一个百分点,这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世界上众多国家物价水平的长期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其次,从物价下跌的时间来看,一般认为,价格总水平连续下跌两个季度以上就可以视作出现了通货紧缩迹象,因为经验表明,物价持续下跌对投资、消费和生产活动的冲击达到两个季度以上时,常常会超出经济本身自我缓冲调节的能力。例如,从投资层面上来看,企业的存货连续增加达到两个季度以上时,新的投资冲动便会受到抑制,原来准备新开工的项目也会被推迟;再从消费层面上来看,当物价持续下跌时,消费者可能会推迟即期的购买活动,从而或者持币待购或者增加储蓄,这样一来,当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均告下
8、降,正常的经济秩序中断,真正的通货紧缩也就可能随之而发生。因此,结合上面指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只是作一般性研究,那么消费物价同比指数连续下跌 2 个季度以上可认为是出现了通货紧缩,如果是需要作更进一步的专业性研究,那么消费物价环比指数下跌 2 个季度以上便可认为发生了通货紧缩。三、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关系从本质上讲,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通货膨胀的概念则刚好相反,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两者都是一种经济状态、经济现象。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全然不同与前两者,它是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给量等的治理经济现象的政策措施,并且是一种用
9、来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联系。若用一枚硬币来形容的话,那么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是这枚硬币的两面,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是连接两者的币材,当经济正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或者已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一3国货币当局往往会主动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但由于后者问题的复杂性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甚多,所以往往会出现决策者不能及时地对经济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经济走向硬币的另一面通货紧缩。例如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前期我国为了对付严重的通货膨胀,实施了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并于 1996 年成功实现“软着陆” ,但随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了通货紧缩迹象,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
10、爆发以后,其形势更加严峻,但此时我国决策层却没有及时地调整原有的紧缩性政策,导致物价和产出惯性下挫,微观主体紧缩预期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决策层缺少处理通货紧缩这种新现象的经验有着直接关系。第二章 通货紧缩的成因通货紧缩,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现象,和通货膨胀一样,它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综观世界各国的通货紧缩历史,它既可能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关,也可能是由技术进步,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一国金融体系缺乏效率等因素所导致的。不同的成因,增加了通货紧缩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也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认识这种经济现象增添了难度。第一节 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紧缩根据上文费雪交易方程式的变通形式::P/
11、P=M/M+V/V-Y/Y,假定经济的初始条件为正常,即一国经济在期初处于合理的正增长状态(Y/Y0),货币流通速度 v 随长期的货币化进程缓慢下降,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定它保持不变,这样上式可改为:P/P=M/M-Y/Y。从该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只要等式右边的第一项小于第二项时,也就是说,只要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率时,物价就会出现下跌。而这时,若一国货币当局出于某种原因,例如为了对付前期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而持续采取这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那么势必会使物价持续下跌,形成通货紧缩。如果这种紧缩性货币政策力度更大一些,即当货币供给量负增长(M/M 0)时,那么由该式可知,物价总水平将
12、会出现大幅下降,形成严重的通货紧缩,这样的后果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而且令人记忆犹新,例如上个世纪 30 年代美国出现的那次通货紧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美联储当时大幅度地降低了货币供给量来对付股市投机泡沫,结果却使得生产价格和消费支出均出现了大幅下降,企业纷纷破产,失业率急剧上升,居民实际和预期的收入减少,导致投资和消费不振,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出现大幅下滑,形成恶性通货紧缩,并最终演变成了经济的全面衰退。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也就是说它的传导机制是什么呢?根据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笔者认为:当一国货币当局收缩货币时,货币的边际收益率将会上升,这时市场原有的资产选择平衡被打破,在利益机制的诱
13、导下,人们就会不断地调整资产结构,纷纷把其它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转换成相对收益率更高的货币资产,于是整个经济就出现了货币向商品的出逃。,直到整个市场出现新的资产选择平衡为止。这样,资产结构的调整不仅直接导致了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当期需求减少,物价下跌,而且它最终还会通过投资和消费的减弱间接作用于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因此,紧缩性货币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的正面能有效的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它的反面却有可能成为通货紧缩的助推器。4第二节 有效需求不足的冲击是通货紧缩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果通货紧缩主要是白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那么我们可以用总供求 AD 一 AS 模型来分析这个过程。在这里,我们首先
14、假定名义货币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也就是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名义货币工资水平不变或者缓慢下降,这一点与工资易于向上调整不易于向下调整的现实情况基本符合。其次,假定价格是自由的,不存在任何垄断的或人为干预的因素。最后则假设通货紧缩是白总需求的冲击所引起的。那么如图 2 一 1 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E 即为经济的初始均衡点,在这一点上,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潜在产出为 Y,在没有额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经济将维持均衡状态。但一旦受到总需求下降的冲击,原始的均衡将被打破,总需求曲线从 AD 左移至 AD1,与 AS 线相交于 E1,在这一点上,均衡价格为 P1,均衡产出为 Y1,显然,两者均出现了下
15、降。但是经济的自发调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这时对于供给方来说,价格的下降不但会使其销售同等数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收入减少,而且还会因为实际利率的提高增加利息成本支出以及工资粘性的存在相对地提高了实际工资水平,从而使企业的利润率下降,这样,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的预算利润目标和生存目的,必须以增加产出、扩大销量来弥补,从而导致总供给曲线从 AS 移动到 AS1,经济均衡点又下降到了 E2点,在这一点上,均衡价格为 P2与 P1相比又下降了,而均衡产出却增加到了 Y2,同 Y1相比,似乎与潜在产出的缺口在缩小,但事实上增加的产出(Y 2一 Y1)除了一小部分被价格下降而引起的消费需求所吸收外,大部分则是被存货
16、投资所吸收,显然,这部分产出并没有在价格 P2上形成有效需求,从而对下一时期的生产和销售构成压力。这时,尽管供给方有可能实现预期的帐面利润,但实际利润却下降了,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投资动机。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 P 持续下跌,持币待购欲望会更加强烈,再加上企业收益率下降,预期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当期消费支出会不断减少,从而造成总需求进一步下降,需求曲线从 AD1左移至 AD2,相应的均衡点也从 E2点移动到 E3点,均衡价格再次下降到 P3,产出则下降到 Y3,与潜在产出的缺口进一步扩大,但是,这时经济的白发调整仍没结束,出于同5样的原因,供给方又可能会增加供给到 AS2,从而使价格进一步下降
17、,此时,若没有额外的措施来制止这种趋势的发展,那么物价和产出将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的轨迹(即沿着 E 一 E1一E2一 E3E4一)方向运行下去,形成通货紧缩,并且愈演愈烈,直到最终通过经济危机的形式加以释放。第三节 供给方冲击是通货紧缩产生的内在原因所谓的供给冲击,就是指来自于供给因素的持续或偶然的大幅波动所导致的物价相应波动的过程,包括有利的供给冲击和不利的供给冲击两种。前者主要是指那些对产出和社会福利影响不大,甚至有利的供给冲击,比如因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是这种冲击的一个例子;而后者则相反,它不仅会使物价大幅脱离其原始均衡点,而且还会对社会产出和福利均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其对
18、物价影响的不同方式,这种供给冲击又可分为以一下两种:第一种是短缺型供给冲击,它可能导致物价偶然或持续地上涨,形成通货膨胀,这样的例子如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那两次石油冲击便是。第二种是过剩型供给冲击,它则可能导致物价偶然或持续地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如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日本的生产过剩就是如此。由于本文侧重考虑供给冲击对通货紧缩形成的影响,所以这里主要介绍因技术进步引起的有利供给冲击与因生产能力过剩引起的不利供给冲击两种。一、技术进步型的供给冲击通货紧缩的产生有时可能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有关。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导致同类商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根据商品的成本加成定价
19、法,其销售价格便会随之而下降。如果这时技术进步具有普遍性,那么将可能出现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形成通货紧缩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往往是温和的,而且还有利于产出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如图 2 一 2 所示6这里,我们暂且假定总需求曲线 AD 保持不变,那么当技术进步发生时,总供给曲线将由 AS 线右移至 AS线,形成新的均衡点 E,与均衡点 E 相比,在 E点的物价下降到了 P,而产出却增加到了 Y,这时,人们不仅可以用相同的收入购买到更多的同类产品,而且收入本身也增加了,显然整个社会的福利得到了提高。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其原因在于:由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价格下跌并没有因此而使企业利润下降
20、,因为成本也同向的下降了,而且有可能下降得更快,所以,物价下降并没有削弱人们的购买力,从而导致产出增加,这是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但是如果我们放松这个假设,并将其动态化,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很有用的结论:即技术进步不必然产生通货紧缩压力,它对价格的影响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如图 2 一 3,当技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时,由于技术本身每时每刻都在改进,所以一般来说,这一时期产品成本下降得较快,表现在图中 AS 线下移至 AS1,而商品价格尽管按照成本加成法也可能下降,但却极有可能被当时该种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所弥补,甚至可能远远超过。这样,一方面成本随技术改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价格又因供不应求而上
21、涨,导致当时的企业利润率普遍较高,并最终通过投资和消费作用于总需求曲线,引起总需求曲线大幅上移至 AD1,导致产出增加,价格反而上升。此后经济将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但区别的是,这时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因为前期的消费行为开始减缓,导致物价上升缓慢,或者开始慢慢下降。而与此同时,技术也开始逐步进入标准化阶段,再改进的余地越来越小,于是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下降了,但由于前期高利润率时的大量投资,这时的规模经济开始显现,企业仍能在低成本下进行大量生产,并通过差异化市场策略和价格竞争等措施来扩大销量进而来弥补利润率的下降,从而实现,甚至仍然超过预期的目标利润额,所以,如图 2-4 所示,AS 线大幅移至 AS1,
22、但此时,需求方面却只是小幅地增长,AD 线只是小幅上移到 AD1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消费者的购买力在此前己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增长的余地也将越来越小。这样,AS 1和 AD1相交于 E1,与原来的均衡点 E 相比,在 El点,价格下降了,尽管这时候的产出还在增长,但随着总供求两方面进一步改进的动力逐步地衰竭,在某一时点上,价格的下降幅度最终会超过成本下降的幅度,这时,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开始缩小,因而导致企业的投资冲动减弱,需求进一步萎缩,于是就开始出现了产出增长率下滑的迹象,技术发展进入了相对过剩的阶段。7二、过剩型供给冲击这种类型的供给冲击实际上是上面过程的一种延
23、续。但其作用机制己完全不同了。由于原有技术这时已相对过剩,该标准化的都已标准化了,产品的成本最小化和产出的规模经济也基本上得到了实现,再改善的余地很小。而这时,产品的价格却承袭了上一阶段的趋势继续下降,企业为了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实现期初的预期目标,必然采取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来扩大销售量,如图 2 一 5 所示,AS 线右移至 AS1,但随之而来的价格和成本的双重打击却使得企业的预期目标一次义一次的落空,实际利润往往低于其预期值。这样一来,由于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这时,社会上失业开始增多,人们预8期未来的收入不确定性增大,因而当期消费开始变得谨慎,而投资则由于利润
24、率的持续下降而日趋稀少,整个社会的需求开始加速下滑。如图 2 一 5总需求曲线 AD 移至 AD1,物价继续下跌,产出缺口也开始增大,这时若没有一个及时的技术创新或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那么,经济将持续通货紧缩,直至最终以经济危机的形式释放出过剩的生产能力。因此,从供给层面上来看,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物价下跌,通货紧缩的形成是通过图 2 一 3、图 2 一 4、图 2 一 5 依次作用的。通货紧缩的形成,深化及最终危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的主要技术从产生、发展、成熟到过剩的过程。同时在个分析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看到了问题的部分答案,即要消除过剩型的供给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从
25、不断地加快技术创新,适时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着手,把这种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通货紧缩限制在第二阶段(即图 2 一 4 所指的阶段),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低通货膨胀率、高产出率的良好环境,从而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第三章 国外通货紧缩的历史经验分析第一节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美国 1929 一 1933 年的大萧条是西方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紧缩,它的破坏力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史无前例,理论界对这次灾难的成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因此它也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点,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通货紧缩的形成及其国际传导机制,对中国防治通货紧缩、维护经济稳定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一、大萧条的历史
26、背景9大萧条的产生与美国 20 世纪 20 年代的经济繁荣密切相关,1922 一 1929 年是美国经济的鼎盛时期,私营工业的巨额投资取代了战时政府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部门如汽车制造业、建筑业、石油化工业迅速发展,出口持续顺差,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整体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商品市场赊销成风,股票市场投机盛行,几乎人人炒股。为遏制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从 1928 年开始美联储开始限制货币供应量、提高贷款利率、停止发放用于证券投资的贷款,但信贷市场仍在膨胀,股价并未下跌。生产部门却受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致命打击,从 1929 年中期开始国内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开
27、始下降,工业部门大幅度减产,高度膨胀的经济泡沫开始破灭。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当天股市出现大规模恐慌性抛售,交易量高达 1300 万股。股市的暴跌导致大量银行倒闭,引发了金融危机,成为其后严重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的导火线。二、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国内影响美国 1929 一 1933 年的通货紧缩对国内影响主要表现为物价持续大幅下降,失业率上升,企业大量破产,股市崩盘,金融体系崩溃,投资与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具体表现如下:(一)股市崩盘从“黑色星期四”开始,美国股市从长达 10 年的牛市跌向谷底。从 1929 年 10 月到1932 年 7 月,股
28、市暴跌了 89%,金融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同时物价水平的下跌导致实际利率上升,加重了居民和企业在经济繁荣时积累的负债,贷款违约率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金融体系的动荡。美国股市在 1932 年 7 月达到历史低谷,直到 1954 年才恢复到 1929 年的最高水平。(二)房地产市场危机大萧条爆发后,,国住房价格大幅下降,累计下跌 30%,房地产市场迅速恶化,金融机构开始紧缩信贷,导致失去房产抵押赎回权的人数激增。1934 年美国对 22 个城市的住宅抵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有房屋抵押贷款的违约比例超过了 21%,过半数的城市中违约率超过了 38%,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 50%一 60%,债务人
29、普遍破产。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使居民持有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产生负财富效应,导致消费需求萎缩,投资需求减少,房地产关联产业受到较大冲击,最终结果是经济增长率和物价的持续下降。(三)大批金融机构倒闭美国股市、房市的危机导致了货币信用危机,大量银行遭到存款挤兑。由于美国对银行储蓄缺乏保障机制,众多小银行孤立无援,缺乏抵抗风险能力。1928 一 1933 年美国破产银行数呈不断上升趋势,破产总数达 10500 家,占全国银行总数的 49%,其中大多数是地方性小银行。存款人和股东为此遭受的损失高达 25 亿美元,货币供应量减少了三分之一,银行体系流动性严重不足,加剧了通货紧缩。(四)经济严重衰退从 193
30、0 年起美国 CPI 指数持续下降,平均年降幅达 6.7%。1933 年的 CPI 指数比 1929年下降了 24.6%,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全面衰退:1930 一 1933 年间GDP 连续 4 年负增长,年平均降幅为 14%;失业率从 1930 年的 8.7%升至 1933 年的 24.9%,最高时失业人口达到 1700 万之多。此后 10 年间失业率居高不下,接近 20%,远高于国际通10用的 12%临界线。三、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国际影响(一)美国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渠道美国国内的通货紧缩通过其国际经济活动传播到其他各国,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通货紧缩。此次美国通货紧缩的国际
31、传导渠道有以下几条:1、债务渠道。大萧条时期美国终止了对欧洲、阿根廷、澳洲以及拉丁美洲的长期贷款,减少甚至停止对外投资,迫使以农业为主的债务国努力扩大出口赚取外汇用以偿还外债,加剧了国际市场上的产品过剩,导致国际商品价格急剧下降。2、国际贸易渠道。大萧条时期为缓解国内严重的生产过剩,美国政府在 1930 年 6 月通过了斯穆特哈雷法案,将美国关税水平提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53.2%,以此来保护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但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报复,引发了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导致世界贸易量骤减。各国出口的锐减加剧了国内产品过剩和通货紧缩,对全球经济造成紧缩性影响。3、汇率渠道。1919 年美国恢复金本位
32、制后,英法等其他国家也恢复了金本位制。英镑的高估使英国产生了国际收支逆差,而法郎的相对贬值使法国产生了大量的国际收支盈余,英国的短期资本和黄金储备大量流向法国和美国,最终迫使英镑在 1931 年贬值。此后在19311936 年间各国展开了竞争性贬值,初级产品生产国和发达工业国都陷入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中。美国为维护币值稳定和金本位制而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加剧了国内通货紧缩。弗里德曼等人认为:“金本位制下通行的僵化汇率不可避免地使美国发生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迅速扩散到了其他国家” 。(二)通货紧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通过国际传导渠道,美国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
33、:英国的物价水平在 1920 一 1934 年间持续下降,GDP 在 1930 一 1933 年间连续负增长,年平均降幅为 2.5%;法国消费价格指数从 1930 年的 0.78 一直下降到 1935 年的 0.58,1930一 1935 年 GDP 年平均降幅为 9.1%,破产企业数从 6500 上升到 1935 年的 13370;德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从 1929 年的 0.31 下降到 1933 年的 0.24,GDP 从 1928 年的 840 亿马克下降到1929 年的 508 亿马克,降幅达 39.5%。大萧条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商业平均倒退了 20一 30 年,工业生产下降了 37
34、.2%。德国、英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数百万劳工失业,之前几十年的生产力发展付之东流。四、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1933 年罗斯福就职,接受了凯恩斯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的思想,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经济政策来治理这次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危机,称为罗斯福“新政” 。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改革银行体系,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经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通过政府调控消除过剩生产力;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建设公共工程,扩大政府支出,解决失业问题;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扩大出口;建立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居民购买力等。 “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运行,对缓解通货紧缩和经济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
35、1933 年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开始回升,消费者价格指数跌幅比上年下降了 45.6%;1934 一 1936 年 GDP 恢复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 13%;M2 从 1934 年恢复增长,此后 4 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 9.1%;失业率、破产企业数开始下降,失业人数减少了 400 万,工人实际工资提高了 20%。在国家干预政策11下,美国终于摆脱了这次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萧条。通过对美国这次通货紧缩及其治理历程的回顾,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以马歇尔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传统经济自由论已经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严重脱轨,政府应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度干预。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缺陷,如果缺乏有效监管,放任自流,就会降低经
36、济效率,损害社会福利。金融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和自我膨胀性,在监管过于宽松时会为所欲为,加剧市场失灵和经济波动,因此政府必须保持适度的金融监管,在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时进行必要的干预。二是解决通货紧缩的根本方法是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实际利率,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投资意愿。三是应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市场的无序竞争。第二节 日本 90 年代的通货紧缩日本从 1991 年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并且经济至今低迷不振。当时的日本与当今中国在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以及受到外部环境冲击等方面
37、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日本这段通货紧缩的研究对于研究中国的通货紧缩具有重要意义。一、日本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日本的通货紧缩产生于 1991 年的泡沫经济破灭。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的泡沫经济形成于日本为避免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急剧升值而采取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在低利率的刺激下,大量过剩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价与房价暴涨。日本银行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过度融资,又进一步推高价格泡沫,形成泡沫经济。为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日本政府实施了紧缩性政策:在 1989 一 1990 年间五次调高再贴现率,从 2.5%提高至 6%,导致日本的股价和房地产价格从 1990 年起急剧下跌,泡沫经济开始破灭。泡
38、沫经济的破灭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大量金融机构因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货币供给减少,金融危机深化,银行减少对企业的贷款,导致信贷紧缩,企业投资大幅缩减;破产企业激增,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减少。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日本价格水平持续下跌,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日本 1991 一 2003 年间的通货紧缩状况如下:(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大批银行因巨额不良贷款倒闭,货币供给减少,M2 增长率从 80年代的 11.8%降至 90 年代不足 4%的平均水平。日本通货紧缩在 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进一步恶化,银行为提高自身经营稳健性而紧缩信贷,贷款增长率从 1991
39、年后持续下跌,从 1990 年高于 10%跌至 1998 年接近零增长率。1991 一 1999 年居民消费增长率平均为1.27%,企业投资增长率为-3%。由于信贷紧缩和内需严重不足,日本的 GDP 增长率从 1990年的 8.5%下降到 1991 年的 4.9%,此后一直处在下降区间,其中有 5 年是负增长。日本的物价从 1991 年开始持续下降,除 1997 年外,其他年份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但幅度比较平缓。土地价格从 1991 年的 11.3%急剧下降到 1992 年的-4%,并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负增长。直到 2008 年日本 CPI 开始同比上涨,才结束了近 10 多年的通缩局面。但随
40、着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日本的外向型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又有可能陷入全面通缩12状态。(二)对国际通货紧缩的影响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又遭重创。为摆脱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应对其他亚洲国家的贬值压力,日本迅速进行货币贬值,从 19%年 1 美元兑换 108.8 日元下跌至 2002 年的125.4。日元贬值扩大了本国出口,加剧了国际产品市场的供给压力,进一步加大了其他亚洲国家恢复经济!缓和通缩压力的难度,加之日本对外投资大幅减少,最终导致日本 90 年代的通货紧缩在 1997 年后传输给了世界。二、日本通货紧缩产生的国内因素对于日本 20 世纪 90 年代通货紧缩的成因,
41、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解释:(一)财政政策力度不够该种观点认为日本政府没有采取足够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投入经济的财政支出只有政府公布金额的三分之一,不足以有效稳定消费者信心、金融体系和维护日元购买力,从而导致了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二)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克鲁格曼认为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是陷入了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其中人口因素是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日本出生率不断降低,劳动力供给增长缓慢,导致公众对经济增长前景普遍感到悲观,预期收入降低。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导致公众减少即期消费和投资,增加储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三)金融体系不良资产问题严重该种观点认为泡沫经济破灭后,资产
42、价格的暴跌和日本银行系统长期积累的巨额不良资产使银行实际资本大量减少。日本政府对不良资产的置之不理使金融危机的程度不断加深,导致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和能力下降,抑制了企业投资需求并导致货币乘数下降,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不利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发挥效力。(四)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该种观点认为日本 90 年代的经济下滑及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本身存在矛盾,应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淘汰落后生产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利润率,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和有较高需求潜力的企业发展,培育新的消费投资热点,以此带动经济走出通货紧缩。上述四种解释分别从宏观调控政策、人口因素、金融体系、经济结构等角度阐
43、述了日本通货紧缩产生的国内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日本的通货紧缩是在上述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但最关键因素是日本 1991 年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银行系统中巨额不良资产问题。银行不良资产造成银行惜贷行为,导致真实利率上升,削弱了货币创造能,,使货币供给萎缩,企业真实负债增加,从而陷入债务紧缩型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为日本摆脱通货紧缩的关键。三、日本通货紧缩产生的国外因素国内泡沫经济的破灭是日本此次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的直接诱因。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和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则是根本原因,但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起到了深化作用。20 世纪 80 年13代中期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债权
44、国。在西方发达国家施压下,为改善美国等其他发达工业国的国际收支逆差,1985 年日本与美国等四个发达工业国家签订了广场协议 6 ,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此后日元开始了长达十多年之久的升值趋势,导致日本进口产品价格下降,产生进口推动型通货紧缩。同时日本出口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出口减少,国内产品市场供给增加,加剧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减少了亚洲各国对日本商品的需求,1998 年日本对亚洲的出口额只有 1995 年的 72%,这成为导致 97 年后日本通货紧缩的主要外部因素。四、日本通货紧缩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一)日本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日本政府采用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
45、货币政策以及结构性调整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但效果有限。1、货币政策。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总体的货币政策极为宽松:1992 一 1995 年间,日本政府先后六次下调贴现率,从 3.75%下调到 0.5%,成为战后最低水平。银行平均贷款利率长期维持在 2.4%左右的低水平。为增加货币供应量,日本政府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市场注入资金,并在 1999 年 3 月实施零利率政策,但实际并未有效增加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日本陷入长达十多年的通货紧缩。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表明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在 90 年代初没有及时处理巨额的银行不良贷款,而是依赖于经济的好
46、转自动消化不良贷款,从而导致银行的“惜贷”行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不良贷款问题进一步恶化,多家大银行和证券公司倒闭,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此时日本政府才意识到必须运用财政资金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却错过了使经济复苏的最佳时机。2、财政政策。日本财政政策力度不断加大,1992 年 8 月一 2000 年 10 月期间累计支出129.1 万亿日元的财政资金。但由于公共投资效率较低,政府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导致扩张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有限,同时整个 90 年代的巨额财政支出使日本陷入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危机,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也受到限制。1997 年日本政府对稍有起色的经济形势判断失误,认为经济已全面复
47、苏,从而提出财政重建计划,将消费税税率从 3%提高至 5%,并削减政府支出,减少公共投资。这次财政政策的失误严重打击了公众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居民消费增长率从 1996 年的 2.9%下降到 1997 年的 1.1%,经济增长率从3.9%下降到 0.8%,并在 1997 年第四季度重新陷入通货紧缩中。3、结构调整政策。90 年代日本经济中各种结构性矛盾不断暴露、加深,仅依靠需求管理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矛盾,因此日本政府开始进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桥本内阁曾提出一系列调整经济结构措施,以此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由于改革涉及到对现有财产和权利的重新分配,损
48、害了既得利益群体,遇到阻力很大,导致改革难以进行,这也是日本至今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威胁的根本原因。(二)日本通货紧缩对中国的启示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大国,在社会经济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间接融资模式占主导地位,企业负债率高、经营效率较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人口老龄化,生产能力过剩,就业问题严峻,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中国应汲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1、应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程度,在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同时降低银行体系的固有风险。2、应及时调控资产价格,防止资产泡沫膨胀,避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保持经济稳定。143、应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适时
49、推进结构性改革,解决经济深层次体制问题和微观基础问题。第四章 中国治理通货紧缩及通缩过后的政策选择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发生通货紧缩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萎缩、产能过剩、政策操作过度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这与 1998 一 2003 年初发生的通货紧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章试图通过回顾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货紧缩的历程,总结治理经验,并针对后危机时代通货紧缩压力减退而通胀预期逐渐增强的特殊时期,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建议。第一节 1998 一 2003 年初中国的通货紧缩及治理经验一、通货紧缩概况从 1997 年 10 月起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在 1998 年进入全面的通货紧缩且程度不断加深,直到 2003 年 4 月才走出通缩阴影。CPI 指数从 1998 年 2 月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一直持续到 2003 年 1 月才转正。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从 1997 年 10 月开始下降,在1998 一 2003 年初一直是负增长,经济陷入全面通缩阶段;1997 一 1999 年间 GDP、M2 增长率与 CPI 的走势大体一致。从 2000 年 2 月到 2001 年 10 月间 CPI 出现正增长,GDP 与 M2 的增长率却没有支持 CPI 的正向走势,导致其在 2001 年 11 月再度陷入负增长,并一直持续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