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280241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中国历史悠久,崇尚自然,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而中国自古便有注重人文的传统。 “中国之宫室庭园,家屋居住,莫不有人文精神其内” 。我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也正因此,许多甲盖天下的园林胜景,并不仅仅胜在湖光山色,更胜在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它们往往由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所以,我们在进行规划中应充分重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作用。风 景 名 胜 , 指 风 景 名 胜 资 源 集 中 、 环 境 优 美 、 具 有 一 定 规 模 和 游 览 条 件 , 可供 人 们 游 览 欣 赏 、 休 憩 娱 乐 或 进 行 科 学 文 化 活 动 的 地 域 。 凡

2、 具 有 观 赏 、 文 化 和 科学 价 值 , 自 然 景 物 、 人 文 景 物 比 较 集 中 , 环 境 优 美 , 具 有 一 定 规 模 和 范 围 , 可 供人 们 游 览 、 休 息 或 进 行 科 学 、 文 化 活 动 的 地 区 为 风 景 名 胜 。风 景 名 胜 等 级 的 划 分 及 管 辖(1)风 景 名 胜 区 等 级 的 划 分风 景 名 胜 区 按 其 景 物 的 观 赏 、 文 化 科 学 价 值 和 环 境 质 量 、 规 模 大 小 、 游 览 条件 等 , 划 分 为 三 级 : 市 县 级 风 景 名 胜 区由 市 、 县 主 管 部 门 组 织

3、 有 关 部 门 提 出 风 景 名 胜 资 源 调 查 评 价 报 告 , 报 市 、 县人 民 政 府 审 定 公 布 , 并 报 省 级 主 管 部 门 备 案 。 省 级 风 景 名 胜 区由 市 、 县 人 民 政 府 提 出 风 景 名 胜 资 源 调 查 评 价 报 告 , 报 省 、 自 治 区 、 直 辖 市人 民 政 府 审 定 公 布 , 并 报 城 乡 建 设 环 境 保 护 部 备 案 。 国 家 重 点 风 景 名 胜 区由 省 、 自 治 区 、 直 辖 市 人 民 政 府 提 出 风 景 名 胜 资 源 调 查 评 价 报 告 , 报 国 务 院审 定 公 布

4、。(2)风 景 名 胜 区 的 管 辖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主 管 全 国 风 景 名 胜 区 的 工 作 。 地 方 各 级 人 民 政 府 建 设部 门 主 管 本 地 区 的 风 景 名 胜 区 工 作 。 风 景 名 胜 区 依 法 设 立 人 民 政 府 , 全 面 负 责 风 景 名 胜 区 的 保 护 、 利 用 、 规 划 和 建设 。 风 景 名 胜 区 没 有 设 立 人 民 政 府 的 , 应 当 设 立 管 理 机 构 , 在 所 属 人 民 政 府 领 导 下 ,2主 持 风 景 名 胜 区 的 管 理 工 作 。 设 在 风 景 名 胜 区 内 的

5、 所 有 单 位 , 除 各 自 业 务 受 上 级主 管 部 门 领 导 外 , 都 必 须 服 从 管 理 机 构 对 风 景 名 胜 区 的 统 一 规 划 和 管 理 。中国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使我们在风景规划中取得成功,发挥人文景观资源在旅游业上的作用。 无论是自然的景观,还是人造的景观,好与坏的评判都不能离开人类的审美观。在古代中国,人们强调内在的情感想像与外在的形象塑造的统一。中国古诗词中讲究“托物寓情”,由此丰富引申出更饱满的情感。“情景合一”由此而出。情景合一才能使人产生意境,由此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园林意境的产生也

6、离不开“情”。绍兴沈园是宋代的“越中名园”,而真正使其成为千古名园的却是那首千古绝唱钗头凤。重新修复开放后的沈园,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人们畅游在“竹影清幽”、“红梅照水”的美景之中的同时,无不为陆游与唐婉凄美的爱情悲剧而唏嘘不已,“情景合一”的诗意境界由此而生。园林审美的过程就是游客对园林艺术的观感、体味、思索,直至升华为主体意境的过程。这也是园林艺术的生命。而园林景观中最能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即为人文景观。故从美学意义上来说,人文景观不仅是风景名胜区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也是人们审美出“情”的主要对象,一个风景区的灵魂之所在。所谓风景名胜呢个,是指可以作为景观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成就,

7、是以人为事件和人为因素为主的景观。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而又独特的文明成果。在内容非常丰富、门类异常复杂的成就中,可以成为人文景观的大约可分为四类。1 文物古迹包括古文化遗址、历史遗址和古墓、古建筑、古园林、古窟卉、摩岩石刻、古代文化设施和其它古代经济、文化、科学、军事活动遗物、遗址和纪念物。例如,北京的故宫、北海,西安的兵马俑,甘肃莫高窟石刻以及象征我们民族精神的古长城等等这些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都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人文景观。2 革命活动地现代革命家和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战场遗址、遗物、纪念物

8、等。例如,新兴的旅游地井岗山除也具有如画的风景外,“中国革命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过的地方”这些人文因素,无疑使其成为特殊的人文景观。而大打“鲁3迅牌”的旅游城市绍兴,起主导作用的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堂等旅游点也都是这类人文景观。3 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例如,高水准的音乐厅、剧院及各种展览馆、博物馆。像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这样把科研、科普、观赏、参与结合为一体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观光地也是此类人文景观的一种。4 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地区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目活动,民居、村寨、音乐、舞蹈、壁画、雕塑艺术

9、及手工艺成就等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和地方风情。例如,近几年的旅游“旺地”云南,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有赖于居住于此的各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劳作习俗、不同的村寨民居形式、服饰、节日活动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服饰上的“风花雪月”、石林和蝴蝶泉壮丽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为如画的风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正因为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才使得云南更具魅力。为了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一般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保护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首先是其“存在价值”,只有在确保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风景名胜

10、区的多种功能。因此,保护优先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二、综合协调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资源充分有效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虽然保护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核心,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将保护与利用割裂开来。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之一就是风景区内包涵有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所以只有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三、突出自然原则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维护景观的地方特色,强调回归自然,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四、环境承载力原则承载力原

11、则意味着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极限的,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用也不例外。当使用强度超过某一阈值或临界值时,资源环境将失去其持续利用的可能。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必须要在其允许的环境承载力(或称环境容量)之内,这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五、分区管理原则根据风景资源价值与分布,划分功能分区,严格实行“山上游,山下住”、“区内游,区外住”、“区内景,区外商”、“区内名,区外利”的管理原则,在保证风景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六、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遭到破坏的风景名胜区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自然恢复阶段。所以对待风景名胜区规划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起

12、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从最终目的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关于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风景名胜资源的综合布置,经过批准的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部分。一、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为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两个阶段。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结合当地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根据风景区的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发展战略布置。风景名胜区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1进行风景名胜资源调查

13、与评价,明确风景资源价值等级,保存状况以及风景名胜区主要存在问题。2分析论证风景名胜区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战略。3拟定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包括资源保护目标、旅游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4论证并原则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总体布局以及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措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性质、范围、规模、容量、功能结构、风景资源保护措施,优化风景名胜区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引导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1根据地形特征、行政区划和保护要求,划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

14、带。2确定风景名胜区规划性质、发展目标、规模容量。3根据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确定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景游赏组织。4确定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规划,明确保护措施与要求。55确定风景名胜区天然植被抚育和绿化规划。6确定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7确定风景名胜区基础工程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环保、环卫、能源、防灾等设施的发展要求与保障措施。8确定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9 制定分期发展规划。10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提出措施建议。二、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风景各区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

15、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在风景名胜区内,应根据景区开发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景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主要内容有:1详细确定景区内各类用地的范围界线,明确用地性质和发展方向,提出保护和控制管理要求,以及开发利用强度指标等,制定土地使用和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细则。2对景区内的人工建设项目,包括景点建筑、服务建筑,管理建筑等,明确位置、体量、色彩、风格。3确定各级道路的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风景名胜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针对明确的建设项目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保护放在首位。风景名胜区不能仅仅考虑本地区的利益,要有全局和长远的眼光。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 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好。做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工作,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