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标人串标的预防及处理问题研究摘 要2003 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正式实施,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内不正当竞争行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不断膨胀,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招投标过程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涌现。其中,投标人之间的串标行为最为普遍,严重损害了招标人和其他潜在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对投标人之间的串标的产生原因、具体形式、投标人串标的预防、识别及处理进行深入研究。为了结合 2012 年 2 月 1 日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五种属于投标人之间的串标形式作为主线,并针对这五种形式
2、分析其产生原因和识别方法。为了保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五种属于投标人之间的串标形式的产生原因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对投标人之间的串标的处理是通过整理和分析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结合串标造成的损失程度,对其惩处方式及力度做出正确判断。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解决投标人之间的串标行为,维护招标人和其他潜在投标人的利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的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关键词:招投标 投标人 串标 预防 处理Research on bidder collu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under the Code of Valuation with Bill Quanti
3、tyABSTRACTThe Code of Valuation with Bill Quantity implemented in China in 2003. It ha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specification acts of unfair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in China. But in recent year,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ntinues to expand and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4、,Acts of unfair competition in the bidding process are emerging constantly. Especially, bidders colluding behavior is the most common phenomenon, and it seriously damage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tender and other potential bidders.The paper in-depth researches on the causes, specif
5、ic forms, colluding prevention of bidders, recognition and processing of Collusion。In order to combine the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n the PRC Law of tendering and bidding issued recently on February 1, 2012,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collusion based on the provisions
6、 of 39 which specified five species belong to the collusion between bidders as the main line.In this paper, it puts forward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towards five kinds of colluding form respectively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ve measures. We deal with the colluding behavior among bid
7、ders 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judge whether punishment way and strength is reasonable combing with the extent of losses caused by the collusion.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tender and other potent
8、ial bidders,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order ,promote the credi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market by solving the colluding behavior among bidders. Key Words:Tender and Bid Bidder Colluding Prevention Treatment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的发展 .11.1.2 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中的投标人串标行为 .11.1.3 研究意义 .3
9、1.2 相关文献研究 .41.2.1 投标人串标的主要形式概述 .41.2.2 投标人串标的原因概述 .61.2.3 投标人串标的预防和处理概述 .71.3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101.3.1 研究内容 .101.3.2 结构框架 11第二章 投标人串标的产生及形式分析 .122.1 投标人串标的形式 .122.1.1 投标人串标形式概述 .122.1.2 投标人串标形式的具体分析 .132.2 投标人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 .172.2.1 由投标人引起的串标原因 .182.2.2 由招标人引起的串标原因 .192.2.3 由其他方面引起的串标原因 .222.3 投标人串标形式、原因及解决途径
10、的关联性分析 262.3.1 串标原因与投标人串标形式的关系研究 262.3.2 针对原因分析解决串标的途径选择 .28第三章 投标人串标的预防策略研究 303.1 针对投标人原因的预防策略 .303.2 针对招标人原因的预防策略 .323.3 针对其他原因的预防策略 .34第四章 投标人串标的识别及处理研究 .404.1 针对投标人串标的识别研究 .404.1.1 部门规章及地方规范性文件识别投标人串标的标准研究 .404.1.2实施条例规定的属于投标人之间串标形式的识别 454.1.3实施条例规定的视为投标人之间串标形式的识别 484.2 针对投标人串标的处理研究 .494.2.1 投标人
11、串标处理的程序 .504.2.2 对投标人串标行为的处罚 51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2参考文献 .53附录:利润对不同串标形式的重要性系数表 .55致谢 .56外文资料 .57中文翻译 .63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1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2008 年 12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 2008) 。新规范肯定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扩大了工程量清单计价适用范围,对完善招投标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也为招投标制度带了新的问题,投标人串标行为也依旧存在于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这使得对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人串标的预防及处理
12、问题的研究,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1.1.1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的发展2003 年,我国建设部推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该规范的实施,使我国工程造价从传统的以预算定额为主的计价模式向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转变,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政策的一项重大措施。但是,03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如部分项目设置不合理;对于完成工程内容的特征都没有做具体的表述;工程量清单计价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 2008 年,我国推出了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08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
13、范 弥补了 03 版的不足,它强调了项目特征的描述,强调了对工程全过程的管理,强调了专业性,并扩大了清单计价的使用范围。但随着 08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地广泛使用,在实践中又暴露出很多新问题。因此,我国建设部将于 2012 年发布最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这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将针对 08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补充,对巩固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的成果, 进一步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行为, 深化改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标投标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投标人串标行为也愈发广泛。1.1.
14、2 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中的投标人串标行为1.问题的提出2000 年 1 月 1 日, 招标投标法正式实施,我国招投标活动日趋普及、领域不断扩大。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不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而且还是比较成熟、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最佳办法。通过总结学者们的文献,可知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等原因,工程招投标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表 1.1 所示。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2表 1.1 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Table1.1 Problems during constr
15、uction project bidding and bidding process主要问题作者招标文件编制水平不高招标人规避招标、明招暗定等中标后转让投标人串标招标代理机构成诚信较低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评标人的专业素质不够政企不分韩春印 1 李建峰,马国哲 2 钱育铃 3 张奇峰 4 纪君洋 5 赵彤 6 朱震 7 合计 1 5 2 6 4 3 2 2资料来源:自行编制根据以上对文献的总结和统计的结果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出,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投标人串标是招投标过程中最为普遍,最有研究意义的问题,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投标人串标现象的普遍存在,为了执法时有法
16、可依,2012年 2 月 1 日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中更加具体的对投标人串标现象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因此,本文将对投标人串标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进行具体地、深刻地研究。2.招投标发展中投标人串标的形态变化随着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招投标领域的不断扩展,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范围逐渐扩大,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投标人串标行为也开始出现,并在建筑市场中愈演愈烈。这也使得我国对于建设工程招投标更为重视,也正是伴随着工程招投标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投标人串标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建筑市场中,阻碍着建筑市场的健康成长。具体如表 1.2 所示:表 1.2 投标人串标的发展Table 1.2 The
17、development of the bidder collusion阶段划分 主要评标 方式 发展进程及成果 投标人串标的表现形式 投标人串标的发展第一阶段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议标1.招标管理机构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2.1984 年国务院颁布暂行规定,实行招标投标。还未出现投标人串标现象,串标的主要形式以投标人利用关系、金钱等非法手段套取标底以获取中标。只有投标人和招标人之间串标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3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邀请招标1.初步形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网络2.1992 年建设部第 23 号令,,1998 年正式施行建筑法 。3.建设工程交易中。通过
18、挂靠或买断多家潜在投标人,操作多份投标书,进而影响甚至控制评标基准价,谋取中标出现投标人之间的串标续表 1.2阶段划分 主要评标 方式 发展进程及成果 投标人串标的表现形式 投标人串标的发展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公开招标1.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完善和细化,如2012 年 2 月 1 日刚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2.招标投标管理全面纳入建设市场管理体系,其管理的手段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逐步形成建设市场管理的“五结合” 。1.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2.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3.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4.属于同一集团、协会
19、、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5.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投标人之间的串标形式多样资料来源:根据文献8自行编制综上所述,随着招投标在我国的发展,投标人串标的形式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隐蔽,因此,需要对投标人串标形式变化进行深入了解。为解决投标人串标问题,实现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详细地分析和研究投标人串标行为,并对投标人串标行为的识别方法做出总结。最后,针对投标人串标的形式做出识别,并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3.法律对投标人串标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愈发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中提到:“投标人不得相互串标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
20、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但对投标人串标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并且对于违反法律带来的处罚也比较轻,且不够详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第三十九条明确指出禁止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并列出了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行为。第四十条明确列出哪些行为视为投标人串通投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细化、完善和补充,增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可操作性,并将加强和改进招投标行政监督,规范行业乱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将为企业带来更多机遇。通过法律对投标人串标问题的重视程度的变化也不难看出,投标人串标问题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已
21、逐渐成为焦点问题,预防和处理投标人串标行为已经是当今建筑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41.1.3 研究意义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并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长足的发展,招标投标制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显然与招标投标这这一交易方式符合市场要求,并能够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的市场竞争机制不无关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招标投标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的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尤其是投标人串通投标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无疑破坏了“公开、公平、公正” 原则。如果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投标人串标问题,就是解决了建设
22、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这不仅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规范了招投标市场秩序。投标人之间串标比其他方式的串通更为隐蔽,解决了投标人串标问题,就给予了建筑市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的有序、快速和持续发展。(2)保证了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防范和处理了投标人串标行为就可以使其他潜在投标人有相同的竞争机会,保证了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也杜绝了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价格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招标人的投资成本,从而使招标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3)保障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采取投标人串
23、标行为得以中标的投标人,由于围标、串标而付出的经济代价较大,想方设法将“经济损失 ”补回来,往往以工程质量安全为代价,只要有效地预防了投标人串标现象的发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4)有利于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由于参与串标的投标人往往诚信度不高,通过对这些投标人行为的规范,提高了建筑市场诚信体系中的成员诚信指数,使得诚信体系更为完善。1.2 相关文献研究1.2.1 投标人串标的主要形式概述在现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串标的形式多种多样,使得招标人在招投标过程中防不胜防,也因此投标人串标行为更加嚣张,这引起
24、了建筑业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也为了更好地遏制投标人串标行为,通过对文献中投标人串标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投标人串标形式分别做了归类和总结。具体如表 1.3 所示:表 1.3 投标人串标的形式Table1.3 Form of bidder collusion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5串标形式 学者 主要观点边建平 9 投标人秘密伙同其他投标人在投标前就标底、标书进行串通,共同商量投标策略,串通投标报价,由其他投标人作为陪标。史新杰 10 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共同参加投标。张志军,刘灿 11 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
25、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张光飞,赵建华,肖玲 12陪标补偿型,投标人之间私下确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约定内定中标人以高价中标后,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以“失标补偿费”。张毅 13 投标人之间进行内部竞标,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陪标或内定中标人杨文旺 14 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 然后再参加投标。续表 1.3串标形式 学者 主要观点边建平 9 一个投标人同时使用几个企业的名义去投标,自己与自己“竞争”,无论哪一家企业中标,最终还是由围标人承揽工程的围标行为。张志军,刘灿 11 某一投标人给予其他投标人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后,这些投标人的投标均由其组织,不论谁中标,均由其承担
26、施工。张光飞,赵建华,肖玲 12挂靠垄断型,通过挂靠其他企业,一家投标人同时以几家投标人的名义去参加同一标段的投标,形成实质上的投标垄断,无论哪家投标人中标,中标权均属于该投标人,并通过高投标价获得超额利润回报。挂靠或利用转包张毅 13 某一投标人给予部分其他投标人或全部投标人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后,这些投标人的投标均由其组织,不论谁中标,均由其承包。史新杰 10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相互支持,轮流坐庄。张光飞,赵建华,肖玲 12该行为多发生在多次招标或者分段招标中。投标人之间互相约定,在不同的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中标,使投标人无论实力如何都能中标,并以高价位赚取超额利润。陈健 15 投标者相互串通
27、,约定在类似项目招标中轮流中标。张毅 13 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或低价位中标。轮流坐庄杨文旺 14 投标人之间约定, 在招标项目中轮流高价位或低价位中标。史新杰 10 在一项工程中,共同进退,抬高或者压低投标报价。张志军,刘灿 11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陈健 15 1 投标者相互串通,一致抬高投标报价。2 投标者相互串通,一致压低投标报价。张毅 13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起抬高或压低投标价。同时抬高或压低价格杨文旺 14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 一致抬高或者压低标价报价。资料来源:自行编制综合上述文献的整理,投标人串标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串标的具体操作
28、方式主要分为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6以下四种情况,现对其进行总结,如下:(1)内定中标人。主要分为三种:1)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标,内定中标人后再参加投标。2)投标人之间私下确定中标人,约定内定中标人以高价中标后,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以“ 失标补偿费”。3)投标人秘密伙同其他投标人在投标前,串通投标报价,其他投标人作为陪标。(2)挂靠。包括两种形式:1)一家投标人同时以几家投标人的名义去参加同一标段的投标,形成实质上的投标垄断,无论哪家企业中标,中标权均属于该投标人。2)某一投标人给予其他投标人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后,这些投标人的投标均由其组织,不论谁中标,均由其承担施工,该形
29、式的串标主要是利用转包来实现。(3)轮流坐庄。投标人相互串通,约定在类似项目招标中轮流中标。(4)投标人之间通过协商,在一项工程中,共同进退,同时抬高或者压低投标报价。1.2.2 投标人串标的原因概述招标作为一种科学的竞争制度,其意义在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由于当前工程招标过度竞争导致市场运行不规范,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几乎零。于是,在工程招标市场便悄然兴起一种新型战略投标人串标。为了能准确地认识和了解投标人串标,首先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可将其原因归为以下几方面:(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白兵学 16、于惠中等 1718学者都提到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是投标人串标的原因
30、之一。主要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 )虽然对串标行为规定了处罚依据,但人为掌握的空间较大,如对“规避招标” , “转包”没有明确的限定, “情节严重 ”也没有具体的界定,使招投标监督部门执行起来很难把握标准,难以有效遏制少数不法企业的投机行为。(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通过对刘述宇 19、于惠中和刘心萍 17文献的整理,可以得出建筑业市场管理存在弊端。首先,建筑市场存在严重的“供过于求” 的局面,使得建筑市场竞争过度市场监督手段落后。其次,监管力量不足,如监督执法队伍缺乏人员编制,缺乏行政经费,对串标行为的事前监管和事中监管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等。(3)诚信体系不完备
31、。刘述宇 19、项震 20等 18学者都强调建筑市场诚信缺失也是投标人招投标串标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诚信缺失的主观原因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再加上失信惩戒机制严重缺失,投标人串标获取的利益与违法所付的成本不成正比。使得投标人串标的风险降低,促使投标人串标在建筑市场愈演愈烈。(4)招标操作程序不科学。刘述宇 19、项 震和陈正光 20提出招标操作程序不够科学也是导致投标人串标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招标方案存在漏洞,投标人信息的泄漏,资格审查不足,评标方法选择不当等各方面。根据对上面文献的整理,可绘出投标人串标原因鱼骨图,如图 1.1 所示:投标人串标的原因建筑市场诚信缺失法规体系不 完
32、善相关法规法律约束力不强转包的限定不明确没有明确如何认定投标人串标行为对于“情节严重”没有界定人为掌握的空间较大缺乏可操作性行政处罚力度不足 , 违规成本过低价值观的变化失信惩戒机制严重缺失市场监督手段落后 , 监管力量不足建筑市场存在严重的 “ 供过于求 ”的局面使得建筑市场竞争过度监督执法队伍缺乏人员编制缺乏行政经费对串标行为的事前监管和事中监管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投标信息的泄漏资格审查不足评标方法选择不当建筑业市场管理存在弊端招标操作程序不科学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问题图 1.1 投标人串标原因鱼骨图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7Fig1.1 Fishbone diagram ab
33、out bidder collusion reason资料来源:自行绘制上述文献表明,投标人串标的主要原因有四个,由于这四个原因地作用导致了投标人串标行为的发生。但是文献的总结是片面的,投标人作为招投标过程中的主体之一,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投标人的素质太低,诚信指数不高也是导致投标人的串标的重要原因之一。1.2.3 投标人串标的预防和处理概述1.投标人串标的预防在对遏制投标人串标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更为全面地保护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学者们选择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研究思路。这也是减少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只要可以将投标人串标现象做好防范措施,就可以减少由于投
34、标人串标所带来的损失,也使得我国建筑市场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先着重研究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人串标的预防措施。根据文献的查阅,对投标人串标的预防的措施如表 1.4 所示:表 1.4 投标人串标的防范措施Table1.4 Preventive measures of bidder collusion主要观点技术规则学者 控制起因评标方法 资格审查增加串标难度 其他措施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8陈健 151 招标人不组织预备会。2 取消集中答疑和统一踏勘而代之以网上答疑、自行踏勘。3 投标人直接从网上下载招标文件。完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或合理低价办法积极推行招投标资
35、格预审办法,采用定性评审法、定量评分法等方法1 开展招投标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2 办理交易证等市场准入制度。3 推行 IC 卡制度。1 压低招标控制价,尽量压缩利润空间。2 转包或是出现变更设计增加投资、现场签证随意扩大工程量的问题,扣担保金。陈雯 21做好信息管理, 从源头阻止投标人串标, 这是减少串标现象产生的重要一步。推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加强投标人资格审查力度,不符合资质的单位严格摒除。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客观公正地评审。有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制度,政府部门应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监督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史新杰 101 招投标全过程做好保密工作。2 取消统一组织现场考察和投标预备会
36、并且采用书面答疑的方法。标底严格保密,综合考虑资质和报价。采用资格后审,保证了潜在投标人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不记名报名,并合理划分类别,抽签确定标段,也增大了投标人串标的难度。1 加强廉政教育,提高人员素质。2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3 加大监督力度,从人的源头杜绝投标人串标。续表 1.4主要观点技术规则学者 控制起因评标方法 资格审查增加串标难度 其他措施李颂湘 22招标人可以规定采用电子标书,可以通过检查电子标书文件属性、来源、IP 地址等。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防止串标抬高报价。严格资格审查,详细审查投标文件,总能发现问题。1 合理确定入围投标人家数。2 加大投标保证金数额 ,淘汰实力差的单位
37、。1 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防止串标抬高投标报价。2 利用投标保证金现金转账递交方式。边建平 91 做好报名保密工作,报名时应实行一人一份表格。2 取消集中踏勘。3 取消署名质疑环节4 扫描上网的方式答疑。防止串标最直接的办法应该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认真细致地进行资格审查,坚持法人报名或法人委托代理报名。1 公开招标信息、降低准入门槛,增大投标人数量。2 提高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1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法律意识。2 设立举报奖金,发动群众监督。3 一旦发现串标,终止合同履行并进行通报。张光飞、赵建华、肖铃 12严格控制施工企业的数量,尤其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应尽快整经评审的最低投标
38、价法,防止投标人要求拟任项目经理必须与项目投标授权代表人工程价款及投标保证金拨付必须通过投标单位基本账户非现金结算。1 提高招投标市场参与者的整体素质。2 改革执法与监管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9治,以缓解外部压力。抬高投标报价。到开标现场。资料来源:自行编制综上所述,投标人串标的防范主要通过控制原因、完善技术规则、增加串标难度和一些其他具体措施,如压低招标控制价,尽量压缩利润空间;有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制度,政府部门应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监督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等方式将投标人串标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从根本上预防投标人串标行为的发生。2.投标人串标的处理在发现投标人之间有串
39、标现象时,必须立刻制止串标行为的继续发展,并追究有关人员或投标人的法律责任。关于投标人串标行为的处理方法,不仅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等法律法规中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在 2012 年 2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进行了补充,并详细地列举了投标人串标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在文献中,陈健 15提出了 6 点处理办法:1)中标无效;2)罚款。 “对投标人而言,罚款幅度在中标项目金额 5以上 10。对于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而言,罚款幅度在于单位罚款数额 5%以上 10
40、%以下” ;3)没收违法所得;4)取消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资格;5)吊销营业执照;6)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建设部发布的多部法律法规中,对投标人串标行为的处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如表1.5 所示: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10表 1.5 有关投标人串标处理的法律条款Table1.5 Legal provisions about bidder collusion法律名称 实施时间 具体条款 属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1992 年12 月 30日第五十条 招标投标活动中有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无效情形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宣布中标无效,责令重新
41、组织招标,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00 年1 月 1 日第五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 5以上 10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 5%以上 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 1 年至 2 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强制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003 年5 月 1 日第七十四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手段谋取中标的
42、,中标无效,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至二年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12 年2 月 1 日第六十七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投标人未中标的,对单位的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依照
43、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比例计算。投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 1 年至 2 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1)以行贿谋取中标;(2)3 年内 2 次以上串通投标;(3) 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0 万元以上;(4)其他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投标人自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3 年内又有该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或者串通投标、以行贿谋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法律、行政法规对串通投标报价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强制
44、性资料来源:自行编制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11综上所述,对与投标人串标行为的处理问题,法律从开始的简易处理到现在详细的列举法律责任,可以充分看出法律对投标人串标问题的日趋重视。刚出台的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招 标 投 标 法 实 施 条 例 已经给了明确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从中标无效、经济补偿和行为限制等方面对其进行惩罚,行为严重的取 消 其 一 年 至 三 年 内 参 加 依 法 必 须 进 行 招 标 的 项 目 的投 标 资 格 并 予 以 公 告 , 直 至 由 工 商 行 政 管 理 机 关 吊 销 营 业 执 照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1.3.1 研究内容本
45、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介绍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标人串标的防范和处理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根据文献研究提出问题,并从招投标的发展和法律两方面突出投标人串标的防范和处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投标人串标现象的产生及形式分析。主要分析投标人串标的具体形式,并解析其产生原因,找出招投标过程中的漏洞,将产生原因、具体形式与解决途径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为后文不同形式的选择解决途径打下基础。第三章:投标人串标的预防策略研究。从经济角度上讲,本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点,从总到分的解决各个投标人串标形式的预防问题,对投标人串标问题做好全面预防。第四章:投标人串标行为的识别及处
46、理研究。主要对投标人串标行为的识别方法做出分析和总结,为招标人识别投标人串标现象提供有效方法。并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分析,简述如何对投标人串标现象做出适当地处理。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121.3.2 结构框架第一章 绪论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投标人串标的产生原因投标人串标的主要形式投标人串标的预防及处理第二章投标人串标的产生及形式分析投标人串标的形式投标人串标的产生原因形式 、 原因 、 解决方法的之间的关系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投标人之
47、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招标人原因投标人原因其他原因投标人内部竞争过于激烈 ,资质水平参差不齐投标人对利益的追逐忽视资格审查评标环节存在问题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备串标原因与投标人串标形式的关系研究针对串标原因解决串标的途径选择第三章投标人串标的预防针对投标人原因预防策略针对招标人原因的预防策略针对其他原因的预防策略调整市场结构 , 缓解市场压力减少工程利润或加大串标成本加强信息控制严格资格审查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体制强化信用体系第四章投标人串标的识别及处理投标人串标的识别投标人串标的处理属于
48、投标人之间的串标形式的识别部门规章及各地方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识别投标人串标标准研究视为投标人之间的串标形式的分析投标人串标处理的程序对投标人串标行为的处罚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图 1.2 结构框架Fig1.2 Structural framework资料来源:自行绘制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13第二章 投标人串标的产生及形式分析2.1 投标人串标的形式2.1.1 投标人串标形式概述根据我国相关部门根据建筑市场现状,认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于 2012 年 2 月 1 日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对投标人串标形
49、式进行了高度概括。主要分为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和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两种,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是对投标人串标形式的概述,而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是对投标人串标的认定做出的整理。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五种:(1)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2)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3)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4)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5)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投标人串标形式与上文通过文献总结的形式的归类、比较和总结,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可以包含学者们研究的所有投标人串标形式。如图 2.1 所示:图 2.1 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