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 2014 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 分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
2、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2、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3.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 (康诰) 、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 )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泰誓 )等思想。
3、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4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穿越到 2012 年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 2 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 ”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 ”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 ”他们的言论 ( ) A都符合史实 B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
4、符 D都与史实不符5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 (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6 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这不能说明元朝(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
5、动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27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 426 年一公元前 373 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 ,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 ,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在他看来( )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 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D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8.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
6、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 ”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A. B. C. D.9. 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主人公的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形从侧面说明( )A.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不掌实权 B.首相就职前需得到英王任命C.英国国王对首相人选有最终决定权 D.女王情节出现历史性错误 10英国 1882 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
7、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 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 84.5%。这说明 ( )A政府对议会职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内阁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11.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C.提出了求同存
8、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矛盾12、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13 “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14.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
9、一个帝国的堕落中提到:“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勇(炮台时) , (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军(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A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支持 B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中国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薄 D民众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15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A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1 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3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年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10、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 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16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17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历史倾向。但从内容上看,两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 )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 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 B C D18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1、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BC D19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 ”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 ,结论不一定合理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2019
12、19 年 10 月,孙中山在公开演讲中说:“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于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效果,可知结合者强也。 ”此语表明 ( )A.学生运动是救国的主要力量 B.全民团结才能产生巨大力量C.工农结合是救国的唯一途径 D.国共团结合作才能挽救国家21. 1927 年上海东方杂志以“农民状况调查” 为题征文,要求应征者文章要“注意于农民疾苦实际情形之说明当以报告事实为主,切勿流于空洞” ,后推出了“农民状况调查”专号,集中刊载了 16 篇农村调查研究专文和 23 篇各地农民调查的“征文节录” (涉及区域及文章数量见下表) 。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区域 江苏 安徽 浙江 湖北 湖南 广东
13、河南 贵州 四川 河北 甘肃 山东 山西 云南文章数 12 6 4 2 2 2 2 1 1 1 1 1 1 1A.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B.国民大革命时期人们对“乡村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C.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城乡“背离化”趋势更为凸显D.反映当时以近代实证科学为导向的调查之风颇为流行22. 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 这一文件最有可能发表于(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抗日战
14、争时期C.重庆谈判期间 D.北平和谈期间423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力量,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 ”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241957 年 3 月 25 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
15、自治的政策。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A. B. C. D.25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 。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 A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 B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C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 D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26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16、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 35 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 )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27. 1990 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 年在全联邦范围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政治路线
17、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B.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C.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D.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28. 2008 年美国新闻周刊一篇封面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 ”材料中所说“后美国时代”的定位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美国已全面衰落 B.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C.世界和平已成为主流 D.多极化趋势加强 29、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
18、吾土。”这一事件应为(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30.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 20 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C.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第卷二、材料分析题,总分 40 分(第 31 题 17 分,第 32 题 11 分,第 33 题 12 分)31、 (17 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
19、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个个法律和民主政治文献搭建起人类前进的阶梯。阅读下列材料:5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材料二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材料三 第 8 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 537 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 1134 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 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材料
20、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 、 公司条例 、 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 值得我们肯定?(4 分)(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 (6 分)(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21、 (3 分)(4)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中华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4 分)32、阅读下列材料:(11 分)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6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签盖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邮戳的纪念章,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22、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4 分)(2)运用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英美两国宣战的理由。 (3 分)(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 分)33.(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 年 10 月 3 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
23、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 ”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二 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 ,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 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1 月 16 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 40 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7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2012 年 2 月
24、 10 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7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 (5 分)箴言中学 2014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D C D B C A B A C B B A C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B D D B A B B D B D B D C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大题,共计 4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31 (17 分)832(11 分)(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分)军事上: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敌人。 (2 分)(2)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给东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 分)(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2 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 分)33.(12 分)